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著名历史人物总结如下:
1. 齐国:
•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他重用管仲等贤臣,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召诸侯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春秋时期法家人物,齐国著名政治家,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管谷村)人,他是周王室姬姓后裔,周穆王的后代,出生于贵族家庭,但父亲早亡后家道中落。
早年经历:曾做过多种工作,在此期间与鲍叔牙结为至交。后经人举荐,他辅佐齐国公子纠。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时,管仲曾率人埋伏袭击公子小白,但小白装死逃过一劫。
为官经历: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举荐,管仲出任齐国相。他提出了诸多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措施,深得齐桓公信任,被尊称为“仲父”。
外交政策:主张“尊王攘夷”,帮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树立了齐国的威信,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也被称为鲍叔、鲍子。他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为春秋时代齐国大夫鲍敬叔。其出生地在安徽颍上(今属安徽颍上县)。
经商与交友:鲍叔牙年少时曾长期与管仲相处,二人合伙经商,在经商过程中成为莫逆之交。管仲早年贫困,鲍叔牙在利润分配时,将经商赚的钱多给予管仲,自己只拿少许,并且毫无怨言。
政治选择:齐僖公时期,鲍叔牙与管仲、召忽互为政治上的好友。起初鲍叔牙认为公子小白难成大事,一直托病不出。但后来听从了管仲的分析,认为公子小白也有机会夺得君位,最终开始辅佐公子小白。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鲍叔牙预料到齐国将内乱,便带着公子小白奔赴莒国避难。
举荐管仲: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君位空缺,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想任命鲍叔牙为宰相,但鲍叔牙拒绝了,并大力举荐曾伏杀过齐桓公的管仲为相,他劝齐桓公不要记一箭之仇。
辅齐称霸:在管仲管理齐国国政后,鲍叔牙积极配合,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他多次力劝齐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议,使得齐国日益强大。在外交方面,晋人伐邢时,鲍叔牙劝谏齐桓公采用坐收渔翁之利的办法,使齐国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和名望。
劝谏君主:齐桓公霸业有成之后开始骄矜,鲍叔牙多次对其进行劝阻。例如,齐桓公想修筑大钟铭记功绩时,鲍叔牙指出齐桓公的一些行为不符合仁义、文武等标准,让齐桓公虚心接纳建议并作出反省。
成就佳话: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深厚情谊被传为佳话,即“管鲍之交”。后世人们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经常会用这个典故。
• 晏婴:字仲,谥号平,时人尊为“晏子”,世称“晏平仲”。他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长期担任景公时期齐国相国,是春秋晚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 田穰苴:春秋晚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在晏婴的举荐下为将,为严明军纪斩了监军庄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其军事思想被整理成《司马穰苴兵法》。
•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的军事学经典,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后逃奔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阖闾任用为将。公元前506年,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 姜婉:文姜,春秋时期齐国公主,齐襄公之妹,鲁桓公夫人,有“齐大非偶”的典故。
• 邹忌:以讽齐王纳谏而闻名,他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的故事,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政治清明。
2. 晋国:
•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他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退避三舍,最终打败了楚国,成为中原霸主。此外,寒食节的由来也与他和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有关。
•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重耳之臣: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介子推跟随重耳一同逃亡,长达十九年。期间,重耳历经艰难困苦,介子推始终不离不弃。
割股啖君:传说在重耳流亡途中,食物匮乏,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与野菜煮成汤给重耳吃。
隐居无求: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后,对随从逃亡的人论功行赏,介子推没有要求禄位,而是携母隐居深山。晋文公为寻找介子推,将绵上山封为他的田,后来介子推隐居至死。他的故事被不断演绎,成为寒食节的起源,他也被视为忠义的象征,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他与狐偃、赵衰等都是跟随晋文公逃亡的近臣,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秦楚两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人。
