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摄影,可能会死?”
坐在玉林惬意的社区空间中,摄影师杨博炜用一种半开玩笑的语气告诉我。走在街道上,他开始拍摄路边一棵树的叶子,还有老旧小区的防盗网。
对青年创作者,“摄影”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创作之外,青年摄影师们如何走到大众的面前?而当下的AI摄影、手机摄影,让摄影创作的路变得更宽还是更窄?
人物 CREATORS
杨博炜
摄影师
生于1994年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代表作品:《柔软的刺》(2015)、《勾勒泪痕》(2018)、《溪流是否会感受疼痛》(2019)
#创作力
三个“按下快门”的时刻
杨博炜出生在杭州市富阳区,在浙西连绵的浅山丘陵之间,钱塘江流经富阳的河段叫做富春江,因此这里也有一个别名为富春。
2000年前后,杨博炜的爷爷还任职于当地的报纸,作为一名体育版的新闻摄影记者。学习摄影也因此成为了杨博炜的必修课,他从8岁开始,被爷爷推到了相机镜头的后面。
“爷爷取好景,把光圈快门都调好,然后让我过去拍一张。我不知道他为何执着于一定要让我用一模一样的参数,再按一次快门。”
沈,北京,2017,选自《柔软的刺》/ 摄影:杨博炜
春风沉醉的夜晚与富春江边的石头,杭州,2017,选自《柔软的刺》/ 摄影:杨博炜
在杨博炜后来的自述中,童年与摄影的关系并不亲密,“我不理解爷爷的拍摄方式,而严格的摄影训练让本属于我的社交孤立了我,相机也打断了我连续的感受。”而学习服装设计的妈妈的杂志,打开了他对摄影的另一种理解,他觉得“时装摄影好像把拍摄对象从生活环境中抽离出来。”
2018年,杨博炜在即将从伦敦艺术大学研究生毕业时,选择了转学。由于不太喜欢当时导师的风格,觉得过于“关注观念本身”,他决定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重新开始,并顺利与英国摄影艺术家Sarah Jones互选,成为了她的研究生。
The Pleasure Gardens (Fountain) (I).2017
The Rose Gardens (display) (VI).2014
杨博炜提到,自己在高中时就被Sarah Jones的作品吸引,“她的作品画幅很大,拍摄了很多常见的事物,比如植物、马。把一个日常事物放大到一个惊人的尺寸,本身就是一种人们制造奇观的方法。”这种独特的摄影风格吸引了杨博炜,在他看来,
“摄影就是一直在观察、记录奇观,那些生活日常中的不寻常。”
在近几年的作品中,杨博炜拍摄了很多酷儿朋友的肖像。他所发现的“不寻常”,是男性身上像水一样流动的、湿润的状态,对应着荣格所提出的阿尼玛原型,即男性心理中的女性形象。
在他看来,记录并非是为了讲述某种“不寻常”的个体身份,反而是想让每个人在与被摄人物的对视中,看见自己身上与环境之间的顺从与抵抗。
汤米和他的画,伦敦,2020,选自《溪流是否会感受疼痛》/ 摄影:杨博炜
汪在布莱顿的家,布莱顿,2019,选自《溪流是否会感受疼痛》/ 摄影:杨博炜
把相遇的人作为“镜子”,在交流中看见自己,也是杨博炜对摄影作为一份工作感兴趣的地方。在近期与LOEWE合作拍摄的作品中,杨博炜将拍摄的一组瓷器修复师的作品放在了展览的开篇,“有点像是给展览定调”。
杨博炜谈到当前创作状态,跟两位瓷器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很有共鸣。“我(对胶片)的切割并不是很平整,拼贴也有重叠的摆放,可能会很明显感觉说做的有点毛糙,但是我想要的就是这种原生的感觉,像植物嫁接那样。”
选自《成都有一手》/ 摄影:杨博炜
相比起在强调和重视技术“完美”的阶段,杨博炜提到,当下的作品,“有很多很生硬的地方,甚至会觉得有点幼稚”。在他看来,这一部分表达类似于Wabi-Sabi(诧寂),具有一种未完成的、朴素的美。
当了600天的画廊合伙人
2021年,杨博炜与另外3位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同学,共同创办了一间艺术空间cusp.卡斯普多特。
起初,这个画廊空间是几位朋友校园创作的延伸,策展的内容以摄影艺术为主,从给自己办展览,到联系之前学校的资源和艺术家朋友来办展览,主要靠门票、做文创衍生品以及艺术体验工作坊来支撑开销。
“把爱好做成生意”,很快乐,但也很现实,杨博炜现在已经没有再继续参与画廊的运营工作。“最近有北京朋友也在咨询我做画廊的事情,我都劝他要谨慎。”话锋一转,他又说道:“其实我最近又在考虑做一个空间。”
cusp.空间内部,举办的第一个展览“La Nuit et la forêt:森林和夜晚”/ 图源cusp.卡斯普多特
杨博炜在运营画廊期间做了一些策展人的工作,更多的曝光在社交媒体和评奖平台上。并非对艺术类院校带有滤镜,事实上,国内外众多有影响力的摄影类奖项都在与顶尖的艺术院校展开合作。科班身份,或许是行业的“敲门砖”。
