当内部环境已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向外寻求机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国内市场经济环境较弱,行业愈发内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交通企业开始放眼海外市场。
对于公共交通领域企业来说,出海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内公共交通客流量下滑,市场投资萎缩,甚至部分地区因经营问题出现公交停运的现象。
赛文交通网通过海外各种市场活动参与企业分析,近几年涉足国际市场的公交信息化企业数量正逐渐增多。
例如,在迪拜智能交通大会上,锐明技术中东子公司与广州公交集团下属企业广州交信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对海外(中东)市场的开拓与探索,双方联合与沙特最大的公交运营企业 SAPTCO 签署了合作协议。这说明了国内公交集团也开始了海外探索之路。
除此之外,以蓝斯股份、海信、天迈科技、智达科技、磁北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也集中力量向海外出击。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交通企业将市场战略转向海外,海外的公共交通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
出海的原因无非是内在因素和外在驱动。
内在因素方面,近年来,受到地铁建设加速、共享出行普及以及私家车持有量上升的影响,大众的出行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城市公交客流量下滑。加之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减少了对公交运营企业的补贴,导致公交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境,减少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市场需求因此减弱。从之前陆续传出的公交停运消息足以看出市场处境之艰难。
另一方面,非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产业重构,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海外的智能交通市场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景,这也是我们选择智能交通去出海的初衷。”海信网络科技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牟三钢曾经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从一些布局海外业务的企业营收也可以印证这一说法。例如,锐明技术2024年上半年国外收入达到6.01亿元,同比增长44.72%,毛利率高达57.45%,其海外营收占主营业务的占比高达67%。
以公交客运为主赛道的蓝斯股份2023年出口销售营业收入为2521.2万元,同比增长23.35%,全年营收也呈正增长,并且近几年陆续拿下多个海外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反观与蓝斯股份同类某企业,较为依赖政府补助,由于机制限制无法开展海外业务,又受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政府补助减少,企业信息化项目收入大幅减少,2023年营收同比减少近乎过半,同时员工减少比例也达百分之二十几。赛文交通网了解,该企业也在尝试国内横向拓展其他业务,以此来解决企业生存问题,但是目前来看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据悉,与国内关注民生的理念不同,基本是车在找人,欧美国家更侧重于经济利益,运力稳定且调整较少,且多使用大型车辆,发车间隔较长。
在安全方面,国内更注重系统性的安全,包括司机、乘客、行人、运营的安全;欧美国家主要注重行车和行人安全。
而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公交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基本出行需求。
例如,在泰国,公交车辆普遍较为陈旧,缺乏信息化设施,车辆调度依赖人工操作,存在运力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在某些地区,乘客仍需以现金支付乘车费用。
而老挝作为东南亚的一个例子,相较于其他邻国,该国缺乏港口贸易及相关加工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交系统面临车辆、线路稀少及运营时间短等问题。
尽管海外市场当前仍是一片蓝海,但对于公交信息化企业来说,迈出国际化第一步至关重要。与传统的外贸销售模式不同,这类企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策略来拓展其海外业务:
一是比较典型的借船出海,通过与央企或其他大型企业的国际合作项目,共同进入新市场。这种方式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强大实力和现有网络,迅速站稳脚跟。
例如蓝斯股份曾借助包括华为在内的大型企业的力量,参与到了包括保加利亚、南非、沙特等海外项目当中去,向海外推广智能公交解决方案。之后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蓝斯开始跟随国内车厂,将解决方案同车辆一起出口到不同的国家。与之类似,还有海信联合山东高速中标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该项目是海信在海外承建的首个智能交通集成项目。
二是独立出海,通过经验积累和案例建设在海外独立开辟市场,这包括在目标国家建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参与当地的项目投标,以及组建本地化的运营团队。
比如,除了与大型企业合作之外,蓝斯股份还开拓了自己的海外业务渠道,通过在泰国曼谷赢得一个涉及两千多辆公交车的项目,不仅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还利用曼谷作为旅游热点城市的优势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
海信主要是借助集团内部在当地的营销团队以及合作伙伴来发现市场机会,拿下当地项目。
锐明技术则主要采取了定制化的市场策略,即"一国一策",通过在关键市场设立本地子公司和办事处,以及显著提升本地员工的比例,实现了更加贴近本土的运营模式。其中针对欧美市场,主要通过ODM以及与当地知名品牌商合作,为他们提供从硬件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针对一些新兴国家主要利用自有品牌获得更高溢价。
出海之后,如何更好地在海外拓展业务?蓝斯股份海外业务负责人戴小丽在赛文交通网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分享了蓝斯海外“三步走”策略:首先是开发适合海外市场的基础性实用产品,特别是在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城市,过于先进的功能可能并不适用;其次是重点建设示范项目,例如在旅游城市中打造标杆工程,以扩大品牌影响力;最后是在取得成功后,将经验推广至周边城市或国家。
尽管海外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但由于政策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的差异,企业也会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项目的中断,进而影响项目的回款。
其次,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项目建设标准,尤其是有关数据信息安全的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或高额罚款的风险。
第三,语言障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东南亚很多地区都使用当地语言,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复杂性,从地方语言翻译成英文再转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第四,人才问题是另一个挑战,海外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员工的表现,这不仅要求企业重新培训这些员工,还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最后,业务和产品的本地化同样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应对当地市场的需求,交通规划和服务设计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