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不可不知的31个误区!痛风患者请立即停止相信!

文摘   2024-11-27 20:01   上海  


痛风是我国日趋递增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据统计,我国痛风患者总数已超过8千万,痛风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今天我们总结了痛风的31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不能吃肉,可以吃豆制品


在痛风急性期间,豆制品和干豆类食物是绝对禁忌的,缓解期豆制品也是要适量或少量食用。原因在于豆制品中的核蛋白分解为嘌呤,继而分解为尿酸,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和加重痛风病情。此外,植物蛋白代谢废物含量更高,大量食用豆制品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二:痛风患者不可以饮茶


痛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不要过量和饮用浓茶,特别是不宜在痛风发作时饮用。此外,中药茶中:车前草、金钱草、猫须草等,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预防痛风发作。茶水是呈弱碱性的,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对病情缓解有利。但是浓茶所引起的血管兴奋收缩对痛风患者不利,因此饮茶应以适量淡茶为宜。

误区三:痛风缓解期仍然要严格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在痛风缓解期,可以少量摄入含嘌呤的食物,过于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容易反复痛风。其原因是体内尿酸迅速下降,使得关节滑膜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过度严格控制饮食,不但嘌呤摄入明显减少,蛋白质摄入也不足。长期如此,也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误区四:吃参类,可以减轻痛风?


丹参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局部皮肤较暗,里面可能有瘀血。因此,丹参在痛风缓解期很适合患者服用。实证患者若是误服人参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上火”的患者更应忌食人参、红参等补品。西洋参性平,益肺阴,清肺火,痛风患者也应根据自身病情或在医生及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

误区五:荤菜含嘌呤高,痛风患者最好只吃素食



摄入蛋白质原则:均衡搭配原则,即动植物食物、多种食物搭配;蛋白质摄入推荐量应占总能量的11%~15%,即使痛风发作期也要保证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的供给。

荤菜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荤菜摄入过少,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机体抵抗力下降。临床研究发现,尿酸正常的痛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这可能就是“矫枉过正”的结果。

误区六:痛风患者一律禁食海产品?


可选择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海产品,海产品是否适宜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嘌呤含量。

并非所有的海鲜都是高嘌呤:如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mg/100g和4.2mg/100g,比青菜还要低。海藻属于较低嘌呤食物,且为优质碱性,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也有好处。

误区七:痛风患者最好多食用粗粮


主食应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等。粗粮摄入量为每人每日50g;对粗粮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谷物糙皮中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误区八:痛风发作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痛风发作的炎症反应是无菌性的,所以抗生素对其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如青霉素、头孢类,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痛风患者合并感染;否则,痛风发作时禁止使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九:痛时用药,不痛不用



不痛时需要用降尿酸药物,因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根,尿酸达标是痛风减少的目标。

误区十:药物副作用大,拒绝药物治疗


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最具代表的是秋水仙碱和别嘌醇。极易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所以小剂量方案是国内外痛风专家的共识,不仅能达到一样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很轻:0.5mg,每日3次。

误区十一:只要痛风发作,就上激素


慢性痛风患者,只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类药物存在禁忌或无效时,才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临床上推荐应用中长效糖皮质激素,短效激素停药后易复发。

2023新发痛风管理指南新建议: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最高,其次是非甾体抗炎药,再次是秋水仙碱。因此,专家组建议选用药物时应基于患者个人的危险因素而定。

误区十二:尿酸一达标,马上停用降尿酸药物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高尿酸血症只能控制,不能治愈。血尿酸达标后,需要逐渐减少降尿酸药物的剂量,直到小剂量长期维持。维持时间根据病情来定,一般是3~6个月,对于痛风反复发作,或者出现痛风石,建议终生服用。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

误区十三:单纯饮食控制就能治愈,不用吃药


痛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至关重要。单纯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痛风。严格饮食控制,最多也只能使血尿酸降低60~90umol/L。而且饮食控制难以长期坚持。人体内尿酸只有20%是摄入食物中的嘌呤代谢产生的,另外80%来源于自身细胞代谢。

误区十四:痛风的任何时期,治疗方案都一样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根据尿酸水平、是否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决定是否起始降尿酸治疗。

急性期:以抗炎镇痛、碱化尿液为主。可在充分抗炎基础上使用降尿酸药。

间歇期:以降尿酸治疗为主,同时联用小剂量抗炎镇痛药物。

慢性期:抗炎镇痛、降尿酸、碱化尿液三管齐下,同时治疗各种靶器官损害。

误区十五:只追求降压效果,忽视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

利尿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约50%合并高尿酸血症。络活喜、氯沙坦已被证实具有降尿酸作用,推荐使用。而所有利尿剂均会升高血尿酸,应避免长期应用。

误区十六:只追求降脂效果,忽视降脂药物对痛风的影响

洛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降低胆固醇类药物,但会明显升高尿酸的作用。而氯沙坦、非诺贝特和阿托伐他汀,兼具促尿酸排泄、降低尿酸同时,控制好血压及血脂。

误区十七:只追求降糖效果,忽视降糖药物对痛风的影响

增加胰岛素抵抗、引起血胰岛素浓度升高的降糖药,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风。尿酸升高会损伤胰岛β 细胞,加重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建议合并糖尿病时,降糖药优先选择兼有降尿酸作用的,例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2)抑制剂和二甲双胍等。

