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冉家坝并不是一开始就四通八达的,退回到1995年,它还是藏匿于花园新村背后的一片菜地。而后,在重庆的“一路向北”之下,承载了许多人缤纷的“重庆梦”。
传统商业还如日中天的2010年,龙湖MOCO家悦荟在这里正式开业,于“北风”中笼络了相当大一批忠实消费者。然而,在“差异化”“非标性”特征日益突出的当下,转型为MOCO168的它如何找寻一种新的“构型”?
空间 SPACES
MOCO168
转型时间:2023年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
#识城计划
“不觉得这里充满了变化么,平坦地势中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如今又开启了如火如荼的更新。”北漂多年回到家乡重庆的小李说着,他在MOCO168上的写字楼里工作,时常于放晴的午后坐在楼下那些彩色椅子上打盹儿,看着眼前这个活力新区出神,层叠楼宇、交错马路与人流涌集,疾驰之中亦有漫游。
这的确可以形容冉家坝。山前雾里、层层叠叠与凛冽“山气”之中,前往冉家坝的路却异常平坦,在“土拨鼠打地洞”一般的重庆,在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台阶是几楼、下一个坡坎后是什么的重庆,这里竟如一片温润的平原,“待一天都没有爬坡上坎”。
巨型高椅和散落的各色椅子 / 摄影:邹邹©ZSDC
坐落在冉家坝之中的MOCO168也如这个片区一般,没那么“重庆”,又挺“重庆”。作为重庆北上的一部分,它没有崎岖的地形、遮天蔽日的植被,反而温和、平缓又松快;它有重庆对于新鲜东西出于骄傲的直视和判断,也有对于形形色色事物的包容;群山和高楼没有彼此错落,丰厚朴实和乐观轻狂却始终层叠。
许多实时实地的感受,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仅更名一年左右的项目,“14年,不是环境生命力的末端。”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重新发现这场没有终点的“补缺”之旅。
在长线中“开盲盒”
“归档”可能与回响
非标商业从一小批人的自留地到如今多方入局,不乏好的案例,也逐渐成为传统运营商探索“未来商业”的必经途径,虽诸多传统商业看似并不具备“非标”的独特建筑及景观资源,却仍能在自身基础上通过“非标”思维去解构和创新。
相比于大刀阔斧的改造,作为已营业十余年的传统商业,MOCO168显得更“循序渐进”:不动物业框架、维持日常营业、拉长更新时间、分次调整业态、过一段时间蹦出来一个新内容......所有的一切,都看似“不敢折腾”。
但就在慢步调中,我们却能明显看到项目气质面貌的变化、一种良性的持续经营及未来更明晰的方向,当我们问及MOCO168平衡创新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时,项目团队告诉我们:“对我们而言,这种‘非标’更像是解题方案,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长效、能被复刻的,当然,我们也还在探索的路上。”
重庆的8D地形造就其多维生活&商业样态 / 摄影:Simon©ZSDC
“冉家坝是重庆最早一批的富人区。”在重庆“一路向北”之下,这里承载了北区无数关于城市的缤纷梦想,三线地下的换乘站、遍布的摩天大楼都不足以概括这个重庆特殊的发展新区,龙湖MOCO家悦荟便是于其发展初期进驻。
1993年起源于重庆并发展于全国的龙湖,在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六年后,于2009年正式发布“天街”“星悦荟”“家悦荟”三大商业业态品牌。家悦荟定位为中高端家居生活购物中心,2010年9月在重庆冉家坝开业的“龙湖MOCO家悦荟”是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一家。这个时间恰是进入新世纪后重庆都会区人口向北区导入的新一轮高峰期。
过去的龙湖MOCO家悦荟 / 图源MOCO168
冉家坝在这一发展周期内吸引到数十万计的新兴人口迁入,成为重庆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范围内的商、住、写多维消费人群核心年龄以18-44岁为主,多为中产、小康家庭,对于品质生活场景与消费内容有着普遍较高的消费取向。
