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简介 及著名历史人物汇总

文化   2024-12-04 23:25   山东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12世,历经16帝,享国276年。开国建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顺天府(今北京)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元末爆发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起义军。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定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朝历史:包括统一的明朝(1368-1644年)以及明朝中央政权灭亡后的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等政权的历史。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是明朝的鼎盛期。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的开端,出现长期稳定和守成的局面,宦官专政和首辅之争非常激烈,北方蒙古族和倭寇势力纷至沓来。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

1582年,明神宗朱翊钧亲政,明朝开始进入后期阶段,此时政治腐败,加征各种赋税、东林党争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了明末农民起义,这期间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从东北崛起。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殉国,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明朝第20位皇帝,南明最后一位皇帝)被杀,南明灭亡。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1000万平方公里。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1、政治家:

•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出身贫苦,历经磨难,却有极高的军事天赋和领导才能,先后战胜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统治者等强大对手,建立明朝

建国后,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严惩贪官污吏,恢复农业生产,推动明帝国蒸蒸日上。

朱元璋25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今南京),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北元残余势力。洪武四年(1371年),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兴“文字狱”,用锦衣卫设立诏狱,行“廷杖”之制。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葬于明孝陵。


•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即明成祖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年号“永乐”,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明惠宗朱允炆继帝位,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危及朱棣燕王位,遂于北平起兵,自诩“靖难”之师,起兵攻打朱允炆,朱允炆逃而不知所踪。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朱棣在位期间,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内阁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平,营建北平紫禁城,开创“永乐盛世”。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曾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第河、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的完整。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外交上: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往来。文化上编纂《永乐大典》。

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平等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日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死于征途之榆木川,享年65岁,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


• 刘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是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字伯温(也叫刘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

至顺四年(1333年)举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后任江西行省职官掾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郎中等职。因遭排挤,愤而辞官,回乡隐居著述,其著作《郁离子》等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

至正二十年(1360年),应朱元璋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参与机要决策。针对当时形势,提出时务十八策,被采纳,后又陆续陈策。朱元璋称帝后,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定历法、奏立军卫法。

洪武四年(1371年),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洪武八年(1375年),忧愤而死。 

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具有比较系统的文学思想,在明初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儒家“诗教”思想出发,强调作品的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其次,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对明初文风由纤丽转向质朴起了重要作用。其著作颇丰,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传世。



• 李善长明初开国功臣,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省)人,参与制定《大明律》,在明朝建立过程中,负责管理后勤保障工作,为朱元璋的军队提供坚实的物资支持,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跟从朱元璋征滁州,谋划并主馈饷,甚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得巢湖水师后,李善长力主渡江。在拔采石、征太平、克集庆、下镇江的诸役中,朱元璋均以其为参议,凡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出其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吴王位,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后封宣国公。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以李善长为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参与军国重事。

朱元璋北伐时期,李善长留守南京,保障军饷供应,为此特晋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位列诸公之首。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株连甚众,而李善长如故。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其弟李存义为胡惟庸党,免其死而不谢。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有人告其知胡惟庸谋逆而不揭发,狐疑观望,大逆不道,遂被杀。



• 宋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

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有“神童”之誉。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享年72岁。

他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

代表作有《送东阳马生序》等,对明朝初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朱升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刻书家、道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自幼聪敏过人,学习刻苦,先后师从陈栎黄泽等当时名儒。

1344年,登江浙行省乡贡进士第二名,因家中丧亲守孝而未出仕。1348年,授池州路儒学学正的职位,1350年赴任。治平二年(1352年)隐居讲学。龙凤三年(1357年),朱元璋邓愈率大军下徽州,59岁的朱升通过镇守休宁的张思结识了邓愈,经其推荐,受朱元璋召见,遂赴应天府(今南京市),首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略。

吴元年(1367年),翰林院成立,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上《贺平浙江赋》,援据儒家的“攘夷”理论,为朱元璋对两浙的军事行动进行辩护,称其为“驱胡虏而复圣域,变左衽而为衣冠,再造之功于是为大,自开辟以来,帝王之兴未有盛焉者也!” 

洪武二年(1369年),升任翰林学士,不久后辞官退隐。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病逝于家中,享年72岁。

朱升对儒家经典及《道德经》和《孙子》做了大量注解。其著作大多已不复存在,但《书经旁注》和《周易旁注会通》的副本却流传了下来。朱升还仿照南宋朱熹作品的格式,编了一本学生指导手册,名为《小四书》,收录了宋、元作者所著的四部学习指南。文集有《朱枫林集》。


• 胡惟庸明朝初年宰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字子中,南直隶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

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的生杀升降,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并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准备谋反。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涂节上书举报胡惟庸谋反,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

胡惟庸为相多年,凭着明太祖的宠信,瞒上欺下,结党营私,为所欲为。他手中操纵着生杀黜陟之大权,忠臣义士敢于直言者,皆遭到胡惟庸的陷害。胡惟庸被杀后,明太祖遂罢宰相,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举措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方孝孺:明朝初期大臣、学者、文学家,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拜名儒宋濂为师,深受器重。

靖难之役后,因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被处死,他以其坚定的气节和对建文帝的忠诚而闻名于世,其著作《逊志斋集》体现了他的思想和文学才华。

1398年,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后,遵先皇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其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尊以师礼。皇帝读书每遇到疑难问题,均宣其御前讲解;凡有国家大事,也命其坐前批答。此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由方孝孺任副总裁,其后又调任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皇帝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多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攻占南京,文武百官见风转舵者居多,唯独方孝孺拒不投降,被下狱后凌迟处死,时年46岁。 

方孝孺的政论文、史论文、经典释文、散文和诗文皆为最佳。其著述绝大部分收录在《逊志斋集》中。

据《明史》记载:“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文章谓:“纵横豪放,颇出入东坡、龙川之间。”撰有《大易枝辞》《周礼考次》等,还有许多著名文学作品,如《蚊对》《指喻》等,每篇都各具特色。

方孝孺殉节后其书被禁,故流传下来很少,后在海宁一藏家处发现部分遗著,被刊成《重刻成化本逊志斋集》,共四十卷,流传于世。



• 解缙jìn明代初期内阁首辅、文学家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府代州县(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官,归乡进学。建文年间,被谪河州。

永乐初年,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直文渊阁,曾奉命总裁《太祖实录》、纂修《永乐大典》,这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学作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永乐五年(1407年)因立储等事被外放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旋改交趾,督饷化州。

永乐九年(1411年)以“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捕入狱。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解缙纪纲用酒灌醉,埋在雪中致死,终年47岁。



