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单身公寓、独自旅行……到底什么是“一人式”?

乐活   2024-11-07 14:05   四川  


你也喜欢一个人待着吗?


我们观察到,如今“一人式(关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正在越来越成为一种更普遍、主动的选择:从对原子化社会的反思到年轻人热衷谈论的E/I人格之分;从《孤独经济》到《单身社会》这类论著;从对单身的污名化到越来越多的人对独身的庆祝……“一个人”的宇宙有了许多立体的面貌。


一个有趣的事实:“独自一人”虽是任何时代里的人都会经历的处境,但当它衍生出社会化的“独处、单身、独居”等现象,却毫无疑问是当代社会的产物。换句话来说,哪怕时间倒退仅100年,“独处”这种状态对当时的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




现象 PHENOMENON


一人式 专题研究

01 单身公寓

02 独自旅行

03 小家电

04 手账

05 自我管理类工具

06 冥想

07 一人食

#生长力



回到前现代时间线,彼时以两性婚姻关系相互挟持、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群体单位(耶鲁大学人类学家乔治·默多克甚至在1948年断言,核心家庭会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关注的更多是“关系”而非“个人”,尤其东亚社会中,人更多是群体的从属,以及人际纽带的一环。


而直到今日,随着近代化的发展,个人的主体性才开始越来越凸显——我首先是我,再是……,“一人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显学。



分别由以色列社会学家伊利亚金·奇斯列夫与美国社会学家克里南·伯格所著的《单身社会》,共同探讨了单身社会的成因及面临的议题,均力图为单身人士指明一条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道路。



社会到底是如何从核心家庭走向对“个体”的强化和解放的?重要的推动力除了经济,还有系列思想动力,尤其突出的是女性主义,基于父权社会的传统价值做出诸多反思,其中主要诉求之一就是针对传统性别角色和核心家庭的,引发了人们对于非核心家庭形式的讨论和关注。


这些背景的铺陈,或许与下文会提到的种种消费性一人式现象没有直接关联。但之所以说在前面,我们想表达的是:一人式绝不仅仅是消费现象,其背后也有着政治的诉求、思想发展的推动。它们对于理解身边的一人式现象是很有必要的。


在本次“一人式”专题研究里,我们会用或严肃或轻松的方式,理解如一人食、单人家电、一人旅行、单身公寓等等代表性一人现象。这些形形色色的现象背后,都共通地展露了人对个体性的某种诉求,以及随之而来对特定生活方式的选择。



什么样的人,

会选择住进单身公寓?


#单身公寓

起源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发源地

美国

线索人

· 隈研吾,建筑师

写了一本《十宅论》,第一论就是关于单身公寓在日本的形成

· 吉井忍,作家

一直住在单身公寓,写了一本《东京八平米》

· 曹睿芝,建筑师

设计过单身公寓,也见证住在里面人的变化与故事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家,

是其当下生活状态最俱声色的横切面。

——隈研吾

 

日本作家吉井忍曾写过一本《东京八平米》,讲她在东京一个8平米公寓的生活,这个房间没有厨房、冰箱,也没有洗澡间和洗衣机,要洗澡时她会去附近的健身房或澡堂。即便住在38平米房间的我也很难想象8平米的状态。但在书里她所描绘的居住,绝不能说是艰苦——吉井忍兴致勃勃地写自己如何饮食起居,而既然居住空间逼仄,就把生活延伸到城市的街头和公共空间,不断出门去,遇见各种人和事。


去年在东京我见到了吉井忍,她与我分享了一件新事:自己邻居在公寓里孤独死去,就像社会新闻里写的那样,隔了很久后才被发现。后来她在鲁豫的播客也谈论了这件事,“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其实没想象中的那么悲惨。我基本接受了这样的结局。



