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选择学校、决定轨道,是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所面临的关键一步。本文作者从北京妈变成加拿大妈,一路体验过中外不同特色的学校,对万千家长的择校焦虑感同身受。她以过来人的视角,帮助我们捋清了体制内外的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也破解了一般人对于国际化教育深深的误解……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方也 编丨Leon
对普通中产家庭来说,选择国际化教育是对家庭资源的重大挑战,家庭经济实力是否能够一路支撑到底?家长对体制外教育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未来的种种不可预知的变化是否能够承受?
找到一条最佳的国际化教育路径,将各种不确定的风险降到最低,是择校焦虑的核心。
我十年前也曾深陷择校之苦,各种犹豫纠结和患得患失,最后一咬牙干脆带孩子出国留学。这么多年来,总会有很多人来问我:要不要选择国际化教育?什么时候进入国际化教育轨道比较好?公立国际化、民办双语、出国留学哪个更好?
这些问题曾经也折磨了我很久,如今依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也不确定我的选择是否最好。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可以谈谈我对国际化教育的理解,还有择校的一些建议,也许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么,就从我的择校经历开始说起吧。
“幼升小”择校记
十年前,女儿就读北京一所双语幼儿园,一对美国夫妇创办,幼儿园规模不大,园长亲力亲为,国际化教育理念实现得很彻底,中文教育也很不错,家长中聚集了如今的顺义妈、海淀妈,大家都很满意这种教育模式,感觉这就是教育的理想国。
幼儿园地处顺义区后沙峪,是全国著名的国际化教育高地,周围密布纯外籍国际学校、民办双语学校、个性化的创新学校,甚至还有很多home school,最前沿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实践在此汇聚,“幼升小”在即,我们满怀期待地考察了周围几十所学校,可惜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如此巨大。
纯外籍国际学校我们都不考虑,其实当时对国籍限制也没有那么严,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失去学习中文的机会。语言学习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身在中国不学中文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幼儿园有些家庭持有外籍护照,甚至还有些是老外家庭,都想利用在中国生活期间好好学习中文。
我们主要考察双语学校,如今名声如日中天的几所民办学校,那时正值初创时期,学费没有现在那么吓人,当然课程体系也没现在那么完善,只是中文课程和英文课程的简单叠加,推广重点是“拥有公立学校和国际化学校的双重优势”,资本对国际化教育市场需求确实非常敏感,但是浓浓的商业化让人难以接受。
也去看过一些“小而美”的创新学校,创立者有着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热情,努力探索中西融合之道,因为面临政策风险、教育质量保障和师资稳定问题,大都处于风雨飘渺之中。
曾经有一所学校让我很动心,这所学校是由几个家庭一起创办的,以母语教育为主,英文作为学术语言;以国家课程为主体,融入西方教育方法和理念,符合我理想中国际化学校的大致框架。
我不认同的是,这所学校要求孩子每天都要诵读国学经典,死记硬背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大忌,更何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不仅艰涩难懂,其中某些价值观已经与时代脱节甚至是错误的,不仅会让孩子困惑,更会压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
我还有一点担心的是,这种创新学校对老师的挑战非常大,不仅要中英文熟练,而且要对两种教育体制有深刻的理解。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老师很稀有,大家都是边摸索边干,让孩子成为创新教育的试验品是需要勇气的。
幼儿园的家长们经过反复权衡,稳定和系统的教育体系成为首选,北京户籍家庭选择公立学校;持国外护照的选择纯外籍国际学校;外地户口家庭选择初具规模的民办双语学校。
我选择带孩子出国留学,亲身经历原汁原味的西式教育后,发现当初太过理想化了,中西文化和教育体系的巨大冲突,中国家长教育需求的复杂性以及思维惯性,注定了国际化教育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期待……
那么,国际化教育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何获得跟家庭资源匹配的国际化教育?让我们挑选几个核心问题来讨论一下。
批判性思维是精英教育的奢侈品
批判性思维被看作是国际化教育的精髓,以西式教育为主而且收费很高的国际化学校,特别重视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小班授课、PBL项目制学习和圆桌讨论,老师尊重和包容学生,孩子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思想在自由地翱翔,家长们很震撼,也很激动。
但是,昂贵的西式教育仍然逃不过补习,顺义妈砸百万补课费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这类国际化学校往往没有系统的知识学习,也很少布置作业,基本技能训练很不够,最让人不解的是,优越的英文环境并没有产生强大的英文能力。
家长们会很疑惑,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怎么思考和批判呢?国外不流行补习,学生是如何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呢?