• 于谦明朝中期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登进士第。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浩然正气,代表作有《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22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一带的游牧民族)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见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朝廷因功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世称“于少保”。与瓦剌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人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内阁首辅,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故称之“张江陵” ,曾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去世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总括,皆以银缴,增加了国库收入,改善了百姓生活,“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病逝,享年58岁,赠上柱国。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 海瑞:明朝中后期名臣、清官,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逝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去世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 高拱:明朝中期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内阁首辅,字肃卿,号中玄(清代为避玄烨讳亦称“中元”),河南新郑人。高拱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明穆宗朱载坖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因徐阶举荐,拜文渊阁大学士。

明穆宗即位,因与徐阶争权,称病辞官。徐阶罢去后再起,并在隆庆五年(1571年)接任内阁首辅,累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投明,他与张居正决策受降,促使俺答汗接受明朝封号。穆宗驾崩后,受遗诏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高拱在与司礼监太监冯保居正的斗争中失利,被逐离朝。居家六年后,于万历六年(1578年)逝世,死后第二年赠复原官。万历三十年(1602年),获赠太师,谥号文襄。

高拱在为期不长的隆庆改革中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华,为万历初年的改革铺垫了基础,对明代政治发展的历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被赞为“经纶伟业”的“社稷名臣”或“事业光显”的“救时良相”。

但他为人“意气颇磊落”“粗直无修饰”,性格强势暴躁,因此自嘉隆万之际至后世,受到颇多批评,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 徐阶:明代中期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任内阁首辅,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早年师从聂豹,是王守仁再传弟子。

嘉靖二年(1523年),考中探花,获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九年(1530年),他在祭孔问题上得罪明世宗的宠臣张璁张孚敬),被贬为福建延平府推官,经过此次挫折后,徐阶谨慎为官,其后在浙江、江西督学。

嘉靖十八年(1539年)召回中央,历任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入内阁,因擅长撰写青词和揭发仇鸾罪行而获得世宗器重,同时又一面谨慎侍奉首辅严嵩,一面暗中援救被严嵩迫害的言官。

经过十年的隐忍,终于等到严嵩倒台,他也接任内阁首辅,标榜“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明世宗驾崩时,他负责起草遗诏,革除嘉靖弊政,确保政局平稳过渡。隆庆二年(1568年),徐阶致仕,不久即受到应天退田、孙克弘案等风波的冲击,这可能与新任首辅高拱有关。

万历十一年(1583年),徐阶病卒,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徐阶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他在内阁时,曾设讲会于京师灵济宫,使欧阳德聂豹程文德分主之,对传播阳明心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徐阶辑录岳飞遗文,使之得以流传于世,亦是其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 严嵩:明代中期内阁首辅、权臣、书法家,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

严嵩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十年(1515年),奉旨还朝,后进署南京翰林院事,召为国子祭酒。嘉靖七年(1528年),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奉命祭告显陵,归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尚书。

1533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后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晚年渐为世宗所疏远,后被御史邹应龙林润等弹劾其罪行。1562年罢职,1565年被削籍抄家。

严嵩利用世宗“果刑戮,颇护己短”的弱点,以事激怒世宗,戕害他人以成己私。吞没军饷,废弛边防,加剧了“北虏南倭”之患;招权纳贿,肆行贪污,进一步败坏吏治,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其诗文清丽婉约,著有《钤山堂集》《钤山诗选》《直庐稿》《南宫奏议》《历宫表奏》《嘉靖奏对录》《南还稿》《振秀集》《流院逸稿》等。



•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自宫后改名叫李进忠

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宗罪。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命锦衣卫逮捕魏忠贤,押回北京审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今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时上吊自杀,其余党亦被肃清。

明熹宗即位后,魏忠贤掌管东厂事,又与熹宗乳母客氏交好,在朝中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加速了晚明社会的溃败。魏忠贤事件,是明末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由于其作恶甚多,流毒甚广,事败之后,人们纷纷以小说、戏曲等形式宣泄愤怒。



• 王振:明朝初年宦官,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王振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他自阉入宫。因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伴伴

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故而不能干预政事。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被英宗称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钰下令将王振家族一律处斩,并籍没其家产。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 汪直:明朝成化年间宦官,瑶族,大藤峡(今广西大藤峡)人,明英宗时的王振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汪直初为昭德宫内使,侍候明宪宗的宠妃万氏,后升任御马监太监。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东厂外另置西厂,由汪直任提督,专门在南北两京侦辑异己并对民间的秘密结社进行镇压。作为宪宗宠用的心腹,汪直提督西厂后,罗织大狱,逮捕大臣,制造冤案,致使朝野大哗。后被大臣们联名罢官,汪直还职御马监。

成化十四年(1478年),汪直巡抚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挟其私党,随意手挞守令。次年,又巡视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县),欲图立边功自固,却激诸部起而报复。

成化十七年(1481年),汪直为监军,三度抗击入寇大同、宣府的亦思马因部,取得黑石崖大捷,稳定边秩。成化十八年(1482年)二月,受命总镇大同、宣府,专镇大同。后多次遭到弹劾,最终被罢职夺俸,黜为闲人。此后,史书上就未见有关于汪直的记载了,只说他“竟良死”。

汪直作为明朝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其擅权和为害远不及王振刘瑾魏忠贤。汪直在巡边的数年中,总的来说,启衅之事少,平边之事多,说明汪直对当时边地秩序的相对稳定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此外,汪直也为健全明朝的科举制度,提出过重要建议。



• 刘瑾:明朝中期宦官,陕西兴平人,本姓,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厚照即位,命刘瑾执掌钟鼓司,刘瑾与其他七名受宠太监合称“八虎”,他居首位。刘瑾弄出各种花样供朱厚照消遣,深得朱厚照宠幸,很快便升至内官监掌印太监。

正德元年(1506年)初,受命掌控京师三大营之一的“三千营”,此外刘瑾还借皇帝之名圈占了300多处皇庄,这些做法引起了朝臣们的警惕,刘瑾不断受到弹劾,但不仅毫发无损,还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外廷以大学士焦芳为爪牙,大肆迫害曾反对他的朝臣。

自正德二年(1507年)起,刘瑾开始掌控文武百官的升降和任免,百官见他纷纷跪拜,贪污不计其数,权势炙手可热,被时人称为“立皇帝”,而朱厚照则被称为“坐皇帝”,寓意掌握大权的人是刘瑾而非朱厚照

据传刘瑾相信术士余曰明之言,以为自己的侄子刘二汉会当皇帝,便私藏兵甲。由于他树敌太多,导致“八虎”另一成员张永与朝臣杨一清联手合作,于正德五年(1510年)平息宁夏安化王之乱后,呈上被刘瑾隐匿的安化王檄文,其中提到刘瑾图谋不轨,刘瑾遂被逮捕,在抄家过程中发现了兵甲、玉玺和藏着匕首的扇子,坐实其谋逆罪状,刘瑾被凌迟处死。



