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崴:建筑是块“三明治”

乐活   2024-10-15 15:31   四川  



打开三文建筑的官网,一排排项目照片赫然出现,不知不觉中,何崴带领工作室同事,已经完成了46个建筑项目。何崴笑说不作数,毕竟好多项目是从大项目中单独拆出来的子项目,如果跟建筑大院项目比较,工作室全部项目总量可能不及别人单个项目建设体量。



十年时间,三千多天,奔赴过大半个中国,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面云贵川,中部宁夏、甘肃,东边沿海福建、浙江,都留有三文建筑的工作痕迹。也侧面旁证当代建筑师的工作节奏,脚步匆匆,历尽风尘,需随时跨地域出差,适应舟车劳顿,来回折腾。十年乡建,他留下了什么?他在思考什么?




人物 CREATORS


#创作力

何崴

生于1973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

三文建筑 3andwich Design 创始人

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松阳记始,

出道即走红?



谈起职业生涯,不得不提到位于浙江松阳的“爷爷家的青年旅社”,是何崴“出道”的第一个项目,严格来讲,这只是他独立执业后接下的第二个项目,却因获得国际奖项殊荣而意外在大众前走红。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爷爷家的青年旅社,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老建筑有百年历史,两层,夯土墙,木梁柱结构,已经闲置多年。该地区民居一层三开间,中间为堂,两侧住人,二层开敞,用于存放粮食和杂物。新建筑是青旅,一层为公共空间,二层是客房。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实际上第一个项目是西河村粮油博物馆,“这个项目中前期就是一个公益项目,设计工作是我带着一个学生和两位照明设计师总共4个人完成的。所有事都特别单纯,低造价,强调总体设计和产业先行,以及和工匠的合作等。这个项目是我们后来很多思路的开始。”



时间来到2015年,彼时媒体还不太讲求流量为王,微信公众号也刚推出不到3年,PC端正在集体转入移动互联网,相关报道文章阅读量超十万,着实为名不见经传的浙江松阳,拉来一波社交媒体关注热度。关于“松阳实践”,中央美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官网上,陈列着如下记载:



政府与学者合作典范,建立松阳新乡村美学。



近年坊间更为熟知的版本可能是,建筑师徐甜甜的几个代表作,如竹林剧场、红糖工坊、豆腐工坊等项目。在学者罗德胤筹划下,“松阳实践”是一次针对松阳全县域规模的乡村建设,参与工作的有建筑师许懋彦、徐甜甜、王维仁与何崴,其中除王维仁教授外,其余三位皆系清华建筑系本科,毕业后各自深造。哈佛背景的徐甜甜擅长材料、造型、功能、空间等建筑表现力挖掘与建筑文脉解读,留学德国的何崴更关注在地技术、经济效益、社会价值等方面,与现代主义包豪斯运动强调务实的价值观,如出一辙。


这次试水,为三文建筑开拓出市场机会,声名鹊起后,何崴陆续参与不少同类型项目设计工作,其中完成于2017年的上坪古村复兴计划,入选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穿越中国城市-构建共同体”,被纳入到“休闲”版块,作为试图调和快节奏数字消费与线下人际互动缓慢体验的代表案例。



何崴凭借上坪古村三个优秀改造点位,参展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并获得“杰出贡献奖”。

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之大夫第。新设计区域内原有文化、景观元素丰富:水塘、笋榨、大夫第门楼、古戏台遗址等;同时,也存在若干闲置的构筑物,如猪圈、杂物棚等。有趣的是,猪圈和杂物棚的位置极为显眼,占据了场地中视觉和景观的焦点位置。由废弃猪圈改造的酒吧——圈里是区域内最主要的新建筑。



该项目包含大夫第、水口、学堂等几处公共文化空间和景观节点改造,工作分若干阶段,从村口古迹向村庄深处民居依次推进,展现了综合规划的生态学方法。其中,水口处改造为水吧的杂物间,取名为“彩云间”,利用染色后的中轴木窗板,制造出灵活多变的戏剧效果,为古村植入一缕现代感性。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水口是古村的村口,也是村民祭拜祖先、神灵的地方。村口原有建筑包括:社祖庙、杨家祠堂、廊亭、以及烤烟房和杂物棚;古桥、玉兰树,荷塘是村口主要的景观元素,它们与古建筑一起构成了该区域的基本风貌。