吉井忍手绘的房间平面图 / 图源网络


听到这句话的我在心底默默和吉井忍共鸣。住在同一种类型房间的人,到底是有些共性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单身公寓,什么样的人会选择住在这里?这种居住形态呼应了哪些需求,又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就笔者的观察来说,单身公寓不算实惠,同等的价格是完全能够租到附近的一居室或者两居室的。)


对单身公寓的源起,可能会颠覆人们的印象——这种形态,最初是在以鼓吹男性注意闻名的《花花公子》杂志上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末,《花花公子》开始宣扬这样一种理念:对精心设计的生活和家庭的兴趣可以成为现代男性的一部分。后来杂志还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创造了现代单身公寓,最初这是为男性提供在家庭领域内进行自我表达和设计的空间。


《花花公子》设计的单身公寓项目 / 图源HOME红设计

花花公子城镇住宅制作建议,建筑师:R. Donald Jaye / 图源HOME红设计


除了美国,日本也是单身公寓的发生地,这种居住形态的产生也是对其“孤独社会”形态的重要注解。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这个经过了婴儿潮,出现老龄化、晚婚育与群体性单身现象,并走向孤独化的社会,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单身公寓”。这种公寓通常只有五坪到六坪大(15-19平米),有厕所浴室一体化的组合式浴室,主要使用人群是生活在在都市的单身白领。


在日本,除了单身公寓,“一人式空间”还有胶囊旅馆——一个极致的单人空间,酒店的床位是几十个整齐撂起来的“胶囊”,每个“盛放”一位顾客。因日本盛行的加班文化,促使其诞生。有人说它像宇宙飞船太空舱,也有人说像棺材。


胶囊旅馆 / 图源网络


隈研吾曾在《十宅论》里论述了日本代表的十种住宅类型,并据此分析其象征和隐喻,其中第一论就是关于单身公寓。他认为单身公寓的空间原型正是旅店,而对使用者来说,可能包含两个意象:一是旅行,二是情爱


关于旅行,单身公寓与旅馆相似的空间形态,譬喻了旅人总是没有固定居所的状态。对现代都市中的单身者来说,理想的生活状态不是安定下来,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关于情爱,指的是当一个青年人不再跟父母居住在一起,处于某种程度上流动自由地追求恋情的状态。



建筑师曹睿芝曾参与过一次“服务型公寓”的设计项目,为此她和摄影师通过挨家挨户敲门、加入社区微信群等方式,进入到了20个房间,拍摄了居住者的生活现状,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多是去深圳创业或打拼的年轻人,而除了独居者,也有情侣在其中居住。


一年之后,当曹睿芝继续联系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情侣搬出去租房子了,创业的人回到他原来的城市,学生也毕业了,总之人员流动得非常快。且另一端的变化是,2020-2021年期间,房子的租金一年内涨了1/3。


对服务式公寓区域的设计 / 图源网络

一个住户的家 / 图源网络


游荡的,不安定的,不确定的,单身公寓指向的生活状态,甚至也不单只属于年轻人。有人享受其中的流动、开敞和便捷,有人也只是把其视作一种过渡。


对我自己来说,单身公寓总是饶有趣味。我一共住过三个,第一个是实习时在上海,某天突然闻到楼道飘进的香火,后来还瞥见里面有人正在做法事,为某个去世的人。


这并不让我害怕,反而激起好奇。事实上,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居,全然独立的空间和自我的突然降临,让每一天,从为自己做早饭到每一次早晚的通勤,包括这个观察,都显得饶有兴味。如今我依然住在单身公寓,是一个38平米的房间。我对住处的要求不高,对装修、布置这类事,既无兴趣,也无心力。单身公寓虽是简单装修,但仅仅里面提供的基本家具,也足矣囊括需求了。


无论单身公寓,还是任何“一人式”状态,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孤独、灾难、原子化”,但对一些人,却也是有着迷人之处的——比如对自我的修复、引起同外界接触的欲望,或者仅仅是对某种年轻、孤独、自由、流动状态的迷恋。