“这关系到他们迁入后的住居环境,高端家居去哪儿买?那时重庆尚未有高端家居购物中心,家悦荟以不同的形态一跃而出,之后多年里,更是稳坐重庆家居业不可更替的位置,直至城市扩张减缓。”随着“增量”时代逐步过渡到“存量”时代,城市发展重点也转向旧城功能完善,原本的商业解法不再有效。
过去的龙湖MOCO家悦荟 / 图源MOCO168
“如果只做家居,将会走进死胡同,业态比例调整是急要解决的任务。 ”2021年下半年开始,项目团队便开始酝酿转型之路,但并未完全定调。“减少家居业态比重”是首要做的事情,项目团队先排除了继续做盒子商业的方案,“开始想整体全部重新招商,按照龙湖最擅长的做法来做,但在客群调研后,发现所有人都不看好。既然标准化解题思路行不通,那只能换一种解法。”
龙湖MOCO家悦荟经历了第一轮“夜经济”转型后 / 图源MOCO168
在此过程中,项目团队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内部碰撞,从聚焦“夜经济”到“泛生活方式”。在第一次尝试中,他们通过锲而不舍地辗转于各地,招到了纯K、音乐房子、LIBBAR·Whisky Bar等第一批商家。
“但没多久我们就发现,这套逻辑太过薄弱,导致这里时常夜晚人满为患,白天则变为‘鬼城’,单一标签是无法解决难题的。”因规划较早,项目存在一些硬件上的痛点,如停车位不足等,但其建筑结构已难以进行变革性改造,同时又需保证资金流动性及日常运营持续,无法像新建项目一样暂停营业进行改造,改造必须在营业中灵活进行。
于是,项目团队在有限条件下,于2023年9月28日开启了新一轮聚焦于“泛生活方式”的更新探索,龙湖MOCO家悦荟也正式更名为MOCO168。
龙湖MOCO家悦荟更名为MOCO168,除了对地理位置“新南路168号”的诠释,也是一次对自我定位更为清晰的表达。字母全新释义为:M-Motivate有持续驱动的无限活力;O-Open有容纳多元的开放街区;C-Cross链接无垠的艺术与跨界;O-Original吸纳灵感的创新基因,几个字母从不同的层面表达了MOCO168的未来发展愿景。 / 图源MOCO168
在高度差异化的市场之下,一个片区是新区、次新区、成熟区,商业的差异可能会很大,项目本体特征、区域经济及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品牌丰富度也跟商业目的紧密挂钩。
2023年的冉家坝,已形成以龙湖南苑、西苑、香樟林和水晶郦城为代表的中央居住区;以高新产业园、星光系列写字楼、财富中心领衔的中央产业商务区......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数十万产业商务人群及常住居民,数不清的场景、人群、生活方式变更,都不断迭代着这片平坦土地的气质、感受与氛围。
“而我们想做的,也是集合各种新的想法与创意,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讲述MOCO168的新故事。”相对于其他商业体较为明确的业态内容打造方向来说,
MOCO168也更为“不确定”与开放。
MOCO168-A馆 / 摄影:邹邹©ZSDC
项目建筑结构形成较早,但在2008年设计之时,便秉持着开放的原则,请了较为先锋的香港建筑工作室进行设计,也因此,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它看起来仍不过时且漂亮。即使没有多么特殊的外形与自然景观,但街区式的陈列、交错的楼梯及视线通廊、可友好互动的景观资源、多层次的商铺空间等仍具备一定基础。
项目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保留了优势特点,优化了不足与缺失,采用“补足”“增添”“微改造”等形式避免了变革性改造,形成没有围墙的艺术街区。
MOCO168-B馆 / 摄影:邹邹©ZSDC
基于此,项目采用点状更新形式,根据入驻品牌特性、新增IP内容等逐步改造。168ArtDist艺术空间、来坐书屋、各个品牌商铺等一个个区域空间的渐次变化,便真犹如开盲盒一般,时不时就迸发一个惊喜,也让我们拥有一个个发现新角落的时刻。
