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状腺癌患者易患骨质疏松
1
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受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女性28岁、男性32岁以前,人体骨量处于增长年龄段,在随后7-8年为峰值年龄段,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下降,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流失,女性绝经后第一个10年骨丢失最严重,尤其在绝经后头3-5年中,骨量丢失更快。而甲状腺癌好发于女性,男女比约为1: 3,所以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应更关注自身的骨骼健康,但是男性也不是不会患有骨质疏松症,20-25%的髋部骨折发生在老年男性中,髋部骨折的男性更有可能发生残疾,甚至死亡。由于骨结构和骨量峰值的差异,骨质疏松症在白种人和亚洲人种中更常见。
2
癌症治疗负面影响骨骼健康
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90%以上,“甲状腺手术切除+术后131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是其标准治疗模式,而长期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终身服用“优甲乐”)会对骨骼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尤其是高危患者要求抑制目标维持在亚临床甲亢状态,使骨的转换加快,骨破坏大于骨重建,从而导致骨量丢失。另外甲状腺手术时可能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引起人体缺钙,从而加重骨量丢失。
3
癌症本身因素
甲状腺癌本身或骨转移,可能刺激破骨细胞产生,进而破坏骨骼,另外,与癌症相关的其他因素,如体重减轻、虚弱、营养不良或卧床休息时间长,可能会对骨骼健康或跌倒的风险产生影响。
二.骨质疏松究竟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危害多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质量下降:慢性疼痛、瘫痪和长期残疾,通常会导致丧失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20-24%的死亡率:20-24%髋部骨折的患者在骨折后第一年死亡,其他类型的骨折也与死亡风险上升有关系。
髋部骨折的幸存者,常常会丧失生活能力和独立性,40%的幸存者无法独立行走,60%的幸存者一年后仍需要别人照料生活。
在经历髋部骨折后一年,33%的幸存者需要住进护理院,或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为必须看护幸存者的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