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598篇原创
你觉得华为有多少个副总裁?
万叔之前给麦肯锡们干活的时候,他们的TITLE等级特别森严。
Senior就是senior,Junior就是Junior。
你是合伙人还是高级合伙人,万万乱不得。
为什么?
因为职级后面,绑定的是权力和福利。
最典型的你在体制内,你是正科、副处、还是正处?
完全不一样,乱不得。
因为权力是从上往下流淌的,是分封的。
周润发对周杰伦说,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
华为在外面做工程,面对的很多地方,或者外国国家政府。
他们对于这种职级对等看得特别重。
华为怎么做的?
提拔一批副总裁级别的人,把职级拉得很高,对外出去好谈话。
至于薪酬待遇嘛,华为看你在多少级,跟什么title有关联,但不完全对应。
这就是务实主义的做法,不去教育客户,去迎合。
所以华为的副总裁,比阿里腾讯的副总裁多多了。这里面的细微的差距,就是获得超额利益的来源。
所以我们看一个东西,要看本质,到底背后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稀缺?有什么权益?
巴菲特和芒格从来不买黄金的etf,他说这些金融衍生品不对应背后的权益,仅仅是赌涨跌,和赌博没有区别。
所以同一个助理科长,不同的地方,意味完全不一样。
万叔服务过很多城市的平台公司。
搭建岗位职级结构的时候,经常会设计”总经理助理“这个角色。
有的公司,是因为要把一些人提上来,设计总经理助理,提升待遇,分管相邻的1、2个部门,不进入班子。
有的公司,是不想把副总位置设置那么多,但又不能把人降到中层。
不同的需求,同一个职级,设计出来的职责、待遇、考核,都大相径庭。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可被验证的,才是真本事。
那些包装出来的,高管、副总、某某大公司,不能完全和实力划等号。
岗位、职级可以为了某些目的,凭空造出来,但待遇和权力不行。
万叔前段时间,面试了几个短视频的助理。
只要深圳出来的,多数说自己是博商的短视频操盘手。
至少有三个,说张琦是他孵化出来的。
幸亏万叔之前拜访过博商,知道他们的矩阵逻辑。
虽然没有当面拆穿,但不同的短视频助理,对业务的理解、逻辑能力,都是有差别的。
如果你是老板,但你认知不够深,就被博商、阿里、华为,这些词镇住了。
给了和实力不匹配的薪酬待遇。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没有甲方乙方,只有认知、资源更强势的一方。
真正的认知是什么?
是拆开那些标签、表面的东西,用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去匹配能力
、经验、结果。
以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一致性,去评价岗位和工作。
但,如果这个星友,是在体制内、或者偏国企、事业单位的话。
拒绝掉这个晋升,未来的发展,也就有限了。
虽然在体制内,不犯大错,很难被裁员。
但越是这样的体系,越不希望你搞副业,不晋升。
决策者们花资源、花心思打造出来的上升通道,虽然艰辛,陡峭,但每一级都是一个跃迁。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断绝其它途径,只能在设计好的框架里内卷。
几千年前,齐国管仲打造了这个体系,叫做利出一孔。
后来被商鞅发扬光大,不断打补丁,直到今天。
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矿价值,大力出奇迹。
为什么能延续下去?
因为挤出来的胜利者,是能直接升仙,阶级跃迁的。
就是在恢复高考以后的那几年,读完大学,直接分配进国家核心部门工作,火箭窜升。
随着教育扩大化,供需向另一种不平衡演进,本科生、研究生……都再也不是好工作的护身符。
最终被人认可,不断增值的,岗位也好、资产也好。
不仅本身有价值。
还有不可或缺的稀缺性。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好的就事论事,做出更适合的决策。
创始人笔记,不提倡用宏大叙事指导决策,不讲大词虚词,做一个个具体精确的决策。
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迈向阶级跃迁的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