此次拼图全貌将在未来次递显现,最终拼凑出MOCO168的完整生活图景。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集合地和艺术商业复合体,它将为城市带来一种新的场所秩序、生活方式场景与目的地IP,亦会更新不少人对此处的旧有认知。
是聚集之地,也是留白之处
允许一切“如其所想”
在这个“开放舞台”之上,应如何选择“演员”?项目本身基底是盒子商业,而盒子商业最大的优点便是“耐得住寂寞”,即使转型迭代,项目团队仍坚持这一点。“因此,在长线思维下,我们并未闭店大操大办,替换掉所有老商家,而是保留了约35%与我们未来方向较为契合的头部品牌,共同转型创新,保证了项目的日常经营,其余的空间则全留给有想法的新成员。”
这个过程无疑是困难的:对于老商家而言,需找到一个突破点;对于新品牌而言,会因对项目的固有印象不愿前来;而对于消费者,又极其容易在脑海中对项目转型期的不完整性贴下“混乱”的标签印象。
但项目团队早已做好了“一年招、两年招、三年招”的准备,短期的爆点及流量难以把控,找到长久的解决方案才是要点。“可能正因为处于长线探索的过程中,对于品牌而言,我们能给予充分的包容度,我们也会逐渐退到幕后,将台前交给他们。”
MOCO168已入驻部分品牌 / 摄影:邹邹©ZSDC
在这个进退两难的阶段,对于招商而言,需要的是信心,提供信心最好的方式不是一大堆承诺——而是实打实从小范围开始,用实践来展示新的价值观、审美力和品牌号召力。于是,
项目团队带着“长期主义”的决策、“交个朋友”的善意、“开放空间”的包容,通过各个途径链接上第一批能够双向奔赴的品牌商户们,共同构建一套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
“我们会在一个对项目未来面貌的想象中寻觅并筛选适宜的品牌,他们区别于常规商业,皆有自身特质与持续的想象力,也与我们理念相契合。对于这样的品牌,我们会以极大的诚意支持、并愿意付出时间以及资源来孵化创新,和品牌们共同成长。”
MOCO168已入驻部分品牌 / 摄影:邹邹©ZSDC
艺术、自然、文化、宠物、运动、新餐饮,这些元素成为他们主动选择的重点切入口,初期打开至今,以最大的“包容”将文化艺术、产业创新创业和商业充分融合。
街区内品牌各具特色 / 摄影:邹邹©ZSDC
这种“包容”不仅体现在自由度、自主权上,亦体现在长久的时间性上。招进来是第一步,持续的共创与搭桥才能形成可自循环的生态,MOCO168不断为品牌、创作者们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并通过自身平台效应,为其搭建更多合作渠道,包括对与之相关的商务、活动、消费、体验等环节的资源整合。
包括与最早一批入驻品牌——日咖夜酒“双料”吧LIBBAR的共同探索,其主理人曾是一名地产策划,因十分喜欢威士忌文化而转行开店。“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其一定加持,但不会做太多,因为主理人本人在领域内都很专业,只是在店铺经营上缺少一些思路。对其他品牌亦是如此,比如我们会帮TREK的老板一起做活动。”
LIBBAR Cafe&whisky / 图源MOCO168
现今,我们已可以看到,LIBBAR Cafe&whisky、麦间甜屿、联兴胜香港打边炉、PRIYA PIZZERIA、鮨慶·Omakase、TREK自行车、FOFO ART艺术留学、蜜芭蕾、GET FUNKY街舞等各个富有生长力和创造力的品牌接连入驻,一同交织各自的圈层、经验与理念为网络,其能量又扩散至更广处,吸引来更多相关受众与共建人。
此次,我们借机探访了部分品牌,以另一种视角,去剖析场域的力量——
*以下为品牌采访内容
TREK
“骑过的地方越多,会越喜欢重庆”
店铺地址:B馆1F
开业时间:2023年
已做过自行车直营二十多年的James是重庆人,2023上半年,作为顶级自行车品牌TREK重庆代理人将重庆首店带来了MOCO168。“项目团队来找我沟通了好多次,而项目的转型调整恰也契合品牌的方向,我们也是想在这里打造骑行友好的社群及圈层。”
TREK店内 / 摄影:邹邹©ZSDC
因崎岖地势,8D魔幻的重庆骑车较为辛苦,此前整个骑行氛围相对较差,近两年,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加之喜欢挑战自我的重庆性格,一部分勇敢者慢慢将骑行氛围带起来了。“因此TREK的落地,不只是怀抱着‘以消费为目的’的想法,而是希望将这里变成骑行爱好者的集合点,让更多人方便参与到骑行活动中,一起去户外,一起玩儿起来。”TREK已形成了固定的骑行活动,每周都有,路线并不困难,对新手十分友好。“当你骑过的地方越多,你会越喜欢重庆。”
