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中老年健康的隐形“杀手”

健康   2024-12-14 07:30   北京  

「  本文阅读时长约  5 分钟  」

 


步入中年,健康隐患仿佛悄然上了发条,一点点侵蚀着生活品质,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群体,身体随着年龄增长代谢逐渐减慢,以及更年期前后的身体激素紊乱等原因,健康状况也会时不时地频频亮起红灯。


40岁的叶小姐,因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有一年以上的失眠问题,并且经常有消化不良的困扰。近两三个月,她更发现自己反复出现荨麻疹的症状,痒到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生活品质。为击退荨麻疹,叶小姐辗转多位皮肤科专家,却收效甚微。无奈之余,在友人建议下,检测体内的微量元素等,发现叶小姐B12严重缺乏竟是这一连串健康问题的 “罪魁祸首”。


维生素B12的缺乏,会让甲基化代谢机制陷入失衡的泥沼。体内组胺如同脱缰野马,无法被及时代谢清除,肆意堆积,组胺浓度飙升,荨麻疹由此爆发;同时,甲基化失衡还截断了血清素向褪黑激素的转化路径,褪黑激素分泌不足,安稳睡眠成了奢望。


当然也有很多人确实在注意维生素的补充,不少人满心疑惑:明明补了B族,为何还会缺B12?这恰恰是多数人的认知误区。拿上班族女性来举例,日常由于过分强调减肥,或者因工作压力导致的饮食不规律、食量偏小等,以及偏爱精致加工食品,本身消化功能欠佳等,多重因素叠加,这样B12的吸收率远低于正常用餐,三餐标准的人。


再者,高压工作如今屡见不鲜,压力像个无形的 “榨汁机”,大幅增加体内 B群的消耗量。市面上的天然B群产品看似诱人,但剂量未必契合个人需求,成分也常缺斤少两,8种B 群维生素未必齐全,身体消耗远超补充与吸收速度,维生素B12 自然难达标。


数据不会说谎,研究显示,以陕西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孕期女性中维生素B12的缺乏率为69.6%。一项针对中国65-74岁人群的研究表明,约有5%的人存在维生素B12缺乏或代谢显著缺乏的情况;而在75 岁及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超过10%。


维生素B12的影响远超想象,不止诱发失眠、荨麻疹,还剑指大脑记忆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自律神经。据统计,约30%的中老年人因B12缺乏,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症状;严重时,贫血悄然来袭,半胱氨酸代谢受阻,心血管疾病风险直线攀升,患病率增加约20%。



摄取量不等于身体需要量


虽说多数B群维生素无明确摄取上限,不必过度忧心过量问题,但摄取不足却后患无穷。在一般的情况下,民众可以多多补充B群,以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但由于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的相同,仍可能有摄取相同的营养素却仍缺乏,或是以为摄取足够,实际上却不足的情况。


任何营养素的摄取量不等于身体需要量,这样的观念最常被大众忽略,民众若想要精准地补充B群,可以运用功能医学的检测方式,精确找到身体到底缺乏哪种B群,并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制订个人化的营养计划,才能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成年人每天对部分常见维生素B族的推荐摄入量

如下 :

维生素B1——1.2毫克/天

维生素B2——1.4 毫克/ 天

维生素B6——2.4 毫克/ 天

维生素B12——2.4 微克/ 天

烟酸——15毫克/ 天

泛酸——5毫克/ 天

叶酸——400微克/ 天‍

食物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

维生素B1:

主要存在于小麦胚芽、葵花籽仁、瘦猪肉中,其次是粗粮


维生素B2:

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肾、牛奶、杏仁、小麦胚芽、粗粮中


维生素B3:

又名烟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肝脏以及酵母、鱼等食物中


维生素B5:

又名泛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酵母、蛋黄、豆类、鱼、蘑菇等


维生素B6:

主要存在于肉类、肝、蛋黄、全谷类食物、蔬菜和坚果中


维生素B7:

主要存在于干酪、牛肾、花生、胡桃,其次是蛋类,再次是粗粮


维生素B9:

又名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性食品中,如动物肝、肾、鸡蛋、豆类、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B12: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特别是肉蛋类和乳制品‍

END

未完待续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