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 著名历史人物汇总

文化   2024-10-12 19:45   山东  

东汉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为您总结如下:

1. 文臣:

 蔡伦(61年-121年),东汉宦官、发明家,字敬仲,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蔡伦入宫供职,至汉章帝建初年间升任小黄门。汉和帝继位后,蔡伦升任中常侍,得到和帝信任。后又兼任尚方令,监造刀剑器械。

永元十四年(102年)蔡伦在邓皇后的支持下,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最终制成了“蔡侯纸”,并于元兴元年(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后来,蔡伦因多年宿卫之功,获封龙亭侯。不久又任长乐太仆。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蔡伦因曾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一事,被要求到廷尉署认罪。蔡伦不愿受辱,遂服毒自尽。

蔡伦富有才学,敦厚谨慎,常犯颜谏诤,匡正得失,其性格孤傲高洁,每至假期便闭门谢客,被誉为“汉宦官之贤者” 。他改进的造纸术经古代文献记载,得以流传和发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后世纸工奉蔡伦为造纸鼻祖、“纸圣”或“纸神”。

 袁安东汉大臣、辞赋家,大将军袁绍的四世祖,字邵公,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人。出身汝南袁氏,书香门第,少时研习《孟氏易》,起家郡县功曹,举孝廉出身,出任阴平县(治今甘肃文县)长、任城县(今山东金乡县)令,所到之处,深受官民百姓的敬爱。

永平十四年(71年),拜楚郡太守,查办楚王刘英叛乱在没有确凿证据,将犯人全部释放。建初八年(83年),迁太仆。元和三年(86年),拜司空。章和元年(87年),累迁司徒。

面对窦宪外戚专权,屡次谏诤朝廷,刚正不阿,仗义执言,严明贤能,敢于同权贵斗争。永元四年(92年)三月,去世。

袁安为人严肃庄重,主张推行仁政,素有威望,受人尊敬,将“汝南袁氏”形成了“四世三公”的豪门世家。1930年出土的《袁安碑》对研究东汉时期社会政治、文化以及袁安家族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 袁隗东汉后期大臣,字次阳,汝南汝阳(今属河南)人,一代名相袁安曾孙,汉末枭雄袁绍、袁术的叔叔。

袁隗出身汝南袁氏,娶经学大师马融之女马伦为妻。年轻时担任显要职位,与哥哥袁逢皆为三公。得中常侍袁赦推崇,家族富奢过度,与其他公族不同。

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大鸿胪袁隗被任命为司徒。熹平五年(176年),被罢去司徒一职。光和五年(182年),又以太常升任司徒。中平二年(185年)免官。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后将军袁隗升任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共同执掌朝政。汉献帝即位后,其仍为太傅。袁绍当时任勃海(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太守,举兵抗击权臣董卓。董卓于是指使司隶校尉宣璠收捕袁隗为首的袁氏家族男女二十余人,将袁隗等人下狱处死。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东汉末年大臣,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

王允年少时习经传,练骑射。初为郡吏,捕杀了全县巨害的宦官党羽。光和七年(184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得宦官张让与黄巾军联系的书信,张让因此受责于汉灵帝,怀恨在心,两次陷害王允下狱。

后王允得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一再上书求免获赦。被赦后,改名换姓,隐于民间。汉献帝即位后,征拜为太仆,迁尚书令,兼代杨彪为司徒。董卓专权,封王允为温侯。王允潜结董卓部将吕布,使为内应,诛杀董卓。

后欲解散董卓的凉州兵旧部,致使董卓旧部人人自危,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乃合谋为乱,攻进长安,王允被杀。董卓和王允短期内相继垮台,不仅重创了凉州军阀,而且其波及范围远不止关中,甚至给文士集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文臣官吏还有: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陈蕃,胡广均以太傅录尚书事,事实上就是丞相,宋弘为大司空,伏湛行大司徒事,韩歆为司徒,欧阳歙、戴涉相继任大司徒,牟融、徐防以太尉录尚书事

东汉末年时期还有杨彪,董承,曹操,袁绍,孙坚,公孙瓒,刘表,刘焉,刘璋,张鲁,马腾,陶谦,韩馥,乔瑁,刘繇,袁遗等等。

2. 武将:

• 邓禹: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二十八位开国功臣,最具战功的将领)之首,早年与刘秀相识,在刘秀起兵后坚定跟随。他为刘秀出谋划策,协助其制定战略规划,在东汉开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刘秀的重要谋士和开国功臣之一,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

• 吴汉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曾任新朝宛县亭长。归顺刘秀后,他率骑兵攻克邯郸,斩杀幽州牧苗曾、尚书令谢躬等,还击败了众多农民军和割据势力,为东汉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贾复: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字君文,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人。

年少好学,研习《尚书》,担任县吏。新朝末年,加入绿林军。更始帝称帝后,归顺汉中王刘嘉,担任校尉。投靠刘秀后,参与平定河北地区、镇压农民起义军,战功赫赫。临阵果敢,身先士卒,以勇武见称。

光武帝即位后,拜执金吾,册封冠军侯,攻打朱鲔、陈侨、尹尊、暴汜, 迁左将军,击败赤眉军,累封胶东侯。晚年交出兵权,研究儒学,加特进,参议国事。建武三十一年(55年),病逝,谥号为刚。

