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 厦门/北京神外团队在JNS报道双侧GPi-DBS治疗梅杰综合征安全有效

学术   2025-02-01 12:00   北京  

学术动态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25年1月31日,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等团队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主办的国际知名神经外科专业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影响因子3.5,JCR分区Q1,中科院2区)上报道了梅杰综合征DBS的治疗进展。


作者团队:Wentao Zheng, Qingpei Hao, Xi Chen, Yezu Liu, Zihao Zhang, Zhangyu Li, Jianyao Mao, Liwei Zhou, Sifang Chen, Guowei Tan, Ruen Liu


这项研究旨在探究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对梅杰综合征(Meige syndrome)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并基于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探讨术后预后的预测因素。

这项研究发现,双侧苍白球内侧部DBS是一种治疗难治性梅杰综合征的有效、安全且前景广阔的治疗选择,可为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带来持续改善,且不会引发认知或情绪相关的副作用。早期干预以及在苍白球内侧部感觉运动亚区准确放置电极对于优化长期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论文/引用信息:Zheng W, Hao Q, Chen X, Liu Y, Zhang Z, Li Z, Mao J, Zhou L, Chen S, Tan G, Liu R. Prognostic factors for long-term outcomes of bilateral pallid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eige syndrome. J Neurosurg. 2025 Jan 31:1-11. doi: 10.3171/2024.9.JNS24143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889296.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6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研究者所在中心接受GPi-DBS治疗的难治性梅杰综合征连续患者队列的医疗记录。在基线时以及此后每3至6个月,使用标准化量表评估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神经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对处于稳定状态的梅杰综合征患者在GPi-DBS后长期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的风险因素。

最终纳入并评估了50名稳定状态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2.9±24.8个月。在术后最终评估时,Burke-Fahn-Marsden强直性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的运动评分和残疾评分分别改善了69%(p<0.001)和61%(p<0.001)。术后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评分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改善。在整个持续神经刺激期间,整体认知功能、神经心理状态和情绪保持稳定。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较长(标准化β系数-0.375,95%置信区间-0.033至-0.011;p<0.001)和丘脑底核感觉运动亚区激活组织体积减少(标准化β系数0.597,95%置信区间0.002至0.003;p<0.001)与长期运动表现较差独立相关。

汇总 | 学术动态300期(2017-2025)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科技推动学科进步;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任何媒体、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须获得书面授权。

神外前沿
科技推动学科进步,神外前沿是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