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快讯 | Stroke报道脑出血超急性期血肿扩大发生率与预后、手术时机参考等研究进展

学术   2025-01-31 11:53   北京  

学术动态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25年1月30日,澳大利亚Royal Melbourne Hospital神经科等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办的国际脑血管病领域知名专业期刊Stroke杂志(影响因子8.3,中科院1区)上报道了自发性脑出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目前,自发性脑出血(ICH)超早期血肿生长动力学及其临床相关性的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评估脑出血超急性期血肿扩大(HE)的发生率描述血肿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探讨超早期HE与脑出血后临床转归的关系,并评估氨甲环酸(TXA)对超早期HE的影响。

另外,有必要了解哪些患者在3小时时间点后仍可能继续出现血肿扩大,从而可能从微创手术中获益。

研究者发现,血肿增大多发生在超早期。超急性期血肿扩大与血肿持续扩大和不良临床结局相关,是治疗干预的一个靶点。另外,未观察到氨甲环酸治疗对超早期血肿扩大有影响。

论文/引用信息:Mutimer CA, Wu TY, Zhao H, Churilov L, Campbell BCV, Cheung A, Meretoja A, Kleinig T, Choi PMC, Ma H, Cloud GC, Grimley RS, Shah D, Ranta A, Mahawish KM, Yogendrakumar V, Sharma G, Donnan GA, Davis SM, Yassi N. Ultra-Early Hematoma Expansion Is Associated With Ongoing Hematoma Growth and Poor Functional Outcome. Stroke. 2025 Jan 30. doi: 10.1161/STROKEAHA.124.05013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882606.


据了解,在初次成像后的最初24小时内,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多达三分之一会出现血肿扩大,且血肿扩大与神经功能恶化、不良功能预后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减缓血肿扩大已被确定为脑出血的主要治疗目标之一。

研究者对STOP-MSU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计划的二次分析。鼓励在治疗开始后1小时内重复CT扫描。这项描述性研究纳入了在基线影像学检查后3小时内再次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血肿扩大的定义为血肿体积较基线增加≥33%或≥6ml。

这项研究纳入了105例接受1小时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中位年龄66岁,40%为女性,53%使用氨甲环酸)。从发病至基线影像学检查的中位时间为74min (IQR 56 ~ 87min),从基线至1小时影像学检查的中位时间为95min (IQR 74 ~ 132min)。超早期HE 41例(39%)。与无早期HE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的基线血肿体积较大(15.9ml vs 9.1ml, p=0.03)。与发病至基线影像学期相比,血肿增长率随时间显著降低(聚类中位数回归p<0.01)。在92例同时进行了1小时和24小时复查的患者中,超早期HE组(29%)较无超早期HE组(6.6%)更常见(p<0.01)。超早期HE与功能转归不良(mRS 3 ~ 6分;aOR3.87 [1.21-12.40], p=0.02)和死亡率(aOR6.16 [95% CI 2.15-17.68], p<0.01)。未观察到氨甲环酸治疗对超早期血肿扩大有影响(41%对37%,p=0.65)。

研究者在本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血肿增长发生在脑出血的超早期阶段-从发病到重新成像的中位时间为174分钟。这一发现支持了更大规模的院内研究结果,即血肿增长主要以非线性方式发生在最初的24小时内,且在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就诊的患者血肿扩大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者还发现,在症状发作后2小时内就诊的患者中,有39%出现了超早期血肿扩大。这项超早期血肿扩大率高于先前报道的水平。

血肿扩大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较为复杂。有人提出,初始血肿是由于单个血管破裂形成的,其初始扩张速度取决于血管大小。随后可能会有其他血管受到剪切力作用,从而导致继发性扩张。因此,限制血肿扩大的干预措施应重点关注在这一早期时间段内就诊的患者,正如目前在 TICH-3 试验(症状出现后 4.5 小时内使用氨甲环酸)和 FASTEST 试验(症状出现后 2小时内使用凝血因子 VIIa)中所进行的那样。

这一发现也支持了在脑出血特定治疗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时间指标的趋势,例如在患者就诊后一小时内进行急性降压和抗凝逆转,以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这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模式类似

在本项研究中,出现超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其基线出血量更大,功能预后更差,死亡率更高,尽管这些患者与未出现血肿扩大的患者在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以及基线脑室内出血率方面相似,而这些因素均与脑出血预后不良相关。

这表明,即便是在超早期时间点,该定义仍能检测出具有临床意义的血肿扩大。超早期血肿扩大可能是更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目标或临床试验结果,对于旨在减少早期血肿扩大的疗法而言。

对于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选择,最近发表的 ENRICH 试验显示其有益,尽管仅限于脑叶出血。对于超出超早期时间窗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微创手术,纳入的患者症状发作至手术时间最长可达24 小时,如 ENRICH 研究中从患者最后一次正常时间到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6.75 小时。因此,有必要了解哪些患者在 3 小时时间点后仍可能继续出现血肿扩大,从而可能从微创手术中获益。在我们的研究中,超早期血肿扩大与24 小时时间点的间隔血肿扩大相关,这一发现与文献报道不同。

本项研究发现,在最初未出现血肿扩大的患者中,超早期成像时间点之后血肿扩大的情况较为罕见,与超早期血肿体积相比,24小时血肿体积出现回缩,且24小时的中位血肿体积小于超早期复查成像时的体积。

目前,脑出血的急性期管理仅限于超早期降压和抗凝逆转(如有必要)作为护理包的一部分,以及卒中单元护理。近期研究表明,在院前及发病早期控制血压对脑出血患者有益。在本项研究中,有和无超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初始血压读数相似,但后续血压读数、管理及控制程度未获记录。

本项研究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氨甲环酸对24小时血肿扩大无影响,其对超早期血肿扩大也无影响。本二次研究是首次探讨氨甲环酸在这一早期时间段内作用的研究。

总之,本项研究发现对于发病2小时内就诊的脑出血患者,大多数血肿增长发生在症状出现后的前3小时内,这与之前的数据一致。超早期血肿扩大与24小时持续的血肿扩大相关,尽管间隔增长并不常见。超早期血肿扩大还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应成为未来临床试验中的关键治疗目标。

汇总 | 学术动态300期(2017-2025)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科技推动学科进步;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任何媒体、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须获得书面授权。

神外前沿
科技推动学科进步,神外前沿是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