• 凌云翼明朝中后期官员,字汝成,一字延年,号洋山南直隶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直塘)人。

凌云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迁浙江佥事、副使,以抗倭功,进江西左参议、右参政,请专设御史督治苏松水利。

隆庆元年(1567年),任浙江右参政,迁按察使、右布政使,被诬谪官。隆庆五年(1571年),迁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万历元年(1573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疏论卫所消耗弊事多得施行。

万历八年(1580年),改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又兼督河道。万历十一年(1583年),加太子少保,为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未任致仕居苏州。

凌云翼治《诗经》,有文誉。辑刻杨慎《丹铅总录》《丹铅余录》《艺林伐山》《历代文选》等,修《大岳太和山志》,继应槚嗣修《苍梧总督军门志》,著有《总督两广奏疏》《永济河疏》等。



• 殷正茂明代中后期官员,字养实,号石汀南直隶徽州府歙(今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与张居正同榜。

隆庆四年(1570年),征诸路汉土官兵14万人,代替李迁镇压古田僮族韦银豹黄朝猛之乱,分兵七道进,连破数十巢。黄朝猛死,韦银豹被手下人出卖,最终被捕,以功进兵部右侍郎。

隆庆五年(1571年)至万历三年(1575年) 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两广总督。万历三年(1575年),召为南京户部尚书。万历六年(1578年),致仕归乡。万历九年(1581年),又起为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3年),因遭弹劾,辞官回乡。万历二十年,殷正茂去世,时年80岁。



• 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缢死,福王监国,授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及称帝,史可法因遭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出镇淮上,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史可法由扬州至白洋河,部署诸镇抗敌军事。弘光朝廷大敌当前,犹内乱未已,总兵许定国诱杀高杰,率部投降清军。四月,大将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讨伐马士英,福王急召史可法入援,未至而良玉乱平。

史可法奉命北返,闻盱眙降清、泗州城陷,遂奔扬州组织抵抗。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尽未死,为清军俘虏,不屈就义。

后人收史可法遗稿编为《史忠正公集》,清康熙间张纯修辑刻《史道邻先生遗稿》3卷。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罗振常校补本《史可法集》。

2、军事家:

• 徐达: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人,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24将之一,为人谨慎,善于治军,身经百战,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功勋,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廷残余势力,收取山西、甘陕,大破扩廓帖木儿等,唯有岭北之战因孤军深入致败。洪武六年(1373年)以后,长期留守北平,训练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巩固边防,封魏国公。

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南京病逝,享年54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以勇猛无畏著称,他与徐达配合默契,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40岁,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省)人,开平王常遇春妻弟,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每战先登陷阵,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任征南副将军,同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师30万征云南,擒元平章达里麻于曲靖,梁王走死,取大理、鹤庆、丽江等地,云南得以平定,蓝玉功为多。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与傅友德领军班师,沐英留镇云南。后随大将军冯胜北征而生擒元太尉纳哈出于捕鱼儿海(今内蒙古东部贝尔湖)攻杀北元太尉蛮子等。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大将军,次年,封凉国公。

后来自恃有功骄横跋扈,引明太祖不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牵连列侯功臣、文武大吏以及偏裨将士达2万余人,故称之为“蓝玉党案”,在这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开国武将家族得到了明太祖进一步的重用,其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转折。但从总体上看,开国武将家族仍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巅峰岁月也一去不复返了。



• 薛显:明朝开国大将,徐州萧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人,最初赵均用(元朝末年淮北红巾军领袖)占领徐州,让薛显为元帅守卫泗州。赵均用死后,薛显率领泗州投降,被授予亲军指挥,跟从朱元璋征战。

南昌平定后,命薛显跟从朱文正守卫。陈友谅进攻南昌时,薛显守卫章江、新城,后派出精锐斩杀刘进昭、活捉副将赵祥,固守三个月得以解围。邓仲谦占领新淦后无法被攻陷,薛显征讨并斩杀,以功擢拜江西行省参政。

先跟从徐达收复淮东、征讨张士诚。后跟从常遇春进攻湖州,后升任行省右丞。之后又跟随徐达北伐中原,攻克兖州、沂州、青州、济州、东昌、棣州等地。在平定陕西的战役中,他追击元军将领贺宗哲到六盘山,赶跑王保保,平定陕西境内战事。

洪武三年(1370年)封永城侯,因为薛显曾经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以及千户吴富等人,被贬到海南。次年,朱元璋想念薛显,召其归还。此后跟随徐达征战漠北,屯田北平。洪武二十年(1387年)召还,行到山海关的时候去世,赠永国公,谥桓襄。



• 邓愈: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

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

后转战浙西,屡败元军。累积军功屡次升官,历任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谕德。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

洪武三年(1370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 戚继光:明朝中后期杰出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字元敬、文明、汝谦,号南塘孟诸。祖籍凤阳定远(今安徽定远),卫籍山东登州(今属山东蓬莱),生于济宁,自幼家贫力学,博通经史。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至浙江御倭前线,任宁绍台参将,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徒,组练新军,配以精良战船、兵械;又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称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将福建境内倭寇主力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

隆庆二年(1568年),奉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在张居正谭纶支持下长期镇守北方,抵御蒙古,保障北疆安全。累功授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数年后被劾罢归乡,最终在穷困失意中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逝,享年61岁。

戚继光在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南征北战,屡战克捷,立下不朽功勋。他留下的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和总结,推动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此外,戚继光工于诗文,有诗文集《止止堂集》传世。


• 谭纶: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戏曲家,民族英雄,字子理,号二华先生,江西宜黄县谭坊(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谭纶考中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兵部主事、南京兵部员外郎、郎中等职。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出任台州知府。他在当地招募乡勇,练兵抵御倭寇。后任浙江海道副使,歼倭于马冈、何家磺、桃渚、海门、新河、南湾诸处。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指挥戚继光刘显俞大猷等取得平海卫大捷,不久后与戚继光大破倭寇于仙游城下,彻底平息福建倭患。后改巡抚四川,又调为两广总督。

隆庆二年(1568年),奉调北上,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明神宗即位后,官至协理戎政、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万历五年(1577年)去世,享年58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

谭纶领军30年,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

此外,谭纶雅好音律,酷爱戏曲,在戎马倥偬中推动了海盐腔弋阳腔的融合,促成宜黄腔的形成。遗著有《谭襄敏奏议》《谭襄敏遗集》等。



• 刘显:明朝抗倭名将,本姓龚,字惟明,江西省南昌市向塘镇高田龚家人,嘉靖十八年(1539年),假冒四川籍参加武举考试,考取武生,讨平宜宾苗族叛乱,授副千户。

在兵部尚书张鏊推荐下,授南京振武营都指挥佥事,出任浙江都司参将,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防倭进犯。万历九年(1581年)去世,时年66岁。


