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如果觉得我的内容不错,还请点赞、分享、收藏、在看。谢谢🙏
大家好,我是自学中医的荷咏。今天来分享倪师的文章《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
我分享的倪师其他文集请点击这里,文章来自倪师当年的网站版权均归属倪师,我声明原创只是为了系统能推荐,让大家都能读到倪师的文章。
简单的说明一些有关中医的历史问题给读者听。伤寒家与温病派之间的争论并非现代才出现,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最早“温病”二字可见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记载,《热论》里提到“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难经》中也提出了湿温、热病、温病等名词,而《伤寒论》里则表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正是基于这些经典论述,后世逐渐形成了温病学说,由于其多针对热症,故而主张采用辛凉清解的治法,且一直沿用至今。
在我国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医王叔和,他认定温病是由四时不正之气引发的。四百年后,《诸病源侯论》问世,书中将温病列为二十二种症候,为温病学术提供了有力依据。唐朝时,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同时期的王焘撰写了《外台秘要》,这两部巨著均记载了温病的药方,像温毒、温热、温毒发斑、冬温、冬温发斑等症状都有详细陈述。之后在宋、金、元朝代,出现了四大名家,其中刘完素这位当时的名医,凭借其治疗温热病的经验,也倡导使用寒凉之药。到明朝末年(崇祯十四年),由于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疫病大肆流行。当时的医师运用伤寒法治疗疫病却毫无成效。此时,江苏震泽的医家吴有性认为伤寒与温病截然不同,温病是因天地间存在的一种异气所致,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于是在次年,他著作了《温疫论》,自此温病治疗之法形成了一个专门学派。书中对于温疫的传染病源、传播途径以及人体抵抗力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甚至对动物传染如鸡瘟、鸦瘟、猪瘟、牛瘟等也有所发现,即同类动物传染相同的瘟疫,不同动物间则不受传染。他虽与王叔和都主张温病,但二者观点存在差异,王叔和更倾向于认为气候是导致温病的原因,而吴有性则认为是口鼻吸入戾气而引发温病。吴有性的《温疫论》堪称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温疫病的书籍,进一步夯实了温病派的理论根基。到十八世纪以后,温病派正式形成,其代表人物是清朝著名医师叶桂,字天士,安徽人。他先后拜十七位师父,博采众家之长,一生著作虽不多,但其《温证论治》与《临证指南医案》均由他的学生整理编辑而成。他基本观点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再逆传心包”,意思是疾病由呼吸道先感染,若施治不当,便会导致神志昏乱。其辨证采用“卫、气、营、血”之法,卫为表症,气是由表入里的阶段,营、血则属于里症,也就是说病情从卫发展到营血阶段则愈发严重。在治疗上采用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养阴生津之法。当时与叶天士齐名的还有薛生白,著有《温热病篇》,其观点与叶天士相似。自此之后,研究温病派学术的人日益增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吴鞠通和王孟英。吴瑭,字鞠通,江苏人,他发扬了叶天士的学说,将自己一生的研究医理与临床经验汇聚成书,名为《温病条辨》,把温病区分为上、中、下三焦来论治,上焦论述呼吸病变,中焦探讨消化系统病变,下焦涉及一些虚弱等病变,他创制的“桑菊饮”“银翘散”等都是极为有名的温病方剂,也是如今南方温病派常用的方子。而王孟英,名士雄,他以《伤寒论》为经,以温病学为纬,编纂出《温热经纬》一书,读者可参考此书来了解温病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伤寒家与温病派的争论已持续数百年,至今仍未平息。在 1966 年至 1976 年期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整整十年间,几乎所有传统经方家都遭受冲击,留存下来的可谓寥寥无几。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万名中医,或许仅能出现一位经方家,如此便能让读者体会到经方家的忧虑所在。由于《伤寒金匮》晦涩难懂,许多人研究之后仍不知如何运用。我们经方家采用六经辨症法,这与温病派全然不同,而要掌握六经辨症法的运用,就必须精通《黄帝内经》中的诊断学、病理学与生理学,但能够读懂此书的人少之又少。不过,无论是温病派还是伤寒家,都将《黄帝内经》奉为万世经典,只是真正在实践中运用《黄帝内经》的只有伤寒家,温病派更多只是口头上尊崇罢了。也正因如此,我认为伤寒家才是真正正统的中医学术流派,原因便在于此。
