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出现这2种症状,竟是「心梗」前兆?

健康   2024-12-21 07:31   北京  

「  本文阅读时长约  5 分钟  」

 


很多人对“心梗”印象都是:

毫无征兆、说来就来

疼痛剧烈、倒地不起


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70% 的心梗有先兆症状

手臂疼痛就可能是心梗发作的信号!



左侧手臂疼痛
警惕心梗发作


心脏问题引起的疼痛,通常会放射到左上肢,因为当心肌因为心梗出现缺血、损伤甚至坏死时,会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纤维。这些受刺激的神经纤维会将疼痛信号传入脊髓,并有可能与支配左侧手臂的感觉神经纤维产生 “串扰”,导致大脑接收到的感觉信号出现混淆,让大脑误以为是左侧手臂传来的疼痛,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牵涉痛。


一般来说,除左侧肢体剧烈疼痛外,若同时出现胸闷气短、头晕、恶心等症状,就是典型的心梗前期信号,一定要及时拨打120 等待专业救援,避免延误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双臂血压差≥10mmHg
提示心梗风险增加


多项研究表明,双臂血压差≥10mmHg 的人群,心梗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比差值正常人群高,双臂血压差可作为心梗风险提示指标提供依据。



01

动脉粥样硬化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常不均发生,一侧上肢供血血管病变更重,如斑块、狭窄致血流阻力大、血压低,造成双臂血压差增大。其本身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易引发心梗。

02

血管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人上肢血管先天发育有差异,影响血液灌注和血压,且可能伴有心脏潜在问题,增加心梗风险。

03

自主神经系统失衡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时,对两侧上肢血管调节不一致,拉大双臂血压差,也会影响心脏调节,增加心梗风险。

04

体液调节差异

病理状态下,体液调节机制影响两侧上肢血管不同,致血压差增大,间接影响心脏灌注,提高心梗发作几率。


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以及血压不稳定者,日常测血压要关注双臂血压差,若≥10mmHg,需排查原因,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警惕心梗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规避风险。













心梗说来就来?4件事或是“幕后黑手”!











心梗,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的,除了基础疾病,通常也与不良习惯相关:


01
生气

2021年发布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实验研究指出,生气是心梗、冠心病的一大重要诱因。生气、情绪激动时,机体会分泌压力激素,促使血液内的炎症性白细胞转移,导致血管内不稳定的斑块发生脱落,进而引发心梗。


02
吃过饱、太油腻

进食大量油腻,高热量食物后,人体血脂水平突然升高,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一方面会导致血液流速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增大;另一方面会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若患者本身的冠状动脉已经较为狭窄,很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通道,继而引发急性心梗。


03
熬夜

夜间本是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时候,如果打乱它的规律,对心脏的损害会很大。


  • 偶尔熬夜:打乱各种细胞介质和炎性因子的分泌。为了保证血压,心脏必须更卖力、更快速地泵血。


  • 长期熬夜:炎症因子和白细胞聚集易导致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硬化,心脏也必须花更多时间泵血。把控心跳的心脏传导系统被打乱节奏,出现心律失常。


很多人都在熬夜时出现突然心脏「咯噔」一下,仿佛下一秒心脏就要“蹦出来了”,这就是心脏早搏现象。熬夜后,如果出现早搏过于频繁,且伴有心慌、胸闷等情况,就要引起重视。


04
喝酒

既往绝大多数观察性研究提示,喝酒对心血管系统有害。即便是少量喝酒,也不应该作为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分析显示,每天每多喝一杯酒,收缩压升高 2.65 mmHg,出血性中风和房颤风险分别增加 125% 和 26%。













心梗发作,我们该如何应对











急性心梗一旦发生,便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较量。


拨打急救电话:第一时间拨打120 或当地急救电话,详细描述患者当下的状态、症状以及所处的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提供急救建议。


保持安静:让患者保持安静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过度紧张会导致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增加心脏的负担。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尽量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服用急救药品:如果患者身边备有急救药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心跳停止、呼吸消失等情况,应立即心肺复苏。



———— 广 · 告 · 时 · 间 ————


别不当回事!6个信号,说明血液太黏稠
药忘吃别慌!了解用药安全,补吃才能不 “踩雷”
男人过了40岁,8大健康标准一看便知,满足4个给您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