3. 秦国:
• 秦穆公:赢姓,赵氏,名任好。他是一个懂得任用贤才的国君,用羊皮将百里奚赎买并重用,成就了一番霸业。他还与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先是迎娶晋献公之女伯姬,成就第一代秦晋之好,后又将自己女儿怀嬴先后嫁于晋怀公圉及晋文公重耳,成就第二代秦晋之好。
• 百里奚: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出身平民。早年颠沛流离,曾游历多国谋求官职,但历经坎坷。后来,秦穆公听说他有才能,用五张黑羊皮从楚国将他赎回,故被称为“五羖大夫”。
到秦国后,他受到秦穆公的重用,帮助秦国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他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蹇叔等共同辅佐秦穆公,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 蹇(jiǎn)叔(约前690年~前610年):春秋时期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隐士生活:蹇叔本是农耕的隐士,居住在宋国铚邑一个叫鸣鹿村的小庄子里,过着简朴而悠闲的生活。他的房舍就是一片茅庐,没有宠辱之争,没有名利之夺,有着一种诗人风情、大家气概与智者的泰然自若。
与百里奚相识:虞人百里奚壮年时离乡背井,四处游历求仕,流落到宋国时陷入困境,只得沿街乞讨。蹇叔见百里奚相貌奇伟,与他谈论时事,百里奚应对如流,两人遂结为知己。
入秦为相:做了高官的百里奚深知蹇叔的才干,向秦穆公举荐了他。秦穆公派遣公子絷带着重礼到宋国聘请蹇叔,起初蹇叔并不愿出仕,但为成全百里奚,最终前往秦国。秦穆公拜蹇叔为右庶长,与左庶长百里奚同掌朝政,两人辅助秦穆公教化民众,安施变革,兴利除害,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人之明:蹇叔善于识人,在百里奚的几次人生选择中,他都给出了准确的建议。比如,百里奚曾想投奔齐国的公子无知,蹇叔认为公子无知名位不正,终必无成,百里奚听从了他的劝告,避免了卷入齐国的内乱。
后来百里奚又想投靠周厉王的弟弟王子颓,蹇叔认为王子颓志大才疏,不可依靠,百里奚再次听从蹇叔的话离开,逃过了王子颓造反失败被杀的灾难。而百里奚不听蹇叔劝告留在虞国,最终虞国被晋所灭,百里奚也沦为奴隶,可见蹇叔的识人察事、深谋远虑。
识势之智:蹇叔对天下大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到了秦国后,秦穆公向他请教治国图霸的良计,他提出秦国应先整顿内政,让百姓懂得法律的威严,树立国家的正气;然后平定戎狄,解除后顾之忧,再养兵蓄锐,等待中原变化,便可称霸诸侯。他还告诫秦穆公称霸要“三戒”,即力戒贪图小利、气愤蛮干、急于求成,这些建议都被秦穆公所采纳。
成就秦国霸业:蹇叔和百里奚的智慧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的辅佐使得秦国日益强大,为秦国日后的霸业奠定了基础。秦穆公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有“秦无‘蹇’不成霸”与“百里致霸”之说。
姓氏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述,蹇叔是蹇姓氏族的始祖,其后人以祖名蹇为姓,称为蹇氏,世代相传。
4. 楚国:
•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他在位期间,楚国国力强盛,北上争霸,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春秋霸主。
5. 宋国:
• 宋襄公:子姓,宋氏,名兹甫。他在春秋五霸之中势力较弱,但被誉为具有“春秋大义”之君,在“泓水之战”中因坚持仁义的行为而受到一些人的认可。
6. 吴国:
• 吴王阖闾: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吴王诸樊之子,名光。
夺取王位:他派专诸刺杀吴王僚,从而夺取了吴国的王位。在位期间,他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才,积极发展军事力量。
对外征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扩张吴国的领土。其中,与楚国的战争最为激烈,吴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多次击败楚军,一度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使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
阖闾之死: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国大夫灵姑浮斩落脚趾,重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后,继续与越国进行争斗。
• 吴王夫差:姬姓,吴氏,祖籍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是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吴王阖闾之子。
誓报父仇:阖闾十九年(前496年),越国国君允常离世,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趁机出兵讨伐越国,却被越军击败,阖闾也被射伤,最终因伤去世。夫差继位后,让人在庭院中提醒自己“夫差,你忘记越王杀掉你的父亲了吗?”,以此铭记父仇,同时加强军队训练。
夫椒大捷:吴王夫差二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夫差日夜操练军队准备复仇,决定抢占先机攻打吴国,但夫差调动全部精兵强将迎战,最终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大败越军,报了父仇。勾践带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夫差追杀过来将越军包围。
放虎归山: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派遣大夫文种到吴国讲和。尽管伍子胥劝说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在文种表示越国愿做吴国的附属国且献上财宝,以及吴国太宰伯嚭的劝说下,夫差最终同意求和,与越国签订盟约后撤兵离去,为日后吴国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逐鹿中原:夫差在打败越国后,野心渐大,将目光转向中原。吴王夫差七年(前489年),他听说齐景公死后朝中大臣争权,新君年幼无势,于是兴兵北伐齐国。此后,他多次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扩大了吴国的影响力。
