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死,不用等到下辈子

乐活   2024-10-10 11:46   四川  


“你怕死吗?”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也在悄悄改变。从死亡咖啡馆到新的葬礼方式,再到用建筑和艺术表达对逝者的纪念,我们开始用全新的方式思考死亡的意义。


对于逝者,这是更有尊严、个性化的告别。而对于生者,这是一次重新审视生死关系的机会,死亡不再只是一种悲伤,而是纪念与祝福的象征,连接我们与逝者的纽带。



现象 PHENOMENON


探访时间:2024年9月

#创作力 #主理人



我第一次在别人的葬礼上认真思考死亡,盯着挂满名字的白墙,不禁想:“我死的时候,会是青蝇吊客吗?”,当我和朋友们分享这些感受时,他们说:“我觉得葬礼太吵了”、“印象里葬礼是,哀乐起,家属痛哭,亲友等着吃席/打麻将”、“我完全无法想象要怎么去面对一个人的死亡”、“关于死后流程和仪式,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我看到人群散去,失去亲人的他们才开始哭”......


怎样的仪式或方式,能让我们更好地纪念/悼念逝者呢?而活着的人可以怎样更好地获得抚慰以及面对死亡?



 图源网络



如今国内有许多人正在致力于生死观念与仪式的改变:「愈尘WarmDust」周丽娴,用灯光设计殡葬,召集同路人举办生死展览;生死学研究者岳培荣致力于入殓仪式本土化;大连海葬船长陈崎,每年护送数千次的海葬告别;「小火fa」万荷做最“温柔”骨灰盒,表达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归丛」高古奇,以设计美学将祭祀、死亡与温柔融入日常生活;国内新兴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公司「跳悦智能」以科技复现逝者,探索生命教育与服务......


死亡,正被赋予更多温度与人性关怀。





死亡也能成为一门学科


岳培荣是在日的临床生死学在读博士,他为什么想去日本研习生死学知识?


“‘跳脱出来才能更好看山’,才能更敏锐地捕捉到自身文化基因。”他介绍道,“现代生死学”从历史学、医学、文学、佛学以及儒学的视野出发,关注长期被忽略的“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即“死亡”。



岳培荣,临床生死学在读博士,相较于哲学、文学对生死的思考,临床生死要求本人必须去到急救中心、殡仪馆、墓园等与死亡相关的场所进行实地考察。



那关注“现代生死学”,对我们有何意义呢?


从1981年到2015年,中国实现了显著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从“婴儿死亡率降低”到“成人死亡率降低”,最后是“老龄死亡率降低”的历程。这是现代医疗技术、公共卫生系统和健康教育提升所带来的结果。但同时,社会普遍缺乏如何应对死亡的知识和能力。



1991年-2023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走低,从主要影响儿童的疾病转向了老年人的慢性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 /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管理的城市中,死亡变成了一件更加“隐蔽”的事。比如,送葬队伍为殡仪馆灵车所取代,从外观上看它就是小型货车,不会有人知道那是辆灵车;复杂的丧事礼仪和来宾吊唁被简化,或被丧葬一条龙承包;“墓志铭”近乎消失,死者的生平被简单的生到死时间轴和家庭成员名单填充......甚至于,大家并不太会谈论死亡本身,大多数时候,死都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医院、养老院、殡仪馆、墓地 / 图源网络



岳培荣认为,现代性遮蔽造成了人们直面死亡能力的缺失。



“社会严格地遵循科学主义逻辑的结果——遗体容易传播疾病,它是危险的,它是不可触碰的,它是吓人的。”



死亡之舞(Michael Wolgemut 作于 1493 年)画面展现了对“生”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的“死”在舞蹈的模样。



岳培荣说,《红楼梦》里人物的一生都在大家族的婚丧嫁娶中发生,过去的人会不断地参加婚礼、葬礼,他们比我们更能理解死亡。



“过去的人,生死是他们参与一生的课题,生活随时都在发生‘生老病死’,而今死亡却在现代社会中变得不再可见了。”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秦可卿出殡及贾敬葬礼