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之杨家学堂。超过1000年的杨家学堂旧址,宋代大文豪朱熹曾来此处讲学。没有改变学堂,而是改造了它旁边的一处牛棚和杂物间。新功能是书店和乡村图书馆,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读书的空间,也售卖与村庄有关的文创产品,成为本地人与外来者交流的场地。





乡建记艰,

建筑师如何把握现实?



建筑师的思想与行为,界定着他对现实的把握。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乡建的课题错综复杂,自80年代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投入到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建设,土地税带来城乡二元不均衡,千禧年左右加入WTO接轨全球化遭遇资本冲击,特定地区文化逐步走向没落,四十年间,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矛盾亦层出不穷。城市里眼看他高楼起,乡村又是另一番景象,人口流失,产业凋敝,田园荒芜。



位于山东威海的石窝剧场更新,其前身是一座废弃的采石坑。这里生态破坏严重,存在山体滑坡、落石等安全隐患,俨然是村庄的“环境伤疤”,何崴将曾经破坏环境的采石场变为造福一方百姓的有益场所。



乡村振兴被长期纳入到国家核心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四次大型战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乡建任务工作繁重,各地需求实在不一而足,建筑只占其中很小一环。实际上,过去20多年仅有少数独立建筑师自发深入到乡村一线参与建造,200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汶川地震,是激励建筑师上山下乡潮的重要契机,在此前,乡土项目更多关注文保修复、三农教育、慈善捐赠等方向。



工地花絮照



何况乡村项目限制预算,体量普遍偏小且碎,过程中,尚有诸多局部因素左右终期成果,从鸡毛蒜皮邻里小事到大的方案变更工程款拖欠,建筑师夹缠在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与基层微观行政职能之间,摇摆不定,难以用一套普世的方法笼统处理。


例如福建省宁溪县溪源乡的都团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设计方案完成于2017年,总面积350㎡,俯瞰像一只停在荷塘边的大鸟,小小房屋,几经波折,工期持续到三年半以后的2020年,以当今中国的施工速度,着实难以想象。由于当地雨季连天,建设时常中断,中途分管领导人离任,等待重新完善项目交接,事件频发,碰巧就全部遇上。



都团村公共服务中心工地花絮照

该建筑由原本闲置烤烟房改造而来,作为补充村庄公共机能的休憩场所。利用原建筑体量,通过体块的叠加、消减、组合等手法,建筑师重构了空间平面,使新建筑包含社区中心、展厅、会议室和厨房等多个功能区域。



在方案研究阶段,三文团队突发奇想,利用村民自发建造常用的屋面材料——釉面瓦,尝试艺术化的重新演绎。为了保留原始设计构想,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团队还曾与甲方就方案展开一番唇枪舌战,克服施工设备与技术条件落后等现实因素,彩色马赛克大屋顶效果最终兼具实用性与当代美感。


新材料在乡村“泛滥”现象,一度见怪不怪,从一方面看,像彩钢瓦、彩钢板、塑料大棚等出现是对原乡环境的严重破坏,但另一面也反映其巨大威力,新材料方便好用,经济实惠,易于取得,这些优点对乡村的生活主体农民而言影响自然不可小觑。



都团村公共服务中心。屋顶使用了鲜艳的釉面瓦,这是对中国乡村1990年代后新民居大量使用釉面瓦的一种艺术化挪用。屋顶的图案和色彩提取自场地周边的荷塘、竹林,并加以艺术化处理。设计师希望探讨此材料在现代乡村建筑中的使用可能性。支撑屋顶的钢柱也被艺术化的处理,倾斜、给予鲜艳的颜色。



乡建实践“非惟人谋,抑亦天时”,要保证项目落地且有效解决问题,一切都考验建筑师的方法与策略,也考验团队的协作与耐心,如何崴所言,



“建筑师在乡村做项目经常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下左右,来回协调,应付业主、资方、运营方、政府等提出的要求。



“有部分是合理的,有些就有点异想天开,不那么恰当,这种时候,怎么跟对方沟通,怎么引导说服,妥协取舍,就见仁见智了。”



都团村公共服务中心既满足村民公共聚会,又可为到访的游客提供休憩场所。




央美记趣,

建筑可以是块“三明治”吗?