• 俞大猷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志辅,小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人,祖籍南直隶凤阳府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俞大猷早年学习《易经》,世袭百户。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中武举,授千户、金门守御,经过兵部尚书毛伯温推荐,出任汀、漳二州守备,击破海贼康老,授都指挥佥事,平定新兴、恩平叛乱。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平定安南范子义叛乱,安定了海南的形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开始与倭寇作战,人称“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的倭寇,战功累累,常被弹劾,遭到免官。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累迁福建总兵官。

万历七年(1579年),病逝于家中,时年77岁,获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俞大猷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其诗词编成《正气堂集》。



• 李成梁:明朝后期辽东将领,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右卫首领王杲之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

李成梁有大将之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万历十九年(1591年)罢官。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岁,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 毛伯温明朝兵部尚书,将领,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祖籍浙江三衢,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绍兴府推官,擢御史,曾先后巡按福建、河南,迁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毛伯温工诗,著有《毛襄懋集》《东塘诗集》等。

嘉靖十八年(1539年),修筑大同所辖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瞄五堡,募军3000人防守,给田免赋,边防加强,录功加太子少保。次年,进驻南宁,安南莫登庸(越南莫朝(1527-1592)开国君主)乞降。

明廷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莫登庸为都统使,加毛伯温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为兵部尚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因鞑靼小王子入犯畿辅,被人诬陷弹劾,发放边疆,后归。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毛伯温因背上长出疽疮而死。隆庆元年(1566年),明穆宗毛伯温恢复了官职,并赐予恤典,天启初年,明熹宗追谥他为“襄懋”。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下诏夸奖毛伯温功绩。


• 袁崇焕明朝末年大臣、抗清名将,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出身商人家庭,在读书应举的同时亦爱好军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起家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1622年)请缨出山海关,投身抵御后金、收复辽东的前线,由山海监军累迁宁前兵备道,任上辅佐督师孙承宗构筑关宁锦防线,并于天启六年(1626年)在宁远阻挡后金汗努尔哈赤的攻势,取得宁远大捷,因功擢为辽东巡抚。

天启七年(1627年)取得宁锦大捷,不久即因同后金议和等行为受到非议而辞职,翌年被崇祯帝起用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袁崇焕复出后,誓言“五年复辽”,主张“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抚西虏(蒙古)以制东夷(后金)”,并处死了东江总兵毛文龙

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汗皇太极大举入塞,绕过袁崇焕在蓟州的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在北京广渠门、左安门击退后金军,随后被崇祯帝逮捕下狱。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崇祯帝以谋反大逆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直至清修《明史》认定其死于皇太极所设的反间计,袁崇焕才重获高度评价。袁崇焕的诗文所存无多,被今人辑为《袁崇焕集》。



• 孙承宗:明末大臣、民族英雄,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又升中允,历任谕德(官名,唐朝开始设置,秩正四品下,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清朝废除)、洗xiǎn(官名,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天启二年(1622年),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督师山海关外。汰逃将,肃军纪,在关外四年,前后收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11万,拓地400里,开屯田5000顷,岁入15万。

天启五年(1625年),因柳河之役兵败,受魏忠贤党排挤而求归。崇祯二年(1629年),在己巳之变中复职,于通州山海关抵御后金,复永平等四城,因功加太傅,辞不受。

崇祯四年(1631年),再出关整饬松山、锦州军务,同年冬,明军在大凌河之战中失败后,他因主张修大凌河城“召衅辱国丧师”而免官闲住。崇祯十一年(1638年),率家人守高阳城抗清,城破被俘,自缢而死。

孙承宗打造的山海关防务关宁锦防线在此后的20余年间,从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未能打破这道壁垒森严、布防严密的军事防线。较长一段时期内,山海关关门宁静,狼烟不举,基本稳定了京师东大门辽西走廊的军事形势。其著作有《高阳集》《督师全书》等。



• 孙传庭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将领,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孙传庭于27岁中进士,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

崇祯八年(1635年)还京任职,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擒获“闯王”高迎祥,消灭15股义军,稳定了陕西局面。

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清兵入塞,赴京勤王,在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翌年升任保定总督,不久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遭到崇祯帝怀疑而下狱。

崇祯十五年(1642年)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潼关进剿李自成,在郏县之战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战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51岁。他所率领的秦军是明朝末年的一支劲旅,但最终在与李自成的交战中战死沙场。

死后仅5个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有《白谷集》《鉴劳录》《省罪录》等作品传世,后人辑为《孙忠靖公全集》。



• 卢象升:明朝末年大臣、名将,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及员外郎、大名知府、大名兵备道等职。

崇祯六年(1633年)防备农民军有功,此后历任郧阳抚治、湖广巡抚,在湖广地区镇压农民军,得到崇祯帝赏识,于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委任他经理南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后加山西、陕西,称“七省总理”,赐尚方宝剑,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分别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围剿农民军。

崇祯十年(1636年)冬,调任宣大总督,再次获赐尚方宝剑,防范清朝。崇祯十一年,加兵部尚书衔。同年适逢清兵入塞,他奉命入卫京师,并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获赐尚方宝剑。期间力主对清抗战,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及关宁总监高起潜(明朝末年宦官)不合,处处受到掣肘,被崇祯帝褫夺兵部尚书衔,以侍郎衔督师。 

崇祯十一年12月(1639年1月),他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39岁。后获崇祯帝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烈”。清乾隆时,追谥“忠肃”。著有《卢忠肃公集》《卢象升疏牍》。



• 左良玉:明朝末年将领,字昆山,山东临清人,年少时早孤,虽不识字,但多智谋,善抚士卒,初为辽东车右营都司。

明崇祯元年(1628年),率军援辽与后金军作战。不久奉调山西、河南等地镇压农民起义军,渐升至总兵。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以督师杨嗣昌的推荐被拜为平贼将军,统兵与陕西明军挫败张献忠军于玛瑙山,因功加太子少保(东宫官职,正二品,负责教习太子。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都是东宫官职;少师、少傅、少保分别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李自成农民军战于河南朱仙镇等地,损失惨重,退兵至武昌,封为宁南伯。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晋封为侯,加太子太傅。由于支持东林党,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chéng等阉党倾轧。顺治二年(1645年)进兵南京,至九江时,病重逝于军中,其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 吴三桂明朝末年将领,清朝初期藩王,字素存、长伯、月先,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原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锦州总兵吴襄之子,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外甥,自幼便粗通弓马骑射,以武举承父荫,初授都指挥,后擢总兵。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吴三桂上书降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此后,吴三桂作为将领,先帮清军消灭了李自成大顺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受平西大将军,会同清军进攻南明云贵地区,后来清廷命他镇守云南。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晋封为平西亲王,并兼辖贵州省,与镇守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挥军入湖南,史称“三藩之乱”。桂、川、黔、湘、闽、粤诸省响应,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湖南衡州称帝,国号,改元昭武,同年八月,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