入驻MOCO168已有一年多,James对这个“社区”有非常强的归属感,他时常会跟项目团队一起讨论如何使这里更具活力,“商业体的真正繁荣,需要更多优质商家、活动与创意汇入。”
TREK店内 / 摄影:邹邹©ZSDC
联兴胜香港打边炉
“给予晚餐时光,不同的仪式感”
店铺地址:A馆1F
开业时间:2024年
联兴胜香港打边炉由曾经荣膺米其林的餐厅团队打造,奉献30年匠心手艺传承的珍馐美馔,被消费者评为重庆港式打边炉的“天花板”,而MOCO168店也是品牌全国首店。
对于品牌创始人周老板来讲,选址经过了缜密思考,“附近客群消费能力强、交通便捷,另外MOCO168打造开放性艺术街区的方向也是我比较看重的,整个街区及邻居品牌的高品质及人文格调与我们比较契合。”
联兴胜店内 / 摄影:邹邹©ZSDC
对于周老板来说,更希望联兴胜成为顾客们的复合型情绪场,在其中留下一段美好的用餐时光。“每个人每天只有一顿晚饭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情绪、氛围、价值体验足够,将会留下很深刻的体验。例如部分餐点,主厨会来到客人桌前进行制作,将米其林的用餐仪式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带给顾客。”
“但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我们的西餐主厨和甜品主厨都来自于香港丽思卡尔顿,保证以最好的产品‘抢先一步’,然后才是高活力、高品质、高审美生活态度的输出。”在他看来,与人构建链接的核心一定是真诚。无论菜品的用心程度、店铺呈现、服务,将客人当作朋友一般,从他们的想法出发,才能带来回家一般的亲近感与放松感。而联兴胜最近也准备推出新的甜品及打边炉,适应气候每季更新。
联兴胜店内 / 摄影:邹邹©ZSDC
麦间甜屿
“一块儿草坪上的松软面包”
工作室地址:B馆1F
成立时间:2021年
麦间甜屿是主厨龙龙旅居30余个欧洲国家,将法式甜品的精致与生活态度完美结合,回国创建的法式甜品店。入驻MOCO168,也并非偶然,“2021的时候,我被这个有趣的转角空间所吸引,上层是‘厚重’的建筑,下面却是‘轻盈’的花草,整个空间退到里面,像是被压成很多块儿的面包。”
对于店铺设计,龙龙受到了场域灵感的启发,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松软的黄色面包”。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契合周边诸多办公及社区人群,将面包与餐食相结合,给予食客更轻松便捷的用餐体验。
麦间甜屿 / 摄影:邹邹©ZSDC
麦间甜屿时常在室内外空间开展活动,如烘焙、插画等课程,大家在亲切祥和的氛围中自然交流。“曾有客人说这里就像是她的乌托邦。在怀孕期间有妊高症,她吃许多东西数值都会上升很多,但吃我们的甜点,却上升得很少,也能得到满足感。客人的认可和鼓励使店里的小伙伴生出了更多使命感。”龙龙希望用美食链接更多人,也相信在MOCO168的和睦氛围中,在共营共造之中,会叠加出更多惊喜。
麦间甜屿 / 摄影:邹邹©ZSDC
FOFO ART
“让来往于此的人,能够感知日常艺术”
店铺地址:B馆2F
开业时间:2023年
FOFO ART致力于国际艺术,由一群年轻、有才华的艺术家成立。“MOCO168的线下空间集画廊及艺术留学为一体,选择这里,也是因其恰到好处的艺术氛围及开放的空间。当然,能方便学员们24小时自由进出也是很好的一点。”创始人冉俊杰告诉我们。
FOFO ART一直在做着各种行动去推动年轻艺术家社群的建立和发展,会为其提供艺术品售卖、展览活动、艺术商店、主流艺术院校专业辅导、全球顶尖艺术学院申请等服务。
FOFO ART / 摄影:邹邹©ZSDC
“我们在画廊空间里举办过几次画展,MOCO168项目团队也曾将168ArtDist艺术空间无偿提供给我们办展,我能感知到这里氛围的变化与团队在转型方面的努力探索。来往于此的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都较高,适宜的室内空间与外摆区域,能够装进许多场景活动,它们是立体的,且能与区域内其他内容相衔接的。”