在与何崴交流中,有一点感受十分明显,是他随时带着身为高校教师的职业习惯,凡事事无巨细,不厌其烦,讲通讲透,直到信息接收方完全理解消化,以此彷佛能推想他的课堂风格。


细节揭露个性,从德国回国后,何崴开始了在中央美院的教学生涯,每年固定带学生下乡采风做田野调查,大约2005、2006年前后新农村规划期间,学校接到了30多个村庄的规划任务,地点就在北京昌平,规划方案出过好几版后,无奈结果却不了了之,颇为惋惜,但在此间积累大量关于乡村聚落、地域风貌、乡土建筑的一手知识,为后续他从事乡建工作打下基础。



带学生在沙溪田野调查,学习夯土



由于好奇三文建筑(3andwich design)的取名由来,笔者不免向其打听一番。


“确实是由三明治(sandwich)转译过来的,三明治这个东西有很有营养,外表看其实很普通,但是里面又很丰富,你可以加肉,也可以加菜,也可以加鸡蛋,它(内容)是可以不断的变化的……”


实际上,这与何崴复杂的从业经历紧密相关。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系统聊到,“我本科是建筑学,研究生是城乡规划,博士是设计艺术学,这些专业造成我的思维结构从单体思维到多维思维。我还做过媒体,2003年我回国后,我在《照明设计》杂志做了近15年主编,这让我对照明领域和媒体领域也比较熟悉。2010年前后我还做过装置艺术。这些经历决定了我从来不是单一的建筑师身份,而是多重身份。”



何崴设计的艺术装置:茧,2011年展览于北京地坛公园



仔细辨别三文建筑所有作品,会发现同时存在两种方向性上的设计策略,一是遵从正统建筑学的建筑,二是经由艺术装置化的建筑。



河南修武县宰湾村空间提升计划。宰湾村位于河南修武县七贤镇,是典型的平原村。村庄为1960年代整村搬迁而成,空间结构呈板正的鱼骨形,没有历史建筑,也缺乏风景和产业。它是中国大量普通乡村的代表。



诸如,河南修武县的宰湾村空间提升计划,大量采用景观节点装置艺术化的场地介入手法,将天然气管道、电路、下水管处理为公共艺术,团队自己表述为“在一个无风景、无风貌、无产业的村庄,对其进行提升,既不落入简单涂涂抹抹的俗套,又要在有限造价内给予村庄新的个性”,其实挑战蛮大,设计启示来自于当地乡土建筑自发的真实性。


完成场地考察后,建筑师认为该村现存风貌:大面积太阳能光伏板、屋顶私搭自建的铁皮架子、巷道里头胡乱牵引的皮胶电线,具象地总结了豫北民居四十年间发生史,何不因势利导,于是破题。


如同层层累叠的地质构造,人类活动与事件以历时性析解而出,借助日常生活跳板,艺术成功召唤出超现实。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村庄现有民居断代清晰,并有大量自发建造痕迹,这使村庄风貌显得混乱但真实,是近40年豫北民居变迁的一份活态标本。设计以“改革开放40年豫北民居活态博物馆”为主题,通过规划、景观、建筑改造设计和艺术化叙事等手 段,对村庄风貌进行梳理、放大,使之清晰化,系统化。

精品线路是一条L形“时间轴线”,它把宰湾村近40年的建设行为串联起来。设计对路面、墙面等位置进行艺术化处理,增加街道家具和游戏装置等,并强调景观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叙事性。



