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家心仪的早餐店,怎么这么难?曾经熟悉的菜市场,为什么开始变得陌生了?路上遇见的公共厕所,怎么总是有难闻的臭味?
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天,我们都会遇见或大或小的困扰,这些疑惑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于一种理想生活、一座人文城市的真切需求。当一个问题被觉察、被感知、被提出,那么我们距离它的解法就不再遥远。
因此,在2024年的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三联人文城市团队邀请了不同领域的50位共创人,发起人文光谱计划,发掘100个真实具体的城市案例,并提炼100个符合人文特质的词条,组成人文城市光谱词典《城市的100个怎么办》。
2024年11月1日,作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的首发活动,围绕人文光谱计划,“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同名主题展览,在成都A4美术馆开幕。人文城市光谱词典的内容,以更加具体可感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A4美术馆三楼330平的空间里,我们能看到一座精心设计的“虚拟城市”,100个经过筛选的“人文城市特质”词条,通过艺术装置、互动展品等不同形式在这座虚拟城市中出现。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主题展览“城市的100个怎么办”
在展览出品人、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贾冬婷看来,“城市的100个怎么办”不仅仅是一次展览,三联人文城市希望借此去激发大家的创意、开启让城市变得更好的具体行动。A4美术馆馆长孙莉表示,美术馆是城市重要的精神文化空间,关注城市里人的生活、关注城市里的人如何去创造新的改变,是A4美术馆一直以来的坚持。
开幕式现场
在策展人王懿泉的带领下,到场的嘉宾、观众来到了A4美术馆三楼的展览现场。走入这座虚拟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问题广场和位于中央的喷泉装置。观众只需轻轻按下喷泉旁的黄色按钮,便会得到一颗扭蛋,大家可以在里面的纸条里写下你关于城市的问题或是给出对于种种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喷泉成为了观众最为感兴趣的现场装置之一,源源不断的观众在喷泉旁等待,写下自己的困惑或解法后,将扭蛋扔回喷泉里,帮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好。
广场中央的问题喷泉
“只要我们一经发问,解答就不太远了。所以我希望在策展上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大家一块去思考我们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在王懿泉看来,这次展览所呈现的有很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而不是畅谈大的城市基建与规划。展览从提问开始,这些很简单的问题给我们带来困扰,也为城市更新带来启发。
策展人王懿泉正在导览
继续深入展厅,观众们在虚拟城市里看到一条友好的、能坐下吃早餐的街道,理想的、健身器材都能晒到阳光的社区,摆放着几把塑料椅子、循环播放共创人影片的公园,能看到星空与萤火虫的暗空间,看到悬挂了100个共创人词条的光谱词典区域......贺勋、葛宇路、陈秋林、胡向前、冯立、何志森等六位艺术家的九件作品穿插在虚拟城市之中,让展览的视觉表达更加丰富。
到场观众对于现场的艺术品、装置展现出了很大的好奇心,有人在和葛宇路的《一个路牌和六个路牌》定制路牌合影;有人在斑马线上与充气隔离墩互动;有人在前后错落的词条之间穿梭;也有人在调节文献区域的手摇晾衣架,让词条来到适合自己阅读的高度。
展览现场
导览的最后,回到问题广场,王懿泉向大家揭秘了展览里藏着的一个小巧思。在问题广场中央抬头看,前方是艺术家贺勋的作品《广场》,蓝色调与喷泉装置的蓝色相得益彰;后方是艺术家陈秋林作品《阳台》的另一部分,一个位于五楼的阳台,而最开始在“友好街道”上看到的二楼阳台已经被前方的“高楼”遮挡住了。看懂这个巧妙的设计后,现场的观众无不会心一笑,结束了这段虚拟城市之旅。
导览结束后,贾冬婷作为主持人,与跳海川渝负责人刀刀、参展艺术家葛宇路、《一筑一事》创始人王牧之、策展人王懿泉、野梨树书店主理人朱彦共同进行了一场关于理想人文城市的对谈。
开幕对谈(从左到右:刀刀、王牧之、王懿泉、葛宇路、朱彦)
在对谈的开始,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城市中遇到的小困扰。王懿泉提出问题:城市水域岸边的隔离墩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在他看来,过度的风险规避措施或许会降低人在城市中的主观能动性。葛宇路“吐槽”了城市中每到雨天就无处不在的“陷阱”砖块,一不小心踩到就会溅一脚泥水。时常需要在成都中轴线往返通勤的朱彦提到,我们的城市应该为交通堵塞提供更多疏导的渠道、可能性。王牧之则希望我们未来可以拥有没有围墙的小区,向城市打开更多的公共空间。