过去,传统葬礼上,人们能在灵堂上亲身看见、听见死亡,一生的过程都在学习死亡、熟悉死亡、理解死亡。而由于现代医学与相关管理体系背后的科学话语权制霸,让死亡这个人生课题,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


生死学的目标之一便是让人们重新认识“死亡”本身。生死学的外延也很宽广,涉及到安宁疗护、安乐死伦理、文化中的死亡观甚至生死修行等课题,“丧葬仪式”也是生死学涉足的领域。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丧葬插画 / 图源网络



岳培荣认为,传统葬礼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关系重构功能。通过决定谁是丧主,谁来操办整场葬礼,谁往来招呼吊丧者,进而继承前任家长的社会关系,并向外界证明家庭/族的社会地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原子化,现代社会家族规模缩减,未来的丧葬趋势,参加葬礼的人将会变少。比如日本流行的“家族葬”,只有近亲才会参加。



“家庭葬礼”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一般用作由少数人举行的守灵和告别仪式的总称,主要是家庭成员和亲密的朋友,仅限于大约 20 人参加。由于没有来自商业伙伴或邻居的仪式性吊唁,因此您可以在告别时为死者家属和亲近的人送行。 / 图源:岳培荣及网络



随着社会结构转型以及人的需求变化,以往流水线、程式化、表演性质的社会化丧葬流程,无法满足人的情感抚慰需求、对逝者往生的寄托。这里的情绪抚慰不是一味劝说“你要放下,要释然”,而是



通过创造告别的时间与空间,让家属和逝者在丧礼过程中进行更好的告别。



岳培荣希望在国内葬礼中重构“入殓”,强调其作为仪式的功能,开辟一处与逝者告别的空间。为此,他师从电影《入殓师》入殓技术指导木村光希,成为其在中国大陆唯一弟子。



木村光希初入行时,机械化的入殓流程让他质疑工作价值。一次为自杀者入殓时,仅有15分钟准备,但逝者家属的悲痛触动了他。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亲人与逝者度过最后时光。于是,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用自己认可的方式主持入殓仪式。他花时间了解逝者,努力为生者创造与逝者间独特的最后回忆。 / 图源:NHK纪录片《行家本色:入殓师木村光希》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岳培荣和木村光希老师给中国殡葬行业的从业者授课;“送行者学院”两人的毕业合影;岳培荣独立进行入殓仪式。 /  ©岳培荣



“入殓”源自中国,分为大殓和小殓两个步骤,所谓小殓,指为遗体净身整容,并换上寿衣;大殓,指将逝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并封棺。国内依然有这一流程,但是缺失了对“入殓”的仪式化,国内的化妆整容师、礼仪师做的是“换衣服”的功能性步骤,它不是仪式,事实上当前普遍的葬礼模式,缺少逝者至亲安静地与逝者遗体进行告别的时间与空间。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描绘了在家属面前给逝者更衣的场景,正是入殓仪式。



“入殓”独立于守灵仪式、告别仪式,给逝者至亲创造出一个与逝者在一起的时间与空间,排除了各类社交辞令,能够近距离、安静、私密地和逝者做最后的告别。入殓师作为入殓仪式的主持者与实施者,与家属共同完成对遗体的净身、更衣、化妆整容、遗体处置、入棺、放随葬品等。



入殓化妆有一个准则,即逝者生前脸上的伤痕,不能被过度修饰。木村认为,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是人们在世间活过的最好证据。 / ©岳培荣



在这一过程中,入殓师首先让家属真切地感受并确认到亲人的死亡,中途还会请他们协助仪式的进行。入殓师通过与逝者家属的沟通及互动,让家属不再只是观众,而是作为仪式的一部分充分参与其中,给家属创造出一个容易敞开心扉的环境氛围,从而达到对于逝去亲人的留恋、不舍、悲痛等等的情绪释放,实现最理想的告别。


