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树华教授分享惰性淋巴瘤的全程化管理与规范化诊疗

文摘   2024-11-13 19:06   吉林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和血液肿瘤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协和国际淋巴肿瘤研讨会于2024年11月8-10日在天津召开。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易树华教授接受采访,谈一谈惰性淋巴瘤的管理经验和治疗进展。




医脉通

惰性淋巴瘤具有诊断困难、分类复杂、临床进展缓慢、无法治愈等特点,请您谈一谈应该如何对惰淋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和规范化诊疗?您和团队有哪些经验?


易树华教授



惰性淋巴瘤是一类复杂的疾病,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尽管病程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因此,基于其特性,规范化的诊疗和全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现已成立惰性淋巴瘤专科门诊,提供一站式诊断、规范的治疗以及心理辅导。


惰性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评估,包括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基因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同时还需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其具体亚型。因此,若检查不全面,仅能提供提示而无法确诊。一旦怀疑为惰性淋巴瘤,例如出现淋巴细胞增高或淋巴肿大等问题,患者应接受一站式诊断,以便获得规范化的治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治疗方面,尽管惰性淋巴瘤的病程进展缓慢,但仍需有序进行治疗。由于治疗手段较为多样,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减少副作用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说服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因为惰性淋巴瘤常常会复发。因此,后期的随访和规律复查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发现复发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惰性淋巴瘤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肿瘤,这一诊断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往往较重。为此,我们淋巴肿瘤诊疗中心的惰性淋巴瘤团队发起成立了“惰淋书屋”,主要提供与淋巴瘤相关的专业书籍,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以人文关怀促进临床诊疗。如果患者能够配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总体预后良好。在规范化诊断和全程管理的框架下,惰性淋巴瘤患者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医脉通

今年10月在捷克布拉格举办的第12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国际研讨会(IWWM-12)上,您受邀参与大会并进行口头报告,能否为我们介绍下会议中我国WM领域的重要进展?


易树华教授



今年,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全球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为未来WM的科研研发和临床试验指明了方向。在本次大会上,共有四项来自中国的研究获得口头报告的机会,展示了中国WM患者的多组学特征及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成果,彰显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显著成就。我在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分享了泽布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BR)治疗新诊断WM的最新研究数据。该方案作为有限周期治疗方案,为WM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此外,中国的研究者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例如,我们团队的郝牧教授从基础科研的视角出发,精彩地阐述了IgH基因库的概况及其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M(LPL/WM)之间的临床相关性,为WM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层面思路。总体而言,我国研究者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许多理念引领了国际研究的潮流。


医脉通

CACA套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已经成立,请您介绍一下接下来有哪些工作计划开展?



易树华教授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淋巴瘤亚型,仅占淋巴瘤发病率的6%-8%。由于病例数量有限,开展更多研究工作面临一定困难。目前,在国内已有一些多中心合作与协作的尝试,但总体而言,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研究平台,组织全国的研究者共同开展相关研究。


在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套细胞淋巴瘤工作组,旨在为广大中国研究者提供一个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计划开展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库,旨在将全国零散的病例数据汇集在一起,为未来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促进各中心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加快入组速度,提高中国研究者的研究效率。第三,加强对患者和基层医生的教育,推动规范化诊疗。套细胞淋巴瘤被视为一种“一次治疗的疾病”,一线治疗尤其关键。如果一线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将显著延长;反之,则可能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明显影响。因此,相关理念和观点需要及时传达给患者及基层医生。第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我国的多中心数据,与国外研究者进行深入讨论,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最终,我们的目标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延长他们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易树华 教授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淋巴肿瘤诊疗中心病区主任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学术秘书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 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工作组组长

  •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工作组副组长

  •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血液免疫学组委员

  •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会理事

  •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 执笔撰写多个淋巴瘤诊治指南与专家共识

  • 国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专家共识起草专家

  • 《中国肿瘤临床》、《白血病・淋巴瘤》、《Blood and Genomics》杂志编委


编辑:Quinta

审校:易树华教授

排版:Quela

执行:Cherry









遇到健康问题,
点这里,0元问医生!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