• 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西政权建立者,字秉吾,号敬轩,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出身贫苦,崇祯三年(1630年),以米脂十八寨响应王嘉胤起义,自称八大王,后自成一军。

崇祯七年(1634年),率部攻信阳、邓州,进入应山。次年,与高迎祥大举东征,转战今豫、鄂、皖各地。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与明总兵左良玉陈洪范战于郧西(今属湖北),失利,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次年再度起义。

崇祯十六年(1643年)攻克蕲州、蕲水(今湖北蕲春、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称西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取四川,在成都即位,号大西国,年号大顺,改成都为西京。后来清兵南下,退出成都。

顺治三年(1646年),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兵射死。张献忠统军作战十余年,善于以走致敌,运用远程奔袭、声东击西和里应外合等战法,出奇制胜,为推翻明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顺政权建立者,原名鸿基(李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年幼时为地主牧羊,成人后曾充银川驿卒。

崇祯四年(1631年)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靠农民军不沾泥(本名张存孟,是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首领之一),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王自用病卒后,与张献忠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

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被杀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等地。

崇祯十六年(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改襄阳为襄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改西安为西京,定军制、封功臣、开科取士,攻取北京,推翻明朝统治,改明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部,变武将称谓,定品位,完善军制。后与吴三桂多尔衮山海关开战,不幸战败。

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通山县(今属湖北)九宫山被地方武装杀害, 享年40岁。李自成统军作战十余年,重视从严管理、训练部队,注意密切民众关系,善于把握战场主动权,常以灵活战法出奇制胜,并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2024年5月,李自成像计划迁移至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搬至“闯王寨”景区,至此“李自成”终于回到陕西老家。

3、文学家:

• 高启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生于吴(今江苏苏州市)之北郭元末曾隐居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征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年),受命教授诸王,擢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就,返青丘授徒自给。

洪武七年(1374年),苏州知府魏观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于南京,时年39岁。

其诗雄健有力,才情奔放,一变元末缛丽诗风,格调清新俊逸。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虽摹拟痕迹未免,汉魏六朝、唐宋均有涉猎,却情感真挚,映照当时,风韵独造。诗写民生,质朴真切,富于生活气息;吊古抒怀感慨深沉,风格雄劲奔放。著有诗《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文《凫藻集》五卷,词《扣舷集》一卷。



• 杨基: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并称为吴中四杰”。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



• 张羽明朝太常寺丞,字来仪,江西浔阳(今九江市浔阳区)人,官至太常寺丞,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张羽又与高启徐贲王行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吕敏陈则,并称“北郭十友”、“明初十才子”。

• 徐贲bēn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张士诚死后,俆贲张羽避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洪武七年(1374年),被荐入朝;洪武九年(1376年)春,奉使晋、冀,授给事中。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年),大军征讨洮岷,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犒师不周”处死。



• 王守仁:明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王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为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57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注“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阳明心学”后来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朝)第一流人物”。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 袁黄明代思想家,初名(袁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袁了凡),世称“了凡先生”,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人。

青少年时聪颖敏悟,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辟书院,令高才生从袁了凡受经学。万历五年(1577年),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

万历十六年(1588年),任河北宝坻(今属天津)知县,后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万历二十年(1592年),适日本侵略朝鲜,朝廷大举东征,节节败退,汉城(今首尔)、平壤相继陷落。

万历皇帝接受朝鲜王室之邀,出兵援朝袁黄在援朝军队中出任兵部参赞军事,在收复平壤的战役中立有谋划之功。后袁黄因故罢归家居,闭户著书,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享年73岁。

袁黄有《历法新书》《皇都水利》《宝坻劝农书》《了凡四训》等著述22部。《了凡四训》教诫袁氏后人及世人,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行善积德,并且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了凡四训》每篇都有其要旨,通篇下来不仅是劝人要积德行善,还有区别于其他类似文字的积极一面,不论来世福报,而是用今生行善,即可有求必应的举例来劝人。

《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深远,被称为“中国第一善书”。



•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道人,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年)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愤而弃官归里。

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吴下三冯”之一,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自号龙子犹茂苑外史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平平阁主人等,别署姑苏词奴绿天馆主人可一居士无碍居士茂苑野史氏香月居主人詹詹外史

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时在苏州、无锡、乌程、麻城等地做处馆课童。后科场失意,内心忧愤,回归故里,一度出入青楼酒馆,卖文为生。

1630年,始成贡生,次年授丹徒县学训导。1634年,冯梦龙官任寿宁知县,为民兴利除弊,甚有政绩。1638年,辞官归里。1644年,经历“甲申之变”后,南明福王自立于南京,冯梦龙刊行《中兴伟略》,寄希望于明朝中兴。1646年春,于兵火中自浙江台州苏州,途中感愤而逝。

冯梦龙思想上受王守仁李贽影响,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伪礼教,主张以“情教”取代“宗教”,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其家多藏书,辑有《三遂平妖传》《智囊》《广笑府》《春秋指目》《古今谭概》《墨憨斋定本传奇》等。

冯梦龙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编写刊行通俗文学,经冯梦龙改订、出版的小说、戏曲和民歌数十余种,著名的有《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简称“三言”。他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李贽zhì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名载贽(载贽),后改姓,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福建泉州府(福建省泉州市)人,幼年家贫,跟随教书谋生的父亲识字读书,22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

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湖北麻城芝佛院,其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后被诬下狱,自刎于狱中,享年76岁。 

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童心说”,强调真心,创作要“绝假还真”,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这一倾向亦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凌濛初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号空观主人。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仕至南京刑部员外郎,父亲曾任常州府同知等职,12岁入学,18岁补廪膳生,应举入试,四中副榜。

天启(1621年-1627年)年间入都就选,直至崇祯七年(1634年),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料理河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房村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围困,拒绝投降,呕血而死。

凌濛初在文学上受以李贽为代表的进步思潮的影响,与汤显祖袁中道冯梦祯等人均有交往,致力于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戏曲有杂剧九种,大部分散佚,今仅存《识英雄红拂莽择配》《虬髯翁正本扶馀国》《宋公明闹元宵》三种,所作传奇《乔和衫襟记》仅存部分曲词,收于《南音三籁》中。

凌濛初著称于世的小说集为《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冯梦龙的“三言”合称“三言二拍”。还著有诗文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等,辑增有《东坡禅喜集十四卷》等,辑评有《合评选诗七卷》《陶靖节集八卷总论一卷》等,编辑有《东坡书传二十卷》《圣门传诗嫡冢十六卷附申公诗说一卷》等。