目前岳培荣正努力将入殓仪式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照搬,如日式跪姿的仪式动作显然不符合国人的日常习惯,努力协调入殓仪式本土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是岳培荣及他的团队正在做的事情。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东京生命文化学院」入殓课上的教学日常,这里的更衣环节的动作中,融入了日本的舞蹈元素。担任模特的是95后遗体整容师刘三三 / ©岳培荣



对岳培荣来说,让生者少一些对“死亡”的负面情感,并对自己“活着”怀抱感恩,是他从生死学研究及入殓师实践中领悟到的最大意义。





死亡也能闪闪发光


如果生死学可以作为“帮助人们正面死亡”的学科,那从现状上看,其实践还并不够理想。「愈尘WarmDust」主理人周丽娴说,尽管目前还不多,但据她所知,有的。



周丽娴,殡葬设计/ 照明设计师、策展人,上海市照明学会室内照明专委会副秘书长,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



周丽娴投身于殡葬业中,尝试改善人们最后一程现状。她和「愈尘WarmDust」专门调研殡葬灯光设计,希望以灯光设计为介质,打破殡葬场所冰冷阴森的刻板印象,让这些悲伤的时刻不再只有黑与白让家属能在温暖中送别。


据她介绍,死亡的职业化、专业化教育已经被纳入了学科并取累积了许多成果,比如,2024年北京社会职业管理学院升格为本科职业大学,其创办的生命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二届;2022年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成立,会内不乏许多两岸三地的生死学学者,努力推进当代华人社会的生死问题研究及生死教育之普及。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北京社会职业管理学院在2024年升格为民政部直属的唯一本科职业大学,原殡仪系成立于2010年10月,经民政部批准,2015年11月正式更名为生命文化学院。殡葬教育学科带头人、生命文化学院荣誉院长孙树仁老师认为殡葬不应只是教授如何火化遗体、运营墓园,还要回归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关照;学院主办的生命文化节至 2023 年已举办了 十二届,每年都会分享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如火化机迭代、遗体防腐、墓园病虫害防治、3D打印在遗体上的应用等。 / 图源网络


2022年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 / 图源网络



而就周丽娴自身来说,能够入行殡葬业是因为一个奇妙的瞬间。


彼时,经历了外婆离世,她第一次与死亡那样近,在殡仪馆冷冰冰的火化室里,工作人员催促着亲人快点告别,甚至让她没办法好好看外婆最后一眼。那个像工厂一样的空间,留下了她的悲伤和遗憾。


但在外婆下葬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阴沉的天空突然出现一束光,直射在外婆的墓碑上。那一刻丽娴相信这是“神”的安慰,仿佛看到外婆在光中安息。这一刻,她的悲伤得到了释放。



丽娴根据外婆下葬时的经历创作的插画



“每个人面对死亡时或许都需要一个释放和疗愈的契机。”周丽娴说,“作为一名照明设计师,我决心将那种体验融入殡仪馆的设计中。希望通过专业的光线设计,为悲伤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让他们在最后的告别时刻能够得到些许安慰,不再像我当初那样经历冰冷的环境和仓促的告别过程,留下痛苦的记忆。”


为了改善殡仪馆的灯光设计,「愈尘WarmDust」就调研了国内30多个殡葬空间的现状,从殡仪馆、火化厅到墓地陵园,他们发现其设计、流程都非常一致,并且殡葬空间普遍给人冰冷和压抑之感。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所有的殡仪馆的告别厅都是U形空间,三面高墙包裹着棺椁,再设置均匀的灯光和祭台花围观遗像,一种封闭感立马袭来。 / 图源:©愈尘WarmDus