在一次次的画展、艺术沙龙、工作坊、互动展览中,愈加贴近对其感兴趣的人群,也让观众们有机会与艺术家互动,学习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技巧,增加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或许,这也是FOFO ART及MOCO168的另一个意义所在。
FOFO ART / 图源FOFO ART、摄影:邹邹©ZSDC
罗伯特·卡沃利
“最‘野’品牌的重庆标新”
MOCO168店铺地址:A馆2F
开业时间:2017年
Roberto Cavalli品牌创立于196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2012年起从时尚领域跨入家居领域,以艺术品高度重新定义磁砖,被全球豪宅业主所追捧。
“我们是2017年入驻MOCO家悦荟的,这是重庆首家专营店,冉家坝片区的高品质客群恰契合我们的品牌定位。入驻以来,我们也与顾客及居于此的其他品牌产生了许多的灵感碰撞与交流。”
罗伯特·卡沃利店内 / 摄影:邹邹©ZSDC
对于MOCO168的转型,他们也有很明显的感受,虽品牌以私域为主,但场域内频繁的活动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与外界相链接的机会,“我们也能从与艺术、时尚的链接中汲取更多灵感。”
罗伯特·卡沃利店内 / 摄影:邹邹©ZSDC
因共而兴的“场所精神”:
填充、完善、公共参与
对于商业更新项目而言,除了关注发展时效及上限以外,如何明晰所在象限,如何找到公共性边界,无疑也同样重要,这更像是“找到一些精神内核及与外界公共资源的连接方式”,也关系到在固定客群之外,如何拓展更广区域更泛圈层的客群,如何改变公众对项目的认知。
项目团队在“招改”之外,建立了更多亮点IP,而最先增加的便是两个自孵化自持空间:168ArtDist艺术空间及来坐书屋。
作为项目的“常态化艺术生发地”,它们将成为激发场域活力的“火星”,并与使用者一起参与、填充、完善其生命力、生动性及最终形态,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留下自由生长、生活的痕迹。
来坐书屋 / 摄影:邹邹©ZSDC
168ArtDist艺术空间 / 摄影:邹邹©ZSDC
“我们不是一拍脑袋说要搞艺术就马上搞的,而是认真思索了引入及留住人群的关键,在好的商家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公共性。一方面能改变市民对MOCO168的刻板印象,一方面也能创造传播中的亮点、可以被公众记住的IP。而第一个尝试,便是由空铺改造的168ArtDist艺术空间。”
迄今为止,空间里已举办了六场展览。第一场展览作为项目转型后首展,很成功地“刷新”了部分公众印象。高达6米的巨椅、艺术家涂鸦的思考椅、充满想象的对话椅、形态各异的脑洞大开椅......各式各样的椅子散落在街区里,等市民“上新来坐”。
此次活动也揭开了MOCO168的全新理念:Sit down, Be relax(坐下来,放轻松)。“展览后,我们将不知如何处理的椅子都送给了市民,也算是一种循环了。”
一场“椅子聚会” / 摄影:邹邹©ZSDC
而后,《上头》《春日入梦》《Encore》《宇宙繁殖》《悬浮》五个展相继在艺术空间中展开。“第一个展览是我们辛苦找来的资源,当其成功后,也慢慢会有艺术家主动找我们合作,其中大多是重庆本土青年艺术家。”
这个空间给予了团队极大的信心,在此脉络上,他们可以放心地去做更多事情,包括后续与艺术画廊/仓库合作、帮助青年艺术家做衍生品开发等,并通过影响力的扩散,形成了一个多方互动、正向促进的微循环,共同赋予168ArtDist艺术空间长久活力的同时,也使它成为青年艺术家的共同舞台及一处精神理想与松弛生活共存的栖息之地。
部分展览现场 / 图源MOCO168
与之同期开启的方盒子艺术商店前身是一家咖啡店,但区别于168ArtDist艺术空间的“造亮点”及“出圈性”,项目团队
更想将其作为一个公众可以长时间使用的社区空间式IP,“我们想让其以更日常、更持续、更 24 小时的方式存在。”