我女儿就读加拿大一所顶级私校,几乎所有的华裔家长都有同样的疑虑,很多华人孩子也在补习。我也是在多年后,才逐渐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合理性。
人的思维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三是具有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大部分人只能达到第二层,批判性思维是精英教育的奢侈品,因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十分困难,难点就在于批判性思维和知识学习真的是存在冲突。
《Little Soldiers: An American Boy, a Chinese School, and the Global Race to Achieve》一书中,美国记者Lenora Chu记录了儿子在一所著名国际化学校的学习经历,她建议美国学习中国老师的权威、严格的课堂纪律,以及扎实的基础教育,由此引发美国对批判性思维和知识学习的讨论。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追求扎实的基础教育会影响批判性思维,原因有两个: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频繁的测试和大量的练习,这会让学生滑向死记硬背的思维习惯;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严格的纪律和教师权威作为保障,惧怕老师的学生是没有勇气表达批判和质疑的。
当然,批判性思维确实需要建立在知识基础上,为了平衡两者的关系,北美的教育体系有一个从基础教育的模糊性到高中的精确化的过程。
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最大限度杜绝死记硬背,采用熏陶和浸泡式学习,不讲究知识学习的精确性,不要求完全理解教授的知识。
以英文学习为例,不用背单词,也不强调语法,允许出错,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讨论和写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国际化学校孩子给人感觉英文不够好,是因为老师不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高中则是进入精确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知识逐渐清晰化,学习能力也建立起来了,课程广度和难度自然就增加了,作业量也大大增加,考试非常频繁,这就到了追求考试成绩的阶段了。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学校还是难以做到平衡,因为学校毕竟是要考试的,刷题和练习免不了,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过于注重思维训练面临学业失败的风险,还不如追求考试分数更为稳妥。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老师要求很高,美国只有十分之一的老师能够做到,基本都在私立精英学校。
美国教育研究与行动协会主席 Hess 表示:公立学校由于面临考试的压力,大部分教师从没有让学生深度思考过问题,布置的作业和考试只是在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北美教育分层的分界线,是精英阶层极力追求的目标。在北美你会发现,形形色色的成绩排行榜以公立学校为主,顶尖私立学校并不会去追求成绩排名,加拿大安省每三年一次的EQAO统一测试,绝大部分私立学校都不参加。
顶尖大学也并不喜欢高强度学习下出来的“优等生”,精英阶层更是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从小被严苛的纪律约束,就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个习惯屈服于权威的人,即使考上了大学甚至名校,最终都无法跨越自己的阶层。
精英阶层深谙批判性思维对孩子未来成功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几十年的观察,也一直在证明这样一个规律:学业成功与创造性职业成果之间存在负相关。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创新者和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往往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史蒂夫.乔布斯以2.65 的 GPA高中毕业,美国最具创造力的建筑师总体平均成绩为 B。
精英阶层有底气也有资源去追求批判性思维,马斯克就是极致的典范,他嫌弃美国教育体制死记硬背,便开办了自己的学校Astra Nova,彻底抛弃常规教育体系,采用从问题出发的体验式教学。
能否深入培养批判性思维,跟家庭的经济实力、家长的学识水平和教育理念有关,普通家庭不需要过分强求。国内的国际化学校类型有很多,有注重学术甚至非常鸡血的,有学术和各方面都平衡的,也有特别追求批判性思维的精英学校,最终都是基于家庭资源的选择。
学习能力决定升学结果
升学是大部分家长择校的首要考虑因素,那么,公立国际化、民办双语和留学哪个更有利于升学呢?为了找到最佳路径,很多家庭都折腾得很,有的在公立和民办之间换来换去,有的在国内和国外来来回回,这种焦虑和折腾的背后,是因为对国际化教育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很多家长其实是希望通过转换赛道增加孩子进入名校的机率。有人认为,在国际化学校鼓励和呵护个性的氛围中,孩子的内驱力会被激发出来,被应试教育压抑的个性会被释放出来,孩子的天赋就会被发现,说不定孩子就是个天才呢。有人认为,国际化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会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好,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但是,最后大家会发现,即使从公立转到国际化甚至出国留学,孩子依然还是个普通孩子。然后开始怀疑:也许应该在公立学校,老师教得好,孩子学得多,家长心里比较踏实;也许是学校老师教得不好,应该换一所学校,或者国外的教育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如果只是为了升学这个功利性目标,这种择校焦虑其实毫无意义,孩子的升学结果是由孩子的学习能力决定,跟国际化教育路径关系不大。
大学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学习成绩,我们在留学申请上似乎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将美国藤校录取标准泛化了,以为海外升学都是学术和课外活动的全面考察,事实上这只是美国少数顶尖大学的要求,欧美大多数大学的录取其实主要看学习成绩。
而且即使是美国藤校录取,优秀的学习成绩是基本要求,媒体上会有“学渣”因为“特别”而逆袭进藤校的故事,这种情况真的很罕见,至少我在生活中没有看到过。
加拿大除极少数热门专业,诸如计算机、工程、商学院,招生官需要看一些课外活动,其余基本按照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录取,美国排名三十以后的大学,甚至英国的剑桥牛津,也是以学校成绩为主。
体制内和体制外学校,虽然教学方法和理念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由学习能力决定,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所以,最终能否考上名牌大学,最主要还是看孩子的学习能力。