当「愈尘WarmDust」将视野扩展至海外殡仪馆设计:以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殡仪馆为例,它不仅具备传统的火化和告别功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成为了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殡仪馆内不时举办小型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巧妙地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荷兰建筑事务所 Hofmanduiardin的《Rethink The Way We Saygoodby》更是将年轻人把葬礼变party的想法具象化。这些创新的空间理念给周丽娴带来了启发。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冥想の森」岐阜县市政殡仪馆,有一个20厘米(7.87英寸)厚的弧形屋顶,与周围的山脉和上面翻滚的云相呼应。屋顶的水槽末端有十几根锥形的柱子,这些柱子也可以作为排水系统,而顶部则允许在它们下面形成包含简单功能的球茎空间元素。 / 图源:©伊东丰雄事务所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荷兰建筑工作室Hofmandujardin从葬礼过程的三个关键时刻:朋友和家人的聚会、纪念仪式及社交时刻,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精心塑造的三个房间。 / 图源:©Hofmandujardin



“殡仪馆不应仅仅是告别的场所,它更应该成为一个引导我们思考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让传统意义上的'死亡'注入更多力量和温度给生者。”



周丽娴认为,如同“千城一面”“千站一面”的城市规划设计,国内殡葬空间略显得"千馆一面"了,这对同质化的殡葬空间,对殡葬文化的差异性产生了遮蔽作用。如何用设计在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生死理念之间找到平衡与创新,「愈尘WarmDust」有着自己的尝试。


在江苏“昆山殡仪馆”的灯光改造中,他们首先深入研究当地文化,发现昆山地区传统葬礼中喜用鲜艳色彩,于是团队尝试将传统元素融入到为现代光影艺术设计中。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江苏的“昆山殡仪馆”在整体氛围上,拥抱自然光线,打破大众对殡仪馆的恐惧和幽闭的刻板印象;将光的每一次场景变化,与告别仪式结合,让光为家属提供送别最后一程的仪式感,为生者创造美好的想象与盼望。 / ©愈尘WarmDust



「愈尘WarmDust」与馆方服务团队共同研究,根据葬礼文化中“北斗七星引路”概念,设计了七组逐步点亮的星光,象征引导逝者灵魂前往新的世界。


在仪式的最后阶段,还特意安排了一束彩虹光,融合了多元文化中彩虹的丰富寓意,如傈僳族、傣族文化中它象征源源不断的祝福、基督教文化中它是上帝与人类的契约,也意味着逝者将最后的祝福留给活着的人。



安徽宣城的“马山殡仪馆”偏好肃穆庄重的氛围。在最后的送别中,设置了冥想仪式,让家属的悲伤情绪得以安慰,用低位温暖的光,想象逝者渐渐幻化为星辰闪烁空间。 / ©愈尘WarmDust



「愈尘WarmDust」希望用最后一术光呈现一个美好的状态,让生命去到了另外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不是去到火化炉里那个黑黑的洞。正如「愈尘WarmDust」的slogan——“此岸灯明,彼岸花开”。






让死亡返璞归真


在同行眼中,去年才进入殡葬行业的「愈尘WarmDust」做得有声有色。但周丽娴告诉我们,过去一年时间里整个团队都在“碰壁”,最典型的是,当有些供应商在得知他们的灯光材料会用在殡仪馆,便会拒绝供货。


周丽娴认为,现在社会确实还存在着对于死亡的忌讳,另一方面现在殡葬行业提升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大众传播,大家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知。



冬至与清明,愈尘为滨海古园、汇龙园陵园设计策划了“市集”,在墓园的破晓点亮了第一束光,为前来祭扫的人们提供餐饮和文化互动的服务,让驱车60-70公里来的墓园的家属的一些基本餐饮需求得到满足,也通过文化场景、互动的设计,让祭扫能成为家人团聚的暖心时刻,释怀亲人离去的哀伤。 / ©愈尘WarmDust