• 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官员,字小修,湖北人,"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合称"三袁"。少即能文,六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其在文风上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

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写得较清新。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杮录》(《袁小修日记》)20卷。



• 冯梦祯明代诗人,著名佛教居士,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

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后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被外谪广德州判,复又累迁南国子监祭酒,3年后被劾罢官,遂不复出,移家杭州,筑室于孤山之麓,上梁之日恰逢积雪初晴,遂以此名其堂为"快雪"。

冯梦祯为人高旷,好读书,好奖掖后学。诗文疏朗通脱,不事刻镂,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录》1卷、《历代贡举志》等。


• 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杨慎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明武宗居庸关时上疏抗谏。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72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

杨慎在滇南30年,博览群书,其诗词曲各体皆备,自有一定的风格。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风气之外。著作达400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著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众多诗词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还被用作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 兰陵笑笑生:明代作家,是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又名《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所用的笔名,此人真实身份已成为历史谜团。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白话小说的作家,兰陵笑笑生在小说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所创作的《金瓶梅》以市井人物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西门庆的家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种种世态人情和黑暗面,对人性的描写细腻深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 归有光: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字熙甫、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次年会试落第南归,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20余年,生徒常达数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后又七赴春闱wéi(指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皆不第。

他关心家乡水利,曾考察三江古迹,著书《三吴水利录》,后来,海瑞巡抚应天十府,兴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时,采用了归有光的许多建议。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御倭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年近60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授长兴知县。任内重视教化,治政廉明,因得罪上司被迁为顺德府通判。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学士高拱赵贞吉举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后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人称“归太仆”。

隆庆五年(1571年),归有光病逝,享年66岁。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以老儒身份与当时的文坛盟主王世贞相抗,斥其为“庸妄巨子”。其文上承唐宋八大家,清人将其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相提并论,近人则称他们为“唐宋派”。

其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能以情动人,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又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亦能作诗,著有《震川先生集》《易图论》《尚书叙录》等。



 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

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厌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20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王慎中: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字道思,号江南,别号遵岩居士,福建晋江(今泉州)人。自幼聪颖,4岁能诵诗,18岁中进士,任户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祠祭司。当时与四方名士如唐顺之陈束李开先等一起讲习,学业大进。

1533年后,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山东提学佥事、江西参议、河南参政等职,因触犯大学士、礼部尚书夏言,丢官还乡。居家后,将主要精力用于古文写作,当地学子纷纷上门请教学业,终日不绝。

王慎中写的文章,早年受“前七子”影响,后来明白了欧阳修曾巩作文之法,大加推崇,尽焚自己旧作,一意效仿欧、曾。他主张学习唐宋古文,认为唐宋散文是秦汉散文的继续和发展,他尤其赞颂曾巩,认为曾巩的文章达到了最高境界

他强调学习古人的作文之法,不能拟古,要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学习古人文章的形式手法中,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他与唐顺之齐名,天下称他们为“王、唐”。

其所作散文描写细致明畅,结构严语,言华美而又意味深长。诗作,初工艳丽,后放纵自然。著作有《遵岩集》《玩芳堂摘稿》《遵岩子》《王参政集》《王遵岩先生集选》《王遵岩文选》等。


 唐顺之明代大臣、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字应德、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中获得第一名(即会元),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后调任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督师抗倭途中不幸染病,不久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 

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其著述宏富,有《荆川集》《类编草堂诗诗余》《左氏始末》等存世。



 赵贞吉:明朝中期大臣、学者,南宋右丞相赵雄之后,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桐梓坝(今四川省内江市)人。自幼聪慧,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授翰林编修。后历任教习宦官、会试同考官、右中允兼管国子司业事等职。

“庚戌之变”时,明世宗集百官商量对策,只有赵贞吉反对议和,得到世宗赞赏,升左谕德兼御史,因严嵩陷害,被贬谪为荔波典史。

嘉靖四十年(1561年),迁户部右侍郎,因严嵩排挤,被罢官。隆庆元年(1567年),被起复为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因受到穆宗欣赏,于隆庆三年(1569年)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次年兼掌都察院事。

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部率众降明,赵贞吉力议接受归降,促成“隆庆和议”。由于与阁臣高拱不和,彼此倾轧,不久被排挤而去,致仕归家。晚年从事讲学,后来杜门谢客,专心著述。

万历四年(1576年)去世,享年69岁,获赠少保,谥号“文肃”。

从“庚戌之变主战到“隆庆和议主和赵贞吉能在纷乱时局里冷静审视国情时势,务实地作出利国利民的精准决断,避免了明王朝议和后可能导致的“岁遣重使,输以岁币”的局面,换来了明朝与蒙古边境数十年的和平互市。其诗文集被整理为《文肃集》,今人辑有《赵贞吉诗文集注》。


 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被称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原名仙侣(李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自幼聪颖,擅古文词。

崇祯十年(1637年),考入金华府xiáng(古代的学校,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杭州,后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筑“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康熙十九年(1680年)病逝。

李渔曾设家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成为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

一生著述500多万字,其戏曲论著《怜香伴》《蜃中楼》《闲情偶寄》等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其作品情节曲折、语言幽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

另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作品。此外,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等。



•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游记散文作家名弘祖(徐弘祖,字振声、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自幼好学,饱读诗书,对图经地志尤为衷情。15岁时参加童试,未能考上,父亲去世后,便在家中种田侍奉母亲。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21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因长时间跋涉,徐霞客患有严重的脚疾,到云南时已无法走路,于是徐霞客更为专心地编写《游记》《鸡足山志》,基本完成《徐霞客游记》的编撰。后来徐霞客身患重病,丽江太守用官车将其送回江阴老家。

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病逝,终年54岁。徐霞客的遗作经好友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名为《徐霞客游记》,它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被称作“古今游记第一”。徐霞客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成为世界上对地质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



• 杨嗣昌明朝后期大臣、诗人,字文弱,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兵部右侍郎兼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之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历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兵备副使、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山西军务等,因屡次疏陈边事,为明思宗:朱由检所赏识。

崇祯十年(1637年)初,入京任兵部尚书,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对主和,以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军,为此奏请增兵、增征“剿饷”,并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次年六月,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

崇祯十二年(1639年),又请增征“练饷”。同年,因张献忠拒抚再起,以“督师辅臣”身份南下湖广,调集各路明军追剿张献忠等部农民军。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督率左良玉等挫败张献忠玛瑙山(今四川省万源市境内)等地,加太子少保,但随后被张献忠“以走致敌”的战术牵制,疲于奔命。