从名校录取来看,体制内普娃在体制外逆袭为牛娃的概率真的很小。无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金字塔尖的孩子其实是同一拨人。考上清北的孩子学术智力高,这些人大概率也是藤苗,因为既要保持成绩优秀,又要展现领导力、公益心、才艺和学术特长,高智商是基本要求。
北京海外升学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虽然国际化学校更加西化,课程更加与国际化接轨,可公立国际化的名校录取结果遥遥领先,因为公立是全北京生源最好的,不仅如此,普通高中牛娃也有不少考入世界名校。
我女儿幼儿园同学当年各奔东西,如今分散在国内公立、国际化或者在欧美新加坡,即将面临申请大学,家长们回首往事,都有用力过猛的感慨,虽然教育路径各不相同,如今孩子们的升学结果应该都差不了多少,能够进入世界名校的毕竟实在太少。
幼儿园的佳佳妈,当初立志要培养女儿进名校,教育大咖的讲座,她一场不漏;哪里开办新学校,都要亲自实地考察。研究全世界教育资源后,确定新加坡教育最佳,果断投资移民。开始在公立学校,太鸡血太内卷,佳佳拼不过;后进入IB国际化学校,课程难度高,佳佳还是拼不过,现在离名校是越来越远了。
佳佳妈跟我感叹,费尽心血设计的最佳教育路径,高大上的课外活动、志愿者和美国夏校,佳佳一样都不少,到最后申请大学好像也没啥用,最终还得看孩子的学习行不行。
不过,教育路径对升学结果影响不大,对人生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因为国际化学校的全人教育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家庭资源足够,从小到国际化学校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国际化学校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学业压力没有那么大,幸福的童年会影响一生。而且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孩子们认识自己,滋养内心,培养爱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从而建立幸福生活的能力。
如果孩子们将来不可阻挡地成为普通人,那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呢?全人教育不一定让他们成功,但是,会教育他们如何去追求幸福的人生,这才是国际化教育的真正价值。
我很欣赏加拿大那些普通人,他们收入也许并不高,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很丰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很好的审美和生活情趣,家里装饰和庭院很漂亮,即使生活不富裕的普通家庭,都不会忘记买一束鲜花回家,这就是幸福的普通人。
当然,从经济层面考虑,在公立学校读书,课外花大量时间把英语补好,高中再考虑转轨国际化教育,对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是更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次优的教育路径吧。
“中文弱”是国际化教育的必然结果
最后来讨论一下中文学习,这是国际化教育的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别再对双语学校存幻想,你该知道这些真相》,提出了“双母语”不可能,当时的批评如潮水般涌来,人们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真相,也让《外滩教育》承受了不少压力。几年过去了,国际化学校“中文弱”,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
“中文弱”是国际化教育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学成归来的。政府也一再重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使用境外教材,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这么大批的中国孩子接受着英文和西式课程教育,语言和文化跟我们整个社会隔离,将来他们可能无法适应社会,无论是对家庭还是社会来说,都是资源和人才的巨大浪费。
“中文弱”也是国际化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也可以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只要是双语学习,必然存在着两种语言的博弈,最后肯定会有一种语言胜出,另外一种沦为第二语言,这是世界各地双语学校的普遍现象。
国内的国际化学校有很多种类,中英文比例各不相同,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出于未来升学的考虑,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会自然倾向于提高英文比例,不断挤压中文学习时间,英文肯定就会成为强势语言。
有些家长现在寄希望于“双轨制”学校,根据一些学校的宣传,学生同时学习国家课程和外方课程,学生既可以参加高考,也不耽误申请国外大学,并声称这是未来国际化教育的趋势。
对此,我还是要给一个问号:国际化教育和国内教育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理念和目标,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在同一个人身上能和谐共存吗?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
为了让女儿学好中文,我曾经让她写国内的语文练习册,我发现中西两种思维在打架,中文作业要求回答问题,需要准确性、记忆性和统一答案;英文作业要求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思考,需要无拘无束,让思想自由飞翔。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我最后不得不放弃中文作业。
而且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两种课程体系齐头并进的结果就是重回应试教育思路,用典型的应试方法去学习国际化课程,那还算是国际化教育吗?
走国际化路线的孩子,中文可以比英文“弱”,但不能太“弱”,至少要达到工作语言的水平。尤其是没有外国护照,也没有移民打算的家庭,最好选择中文比例高的小学,课外补习班也是必须的。
也有家长认为中文完全可以自己在家教,这恐怕不太现实。根据多年辅导我女儿学习中文的经验,以及周围华人孩子的情况,最难的是写作,海外孩子的中文学习常常止步于写作。国内中文学习环境要好很多,但是,在家辅导写作,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的毅力都是巨大挑战。
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孩子“既要出得去也要回得来”,国际化学校解决了“出得去”,孩子是否“回得来”更多的还需要家庭的努力。
不管怎样,国际化教育给中国家庭多了一种教育选择,让孩子们有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跟家庭资源匹配的基础上。
学业咨询请联系:方也(微信ID:Education_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