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597篇原创
万叔说,你的想法不算错,但需要升维。
我给你画个矩阵。
说着,万叔打开GPT,输入一段魔法。
下面开始疯狂运算。
几分钟调试以后,出来这个图。
万叔说,多数人以为,自己是勤劳的蜜蜂,但是赚不到钱。
如果我想赚到钱,就要把自己变成鬣狗。
对吧。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这样,以前那些街头小混混,岂不是最发达最赚钱的?
客户说,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万叔说,本身,道德好坏,和赚不赚得到钱,就是两个维度。
他们有时候一致,有时候背道而驰。
多数人只是盲人摸象,凭感觉判断。
就觉得我不够有钱,只是因为不够坏。
事实呢?
你不是努力、不是变坏就能挣到钱,是做了正确的事,才能挣到钱。
努力和不努力,道德高和道德低,都有赚不到钱的情况。
不理解这一点,以为自己黑化以后,就能变成鬣狗的,多数都变成了水蛭。
万叔说,但你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说明一个问题。
客户问,什么问题?
万叔说,决策者的导向问题。
站在决策者的视角,理想中的导向,是把你跃迁的路全都堵死,只给留下一个口子,就是按他期望的方向去做。
客户说,对,这个你之前那篇文章,掰开揉碎的讲过。
我看完,被震撼到,好久才平静下来。
小助理注:就是这篇。《命不好,是被困迫在设计好的生态位上》
万叔说,对,这是决策者理想中的样子。
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举个例子。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统治的时候,因为印度眼镜蛇多,他们就宣布了一个法令,上交一条蛇,就悬赏一卢比。
刚开始,这个法令效果很好,很快蛇的数量就大幅度减少。
但后来,有些人从里面发现了bug。
开始自己人工养殖,杀死以后去领赏。
这个时候,就是丢掉廉耻和规则,能赚到钱的时候。
但决策者也不傻,不久就改了规则。
你上交这些蛇,我不会再给你钱了,意图让他们不要再养蛇。
那些养蛇的发现无利可图,就把蛇一下给放了。
结果眼镜蛇又泛滥成灾。
这种事,都是写在MBA教材里的。
学者把它总结成了专业名词,叫激励不相容。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故事。之前有一批生物学家到云南去,招募农民去挖化石。
当时跟农民说的是你交上了一个化石碎片,我就给你多少钱。
刚开始农民也是兴奋的去挖。
没过多久,学者就发现,交上来的化石越来越碎。
找人私下一问,原来农民们为了多拿钱,把完整的化石敲成碎片,一片一片上交。
万叔说,我是企业管理咨询的创始人,我们这一行最讲究的就是逻辑。
好的制度,激发人的善心,让人变得善良,形成正向循环。
不好的制度,让人的善良收到负面反馈。
哪怕你是甲方,是决策者,也有可能因为不熟悉实际情况而判断错误。
万叔之前装修的时候,认识一个工头,到年底,贴瓷砖,差不多贴完了,但工头就是不给人结工资。
万叔当时,觉得有点黑心。
明明我的钱已经打过去了,工作也做了大部分,他不结钱,自私。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装作不小心聊到这个话题,说,其实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些收尾了,到年底,你就把工资给他们结了呗。
工头说,不行啊,万老板。
我们的工作,收费标准是按面积来算的。
但实际上,瓷砖贴完了后期剩下的工作,美缝、打胶、磨边、抛光、防水这些,都是出工不出面积的活。
我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也觉得工人辛苦,拿钱回家过年算了。
你有你的想法,他们另有想法。
他们不会因为你提前结了大部分钱,就感恩戴德,而是测算剩下的钱值不值得做。
第一年我钱结给他们,第二年年初,到开工的时候,都说老家有事不来了……整整齐齐。
你们读书人,智商是高,见识也多,但社会经验方面,还是有无数的坑。
万叔听完,也是震惊了好久。
为什么从赵括纸上谈兵开始,直到后来无数的文人治国,都容易落到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上。
后来,万叔每次服务客户、做项目,都坚持一线调研,从用户出发。
相信数据和反馈,做最接地气、解决问题的方案。
也逐渐在不同的领域,收获了好口碑。
任何一个领域的事,都不是空想出来的。
尤其是国人,因为有意无意的被缺乏了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光靠想的,很容易钻牛角尖。
更好的策略是什么?
要么学,要么练。
学是学在这个领域里,已经被理论、实践验证过的知识和原理。
小米的雷军说过,这个世界上,90%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
与其自我摸索,不如找专业的人士学习、请教,效率要高得多。
练就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反馈,快速验证想法,低成本试错,从模糊到精确,找到方向。
不追求一次正确,不怕试错,通过成本收益的模型下判断,做决策。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历不高的家伙,反而能乱中取胜,成为清华北大、天之骄子的老板的原因。
这一切,都和所谓的道德模型,没有相关性。
相关阅读:《命不好,是被困迫在设计好的生态位上》
ps:本周六(12.28),万叔将在视频号和大家直播分享AI智能体+工作流的最新应用,教您优化业务流、重构业务流、掀翻业务流!
星球成员免费,非星球成员99元,扫描下方小助理企微,预约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