事实上,殡仪馆自身也在求变,昆山、马山殡仪馆的改造案例,便是馆方主动联系上「愈尘WarmDust」。


另一方面,90后、00后开始踏足殡葬行业,新一代的他们也为行业带来了改变,比如,他们会为了好的丧葬效果尽可能提供细节服务,哪怕这并不在服务范围内。


周丽娴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正在以温暖的服务消解偏见。而她希望,有更多的大众也能看到。去年11月,她在网上用一支自述视频发起了一次邀请,召集大众参与到她想要举办的一场关于“死亡、告别和生命艺术”的展览,意外获得了许多行业内外的关注和参与。


在今年7月,「愈尘WarmDust」在“丽江艺术火把节” 落地了这场“众筹”来的“返璞归真”展览,用光,建筑与艺术重新思考告别。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返璞归真”展海报,在大地中沉睡的眼睛 / ©愈尘WarmDust



在“返璞归真”上,周丽娴联合民族创新平台吉福行的创始人赵冰,一起策划了“生命的传承”少数民族殡葬文化的板块;与艺术策展人 Alei,一起发起邀请了如阿朵故烈、莫西子诗、叠贵等少数民族艺术家;由阿燕和弗弗两位导演记录了这些艺术家们分享的各自民族关于生命文化的口述史,展示了少数民族对生命的理解......这些来自苗族、彝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的传统,展现了截然不同的生命观。


在这些少数民族的观念中,生与死并非割裂的概念,而是生命循环的自然延续。族人们从小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生死教育,祖先的墓地常常就在家屋旁边,日常使用的器皿、乐器,甚至是服饰上的图案,都承载着祖先的故事和生命的智慧。



在服饰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礼仪的重要性。例如,苗族有一套极其华丽的服装,一生只在成年、婚礼和葬礼这三个重要时刻穿着。彝族人则从60岁开始,就开始准备自己的身后事,亲自挑选棺材、寿衣等葬礼用品。 / 图源:©愈尘WarmDust


许多少数民族如布朗族、傣族等,奉行"不立碑不见坟"的传统。他们相信逝者是回归自然的,因此祭祀方式也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他们可能会去被称为"龙山"的坟山,或是在寺庙里滴水、放置食物,以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 图源:图源:©愈尘WarmDust



展览中“思念会发光”这一部分,将宏观文化视角与个人情感体验结合。艺术家吴为用摄影定格思念瞬间;上海最大墓园滨海古园展出了20件家属遗物,一块旗袍布、一封家书、一张照片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和难以言喻的情感;展览还设置艺术互动装置,鼓励观众以个人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艺术家吴为分享了摄影作品《芬芳一生》;滨海古园向家属征集来了近 20 件珍贵遗物和他们背后的故事;以及互动装置“思念发射机”“记忆光盒” / ©愈尘WarmDust



这次展览还让人们认识了更多创新殡葬行业的主理人们,“原来葬礼还能这样!”


比如海葬,不少人都有一个魂归大海的设想,但鲜有人知,全国最好的海葬在大连,陈琦开船40余年,成为海葬船长 27 年,今年清明前他的船长执照到期退休了,儿子陈金拿过了他的接力棒。



 图源网络



1997年,大连市政府组织了东北地区第一次集体海葬。也是这一年,开观光船的陈琦在别人恳求下偷偷做了次海葬后,从此被嫌晦气而“逼上梁山”。现在,每年有数千具骨灰在陈琦的海葬船上洒向大海,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这是大连第一艘,也是全国第一艘海葬专用船 / 图源网络



最初经验不足,一些家属拿着亲人的骨灰盒来到船上,没有仪式、没有音乐和鲜花,只有简单的撒骨灰场面,还撒到了在场人的脸和身上。所以,陈琦有了研发骨灰罐的想法,他们的骨灰罐材质里含陶土,寓意入土为安。造型也在更新,第二代是莲花形状,寓意足踏莲花,第三代是能放两幅骨灰的合葬罐,船形,寓意扬帆远航,周游世界。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海葬船的船员们 / 图源:邱宇哲纪录片《他们最终选择大海》