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此时杨嗣昌已患重病,闻此消息后惊惧交加,死于沙市今湖北省荆州市,享年54岁。杨嗣昌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杨文弱先生集》《武陵竞渡略》《野客青鞋集》《地官集》等。今人辑有《杨嗣昌集》。



• 徐祯卿:明朝官员、文学家,字昌谷,江苏吴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左寺副,后坐失囚,被贬至国子博士。正德六年(1511年),徐祯卿去世,年仅33岁。

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又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并称“弘治十才子”,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并称“弘正四杰”。

其诗歌风格,熔炼精警,论诗贵实,反对追求形式,空陈华藻,强调为文“必本道德之衷,遵作者之度。”主要著作有《徐昌谷集》《迪功集》。

4、书法家、画家:

• 祝允明明代著名书法家,字希哲,因长相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6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19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弘治五年(1492年)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于正德九年(1514年)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

嘉靖元年(1522年),转任为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朝中期书法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阳询)、虞(世南)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他的书法风格多变,既能写出端庄典雅的楷书,又能挥洒出豪放不羁的草书,其草书作品气势磅礴,笔势奔放,被誉为“明代草书第一人”。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 董其昌明朝后期大臣、书法家、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河南参政。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继位,授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参修《明神宗实录》。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崇祯五年(1632年)任太子詹事。崇祯七年(1634年)回归乡里。崇祯九年(1636年)去世,谥号“文敏”。

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其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

其书法以行草书见长,风格飘逸空灵,自成一格,楷书笔道圆浑,使转灵动,圆劲秀逸,平淡古朴,其书法理论对后世影响较大,作品有《戏鸿堂帖》(刻帖)。颇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 王宠: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江苏苏州)人,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诗文声誉很高,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

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



郭谌shèn:明朝著名书法家,字信夫,号盘浒居士德平(今山东德州临邑县)郭家村人,自幼聪明,读书有独到见解,不到20岁便考上了庠廪员(明、清两代对府、州、县学生的别称),不久又补弟子员。书法绘画俱佳,书法尤为出名,其《草韵辨体》受到神宗皇帝赞赏。


• 沈周: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富裕的书香绘画世家,少时师从陈宽学习诗文,青年时期师从伯父沈贞,还有刘珏杜琼赵同鲁等学习绘画,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从未应科举征聘,始终过着田园隐居生活

正德四年(1509年),沈周去世,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创始人,山水、人物、花鸟皆能画,以山水画创作最负盛名他师法“元四家”,并上溯董源巨然,同时旁涉南宋院体画和浙派等,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呈“细”“粗”两种面貌,笔墨苍劲有力,构图造境强调山川恢阔的“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平淡、质朴、宏阔,代表作有《沧州趣图》《庐山高图》《魏园雅集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著有《石田集》《石田稿》《石田文钞》《石田咏史补忘录》《客座新闻》《续千金方》等,但大多散佚。



• 文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名壁(),字徵明,号衡山,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待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衡山,出身仕宦之家,早年攻诗文书画,师事吴宽李应祯沈周等人,少时即负盛名。

正德末年(1511年),被巡抚李充嗣向朝廷举荐,便任命其为翰林院待诏。世宗即位,文徽明参与纂修《武宗实录》,并担任经筵讲官。后辞官南归,筑玉磬山房,家居以翰墨自娱,潜心书画30余年。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去世,时年90岁。

文徵明在世时收藏过不少赝品,他收藏过的“绢本”《小草千字文》是伪作,“绢本”的小草伪作大约写于元末明初之间,被文徵明等人误认为“怀素真迹”误导世人数百年,从这件“绢本”小草伪作中可以证实文徵明的鉴定水平并不高。

他的书法风格温润秀劲,稳重老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擅长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其书法作品在当时就备受推崇,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花鸟画,其题材和表现技法属于文人写意画的范畴,朱竹、菊花、兰花、水仙和古木竹石为其花鸟画主题,他重视用笔墨表现出花卉的美和特征,技法的变化都与对象特征紧密结合;山水画为其艺术创作的主要方面,传世作品数量最多,风格也多样,代表作有《昭君图》《采桑图》《绝壑鸣琴图》等。



• 唐寅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字伯虎(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画作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风秀逸生动,诗文亦有很高造诣,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直接影响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变,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布在苏州吴县一带,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16岁中苏州府试第一,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从此唐寅丧失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寅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时病逝。

唐寅在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秋风纨扇图》等。


• 仇英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字实甫,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后移居苏州,出身寒微,初为漆工,兼彩绘栋宇,后改习绘画,在苏州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受到文徵明的器重,并从周臣学画。

嘉靖十一年(1532年),仇英曾应王宠邀约,为王献臣拙政园作《园居图》颇受称赏。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昆山收藏家周凤来之邀,坐馆六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仇英在鉴藏家项元汴家作画,得以目睹项家收藏的宋元名画千余幅,经潜心观赏和刻苦临摹,画艺大进,终以精湛全面的才能蜚声画坛,跻身吴门四家之列。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仇英卒。

仇英精研“六法”,人物、山水、走兽、界画俱能,临古功深,落笔乱直,“精丽艳逸,无惭古人”。在继承唐宋以来优秀传统基础上,吸取民间绘画和文人画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尤有建树。

存世代表作有《桃源仙境图》《汉宫春晓图》《右军书扇图》《秋江待渡图》《人物故事图》等,他的画风对明代晚期的尤求和清代禹之鼎等画家均有深刻影响。


• 周臣:明代著名画家,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

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周臣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人的作品,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

5、发明家:

• 王征(徵):明代中后期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字良甫,号葵心,又号了一道人了一子支离叟,西安府-泾阳县-鲁桥镇-温丰乡-盈村里-尖担堡人,兴趣广泛,涉及机械、水利、天文等多个领域,发明了水力驱动机械,可用于灌溉和粮食加工,改进和发明了一系列天文观测仪器,如浑象、日晷等,还对水利工程进行了多项改进和创新,设计了新型的堤坝和水库。

王徵父亲是个擅长数学的私塾先生,著有《算数歌诀》《浒北翁训子歌》,对王徵童年智力的开发与爱好有很大影响。王徵的母亲张氏,是奉仪大夫张鉴的妹妹,舅父张鉴是关中理学名儒,通晓兵法,善制器械,这对他后来热衷于西方科学技术和从事发明创造产生了直接影响。

万历十三年,年方15岁的王徵娶舅母尚氏侄女为妻,16岁中秀才,17岁进入邑庠(县学)读书,受到较好的教育。万历二十二年,24岁的王徵中举,其后九次进京赶考,都落榜了,直到52岁时才中进士,在此期间,他同意大利在华耶稣会领袖利玛窦等人有接触,并加入耶稣会。