 看见过去看不见的自己


#独自旅行

起源时间

20世纪60年代

发源地

欧美(以嬉皮士运动为标志)

线索人

· 高木直子,漫画家

画了很多以“一个人”为主题的漫画,如《第一次一个人旅行》(如今作为妈妈的她,也结束了一个人的生活)

·  潘德明,旅行家

1930年,他从上海出发,用八年时间游历了40多个国家。

是现代独自环球旅行第一人。

· 乔布斯,Apple创始人

19岁的时候曾独自去印度旅行七个月。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在这一年之间,我单独踏上了旅程,游历了许多地方。刚开始要一个人搭车,一个人找地方投宿时,心情都非常紧张,幸号现在已经习惯了。虽然我还是很在意周遭人‘啊,那女生是自己一个人旅游耶’的眼光,但我也找到了如何挑选一个人也可以很自在的观光景点、店家的诀窍,让我完全改观。借着这样的旅行方式,我开始了解自己的个性。


我这个人优柔寡断,没什么主见,跟大伙一起出去事,总是‘随便啦’,仰赖着其他人的意见。但自己一个人旅行时,不管大小事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从中了解自己的喜好与行为模式……”


从24岁,漫画家高木直子开始了以“一个人”主题的创作绘本,以上内容她画在《第一次一个人旅行》中,引起了许多共鸣。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 图源网络


历史上,第一个进行一个人旅行的人虽已不可考,但毋庸质疑是,受限于物质条件、人身安全等问题,过去的一人旅行是相当困难、因此十分罕见的。越来越频繁的个人旅行方式,亦是十分晚近的当代产物。1930年,湖州人潘德明从上海出发,或步行或骑行,八年时间里游历了40多个国家,成为徒步环游地球第一人。


对于更加普遍性的独自旅行来说,嬉皮士运动可以作为开始的标志。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主流文化群体嬉皮士最先从英国兴起。部分嬉皮士受佛教文化(尤其是禅宗、修行、佛陀故事)颇深,因此尤其向往印度和尼泊尔。


披头士乐队成员在印度 / 图源网络


1974年,19岁的乔布斯决定前往印度,“在印度的村子里,人从未学习过理性思维,他们学习的是其他东西——直观和经验智慧的力量。在印度村庄待了7个月后再回到美国,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疯狂以及理性思维的局限。”从印度回到美国20个月后,乔布斯创立了苹果公司。


2015年,来自美国的Cassie De Pecol开始了她的环球旅行,用了18个月26天的时间,飞行200余次,足迹到达了全球196个国家,成为第一个走遍全球所有主权国家的女性。


在“流动”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便捷的世界里,一人旅行正在迅速覆盖人们的生活,演变成为不同的社会现象,除了嬉皮士背包客,还有为了探索自我而进行的gap year间隔年旅行、数字游民、户外探险和极限运动,以及数不清的以此为生的互联网博主……


以一人旅行关键词搜索


上述现象,让独自旅行逐渐附带上一种“公共景观”的意味——于是当下,独自旅行虽是独自,但不完全是仅属于个人的探索,通过叙事和向外展露,也成为我们与外界对话的某种形式。


最近我的朋友hz也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个人旅行,去了日本。ENFJ的她对于外界事物总是充满兴致,她在朋友圈里片段地记录下这段京都旅程,好看!(也看得眼红)







变得小巧,同时保持强大


#小家电/单人电器

起源时间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发源地

没有特定地点

线索

· 小熊电器

成立于2006年的品牌,基于传统家电之外易被忽略的“小”需求,开发多样化产品。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想象你正伴随美国60年代的爵士乐,坐在沙发上看黑白电视。画面里充斥着各种面孔的家庭主妇,但她们都穿着条纹围裙,保持形状相似的笑容,穿梭在客厅和厨房的背景板间,使用吸尘器,烤箱、搅拌机,以及大号的滴滤壶,煮给一家人喝的咖啡,备为一家人的餐食……最后,以丈夫和孩子们的欢笑结尾。你也睡着了。


突然,你被床头的扫地机器人吵醒,睁眼才发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电视剧几乎没有相似之处——没有家庭、丈夫和大型家电,而只有你一个人。你先从Nespresso胶囊机里打一份的美式,在预约好的早餐机里取走今天的面包,给猫添好粮后就出门上班。晚上回家之后,你把脏衣服扔进小型转筒洗衣机,点上香氛,打开投影仪,再在老电影的欢笑中独自睡去。



为什么电器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来演绎独处的命题?


