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地方”有什么意思?

乐活   2024-09-30 16:02   四川  



:你去过的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大约一百天前,当我抛出这个问题后,并不清楚能收到怎样的回答,但结果竟让人如此舒适。这本小书的编辑,仿佛是一次平行宇宙间的跳跃,又好像震荡出持久的共鸣,是一种意料之外,也是一种情理之中。


“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观察,有意思的遭遇所产生的生命涟漪。总之地方不只是空间,更是一种场景记忆,正是这些场景和记忆构成了“我”和“我们”。地方也是时间。







以下是46个地方的部分选段:



“阿尔勒,艺术家Sophie Calle的展,在当地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建筑里,一个地下回廊,环境非常阴暗潮湿,时而能够听见从天花板滴落的水滴声,艺术家让这些作品长期摆放在这里,让它们逐渐腐烂在地里。这个展览是和‘beauty’相关的,她自己说想让‘这些被不同人定义的美与城市的根基融合在一起’,感觉这个行为和过程很特别。可以看到很多照片都长霉了。”(韩松)





“最近去过成都西北桥一个城中村,里面还在使用的露天游泳池。觉得有意思更多是因为空间和人。这个泳池有点像个茶馆,提供热水,大爷们泡一杯茶可以待一整天,聊点国家大事,聊点家长里短。”(李俊)





“阿姆斯特丹郊区的郁金香花田。那段时间,是第一次感受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在开始建立,以前看到的世界好像都是别人构建给我的,那是我第一次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看见什么样的世界。应该用自己的感受和世界联系,而不是规则。”(安琪)







“巴塞罗那的一个小庭院Casa de Caritat。我和太太旅行有一个习惯,到一个城市都喜欢比较随性地穿行,不会提前去熟悉路线和地图。实际上大部分城市会给你一个潜意识的反馈,自动把人带到有趣的空间。我比较喜欢这种探索的感觉。那天在看了巴塞罗那当代美术馆之后,偶然发现了这个小庭院。我们坐在庭院的凳子上,意外地从正对的一个建筑的立面看到了大海、海鸥和海岸的天际线。我们就在那儿停留了二三十分钟,看到各种船只穿行。我开始意识到几个问题,建筑是需要实际体验的,建筑师也需要很认真地感受现状,并加以利用。(王翔)





“在玉林,曾因胆怯而错失的‘决定性瞬间’,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瞬间的我。玉林其实也可以是一种感觉,一些地方和时刻,组成了我对生命力的感知。但很遗憾,这是一种很容易消褪的能力。”(忧忧)





“十年前在日本直岛naoshima的一场展览,忘了展览的名字,因为不是常规的展览,是一片暗黑。我们适应了黑暗,虽然这个道理十分简单粗暴,但已经很久没有人或事提醒我,人类是拥有暗适应能力的高级物种哈哈,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对人类身体潜能 的重新认知和唤醒。”(王花花)





“版纳的海燕姐家,她开了一家米线店,做了快20年。海燕姐是很大方慷慨的人,桌上有20多种她准备的小菜和调料,任意自取。我更欣赏她两个月左右就要给自己放假5-6天,自己开着车和不同的朋友约酒约饭。2-3个月就很想再去一次这些小地方。觉得累的时候就想去找海燕姐,帮她煮几碗米线,收拾桌子,下午她睡一觉之后会开车 带我去找她的朋友玩,都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大叔大姐家。她们喝酒唱歌,很好玩,根本不像我之前以为的那种50岁之后比较没事做的生活。”(Sasa)





“2010年夏天,我去了一趟赫兹海岬(Pointe du Raz),是法国布列塔尼大区的最西端半岛。风很大,海鸥一片一片地飞,那时候我头发比现在多,吹得凌乱,站着吹了很久的海风。有种到头的感觉,好像再也不会走这么远的感觉。那时候还没有导航,智能手机也没有。迷了路,又骑车走了很久,才看到一栋楼前有人在往屋里搬东西。我迎着光去问路,他们惊讶我一个中国人在这大陆的尽头骑自行车迷路了。兜兜转转又找回原路。朋友说他没给我打电话,就是知道在这不大的‘尽头’,总会找到熟悉的路。”(程基伟)





“仙桃市集木村,外公外婆生活的地方。晚上外婆做好了饭,会喊还在外面干活的外公回来吃。‘松青啊,回来吃饭啦!”’我也跟着喊:‘松青啊,回来吃饭啦!’那时的生活,并不会让人觉得贫瘠匮乏,反倒是很丰富。”(周古月)





“芬兰人的小森林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物理存在,更是一个精神场所。它时时提醒我,我们身边可能没有触手可及的广袤森林,但总会有一个地方让你可以与自己对话,让你意识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只是暂时地隐匿。”(贾冬婷)







:为什么用《地方》造了一个“地方”?


当我们回顾生命的过去,值得提及的地方究竟有哪些,尤其当只能提及一个或几个地方时。那些时空中的高光点,以令人惊叹的概括力,解释着一个人的生命。


当这些人与地方集合起来,成为一次有意思的纸上巡礼,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生命与不同的世界,看见别人,更看见自己。去过,过去,也就是未来的答案。













一筑一事
抵达,建筑与生活方式的现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