王徵出仕前,在家乡布履粗食,以科学研究为主,研制过水力风力载重机械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发明创造了多种半自动化生产工具,主要有:虹吸、鹤饮、轮壶、代耕、自转磨、自行车等。

虹吸“引之则通,不加人力而昼夜自常运矣”;鹤饮“可省夫力十之五”,这两种都是用于灌溉的工具;“代耕”为相当于两匹马力的耕具。他还创造了灭火的水铳,用以御敌的连弩等。

这些器械王徵自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中都绘图附说,从制作到用途一一介绍,这些器具是我国农业机械史上变人力耕作为机械耕作的大胆尝试。王徵为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结交外国传教士,甚至接受了洗礼,成为一名天主教教士。王徵对明末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曾起重要作用。

天启三年(1623年),王徵读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职方外记》一书,深受启示,下决心钻研与介绍西洋“奇器”的科学。天启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西安出土,西方传教士汤若望金尼阁鲁德昭阳玛诺等接踵来到陕西,在王徵的帮助下,于西安市糖坊街建立了天主教堂。同时,他还帮助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修订、刊印了《西儒耳目资》一书,为西洋人学习汉语提供了方便。

随后,王徵到北京又结识了瑞士传教士邓玉函意大利龙华民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同他们互相探讨学习。王徵为了翻译西方科学著作,50岁时,向金尼阁学习拉丁文,向邓玉函学习数学测量知识

邓玉函口授、王徵笔录的一本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的西方科学译著《远西奇器图说》于1627年在扬州出版,书中主要叙述西方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力学知识,着重介绍了力学原理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包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

《远西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本有关西方力学的编译著作,王徵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

他引进科技的目的,完全为了济世致用,然而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却遭到那些腐儒的嘲讽,说他干的是“工匠技艺”、“君子不器”等,但王徵并不灰心丧气。  

王徵出仕后,曾任广平和扬州推官、山东按察使佥事等职。在广平任内,他兴办水利,疏浚清河,灌田千余顷。在扬州,他为民请命,抵制官府的横征暴敛。王徵刚毅正直,不阿权贵,当时各地为魏忠贤大造生祠,地方官争先前往叩拜,唯独王徵拒不往拜。  

崇祯七年(1634年),64岁的王徵在家乡创立了“仁会”,其主要工作为救济灾荒、免费治病、安排过往旅客住宿,给无依无靠者送衣、送葬等。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几次派人到王徵家里请他随军执事,王徵坚辞不允。后来,起义军攻占北京的消息传到陕西,王徵在自己选好的墓石上亲自题了“了一道人之墓”,绝食七天而死。  

王徵著述甚丰,除译著《远西奇器图说》外,还有《新制诸器图说》《两理略》《了心丹》《百子解》《学庸解》《士约》《兵约》《西书译释》《山居咏》《事天实学》《天问解》《西洋音诀》等。



• 徐光启:明代农艺师、天文学家、数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 赵士祯:明代军事发明家、火器研制专家,字常吉,号后湖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早岁为太学生,游于京师,一生中研制改进多种火器,且善书能诗,著有《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赵士桢给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条陈,建议制造番鸟铳chòng,其中“迅雷铳”、“掣电铳”为当时最新式火器。赵士桢将其中七架绘了图样,并撰文对其构造、制法、打放架势等作了详尽说明,名为《神器谱》。

此后,赵士桢不断精益求精,至万历三十年,改进原来只能连发5弹的迅雷铳,使其可以“战酣连发”,一气发射18弹。他还发明了“火箭溜”,这一发明是中国火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赵士桢发明的“迅雷铳”、“掣电铳”、“火箭溜”、“鲁密铳”、“鹰扬炮”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作用,影响巨大,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给予高度评价。



• 宋应星: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兄宋应升参加乡试中举,奉新诸生中只有其兄弟二人中举,故称“奉新二宋”,后六试不第,遂绝科举之念。

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任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在分宜县任教四年是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崇祯十一年(1638年),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归里;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次年,辞官返回奉新。

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宋应星的科学成就主要是其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明朝以前农业手工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经验。

其所著的《天工开物》分《乃粒》《乃服》《彰施》《作咸》等共18章,插图123幅,涉及农业手工业各个方面,堪称中国古代农业、工业技术百科全书,被视为中国科学史的代表作。

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等著作,多已失传。后在江西省发现其4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奉新县建有“宋应星公园”和“宋应星纪念馆”,“宋应星纪念馆”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医学家:

•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李时珍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30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

曾被楚王聘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楚王推荐进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王府和太医院中大量医书,医学水平大增。

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详细记载了16世纪以前中国发现的药物种类、性状、产地、炮制方法以及功效主治等内容。1593年,李时珍逝世。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 万密斋:明代医学家,史称“医圣”,原名万全,号密斋,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是明代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

万密斋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精医术,擅书法,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50多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豫、皖、赣,名噪隆庆万历年间,后被康熙皇帝嘉封为“医圣”。

其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子目有《万氏儿科》《妇科发挥》等10多种,108卷。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 张景岳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创始者,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幼随其父游京城,14岁时从京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中年从军,曾到过燕、冀、鲁等地,后回乡致力于医学。于医之外,亦旁通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等学。 

张景岳积30年辛劳研究《素问》《灵枢》,终于撰成《类经》。《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在医学理论方面,张景岳根据《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学派”。

其著作《景岳全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了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还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 王肯堂明代大臣、医学家,字宇泰、损仲,号损庵,又号念西居士,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南京刑部右侍郎王樵之子,山东按察副使王皋之孙。王肯堂原住金坛西方边村,后随父迁至金坛县城。

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习儒,雅工书法,兼及医理。万历十七年(1589年),举进士,后选为庶吉士,被授翰林院检讨,因博学多闻,而声著馆阁。

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犯朝鲜王肯堂上疏,愿假御史衔,练兵海上,抗御倭寇,言不见纳,遂引疾归里。王肯堂17岁时,曾因母病,锐意习医,渐精其术,辞官后遂穷心医道。家居14年,乡曲有抱沉疴者,求无不应,生活甚众,暇则以著述自娱。

万历丙午(1606年),吏部侍郎杨时乔力荐之,补南京行人司副,以福建参政致仕。万历癸丑(1613年)卒,享年65岁。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证治准绳》一书,该书44卷,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论及的科目和病种十分广泛,每一证先综述历代医家治验,后阐明己见,不偏执于任何一家,故广为流通,多为后人所习用,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还著有《肯堂医论》3卷,是其在内科杂病妇科治验方面的临证心得和对医学的评论。所辑刻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集了自《内经》起至明代以前各朝较有代表性的医著44种,为现存较有影响的医学丛书。

人类智慧博物馆
保持一颗童真的好奇心,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