在产品设计的语境中,现代电器的本质就是一个能实现各种功能的黑盒子,设计师是给这个黑盒子赋予定义的角色,让它能够贴合不同时代背景下一群人特殊的生活——这种特殊,涵盖了这个时代某种细分特征,从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命题来说,是从家庭走向个人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一人电器,除了在功能和规格上更服务于一人生活的居住条件,小巧的体量以及更便捷多样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进入产品背后的叙事,看看这种产品在进行创造时到底被赋予了怎样的愿景。



小熊电器生产的这几款产品,都十分契合当下年轻人的独居需求:轻巧、好看,物美价廉。/ 图源网络


在海德格尔的思考里,物的真理发生在物的物化过程中,它随着物的使用和体验而变化。因此我们要定义一人电器,就要思考电器和一人电器的是为何被使用的。


过去,电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往往是大型、服务于家庭的,因而也十分昂贵,人们总会用“添置”而不是“买”来获取这种商品,暗示着电器作为一种家庭财产的存在。“家庭主妇”则是系列产品电器的主要使用人群。


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随之而来的女性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取代了家庭主妇,女性重新被作为个体,在无论文化还是消费的语境下得到塑造,同时随着全球化,人口的流动也不断加速,家庭和故土对于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千禧一代成长于大型电器构成的家里,也急需一个在外的家来安置夜晚,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家只是暂时的……



图源网络


至此,“个体消费者”有了时代合理性,为这个群体设计的家电产品,也是时候发生转变了。如今,一人家电的设计首先要足够紧凑,保证不会成为人们流动的负担,也不再需要服务于家庭任务,而是聚焦个性表达、个体感受的关照上,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一切皆是为了“提供情绪价值”


在设计师眼中,个体中生活的每一秒都变成了潜在的细分市场,从袋式吸尘器到戴森吹风机,无论铁锅、电饭煲、榨汁机……都在变得更加小巧而强大,此时吸尘器的广告也不再隐喻家庭的幸福,而是单纯告诉你该如何更好地清除猫毛。






好的,我要开始新的人生了


#手账

起源时间、地点

· 中国唐朝,日记文体出现

· 15世纪,达芬奇的手稿

线索

· 《达芬奇手稿》

6000多页包括生物学手稿、机械图、工程设计、建筑方案等的手稿。

· HOBONICHI

2001年开始贩售,日本最畅销的手帐品牌之一。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关于手帐起源,说法不一。作为可规划日程,能够随身携带、随时记录的记事本,在各国历史的一角中似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比如在中国,“日记”文体从唐朝就有记载,末代皇帝溥仪也钟爱手绘笔记;在意大利,达·芬奇用图文手稿记录下对人体比例的研究;在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早早使用了时间轴笔记来管理日程,再到日本,出现在日本万元纸币上的福泽谕吉,在明治维新时期将西方记事本引入日本,由此手帐开始形成一套文化体系。


从左到右依次为:溥仪手绘笔记、达·芬奇手稿、富兰克林时间轴笔记


日本早期的手帐爱好者很多是家庭主妇。除了记录家庭的日常开销、事务和孩子的成长轨迹,手帐还作为个人情绪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孩子丈夫都休息后,家庭主妇们坐在为自己搭建的小小工作台前,翻开手帐,进入一日不可多得的“独处”时刻。