现在陈金成为了船长,其实他早已有了很多规划,想完善海葬流程,增加更多人性化的告别仪式;想细分海葬区域,远海和近海等多处海域供人挑选;想跟拍降解罐溶解过程,满足家属更多心理要求;还想增加祭祀方式,打通陆地与大海的心灵之路。



在“返璞归真”展上,陈琦船长分享了大连海葬的不同“落葬”的方式,直接将骨灰撒向大海、降解罐,还有保护海洋生态的“礁石葬”。 / ©愈尘WarmDust



陈琦一家人用大半生,想把海葬做得更好。


如果陈船长一家是对海葬方式的坚守,那今年刚毕业天真爱搞怪的小火fa(万荷)则选择了,做最“温柔”骨灰盒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死亡的态度——让“逝去”可以被抚摸。


2024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毕业典礼,殡葬产品设计师小火fa cos了“桥豆‘麻袋’”  / ©小火fa



初看小火fa的骨灰盒,立刻联想到“花苞”与“襁褓”。因为她觉得,在离开的时候,人们仿佛又回到婴儿的大小,被某人温柔的拥入怀中。花苞也孕育着新的生命,也许这就是“保护珍贵之物”的形状吧。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这款获得红点设计奖的骨灰盒材质是特制纸浆,颜色和触感根据加入的花朵,树皮,果壳等植物产生变化。比起传统骨灰盒,它触感更温暖,埋入土中将自然分解,带着骨灰一起回归自然循环之中。 / ©小火花殡葬设计



小火fa的这份温柔不光对于人们,也关照着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毛孩子,给予我们一处寄托对爱宠思念的亲密空间。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觉梦Dreaming」的宠物骨灰盒只有手掌心大小,外表的曲线柔软延展,仿佛蜷缩成球睡着的小动物,可以轻轻的抚摸,配套还设计了花器,香插,水和宠物粮的小碗。 / 图源:©觉梦Dreaming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契机重新思考死亡,高古奇就是这样。当他踏入四十岁门槛,参加的葬礼开始多于婚礼,其中也包括父亲和母亲的。“我几乎觉得躺在那儿的不是我爸。我父亲是一个很有威严的‘社会大哥’形象,但最终被打扮得像一个老工程师。”这促使他思考:



为何人们在婚礼上倾注心血,却在葬礼上草草了事?





为此他创建了「归丛」,初创时导演陈可辛委托高古奇为其父亲设计骨灰盒,希望“造型别那么像骨灰盒”。尽管时间紧迫,高古奇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最终,一个名为“栖云”的白玉骨灰盒诞生了,成为「归丛」的001号产品。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在归丛的定义里,灵罐和灵盒象征 “灵魂容器”,借由物品在 “生与死” 之间建立交流,依次展示灵盒、灵牌、灵龛等丧葬祭产品 / 图源:©归丛



“美”无法消解死亡的痛苦,但也许可以减少一部分人对死亡的忌惮和恐惧。高古奇设计的器物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缅怀故人也可以变成一件亲切自然的事。


高古奇也希望通过他的品牌「归丛」改变国内殡葬业信息不对等、价格不透明等现状,提供高品质、合理定价的产品,并设计更人性化的殡葬流程。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归丛」与众多“不惧死亡”的伙伴品牌联名合作如「闻献」、「真渡」、「Sona Vojago」,将祭祀、死亡与温柔融入日常生活。依次展示香炉“螺”、寿衣“淨”、香氛蜡烛“漫游”“回归” / 图源:©归丛



殡葬的变革已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和仪式的创新,如今它也注入了科技的力量。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数字永生”早已不再是新鲜概念——通过技术手段,人类得以将思想、记忆甚至外貌上传到虚拟世界,从而实现生命的延续。比如在电影《流浪地球 2》中,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将濒死女儿图丫丫的意识上传至数字系统。这种虚拟延续的场景,正在从荧幕逐渐走向现实。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有人开始通过“数字永生”的方式,尝试以另一种形式保存逝者的记忆,延续生命的痕迹。