艾陵之战:夫差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南)击败齐国军队,全歼十万齐军,这一战役使吴国的势力达到顶峰,也让夫差在诸侯中声名大噪。
会盟诸侯: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年),夫差北上与鲁哀公、单平公和晋定公在黄池订下盟约,想要称霸中原以保全周王室。在此次会盟中,夫差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虽然过程曲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的称霸野心。
国势渐衰:夫差常年征战,导致国内空虚,精兵强将皆折损,兵士疲惫不堪。而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越国逐渐强盛。在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会盟时,勾践趁机攻打空虚的吴国,抓住了吴国太子友。
国破身死:吴王夫差十八年(前478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在笠泽(今江苏吴江一带)击败吴军。此后,越国不断进攻吴国,经过三年的围困,于公元前473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攻陷吴国。夫差被越军围困,派公孙雄赤裸上身跪着爬行向前与勾践讲和,但他拒绝了勾践让他到甬东居住的安排,最终自刎身亡,吴国被灭。
•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他智勇双全,进入吴国后帮助吴公子姬光刺杀了吴王僚,后辅佐吴王阖闾。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主持了伐楚的战争,在柏举大破楚军并攻入楚国国都郢城。
7. 越国:
• 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本名鸠浅,又名菼执,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5年在位)。
公元前496年,勾践继位为越国君主。吴王阖闾趁机来攻,勾践派出不畏死的勇士,在槜李大败吴军,阖闾也被射伤,不久因伤去世,阖闾临终遗嘱其子夫差“必毋亡越”。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践听闻吴王夫差正在操练军队准备复仇,决定先行发起对吴国的进攻,但在夫椒之战中被夫差打败。战败之后,勾践带着剩余的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上。
战败入吴与忍辱负重:
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派大夫文种前去求和。在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后,越国成功与吴国讲和,夫差赦免了勾践,并划定钱塘江为吴越两国的边界。
勾践于公元前492年五月,让文种代替他治理越国,自己与范蠡、柘稽一同入吴为人质。在吴国,夫差命勾践为其养马,并将其囚禁在宫室之中。后来,在伯嚭的影响下,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将他们放回越国。
卧薪尝胆与励精图治:
勾践从吴国回来后,不忘屈辱,卧薪尝胆,决心复仇。他向大夫计倪请教,计倪提出发展农业生产、挑选人才、发展商贸活动、控制谷物价格等建议,勾践听从并推行,使得越国逐渐富强。
复仇灭吴与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夫差北上与诸侯会盟,勾践趁机发动对吴国的征伐。吴国因精锐部队不在,难以抵挡,夫差派人送厚礼到越国以图讲和,勾践认为此时难以彻底灭掉吴国,就同意了讲和。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越国再次攻伐吴国,大败吴军,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山上。夫差派大夫公孙雄袒露上身,跪地前行,向勾践求和,勾践起初于心不忍,但在范蠡的劝阻下没有答应。夫差自杀,吴国被灭。
勾践灭吴之后领兵北上,与齐、晋等国诸侯在徐州会盟,接受了周王赐予的伯爵称号。之后,勾践还把吴国之前占有的其他国家的土地归还,越国实力强大,勾践号称“霸王”。
•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1. 早年生活: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三户邑。年轻时生活清贫,但行为独特,被人视为奇人。公元前516年,宛地县令文种听说他后,亲自拜访,两人相谈甚欢,结为知己,约定一同离开楚国,去越国建功立业。
2. 初入越国:公元前511年,范蠡和文种一同到达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公元前493年,勾践欲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谏言阻止,但未奏效。夫椒之战中,越国被吴国大败,勾践被困会稽山,此时开始重视范蠡、文种等谋臣。
3. 入吴为奴:范蠡建议勾践入吴为奴以换取喘息机会,自己也主动随勾践入吴。在吴国的三年里,勾践白天做马夫,晚上栖身坟旁石屋,范蠡则多方开导,维护勾践的尊严,成为勾践最信任的谋士。
4. 返越谋吴:公元前490年,勾践和范蠡返回越国。范蠡为越王谋划复兴计划,内政上遵从自然规律发展生产、充实府库、繁殖人口、开展教育;外交上保持卑微弱小形象,与齐、楚、晋等国交好,等待时机。
5. 起兵伐吴: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兵到黄池会盟,范蠡趁机带兵攻击吴国都城,吴国大败,吴越讲和。
公元前479年,楚国进攻吴国,范蠡认为战略进攻时机已到,越国再次举兵伐吴,军队攻至五湖。
公元前478年,越国军队在笠泽击败吴国。公元前475年,越国军队围困姑苏山。三年后,吴国军队崩溃,吴王自杀,吴国被灭。
6. 功成身退:越军灭吴后,范蠡官拜上将军。但他认为自己名气变大,不能再和勾践长期相处,于是写信请辞。离开越国后,他先后在齐国、陶地经商。在齐国化名“鸱夷子皮”,经营得当,资产数十万,后被聘为卿相,但三年后主动请辞。在陶地自称陶朱公,父子共同种田畜牧,囤积储存,生意兴隆,又积累亿万财产。
唐朝唐德宗时期,他开始配享武成王庙,被追封为古今64名将之一;宋朝时期,配享武庙。因善于经营理财、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他逐渐被后世尊之为文财神、商圣、商祖。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山村,传为古代越国苎萝山下打柴人之女。因家住西村,且村中大多为施姓,时人唤作西施。