1949年,在时任日本能率协会理事长的大野岩的推动下,手账本里首次嵌入了时刻表。这意味着手帐从一种日常记录工具,延伸出个人时间管理的功能,「能率手帐」也因此开始走入各种办公场景。


大野和早期能率手帐

大野认为,为了提高生产力,时间利用很重要,他有使用笔记本向员工灌输这种意识的经验,从而提高了工厂的生产力。这导致了笔记本电脑中引入“时间刻度”的想法,这一想法被今天的NOLTY所继承。


HOBONICHI写作ほぼ日,译为“几乎每天”,自2001年开始贩售,是日本最畅销的手帐品牌之一。Hobo的企划者糸井重里提出了另一个想法:“比起说我们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时间管理的工具,毋宁说,我们想做出一个笔记本,让使用者记录自己的人生。


不仅是其“一日一页”的独特设计,使用轻量化的巴川纸、可选择的替换书衣、可平摊的线装方式等,使得HOBONICH在手帐本中定价较高,而依旧有很多人考虑到有“长期随身携带”手账本的需求,愿意为此买单。翻开手账本,随时随地都能进入“一人”状态,成为了帮助人们在任何环境中梳理思绪和情绪的重要途径。


HOBONICHI“一日一页”设计 / 图源HOBONICHI

与《ONE PIECE magazine》联名制作的手帐封皮 / 图源 HOBONICHI


今天,很多深度爱好者使用手帐的方式,已经不限于选择一个本子,而是有意识地将工作和生活,甚至是关系管理、读书笔记、碎片灵感、速写、拼贴等,都分配在不同的手帐本上,这被人们称之为“建立和维护手帐体系”,似乎人们已经开始与“手账本”这个物件本身,建立起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


个人手帐体系 / 图源小红书@考不考


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电子手帐app等,但在很多爱好者的认知中,手帐依旧是跟纸质媒介深度绑定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与快速信息流相对的“慢媒介”,通过花费更多时间计划、排版、写字、剪切、拼贴,甚至是选择合适的工具,手帐人可以进入更长时间、更沉浸式的思考,甚至是对外在世界的暂时屏蔽。


与其说是个人记录工具,今天的手帐更像是一种个人思考“场所”。而做手帐,像是针对个人生活的纸上策展,以高度个人意志为主导,具有“排他性”。不管身处哪里,有着怎样的内心状态,只要翻开手帐、拿起手边的工具,就会有一种感觉——“好的,我要开始新的人生了”。


最后,笔者同样作为手帐使用者,其实一直觉得,手账作为一种有点年头的记录形式,似乎跟近几年一人经济的兴起没有必然联系。然而,这或许恰恰表明,“一人式”本身并非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至少并非完全是核心家庭的对立面,更多的指向人在独处时刻的状态。






自我量化or自我异化


#时间管理类工具

起源时间

21世纪10年代

发源地

没有特定地点

线索

· 2016年,“all-in-one”管理软件Notion诞生

· forest,一种时间管理APP

· 运动手表,随时记录心率、步数等身体信息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作为一个Notion的5年使用者,我的使用经历常常伴随着反思和怀疑。


第一次接触Notion,是在大学一个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我花了一天学习探索Notion的各种功能,以及建立自己的主页,然后又花了两天把电脑里各种学习、阅读笔记、项目资料,整理到Notion里面。第一次看着我归类整齐的Notion页面,一句话从脑子里蹦出来:这就是我目前的人生了。


Notion是一款发布于2016年的生产力软件,首次提出了“all-in-one”(多合一)的理念,避免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切换。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或数据库等,都可以作为Notion的基本元素Block,像乐高一样随意拖动、组合和嵌套。

notion可以将多种内容通过模块化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来检索适合自己的模版,还可以将自己搭建的notion模版分享到线上,一些专业研发的模版也会以付费的方式供用户购买使用。


