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长城西庄头段
山西原平,地处晋北中部要塞,是吕梁、恒山与太行山支脉 交叉地带,也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更是由雁门关南 下的必经要道。原平境内长城遗址分布甚广,长城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有烽烟频起的战事在这里发生,有民族交融的史实在这 里形成,也有秦汉名人的故事在这里流传……长城文化始终滋养着原平大地,长城精神不断激励着原平人民。当今,原平人民 崇文尚武的特质体现了长城文化的浸染,孕育了一代代将士的魂魄,其文化传承与长城精神一脉相承。原平境内的长城遗址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史记·匈奴传》中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 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今原平市西山,段家堡 乡张其沟以东至寺梁村北山山脊,有一段遗址应属战国赵长城, 山脊上一条曲折有形的白石线明显可证。从战国初至明代中叶, 各朝代在原平境内均有修筑长城的活动。从现存遗址看,体量最大, 里程最长的当属东魏长城。东魏长城原平段由相邻的宁武县三张庄后村进入原平市轩 岗镇北梁村,再经白草洼、糜子洼、长畛,越无名河至四十亩、 大立石、陡沟、下马铺等村庄,入段家堡乡西庄头、南妥,跨过 阳坡河至黑峪村,其间墙体存在较多,虽有断缺,但走向明显; 从黑峪障城到东窑头、官地村一带,由于地势逐渐趋缓,道路交 汇较多,人为破坏严重,遗址基本消失;再从东窑头山梁经南岭 至牛食尧、张其沟、大西沟、老窝、田庄,与代县白草口相接, 与明长城平行交汇。全长约80公里(含北齐长城利用段),各段 墙体多为土夯或片石垒砌,保存较好的段落是四十亩村至陡沟村 一带,该段由砂岩质片石或铝、锰等矿石构筑,残存墙体高1— —2.5米,顶宽2—2.5米,墙体剖面夯土中含有多层木材灰及少量木炭块,火烧痕迹明显,墙体砌石被烧结成块状,外表呈褐色 或淡绿、浅黄色玻璃质晶体,多处与山脊炼成一体,有些从高处 滚落,体积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1米,形态各异,外表色若彩 釉,故民间有“火烧边墙”之说。据《北史》《魏书》《北齐书》和《资治通鉴》等记载,公元543年(武定元年)所筑的肆州长城即在原平市与宁武县境内。 《北史·齐本纪上·神武帝纪》载: “是月(武定元年八月),神武命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四十日罢。”此外, 经查阅史料可知,《魏书·孝静帝纪》中的“齐献武王”与上述 “神武帝”均指东魏高欢。“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与上述“四十日罢”,记载了参与修筑长城的人数和时间。至于筑城地域“肆 州北山”,即从现在宁武县西南部到中部,再向东延伸至原平境内的西山地区。从现今地形分析,即是汾河与桑干河上游的分水 岭,恒山、吕梁山支脉云中山、芦芽山、管涔山交接处。从古时地势看,这里应属战略要地,以当时东魏所处的情势分析,这段 长城主要是用来防御北方柔然的,至于西魏,则不是重点。 史书记载: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所筑长城,位于肆州北山,西起马陵戍,东至土隥。这里关于东魏长城的修筑位置基本上有了明确的记述,但在将近1500年后的今天,如何确定其位置也不是简单的事。下面我们就“肆州北山”、“马陵戍”、 “土隥”三处地名逐一分析。关于“肆州北山”。史书亦称“肆州北境”,经查阅《山西早期长城研究》,文章为我们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和探究的方法:我们在确定与长城有关地名的位置之后,对当时东魏与柔然的战争与交往中所涉及的地名也进行了考 证,揭示了这段长城正位于东魏与柔然交界的肆州北境。今天在山西省原平市和宁武县保存的一段长城,其地望恰与肆州长城相对应。 在东魏时期,北方柔然经常袭扰肆州境内,双方交恶甚多, 同时也相互采取了“和亲”等缓和策略,比如,双方数次交换嫁女于王室,其中,公元541年东魏权臣高欢亲送公主于“楼烦”, 均有史料可证。柔然方面遣使迎公主于“新城”之南,这里的楼 烦在今崞阳镇正东的大阳村,新城则是在今朔州市朔城区南(旧为山阴县)。双方迎送的地点应该是东魏与柔然的交界地带,即 所谓“肆州北境”。今原平市崞阳镇即历史上的崞县古城,是由雁门关南下,通 往太原的第一座节点古城。明《永乐大典·太原府》所记载的代州崞县内容中有: “楼烦城在崞县东一十五里,……今遗址存焉”,“县东(指崞县古城东),楼烦故址存焉”。这座楼烦城就是现存的大阳村,这里依然保留着古城的轮廓,如今是“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名村”,村中现存三座古城门(西门、南门、暗门), 还有古槐、古松,庙宇、戏台、民居、藏书阁、石狮、旗杆、石砖雕、影壁匾额等一系列古迹,村中尚存断檐残基,古楼烦城的模式元素随处可见,修复中的南门和西门仍是村民进出的必经之路。