从左至右:王懿泉、葛宇路
不同城市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职业背景,让对谈嘉宾们互相激发和启迪。例如,贾冬婷发现,许多城市缺乏旧物回收的系统,作为回应,刀刀分享了成都玉林街区的二手物品循环方式:许多市民会将自己家里不需要的沙发、风扇等旧物集中放在某一位邻居的门口。这些物品一般不出一天的时间就会被别人捡走。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让人灵光一现的野生设计有很多,每一个都在帮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理想、更友好一点点。王牧之分享了自己在玉林街区的观察,他发现,社区的居民会对现有的城市设施进行创新性使用,比如菜市场边的石桌石凳,每天都会有人坐着打麻将。在他看来,这种自上而下的、野生随机的可能性,能够让我们的城市生成一种更丰富的、更有效的状态。
野梨树书店的老店位于成都的老城区,朱彦对书店旁的一家小卖部印象尤为深刻。狭小的门店里卖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外摆的空间管理得当,每天二十四小时营业,让朱彦每天晚上看到那盏暖黄色的灯都觉得心里很温暖。“老板很厉害的一点是,他很清楚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边界,不会占用公共空间,但又能把有限的区域管理得非常好。”
从左至右:王牧之、朱彦
当谈论到城市里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五位嘉宾的回答都指向了城市公共空间。在朱彦看来,野梨树已经超越了一个书店的功能,更像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自由表达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重返线下生活的机会。
葛宇路则希望未来城市里可以有更多的自发性文化空间,在这里话语权不由权威塑造,每个人的主体感受都可以被充分重视。
在不同城市都有过生活经历的王懿泉发现,成都近几年正在快速打破“少不入川”的传统印象,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来到这里生活、工作、成家立业。
王牧之提到,成都之所以充满活力,正是因为这座城市里的人都在通过商业行为去投票、选择自己更认同的生活方式与商业品牌。
刀刀则认为,像跳海这样的线下空间,应该为还愿意线下社交的年轻人提供自由平等表达和被看见的机会。跳海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上万名打酒师,在这里,无论职业身份如何,你的每一个闪光点都会被看到、被肯定。
刀刀
在展览与对谈的启发下,许多到场的观众也开始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自由戏剧老师小雨儿分享了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观察到的困惑:路边的行道树越长越大,但栽种它的位置是有限的,因此行道树的树根从水泥地里破土而出,路沿直接裂开了。这既会影响人们走路、骑车,也会限制植物的自由生长。
在王懿泉看来,这正是展览“城市的100个怎么办”之于市民的意义。“我们这个展览的主动性在于我们是由艺术家、共创人共同创造出来的,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发现城市的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鼓励大家像共创人、艺术家一样去长期地观察城市,长期地感知你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把它们说出来。”
以“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展览开幕为标志,2024年11月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已于成都开启,以“发明生活”为年度主题,召唤一种永远年轻的勇气、好奇和创意,去发现、去创造,去重新“发明”生活。我们邀请你一起,来帮帮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想想新办法,打开新思路。展览从即日起将持续到12月10日。
从微小问题切入,重新“发明生活”
与展览同期,11月,围绕年度主题“发明生活”,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将在成都陆续开启展览、演出、圆桌等系列活动。11月22日,人文城市光谱词典将在成都·麓山ARCH SPACE发布,同时,五场不同主题的马拉松论坛将于11月22日至11月23日开展,“城市:想想办法吧”成都在地共创活动也将持续开展,敬请期待。
2024年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活动一览
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