在这之后,他们深入地调研了周边办公及长住人群,了解他们缺什么,随后发现项目所在1km范围内,尚未有图书馆及较适宜阅读的书店,但大家是有极大阅读需求的。“于是我们找到了重庆市图书馆合作,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常态化小型书屋,名‘来坐书屋’,它可以是一个居民歇脚之地。未来,书屋里还会开设如心理学课等各类小型课程。”
现我们可见,每日都会有许多人坐在书屋门口,在枝繁叶茂中晒晒太阳,展开书页,沉浸其中,暑假天气炎热时,大家更喜欢去书屋里面坐着,在木质书桌上打个盹儿。
树木掩映着书屋,出太阳时斑驳的光影会洒在玻璃上 / 摄影:邹邹©ZSDC
在与城市、与公众的连接中,除在以上两个空间开展的活动之外,项目也积极与品牌、游客共创,并以全民开放的形式,鼓励多元人群聚集与交流。“我们的推广及活动并未根据常规节点去做,而是先挖掘项目已有特点,如联合TREK做的‘TREK环山城骑行计划’,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唤醒WAKEUP’城市公共艺术季等。“
在搭桥与共建中,更能看到一些不同的创作样貌:在观众围观下现场涂鸦的松弛艺术家、涂装椅子的物业大哥、“贡献”椅子的周边热心居民、汇聚成诗的“一人一言”......艺术不全是束之高阁的,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部,是可以所有人一起“玩儿出来”的。
部分活动现场 / 图源MOCO168
为找到更多气息相投的“创作者”,项目未来还将开启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但这还在筹备中,为对艺术家更负责,需拉长线完备每个部分,比如从与川美的共创课开始。”
现艺术空间中正在开展的展览《悬浮》 / 摄影:邹邹©ZSDC
传统商业转型的思路或许看起来更“谨小慎微”,但另一方面来看,也更务实,在务实中又不那么“规矩”,尽管走得慢,但走着走着就能发现些别样的风景,探索出一个新的模式。
对于MOCO168而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模式,一个可以“复制”到其他项目的模式,这也是传统商业非标之路与“野生”非标的区别。
MOCO168的午后 / 摄影:邹邹©ZSDC
对于市场而言,哪种模式有人买单,才能走到台前,这无非也是一种形式、业态及内容的转变,诚然,评判商业之时,我们需要一些“非标”的视角切入,但也需要一些“标准”的指标衡量。
标和非标都更像是一种表象,但不论何种评判维度与商业模式,落到最后,都是其能存活多久?能火多久?在未来不那么确定的当下,问题的关键,或许是与新东西保持同心,关注长远的价值反哺与持续迭代创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MOCO168便是在做着这样的事:
通过长线的迭代,做一个有内容可持续的空间,项目、商家能生存,消费者也喜欢;坚持“长期主义”,在混合、拼贴、变化的城市中,以时间形成厚度——品牌厚度、内容厚度与精神厚度,最终迸发出无限的生长、可能和机会。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持续寻找能共同拼凑未来图景的在地、全国乃至海外主理人品牌,希望在来自不同文化圈层、不同创新个体的共建参与下,这个温暖、精致、松弛、多元的场域能进一步打破传统商业局限,创造更多城市生活的诗意瞬间。一筑一事
编者后记
(图片暂且放一张项目对面吃的午饭)MOCO168周边办公人群真的很密集,对面就是一整栋写字楼,一到饭点人流涌动。
曾来过许多次重庆,多行走于老城区之中,冉家坝是第一次来。曾经我对重庆“非标”印象尚还停留在北仓里、下浩里、后堡,那些山坡上、桥洞下、悬崖边、遗址里更蜿蜒曲折、树木遮掩的“爬坡上坎”。
而此次的行程,则让我在重庆野生非标及天街等系列标准商业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形态,或许它们一直存在,但未曾被我们注意。
*点击下发图片,跳转查看更多
重庆,一座网红城市的“七年之痒”
“成渝新店”新传
编辑
小徐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小徐
校对
田园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图片均已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