她有倾国倾城之貌,相传在溪边浣纱时,鱼儿见到她都会忘记游水而沉于水底,故而有“沉鱼落雁”中“沉鱼”之称,她也成为了“美”的化身。
越国选美进献吴王: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开战,越国大败,勾践被迫前往吴宫为奴。之后勾践卧薪尝胆,同时听从越国大夫文种、范蠡建议,使用美人计,命人在越国遴选美女并教授她们歌舞仪态,以进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就是其中之一,她经过三年的学习容步、衣饰等,为进入吴宫做准备。
迷惑吴王致吴衰越兴:吴王夫差见到西施后非常高兴,对她极度宠爱,为她在姑苏台建造春宵宫,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并修筑大水池以供其嬉戏游玩。吴王逐渐被西施的美色所迷,纵情享乐,朝政懈怠,国力日益式微。而越王勾践则趁机施行休养生息、富国强兵的国策,越国的实力大大增加。
吴国灭亡后去向成谜: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军攻破吴国首都,吴王夫差自刎而死,吴国灭亡。而西施在吴国灭亡之后便不知所踪,关于她的结局有多种说法。
结局传说:
1、与范蠡隐居:传说西施和范蠡本是相爱的恋人,吴国灭亡之后,范蠡知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找到西施,与她悄然离去,从此泛舟五湖,恩爱余生。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以及明代汪道昆杂剧《五湖游》、明代梁辰鱼《浣纱记》等都采用了此种结局。
2、沉江而死:一是被吴国人沉江,吴国灭亡之后,吴国人认为西施是罪魁祸首,因此把西施沉于扬子江心;二是被范蠡沉江,范蠡吸取吴国灭亡的教训,为防止越王再被西施的美色所迷,将西施诱骗于太湖,后沉入江中;三是被勾践沉江,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害怕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于是赐西施沉江而死;四是被越后沉江,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就令人将西施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
后人为了纪念西施,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小说、戏曲、诗歌也常以西施为题材,使她的形象越来越丰满。例如,唐代李白有《咏苎萝山》“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唐代王维有《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等。
• 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又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任越国大夫。他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对越国的复兴和灭吴起到了关键作用。
1. 受邀入越:公元前516年,楚国宛地县令文种见范蠡,与范蠡为好友。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种入吴,但伍子胥在朝受重用,冯同与文种都劝诫范蠡,在吴国恐怕难有作为,于是他们一起来到越国。越王勾践常找他们交谈,一谈便是整日。
2. 赴吴议和:
公元前496年,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带兵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南)抗击,吴国战败,阖闾重伤而亡,夫差即位。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在太湖之中)击败越国,攻入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越王勾践求和,派遣大夫文种入吴求和。文种面见吴王时双膝跪地向前爬行,磕头请求讲和,吴王起初欲答应,但被伍子胥制止。
文种回越后,勾践准备决死一战,文种阻止了他,并建议向吴国太宰伯嚭行贿。勾践搜集美女、宝物,派文种秘密献给伯嚭,伯嚭收下礼物后,带着文种拜见吴王并游说,吴王最终赦免了越王,罢兵回国。
3. 主持国政:公元前492年五月,越王勾践入吴为质,文种留守越国主持国政。在此期间,他积极推行政策,帮助越国恢复国力。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君臣二人离吴返越。
4. 灭吴献计:
文种向勾践献计“伐吴九术”,包括尊奉鬼神、贿赂敌国重臣、使敌国储备空虚、赠美女、赠巧匠建宫殿、推荐奸臣、离间敌国忠臣、铸造武器训练士卒等。越王依计行事,越国逐渐强大。
公元前486年,勾践听说吴王好色,文种进言说向吴王进献美女,于是挑出西施和郑旦,培训三年进献给吴王。
公元前484年,勾践带着越军去吴国朝见夫差,对夫差和吴国大臣赠送财礼,重赂伯嚭,让伯嚭替越国说好话,鼓励吴国攻打齐国。
公元前478年,越军在姑苏郊外大败吴军。
5. 自杀身亡: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包围姑苏台,夫差自杀而亡,吴国灭亡。勾践灭吴后,范蠡离开越王,从齐国给文种送来一封信,提醒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文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伤文种将要作乱,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剑,让他用教给自己的攻伐吴国的计策到先王面前尝试,文种遂自杀身亡。
文种死后,勾践将他葬在国都之西山(今浙江绍兴卧龙山,也称府山)。因文种葬在此处,此山也被称为“种山”。
思想文化领域:
•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主张“为政以德”,倡导教育平等,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 老子:姓李名耳(李耳),字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其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对中国哲学、文化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