误区十八:啤酒会升尿酸,白酒不会,可以随便喝




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应当避免。已有明确证据表明饮酒跟痛风有关,酒精越多,病情越重。以尤其以啤酒和白酒烈性酒影响最大。红酒是否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发作的风险,目前仍存在争议。

误区十九:发现高尿酸血症就等于得了痛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种疾病不同阶段的两个名字。

尿酸水平高一定会引发痛风吗?未必。有些人长期尿酸水平高,没有痛风发作,而有些人痛风发作时,尿酸正常。所以痛风发作诱因:高尿酸血症+酗酒、暴饮暴食、受凉、关节损伤、尿酸水平突然降低。


误区二十: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痛风肯定不会发作

在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医生会进行痛风发作的预防性处置:口服碱性溶液和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氢钾钠,来碱化血液和尿液。另外,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每天口服1次秋水仙碱(0.5毫克),能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误区二十一:冰镇饮料代酒来解暑

果糖是痛风的帮凶,摄入大量果糖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体内尿酸水平。同时,果糖还会减少肾尿酸排泄,进一步造成体内尿酸升高。


误区二十二:干脆忌口不喝水

痛风患者平时要多喝水,以促进尿酸的排出,避免痛风石的生成,从而延缓肾脏的进行性损伤。建议多喝水,以白开水为主,一般每天至少喝到2000毫升,伴肾结石者最好能喝到3000毫升。

误区二十三:空调温度越低越好

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容易析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发作。注意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吹冷风,保持在26℃,温差不要太大,最好提前半小时关掉空调,再离开空调房。

误区二十四:运动能减肥,同样也能降低尿酸

不恰当的运动会加重痛风:由于大量出汗、尿量减少、乳酸产生增加,导致尿酸排世减少,血尿酸水平升高;此外,关节部位的劳累和受伤易诱发痛风。所以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充足地尿量,以利于尿酸从肾脏地排出。

误区二十五:治疗过程中,如果痛风发作越来越频繁,说明病情加重治疗方法不对

当出现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但痛风发作却越来越频繁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患者病情趋于好转的标志,而非病情加重和治疗方法不对。这是由于组织中的尿酸盐晶体脱落,而诱发的痛风发作。虽然会导致一时之痛,但从长远的治疗效果来看,有利于关节及组织内尿酸盐晶体的清除,更有利于受累关节的修复。

误区二十六:长期喝苏打水可以防治高尿酸和痛风?

市场出售的苏打水碳酸氢钠含量很少,难以达到“降尿酸”的功效。此外,长期服用碳酸氢钠片也难以达到降尿酸药物的效果,还会导致钠摄入过高,增加罹患高血压病的风险。因此,不推荐长期服用碳酸氢钠预防痛风。

误区二十七:尿酸高但无症状,所以无需理会?

高尿酸会增加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等发生的风险。因此,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需要进行干预,首选非药物干预: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

误区二十八:治疗痛风只要吃止痛药就可以了?

这是一种误解。痛风症状控制后并不意味着痊愈,如果不继续加以干预,痛风很可能会反复发作。

误区二十九:痛风发作时吃降尿酸药止痛?

降尿酸药(如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等)本身没有抗炎止痛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需要使用抗炎止痛药。

误区三十:秋水仙碱吃到拉肚子才能止痛?

秋水仙碱可以止痛,但是安全窗较窄。若出现严重腹泻提示药物不良反应大,应及时停药。

误区三十一:血尿酸水平越低越好?

尿酸是身体内存在的天然抗氧化剂,生理水平的尿酸对于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非常重要。血尿酸水平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血尿酸不是越低越好!一般建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不低于180μmol/L。血尿酸低于120μmol/时称为低尿酸血症,对身体不利。

尿酸控制在多少,能减少痛风发作?

2017年发布的《美国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急性和复发性痛风管理》中认为,首次出现痛风的大多数患者,或者痛风发作不频繁的患者,不推荐进行长疗程降尿酸治疗。

痛风的关键在于血中尿酸增加,尿酸达标是痛风减少的目标。

在痛风管理中,以血清尿酸值低于300μmol/L为目标可显著降低痛风的发作次数。

这个治疗目标也与我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中痛风患者的尿酸控制目标相同。

对于痛风这种慢性疾病,预防重于治疗,关键在于科学合适的饮食调理以及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最事宜进行有氧运动(时间限制的快走、匀速慢跑、原地节奏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跳舞、踢毽子、打门球、跳绳、游泳、非对抗性的打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每次进行中、低运强度的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低等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50%~70%范围内,最大心率=220-年龄(岁)。要严格戒烟、戒酒,防止体重超标;其次是要做到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参考资料:江苏药品监督



● 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的“神药”?一文详解雷公藤!
●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得痛风?与这6个原因有关!
 不想终身服药?类风湿患者必须要知道的4个治疗标准!

梅斯风湿新前沿
风湿新前沿是梅斯医学的子频道,致力于为风湿科提供前沿资讯、研究进展、会议内容、专家采访、临床指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