2019年,字节跳动正式将飞书推向市场。作为一款一站式企业沟通与协作平台,人们都很熟悉的那句广告语叫做“先进团队,先用飞书”,然而这几年,其强大的管理体系,也逐步从办公领域延伸到个人领域,从高效协作工具到“先进”个人管理系统。


搜索飞书,有非常多的分享已经跟“个人管理”、“个人知识体系”、“人生管理系统”等话题相关


人们很容易将是否使用个人管理工具与MBTI中的J/P属性挂钩,然而这类工具的流行与广泛的个体化趋势也有一定关系。在原子化和鼓励“独立”的语境中,他人或者外界社会的约束变得不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我监督的模式。


然而,过度使用个人管理工具,也有可能从“自我量化”变成“自我异化”,比如为了打卡、为了完成,促使自己做一些形式大于功能的事情,固定某种极为量化的目标。使用者往往可能进入“争夺”时间的困境,并陷入对时间本身控制的痴迷。


forest是一款帮助人们进行高效时间管理的专注app,通过专注时间的积累来换取树苗,还可以与朋友共享花园,充满互动和竞争机制。


另外,这些个人向的管理软件事实上也具有一定的分享属性。例如专注计时软件forest具有好友排行等功能,Notion可以通过链接将个人搭建的页面模版分享给他人……这些设定让个人管理程序在变得可视化的同时,还可以“被观看”,也催生了一批以分享个人管理术为核心的内容创作者。


诸如此类的个人管理工具似乎正在重新定义何为有意义的“一人式”生活,然而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个体生活的向好,就只能留给个人自行判断了。想要强调的是,并非只有熟练掌握个人管理术,才有“独处”的资格。





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的魔法


#冥想

起源时间

公元前1500年

发源地

古印度

线索

· 亨利·休格

一个虚构的超能力英雄,他的超能力是“冥想力”

· 悉达多·乔达摩

被人熟知的称谓是“佛陀”

具体生平故事可以看看德国人黑塞写的《悉达多》

· 暂停实验室

一个线上“心理健身房”,有许多练习专注和觉察力的产品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亨利·休格看上去不像一位传统的超能力者,不能与生俱来地上天入地或瞬间转移。他的“超能”是一种对周遭世界的深刻洞察力,因此可以透视般地找到事物间的联系,并对未来进行预判。这种能力我们姑且可以把它叫做“冥想力”,这先是让他在赌场中大赚特赚,后来还尝试了一些传统英雄式的“拯救世界”行为。


电影《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剧照


遗憾的是,亨利·休格其人并不存在,他来自维斯安德森的短片《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的确是一位虚构的“超级英雄”;但另一方面,相比天马行空的超能力设定,亨利·休格的能力的确是更“有迹可循”的,为我们打开了一种脑洞:当人通过对冥想和对专注力的训练后,是否可以培养更好的直觉,以对周围有更深的洞察,进而判断?


“这种练习”即一种冥想练习


这大概就是冥想所做的事情:觉知当下、活在此刻,使人敏锐而坦然。但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好奇,专注当下,然后呢?虽然许多冥想人士对此可能讳莫如深,在他们眼中冥想应该是非功利、不带执念的。但对于外行人士——尤其是常在呼吸和专注训练时感到烦躁的人——这个问题仍然比较迫切:“当下的力量”(有一本同名书,教授人冥想的奥秘)意味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最早的冥想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印度时期,在吠陀文化中,冥想是一种达到高层次精神实现的途径。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乔达摩放弃了王室生活,并开始跟随瑜伽修行者学习冥想和哲学,寻求觉悟。不仅东方,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特别是在斯多葛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中,也有一些哲学共通着冥想的内核,以理性和自省为基础,强调内心平静和忍耐。


来到当代,冥想从宗教、悟道走向日常起居,在各种APP、互联网内容中你都能见到它,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瑜伽、辟谷、正念饮食、呼吸练习等等。你只需随意点开一段音频,闭上眼睛,就能体验到。甚至,连瑜伽垫也不用,冥想其实在饮食起居、衣食住行的每一刻皆可以进行


bilibili上的各种冥想资源,有很高的播放量


某种程度上,冥想可能就是一段绝对意义上的独处。当然这也并不容易,古往今来,从来如此。






 并不需要“对饮成三人”