 耿弇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其父亲耿况是新朝上谷太守。耿弇劝说父亲归附刘秀后,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击破众多农民军,还参与了多次征讨陇右的战役,收复四十六个郡、三百多座城池。

• 寇恂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曾为刘秀镇守河内,为刘秀提供了稳定的后方和充足的物资支持。他治理地方有方,使得河内地区繁荣稳定,为刘秀的征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东汉开国的过程中有重要的贡献。

• 岑彭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新朝时为棘阳县长。归降刘秀后,他参与围攻洛阳、逼降许邯、击败秦丰等割据势力,后又率军平定荆州,在征讨公孙述时,快攻到成都时被刺客刺死。

冯异: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新朝末年曾任颍川郡郡掾,后归顺刘秀。他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还曾击败朱鲔赤眉军等,为刘秀平定河北、关中地区立下赫赫战功。

• 王常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三十二将之一,但不在二十八将之列。字颜卿,颍川郡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人。

王莽末年,为弟报仇,逃亡江夏,于云杜县加入绿林军,担任偏将,攻打邻县。更始帝即位,担任廷尉、大将军,册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长安,授南阳太守,自行生杀赏罚大权,晋封邓王,赐姓刘氏。更始帝失败后,归附光武帝刘秀,担任左曹,册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邓奉、董欣,平定各处屯聚军队。带兵攻下湖陵,打败苏茂庞萌,又与骑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乱贼。屯兵于长安,抵御隗嚣,拜横野大将军,地位高于其他将领。分兵打败隗嚣属将高峻,挥师逼降羌人各部武装。北上屯兵故安,抵御卢芳。建武十二年(36年),去世,谥号为节。

窦宪:他是大司空窦融曾孙,其妹为汉章帝皇后。窦宪曾派刺客杀死刘畅,后因南匈奴请兵共讨北匈奴,他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出征。窦宪统率军队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但他后来恃功骄纵,欲谋叛逆,最终被汉和帝赐死。

马援:战国名将赵奢的后裔,早先投靠陇右军阀隗嚣,后来归顺刘秀。他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为东汉的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班超: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弃笔从戎,出使西域三十一年,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被封为定远侯。

虞诩:一生九次出任边郡太守,镇守西北边疆,抵御羌胡入侵,为东汉边疆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 何进东汉末年大将军,字遂高,东汉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灵思皇后之兄。

何进出身屠户家庭,由于其妹选入皇宫得宠于汉灵帝,被任为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又出任颖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后其妹立为皇后,召何进入朝任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农民起义爆发,拜其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兵镇守京师,镇压了在洛阳起兵的马元义,以功封为慎侯。灵帝死后,少帝即位时,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专断朝政。因宦官势力日强,与袁绍等密谋诛杀宦官,调并州牧董卓进京。后何进密谋事泄,被宦官刺杀于嘉德殿前。

 董卓东汉末年军阀、权臣,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董卓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任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作战粗猛有谋,屡建战功,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

后来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密召,率军进京诛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邙立下了救驾大功,又招揽吕布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

随后,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不久就弑杀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威震天下,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极人臣。

当时有“千里草(董),何青青;十日卜(卓),不得生”之谣,反映出人们对他专权的憎恨。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讨伐战爆发,董卓迫使献帝迁都长安。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翌年,司徒王允设离间计,成功挑拨吕布杀死董卓,董卓全族亦被诛灭。

• 丁原东汉末年大臣,字建阳。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初为南县吏,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并州刺史、骑都尉,屯兵于河内郡,亲近善待吕布,又派遣张杨张辽等人到京城任职。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后,在大将军何进征召下,带兵进入洛阳,谋划诛杀十常侍授武猛都尉。事情败露后,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率兵进京后,收买丁原部将吕布将其所害,并且兼并丁原的部众。

• 吕布: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字奉先,号称“飞将”,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

吕布初因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主簿,大见亲待。董卓入京之后,诱其杀丁原,并任骑都尉,后任中郎将,封都亭侯,与董卓誓为父子。关东军起兵讨董卓,吕布参战,因与将领胡轸不和,被孙坚战败。

后被王允士孙瑞杨瓒等拉拢,成功刺杀董卓,任职奋威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王允死后,其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刘备均未遂,故占据徐州一带,自称徐州刺史。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被曹操围困数月,后下城投降,最终被曹操缢杀。吕布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后世的心目中。在历史中,吕布倒戈董卓更是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的将军还有:耿恭,耿夔,班勇,皇甫嵩、卢植,朱隽等等。

3. 文人:

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汉书》记录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

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张衡(78年-139年),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等,在天文学和地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同时,他的文学作品也很出色,如《二京赋》《归田赋》等。

蔡邕: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辞赋、书法。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蔡体”。

王充:东汉时期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著有《论衡》。该书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哲学思想、宗教迷信等进行了批判和探讨,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

4.医学家:

• 华佗:(约145年-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的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 董奉(约170年-约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长乐人,建安三神医之一

少年学医,年轻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夏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人类智慧博物馆
保持一颗童真的好奇心,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