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省幼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妙招

文摘   2024-09-20 15:33   贵州  

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

省幼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妙招




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入秋后,天气渐凉,各种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幼儿园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场所,同时幼儿园小朋友抵抗力较弱,是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水痘等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幼儿园为大家准备了“秋季幼儿疾病预防及保健小贴士”,家长朋友们,快快关注行动起来吧。




1.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主要包括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症状。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预防措施: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3.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注重个人卫生、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一旦发现相应症状,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5.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家长朋友们,近期如果孩子有发烧、咳嗽、口腔疱疹、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将就诊情况告知班级老师,避免疾病在园内传播扩散,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于洁 江会忍 

审核:胡晓

排版:周白

签发:李静

本文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



贵州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贵州省政府机关幼儿园公众号,是贵州省政府机关幼儿园动态宣传平台,和教育文化展示窗口。以“积极正向宣传 科学引领育儿 促进教师成长 展示幼儿发展”的工作精神,积极传播教育信息,共同携手促进幼儿教育优质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