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还能运动吗?

文摘   2025-01-30 09:06   北京  

质疏松症:


是一种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诱发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言简意赅地说,这骨头变脆,就算是比较轻微的外力都能导致骨折发生。


01
骨质疏松是骨骼的“隐形杀手”
坊间为何将骨质疏松症称作骨骼的“隐形杀手”呢?原来,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等等全身骨痛症状。很多人发现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多在发生骨折之后。
那么患者如何及早意识到自己骨质疏松呢?夜间休息的静息疼或翻身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特征性表现。老年人身高变矮、驼背是骨质疏松症典型症状,一般在疼痛之后出现,而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临床表现。
实际上,人体骨量会从35岁,开始慢慢由以骨量生成为主,变成以骨量丢失为主,之后到50岁左右,骨量丢失会表现的相对比较明显,特别是绝经期的女性。因此,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多见于女性。



02

骨质疏松患者还能运动吗?

人到老年其实普遍会存在骨量低的问题,这时候很多人都怕走路扑街或不小心意外受伤和骨折等,都纷纷开始拒绝运动。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前提是无骨折的老人)保持适量运动是绝对有必要的。运动锻炼能预防骨质疏松主要在于运动可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强度。同时,运动还能有效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促进性激素分泌和钙吸收,进而增加骨密度。但是,骨质疏松者运动项目必须选好,建议可以打太极拳、散步、广场舞等。


03

确诊骨质疏松后,药物治疗很有必要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确实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如若确诊了骨质疏松症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求将骨折风险降到最低。除了正常运动、补钙之外,服用一些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很有必要。
药物治疗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骨吸收药物(减缓骨质分解),另一类是合成代谢物(加速骨骼形成),骨质疏松症属于慢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End


积水潭骨松防治共识
关注骨质疏松,健康生活每一天。让防治骨质疏松传播健康的银丝带行动,造福于千家万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