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不是老年病!补钙不要错过这个最佳年龄

文摘   2025-01-11 11:36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提到骨质疏松,有不少朋友都以为这是一种“老年病”,但实际上,如果没有积极地做好补钙,养骨一类的措施,人体的骨骼密度从30岁开始就会缓慢下降,骨质慢慢流失,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渐渐提高。


换句话说,骨质疏松并不是大家眼里的“老年病”,即使是三四十岁的青中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的也大有人在,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年龄的人,都有必要,也有义务警惕骨质疏松所带来的风险。



骨质疏松要重视



  骨质疏松不是小事,骨质在无声无息中流失 





30岁-35岁:骨量开始流失;


36岁-49岁:缓慢减少;


50岁-69岁:迅速减少;


70岁以上:持续减少;


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骨折



01、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流失通常悄悄地发生,没有明显症状。


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会有背部疼痛,驼背,变矮等症状,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骨质疏松可以导致任何部位的骨折,但是在股骨近端,脊柱和手腕处最常见的。


股骨骨折尤其危险,大约20%的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大约一半股骨骨折的病人最终会失去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他人看护。

所以,最好是在出现任何骨质疏松的症状之前就进行早期评估,开始预防或治疗,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骨折。



02、

一个公式  测一测骨质疏松风险 


计算方法:(体重kg—年龄)×0.2=风险指数

结果分析


1、指数大于-1,说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


2、指数小于-4,说明是高风险,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


3、指数在-1和-4之间,是中风险,建议到医院咨询并预防


    (注意:具体需要结合医生分析其他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判断。)



预防骨质疏松



50岁以后做好这几件事



01、

补够一日所需钙质


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很好的方法,但过了30岁就要重视补钙,而不是等老了才补。普通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mg,而我们大部分国人可能无法达到这个量。


注:以下的食材组合大概可以达到成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可根据个人习惯适当增减。



提醒:50岁以上人群,钙摄入量需每日1000mg~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饮食不足时,可考虑钙补充剂。但不要过量补充,过量补钙有时反而掩盖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02、补充维生素

促进钙质进入骨骼


 光补钙还不够,还要保障钙能够吸收到血液,最后从血液到达骨头,才能达到强壮骨骼的作用。这时有两种维生素就起到了关键作用:维生素D与维生素K。


● 维生素D主要靠日照产生,也存在于鱼、肝、蛋黄、乳类等食物中;



● 维生素K在绿叶蔬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中含量最高。 

(提醒: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有维生素D缺乏,推荐使用补充剂补充。



03、负重运动

有效远离骨质疏松 


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这里所说的真正有效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它主要分为负重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


首先要在站立的体位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下肢、臀部包括脊柱的下半部分承受到应力,而这个应力会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向骨细胞的转换,骨细胞增加就会导致骨质增加。


抗阻训练也是通过提供的阻力来增加骨骼上的负荷,刺激骨细胞。



04、尽量戒烟戒酒


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都会损害骨骼的健康,增加骨质流失,酒精度5%的啤酒,每天不超过两罐,酒精度12%的红酒,每天不超过半杯!



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疾病,不仅影响形象还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亚洲女性是高危人群。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平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必要时看医生,药物治疗。

END



积水潭骨松防治共识
关注骨质疏松,健康生活每一天。让防治骨质疏松传播健康的银丝带行动,造福于千家万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