一个梦的集合,关于身份的讨论,中国,2020,选自《溪流是否会感受疼痛》。杨博炜凭借这一组作品入围 Foam Talent 2021。/ 摄影:杨博炜
杭州啥空间的主理人宋瑶也提到了类似的观察,或许是由于自身并非艺术院校出身,而是跨界开始做独立空间,宋瑶觉得自己跟年轻艺术家之间是“陪伴成长”的关系。创办于2021年的啥空间是完全非营利性的,展览免费开放,也不进行作品售卖,运营依靠宋瑶的另一份主业来维持。
宋瑶提到,疫情后杭州出现了一批独立艺术空间,大家所做的内容和运营方式不尽相同,但都跟本地艺术循环系统有关。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专业院校为杭州输送了一批年轻艺术家,但由于杭州的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较重,再加上临近艺术市场活跃的上海,本地比较缺乏当代艺术的土壤。
啥空间(Schein Space)是由沿街店铺转化而来的过渡型空间,因地制宜地和艺术家合作,把展览融入到24小时可观看的沿街店铺中。/ 图源啥空间
除了每月的展览之外,宋瑶还从去年发起了柳浪闻莺艺术驻留项目,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基础的资金和展览空间。原本计划每年进行2-3组,但艺术家们投递的热情超乎宋瑶的预料,半年时间已经接收到20多组申请。
莫倪健:杭州欢迎你和我,是啥空间最新呈现的一组驻留艺术家作品。/ 图源啥空间
作为国内知名的摄影书出版与推广平台,无像Imageless也能体会到青年创作者对机会的渴望。从2018年开始做的IDPA无像摄影样书奖,每年可以稳定征集到100多本投稿,每一届所有的投稿样书都会进行一次展览。
无像主理人、出版人倪梁强调,当代影像的内在逻辑是它的语言性,可能是某种事件性的叙述、可能是艺术家自己内心的表达,也可以是艺术家的某种观察,这些内容需要创作者用自己创作的影像,编辑成书来展现,因此摄影书是非常重要的媒介。
2023年第五届IDPA无像摄影样书奖现场,目前第六届样书奖也在持续征稿中。/ 图源无像
虽然在主流语境中“书”这种媒介在慢慢被边缘化,但近几年也有一群人,对做书越发感兴趣,摄影书的制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如何让摄影书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关注,是比制作更困难的事情。在专注于摄影书出版和推广的第十年,倪梁计划在今年年底筹划一个推广影像艺术的空间。
“有一个线下的物理空间,会有更多人走进来观看摄影作品,触摸和翻阅摄影书,这样才能产生更直接的感受和反馈”。倪梁谈到。
无像Imageless在伦敦影像艺术博览会Photo London的展位 / 图源无像
对于摄影创作者,也是L.A.P.画廊主理人的杨达来说,从2019年首个实体空间,到“公寓画廊”与“白盒子画廊”的多次辗转,艺术空间的运营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一部分。杨达认为,
同时兼顾艺术家和空间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既可以更好地思考展览如何呈现,也能够在跟艺术家以及策展人进行高效沟通的同时,平衡好展览和各种商业和市场模式的融合。
2023年L.A.P.画廊6周年群展,共有20多位合作艺术家参与。/ 图源L.A.P.画廊
相比于杨达于2022年创办的、希望带来成熟艺术家的大型个展项目武汉艺术中心,L.A.P.画廊从早期的“艺术家个展计划”和艺术家共同来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个展,在后来的“种子计划”收纳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集,一直专注于青年艺术家的挖掘和推广。
对于也是从青年创作者成长起来的杨达,近几年明显感觉到身边同一批创作的朋友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我们都是热爱这个行业并且痴迷创作的,但是可能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大家慢慢离这个领域就越来越远了,我觉得很痛心,且又无能为力,好在自己还在一直坚持去创作和从事这个行业,也期待未来曾经身边的那些伙伴能重回我们热爱的领域。”
从2023年开始发起的L.A.P.xWPAC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目前支持了来自中国、泰国、中国香港等5位艺术家到武汉进行为期4周的创作,为艺术家提供交通住宿以及创作经费,希望鼓励更多创作者来到武汉,去感受和分享武汉的生活和关于武汉的创作。/ 图源:L.A.P.画廊
平面摄影,可能会死?