同类型构思还有山西大槐树下的场院项目,设计通过红色伞状装置与大槐树、窑洞、抗战等历史史实产生跨时空对话,工业化的抽象语言重新界定着空间张力,场所触发的开放姿态,提醒对象拥抱当下可能发生的公共事件。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大槐树下的场院。场地中的大槐树是村庄原来的物理和精神中心,村民经常在树下聚集交流。红色的装置重新定义了场地属性,并和窑洞、大槐树、室内剧场一起构建了新的村庄公共场所。自由排布的立杆,圆顶下方的镜面和鲜艳的色彩让空间更为活泼,也增强了装置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



再比如在陇南康县的人字桥更新项目,区域内的制高点信号塔,是康县最高的构筑物之一,超大的体量和工业化的造型和商业街的氛围并不相符。在不影响信号塔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艺术化处理,让铁塔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也与更新后的商业街、人字桥相呼应,人字桥经过艺术化处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色彩、艺术感、戏剧性的公共生活场所。大家笑称,“这简直是康县的‘埃菲尔铁塔’。”一座城市建设并不那么特别的城市,因为建筑师创造出新的“城市意象”,拥有了可识别性和新的印象。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康县人字桥及周边商业街更新设计的落地,主要更新对象包括:人字桥、水上市场、滨河路、信号塔等。摄影:SIMON©ZSDC、忧忧



三明治、汉堡或热狗,方便食用,营养卫生,制作过程可简易可复杂,任何一种饮食文化背后折射出的是心灵范型,亦代表民众可取予共享的生存现实。何崴工科思维背后的自由反叛基因,来自从事美术创作的父母。实践多年后,从民间文化提炼养分支持创作,他已驾轻就熟,在访谈中他数次谈到乡村的原发性,



“乡村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这种丰富性和随机性”,这股诉诸自然旷野的荒蛮力量,是对现代文明形塑下种种规训机制的批判与超越。




设计记惑,

建筑师的社会学视角?



乡村问题不局限于中国,建筑大师库哈斯与团队OMA就花费数年对全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展开调查,2018年曾在央美开办讲座分享其“普通乡村”(Generic Village)的观点,疫情期间,该成果又以“乡村·未来”(Countryside, The Future)为题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展览文本中收集了不少各地案例,如:


美国中西部农场利用卫星技术进行农田监控,东德农村在考虑如何安置难民,全球变暖导致俄罗斯冻土层融化,非洲农村正在由中国资助下展开大规模城镇化,特斯拉在沙漠中建设超级工厂,浙江的村镇搭载电商平台便利建造淘宝村,湖南的农民使用无人机施肥喷洒农药,近年来直播助农又赶上抖音快手的新经济列车……数字技术似乎激活了人的原创性和能动性,先建筑师一步,促成人与事的联结。



《乡村,未来》展览现场  ©Laurian Ghinitoiu & AMO

位于内达华州沙漠的“世界最大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the Tesla Gigafactory  ©Bob Strong/Reuters



现象不等同于本质,不同社会生态揭示出不同方法与路径,何崴有自己的观察和解读。


曾考察、研究过不少国内外乡村建设运动,他认为欧洲乡村几经发展,已近百年,资源积聚足够厚实,无论基础设施,抑或经济结构,与城市差别不大,富人退休后回归乡土置产置业,反哺地方习以为常。


反观中国乡村现状无法直接类比,首先300多万个乡村,资源不可能如数覆盖到位,其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需要长远规划,投入维护与运营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方面面。



在都团项目现场

在葡萄牙波尔多郊区考察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压力,短时间内改天换地不切实际,但建筑师可凭借社会学视角,辅助工作,展开以点带面式创新。



比如传统乡村中有大量文化附着在建筑上,类似宗族关系、乡约条例、民间信仰等,更重要的是如何吸收转化,有效对接到当下时代需求,活态赓续,满足人民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黄河乾坤湾考察

在山西考察窑洞



在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案例中,三文建筑设计探讨了村庄未来产业化的可能性,如发展民宿,乡村养老等业态方向,也从民居研发的角度,适度回应了新闽派民居中的信仰空间,针对村内老龄化现状,增加无障碍设备,项目通过就地取材,沿用当地盛产的土砖、石瓦及工匠技术,顺应原址地貌,沿山就势,在极低廉的造价中实现了对村庄空间现代化功能配置。“旨在设计和建设一个模式可复制、可广泛推广的新乡村社区。”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包括:一系列新乡村民居,公共服务建筑,乡土景观和室外公共空间。




三文记果,

乡村建筑不止盖房子?