#一人食

起源时间

20世纪末

发源地

日本

线索

· 一兰拉面

最早的一批一人食餐厅之一,提供独立的空间设计

· 《孤独的美食家》

先是漫画,后来改了电视剧,其主角崇尚孤独自由的生活方式,以能够吃到美食为人生至乐

· 预制菜

一种快速准备餐食的解决方案,近年引发许多争议




你会一个人喝酒吗?众所周知酒是一种社交品,在大多时候,人们喝酒是为了和人联结或者排遣孤独(从近期大火的单曲《APT》中可窥见端倪),但对一些人来说,独酌的魅力远超于“对饮成三人”,一个人,一杯酒,放歌看电视或者什么都不做,便构成了一种极尽的独处时刻。


图源网络


从酒到食,严格来说,一人食可以发生在时时刻刻,并不似单身公寓、单人家电这样被限定了物质形态的产品。对部分人来说,一人食就是生活常态,而这种人往往可以又和独居(住在单身公寓)、一人做饭(用小家电)、擅于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工具)等等这些上述所有一人式现象关联。


但如果生活在国内社会,还是学生,或已成立家庭,生活在集体或中午有一起吃饭的同事搭子,且周末更倾向社交,一人食对你可能并不日常,甚至有点稀罕。


尤其在亚洲的语境下,圆桌上吃饭自带了一种社交情景 / 图源网络


一人食这种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大萧条,大约在20世纪末。当时,日本社会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种背景催生出一大批一人式现象,其中就有一人食——那时这并非消费情境,只是权宜之计。而一人食餐厅也应运而生。其中,一兰拉面是最早的一批,它有独立的一人空间设计,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后来,一人食有了更多消费主义的色彩,催生的不止餐厅,部分传统餐饮企业也开始提供更多商品和服务:半份菜品、方便食品、预制菜、小家电、外卖,甚至24小时便利店……都与一人食密切相关,它也成为了一种被圈定起来的、有卖点可循的特定情境。


一兰拉面内部空间


其实无论火锅、烧烤,只要把分量做对,万物皆可一人食。这样讲起来,一人食变得有些乏善可陈了。但换种方式,另一种关于一人食的可能叙事在于:什么情境下,你会选择一人食?


某个冬天,我在东京出差,不巧途中感冒,头疼难忍。当一天结束工作,被同伴邀请聚餐吃烧烤时,那个人声鼎沸的用餐环境实在让我不适,“真想一个人安静吃东西”的心情到了顶峰。后来,我在酒店附近找到一家投币式的一人拉面店。这家店应该是以自动贩卖机为原型,用餐整个过程只用投币、坐下、等待厨师叫号。本来不抱期待,但当浓郁的猪骨汤把浸润地透热的面条端上来,还吃到我最喜欢的浓郁姜汁味道时,几乎想掉眼泪。我感激涕零把面全吃完了。


大概一人食的意义全在这碗面里了。






除了上述典型的一人式现象/物品,一人式其实更是高度个人化、更加细微而出其不意的选择,如无所事事的一天、手冲咖啡器具、金鱼、阳台小花园,以及世界任意一处你能够在上面找到“完全自我”的场域。而这些一人式的选择,饶有趣味的是,往往是为了通向更好地与他人和世界的相处。


所有这些物品和意象,都蕴含了独属于“我”的维度,也给出对于解读一人式种种具体、诗意而无限广阔的方式。












🙋

文末留言聊一聊


属于你的“一人式”生活是怎样的?

还有哪些你观察到的现象也关于“一人式”?



编辑

Lin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Lin、豆奶

校对

苗淼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












一筑一事
抵达,建筑与生活方式的现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