今年夏天,杨博炜拍摄了十组来自成都的艺术家、手工艺者与创意人。作为被LOEWE艺术总监“钦点”的摄影师,杨博炜并没有觉得十分意外,具有手工感的胶片拍摄及拼贴手法,算是杨博炜标志性的创作方式,这跟“手工艺”的主题以及品牌表达,有着深层的呼应。
杨博炜胶片拍摄的创作过程
在数码和手机拍摄诞生之前,摄影也被认为是一种与手工高度相关的创作方式,创作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和特定场域的限制,使摄影作品的原作具有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品的“灵韵”(aura)。摄影在中国的发展较晚,错过了手工创作的文化积淀时期,更加使得摄影艺术从工艺价值,到展览性价值,甚至向“人人都是摄影师”的状况转变。
而在倪梁看来,即便在市场环境和认知都发展更早的西方,情况也没有好很多。摄影的历史不到200年,而在近20年又遭遇了数字影像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摄影的理解千差万别,其内在价值是非常隐性的,不容易被人识别、判断以及无法量化。
“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理解里,摄影更像是一种语言,它不是会被大家普遍认为属于艺术的范畴。人们可能会觉得架上的东西更像艺术品,更像一个商品,但摄影可能更属于表达的范畴。”杨博炜谈到。
选自《成都有一手》/ 摄影:杨博炜
这意味着学习摄影类似于学习一种“第二外语”,像讲英语一样,不在乎要有多少地道的表达,或者发音多么标准,让大多数人能知道你想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你平时用手机拍照片然后发朋友圈,有的时候不用配文字,大家也会觉得OK,摄影可能就是有这样一种替代作用。”
因为一些商业拍摄需求,杨博炜最近也开始研究手机摄影。但对于长期使用相机的人,手机摄影反而需要更多练习去掌握。“相机更像是一个衡量你跟被拍摄者之间距离的一个工具,我用相机拍得很慢,跟被拍摄者距离比较远。但手机就是直接把我就推到了被摄者面前,感觉是非常亲密的感觉,我会很不适应这种距离。”
杨博炜的创作现场
媒介和技术的迭代,跟创作者的职业选择和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摄影术出现后,一批传统画师开始转行,也反向激发了西方主流的、写实的美术史逐渐向抽象艺术发展。
“摄影来了,绘画死了”,19世纪的法国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在目睹摄影印刷品后高呼。当手机摄影、AI摄影、流媒体短视频一起来了,摄影会死吗?杨博炜也并非悲观,“摄影作为一种语言,会如何出现在不同技术中去完成自身的表达,我很期待。”
编者后记
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不免想起,这也是一个常常被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意味着专业的消失吗?或者说,这能代表大众自我意识的崛起吗?
当一张图片已经难以获得哪怕一秒的注视,当所有内容的计数单位,都变成了短视频的帧数,当社交媒体上真假难辨的讯息让人精神涣散,我们或许依旧需要专业的、有独立价值思考的内容提供者,这是创作者在当下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并非只是自我感动。
*点击下方文字,跟更多创作者对话
张景翔:他拍下“我们生活在这里”
“千禧世代”摄影师们在「拍」什么?
编辑
豆奶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豆奶
校对
小徐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