2024年5月中旬,《容器·灯塔·酵母——何崴的乡村建筑实践》在北京法原博物馆开展,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著名建筑师朱小地担任展览策划,乡村学者左靖担任策展人。


展览内容围绕“乡村建筑的作用”“乡村建筑师的身份”“乡村建筑设计的方法”三个维度展开。通过“弱设计”,“容器、酵母、灯塔”,“建筑师的多元身份”,“总体设计”,“社会设计”,“显化设计”,“5-3-2法则”七组关键词及六个乡村案例,立体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何崴教授及其团队2013至2023年十年间的乡村建筑实践和思考。





在展览自序中,何崴将建筑实体比作容器,是所有事件发生的空间;酵母即是催化剂,起到一种触媒作用,引起周边连锁反应;灯塔作为引领性比喻,被更多人看到,也看向更多的人,寄望在广阔的乡村天地构筑人文关怀。



“建筑应该从「本体思维」中跳脱出来,在乡村社会中发挥更多的复合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建筑是容器,作为物理空间,具有功能,可以承载事件;是酵母,具有触发连锁反应,以点带面,引发村庄的内在改变;也是灯塔,可以作为榜样被学习,可以引领方向,且被更多、更远的人看到。”



导览及展览现场。



比起其他建筑师,何崴之所以更关注乡建背后的机制设计,究其原因,何崴坦言如果只是埋头种地,建筑师最终能影响到的人群数量极为有限。说到乡建的终极指标——逆转城乡二元对立关系,他认为,



乡村闭塞是双向性的,除开城市对乡村资源的虹吸效应,乡村也需改变自身的落后破旧,适应现代化生活,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观念,打开新通道,促进内外资源流通,转为相对公平的双向参与。



他倡导总体设计思路,“建筑师在乡村不是只有盖房子,换句话说即不局限于单纯的空间生产,建筑学需要打破自身学科藩篱,迈过专业分工的职业界限,从整体中筹划,在小事上行动,兼任项目策划、政策顾问、宣传推广,可能就是一个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一个产品logo,或者一次展览的视觉设计、展陈设计……”


这样才有可能借由乡建过程赋能地方,激活本地人的自主性,一旦本地人建立起经营意识,村庄产生经济效应,那么就有推动小型乡村社群建设的希望,最终实现乡村共同体福祉。


展览中遴选出来的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造币局民宿案例,皆服务于此目的。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工匠张孝齐,张孝猛拿着自己榨的油。

造币局民宿。新老建筑在空间上连续,在风格上不同,形成对话和共生。



而何崴在康县的人字桥更新实践,正好在2024年,三文建筑乡建的第十个年头落地,何崴的实践场所从乡村进入县城,我们亦能从中看见“时间的力量”,看见从建筑到场所再到共同体的共通表达。在整个县城的更新运动中,何崴的身份从建筑师到社会活动家,帮助组织了一行十几人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媒体人们共同来到康县考察交流,为一座小县城的困境与挑战“解题”。



何崴在康县项目完成开放后再次回到现场。摄影:忧忧




十年记思,

乡村建设方兴未艾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述诸我们与乡土的再联系?乡建触发的伦理问题,建筑师要如何平衡?


十多年前,建筑评论家周榕曾为中国的乡建实践做过一个粗略的谱系分类,认为时人大致有三种倾向:一为文化流,二为技术流,三为社会流。


文化流参与者多为国内学者、教育家和艺术家,较具代表性的诸如“碧山计划”,当代艺术家渠岩发起的“许村计划”,包括立足政策研究层面的三农专家人大温铁军教授及团队;技术流中独立建筑师占得席位颇多,早期有黄印武的“云南沙溪修复工程”,后有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的“富阳文村”,知名建筑师如刘家琨、崔愷、朱竞翔、李晓东、华黎、张珂等等都加入过此行列。