追古抚今,可以想象高欢躬送公主来到这里时的悲壮场面。 同时,距此城东北方向的名刹五峰山,北魏石刻造像,高欢石栈道等都为这一史实作了佐证,民间传说更是维妙维肖。关于“马陵戍”。查阅当地长城研究者亲自走长城的第一手 资料 ,参阅有关东魏长城的研究文章,可以发现《魏书·孝静纪》 和《北史·齐本纪》中的“马陵戍”以及“土隥”,当前均无确定 位置可寻。《宁武长城》的编者是这样叙述的: “史书中记述的这 段西自‘马陵戍’(今静乐县西北,属芦芽山区)、东至‘土磴’ (又称土寨,今原平崞阳镇西北,云中山北端)的长城,分布于 宁武县、原平市……。”笔者认为这种陈述符合实情。也有研究 文章认为“马陵戍”或为今宁武县苗庄古城……”,事实是苗庄 古城位于宁武境内东魏长城的中段偏东,略近原平界,所以把起点定在这里也不是合乎实况的。而且《宁武长城现状与保护措施》一文明确:在宁武县境内,“东魏肆州长城起于和原平市交界处 的宁武县余庄乡三张庄村至宁武县东寨镇桦林沟村,共途经3乡 (镇)17村,墙体总长度为53584米,分为34大段。”桦林沟 村在芦芽山麓,地处静乐县西北,正合史籍记载的“太原府静乐 县马陵戍条: ‘马陵戍,在县北’。”显然,对于“马陵戍”的指 认还是模糊的概念。 关于“土隥”。多数研究者根据史料记载进行了推断,都认为“土隥”在今原平市崞阳镇西北。而且进一步认定,位于崞阳镇西北的段家堡乡黑峪村附近的黑峪障城,即“土隥”所在。这是一种较普遍的认定。 近年来,有本土长城研究者通过走长城和无人机俯拍发现,在原平市段家堡乡马家庄村东北1.5公里处的山梁顶部,有一段古长城遗址,远眺状如长蛇,近看体量硕大, 这段遗址全长约1300米,修筑材料属就地取材,与本地土质一 致,黏土和砾石混合筑成,主体呈梯形,收顶宽1.5—2米,基 宽约5—10米不等,高约3—5米,均覆盖野生茅草,保存较好。 主墙体旁20多米处,另筑一石砌高台,俗称“点将台”,高约7米,周长38米。遗址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与东魏、北齐长城基本相似。当地人俗称“六郎城”,相传是宋代杨六郎戍边饲养军马的地方,故山下村庄名为“马家庄”,该村旧址仍存, 残墙碎瓦随处可见。村子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草木丰盛, 宜牧宜耕。这段长城的东端是山险,突兀而高耸,站在高点前沿, 可远眺崞县古城,近观山下村庄,一处名为“土屯寨”的古村就在山脚下,又因史籍中有“土寨”一说,研究者把这段新发现的遗址认定为东魏时的“土隥”。可惜的是,听说这段长城遗址下,位于东魏长城末端的马家庄“六郎城”原有的石碑一幢,在文革中下落不明,当地村民只知其形,不知 其文。同时,这段遗址的相对独立存在也是划入东魏长城的疑点, 仍须实地考察论证。 综上所述,东魏长城原平段的现存遗址与史书记录基本相符, 即“遗迹+可靠记载”的考察要点相互对应。《魏书·孝静纪》《北 史·齐本纪》所载:武定元年(543)秋八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四十日罢”。这段 简短记录中的时间(武定元年)、地域(肆州北山)、人物(齐献 武王)皆有对应,其中工期(四十日罢)短,召夫(五万)多, 也有民间“高欢走马修边”的传说,用当代语言表达,即“时间 紧,任务重”。目前仅存起点(马陵戍)和止点(土隥)没有具 体对应的疑问,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鉴于我国古代政区地域变迁十分复杂,什么朝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应什么地名, 应该有充分的史料为证,即使是地名名称的概括化,也要有科学合理的结论。因此,针对东魏长城的考察论证,对于我们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魏书.孝静帝纪》《北齐书.文宣帝纪》《中国通史》
常潮民,山西省原平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教师书画院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原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期从事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全力推动群众书法事业的普及与提高,致力于组织学校开展书、画、摄影活动,培养新人,提高青少年文化艺术水平。曾多次获山西省青少年书法、绘画活动组织奖。个人书法作品曾入选山西省书展,发表于省内外报刊;摄影作品入选《千人摄影看山西》大展和汇编;文学作品在《现代中国》杂志以及省市级报刊多次发表。
贾耀中 | 三大白
冀俊文 | 七岩山游记
赵峰 | 活在人间
童利平 | 在孤独中飞翔——高更的一生
刘未 | 时间的风岁月的念
刘素清 | 时光书屋值班日志选【二】
刘素清 | 时光书屋值班日志选【三】
王东成 | 我的忧郁我的
周向琴 | 小树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