图源:电影《流浪地球 2》



成立于2021年的国内新兴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公司“跳悦智能”,正在将自研的AI数字人平台和产品应用于生命教育与服务行业。

‍‍


这一服务起源于联合创始人两年前的一次际遇,在与一位国内知名安宁疗护专家的交流后,开始了对AI在生命教育领域应用的探索。通过专家指导和牵线,跳悦义务帮助一对夫妇用AI再现已故的女儿,实现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科技向善爱心公益。这是跳悦智能团队第一次尝试非商业场景下的AI应用,仅凭少量模糊的素材就完成了复原。


经过两年的技术发展,跳悦智能的第三代数智人技术使用AI大模型已经可以做到更加精准的复现,仅凭一张照片就可以驱动嘴型头部和身体律动。对使用者来说,少量的素材可以让逝者通过AI“复现”,让生命留存于世。


然而,随着这一技术的成熟,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死的新的思考。AI复现不仅仅是延续逝者的记忆,它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生死的契机:我们能否通过科技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数字永生”并不意味着我们逃避与死亡的对话,而是为逝者和生者之间提供了新的连接方式。它鼓励我们从另一种视角反思死亡——或许,生命的延续并不一定局限于某种形式,而是关于记忆与情感的传承。



图源网络



这项技术也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AI数字人,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传播生命教育理念,引导人们从容面对生死问题,激发大家对生命的珍视。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安魂 - Soul in Wilderness”是归丛对中国古代灵魂信仰中的魂魄二元论的内化思考和转述,通过燃烧纸扎与纸船,传递对故人灵魂回归安然之境的寄托。归丛认为所有的丧葬礼仪都以对魂和魄的安抚为目的,在人的肉体得以妥善安葬后,持续往复的祭祀仪式是对逝者灵魂的安抚,亦是对生者的慰藉。 / 图源:©荒野之国







不论是殡葬空间设计、灯光设计、仪式设计还是产品设计,人们期待的远不止是策划一场绝佳的葬礼仪式,还包含着如何以更好的方式送别亡者,温暖生者。


到底怎样要到怎样的程度,才可以说我们与死坦然相处?我不知道,我也回答不了这一问题。


但我却能想到一幅画面,当墓园不再是忌讳,它会变成闲庭却步的城市公园,是市民休憩、纪念、思考的场所。我们不再是清明扫墓的时候只为祭拜,它是生命的博物馆和城市的福地,每个人可以浏览每个人的墓志铭,孩子们在这里奔跑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漫步闲谈,生与死在此交织共生。



是墓园,也是公园  / ©愈尘WarmDust



-



「愈尘WarmDust」与「SHOU PROJECT」近期发起了“墓志铭”拍摄活动。近期在上海墓园的参观经历,让丽娴和导演弗弗意识到通过不同风格的墓碑和墓志铭,让陌生人在观看中也能与逝者产生某种奇妙的连接。这启发了他们去探讨,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如何理解生命痕迹、自我表达与铭记方式。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大家看到,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独特的表达方式,选择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或是被遗忘。项目预计十月中旬完成拍摄,呈现出对生命痕迹的思考。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图源:©愈尘WarmDust






编者后记



写完这篇文章后闲逛城市街头,无意之间我也督见街边棚户式丧葬仪式,原以为这种形式已然在城市中绝迹。


现在看来是我想当然了,城市秩序与人民行为被就是一场博弈,很多东西就像文章里说的,只是遮蔽或隐藏起来。这种习俗样式与新兴样态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它们只是更多样化的选择,至少让人还有选择。



*点击下方文字,

发现更多人文关怀故事:


无关血缘和姻缘,她们成为共居搭子?


养老,轮到年轻人来做了吗?



编辑

肖肖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肖肖

校对

LIN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












一筑一事
抵达,建筑与生活方式的现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