「2023年,我和雷大海、王子耕两位老师一起带学生在云南沙溪拓印茶马古道,并在央美展出。」源自何崴朋友圈

在山西沁源韩洪沟老村与建筑师罗德胤、廉毅锐合影



社会流较为特别,他们或拥有海外身份,如港大林君翰教授的城村架构,或身负独门绝活,如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或易于筹得资金,如无止桥团队,共同点是重视建筑计划的社会性(architecture of sociality),在现实项目中,时常三支汇流,数箭并发。


重大事件(如汶川地震)引发的乡建活动日益转入常态化,随着乡村生产力与可支配收入提高,发生越发频繁,老一代领衔,新一代登场,如赵扬、王灏、何崴、范蓓蕾等,花样更新,类目增多。



「研究生讨论课:地区建筑与全球化研究。每年一次,分三周学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汇报。从非洲到亚洲,再到中国当代。剖析和自我剖析。」源自何崴朋友圈



2018年,第16界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我们的乡村”,算是向全球观众集中呈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多元样貌,策展人以《荷马史诗》中的“奥赛德”神话类比乡建道路,希望从中找到启示未来的文化意涵,神话故事中奥赛德经历重重险阻,海外漂泊数十年后,终于幸运地归返家乡。


现代无根性天然决定着我们的悬浮困境,形式语言的贫乏根本无力挽救乡村文化的根基断层。摆在前方的道路,难道只有顺从殖民主义的号召移居火星么?倘若尚能如奥赛德般欢天喜地重返家园,面对家乡物什的衰败凋敝,物是人非,更深一层诘问莫非不是家园何处?



在央美组织学生与国外学者交流。上图为:米兰理工大学助理教授Gerardo Semprebon ;下图为:委内瑞拉/西班牙建筑师安东。源自何崴朋友圈



平均一年间长达3、4个月的反复访问,风雨无阻,让何崴有了对乡村更深厚的理解,项目所揭示对乡土精神的再发现,也深刻诠释了创作者本人的自我发展。



“乡建不需要现代化严密分工体系下只会画图的建筑师,乡村需要能够进行整村深度织补的多面手。”



重识并提醒人们通往良好生活的环境伦理,它基于一种朴素的价值判断,中途辅以若干技术手段。如是,建筑师以外来人身份,通过作品和活动,参与到当代乡村史志书写行列,将忙碌短促的人的生命复归于一个大传统,何尝不是一种有意义的联结?



带领学生下乡调研,在榕江宰荡村看侗族大歌。源自何崴朋友圈



中国古老的人文观念认为历史总会以某种方式复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人类每天都在创造自己的故事,千百年来,人类创建了不下数以万计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本质,或多或少,都关乎存在本身,尽管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新的想象和新的尝试势必带出新的机遇。


乡村建设,方兴未艾。



1993年何崴去西藏旅行,摄于雍布拉康山脚下。19岁的他刚刚进入大学一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建筑学,希望有天能够成为伟大的建筑师。而直到21年后,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才真正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建筑项目。





编者后记



好几年前,梳理了一篇由12个项目组成的中国乡村建筑图鉴,对何崴设计参与的石窝剧场和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两个案例兴趣极高,一个废弃矿的石窝子改造的剧场竟然能被如此生动地使用。



终究是“纸上谈兵”,直到今年4月去到何崴在康县的最新实践,并且是去到这样一个几乎无名的西部县城,才对一位扎根乡村10年的建筑师的工作及其复杂性有了真切的感知,即便做建筑报道多年,也极少去到如此边缘的小地方。跟随在一行考察团队的最后,看着他们和村民们鱼贯般涌入改造后的人字桥,走进其中,穿过各色状态的居民,放学的孩子,沉思的大叔,叫卖的小贩,钓鱼的大爷......大家都在桥上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现在回想起那样的现场,依然感到愉悦和真实。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三文建筑的故事


一个县城的“埃菲尔铁塔”?



何崴:在乡村设计建筑,学会的不止“斗智斗勇”





编辑

忧忧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Hongsoo

校对

桃桃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图源三文建筑














一筑一事
抵达,建筑与生活方式的现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