正统中医学以《黄帝内经》作为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的主要依据,《神农本草经》作为药物使用标准,《难经》作为针灸使用标准,处方标准则以汉朝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中的处方为主。过去被称为“伤寒家”或“经方家”的,所掌握的乃是正统中国医学绝学,往往能让病人一剂见效、二剂痊愈,然而现今这类医者数量极少。众多医生皆称经方过于峻猛而不敢使用,却不知只要熟读上述医书,运用经方并非难事。按照六经辨症法,人体刚受表症时,病邪仅停留在体表约六天(《伤寒论》称一日),若超过此六天仍未痊愈,病邪就会传入少阳或阳明。所以必须把握时机,在一出现表症时,就用一方将病邪迅速驱除,如此方能在疾病初起时将其治愈。故而我们认为百病始于风邪,若错失此时机,病邪入里,便会引发其他诸多问题。因此经方的设计特点是药简力专,追求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这与《易经》的艮卦精神高度契合。艮卦所蕴含的是止之道,就如同小孩犯错时,通过砍断其脚趾来警示,这样小孩长大后便不会再犯大错。经方恰似《易经》的止卦,一经施用,便如雷霆万钧,而训练有素的经方家依照六经辨症,不会出现失误,所以辨症精准无误,表症往往一剂即可治愈,一旦错过时机,病邪入里,治疗就会旷日持久,这是温病派运用卫气营血辨症与温病方所难以企及的。如今大陆有一位中医博士刘力红,其著作《思考中医》清晰地阐述了经方家与温病派的差异。他本是研究温病出身,书中所述之医外号“田八味”,因其开处方从不超八味药而得名,这位“田八味”便是经方家。刘力红因惊叹于经方治病的速效,从而反思经方的优点,由于他出身温病派,所以感悟颇深,便撰写此书,期望温病派中医能够觉醒,不再局限于温病方。
当前,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的中医界,包括卫生署在内,在中药药理方面多以《本草纲目》为标准,方剂学以《汤头歌诀》或是《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为主,处方依据主要是《温病条辨》。大家虽都晓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是中医经典之作,却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鲜有人懂得如何真正运用它们。
众人皆不知,著作《温病条辨》的吴鞠通与撰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实则是将中医引入歧途的罪魁祸首。自宋、元、明、清以来,中医便一直被误解,被认为只能慢慢治疗,中药疗效不佳等。再加上许多中医偶然一方见效,便以为可治万病,却不知自己的研究方向已被误导,一味地给病人开温病方,从不深入研习经方,致使病人对中医药丧失信心,中医声誉也因此受损。许多中医一生钻研温病,还认为南方无伤寒,这又是一大误导有志于学习中医之人的错误观念。数百年来的错误引导,加上众多愚昧中医师的推波助澜,以至于如今中医在多数人心中地位低下,中医绝学也逐渐面临失传的危险,实在令人惋惜。
本医学中心的创立,正是鉴于此现状,以发扬“经方”为宗旨。我与我的学生必将倾尽一生之力,以弘扬正统中医为志向,期望能将正统中医学推广至世界,光大中国医学绝学,让世人皆因中医而对中国倍感自豪。倘若我们仍不觉悟,下一代年轻学子若要学习正统中医,恐怕就不得不前往美国求学了。
目前我们诊所仅接收已有执照的医师前来接受实际临床训练。我年事已高,若再不教育下一代,经方学术恐有失传之虞,因此回来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这便是我所教授的“人纪”课程,理论教学大约耗时两年半,其间将交替运用网络视训会议,让学生即便身处台湾,也能同步观看我在美国的实际临床诊疗过程,听到我对病情的分析以及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如此便可实现真正的师徒教授模式,期望未来经方家能够遍布各地。
我国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医孙思邈,他一生享年 102 岁(西医平均死亡年龄为 55 岁)。他自幼博览群书,二十岁时便精通经史百家学说,随后凭借深厚的国学根基踏入医学领域,自此一生全心投入中医学研究。他不耻下问,四处求学,最著名的著作是《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他在自序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剂之,德踰于此,故以为名也。”纵观其一生,足足有八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作为一名医师,必须一生勤勉读书,不可荒废学业,不可沉迷于娱乐聚会。我一生尊崇汉代张仲景与他,所以我的诊所名为汉唐医学中心,其名称便是由此而来。这位大师的成就自古以来,除了汉代张仲景,无人能够超越。从他的一生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师并非偶然。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因而具备深厚的国学根基,其中医学术正是建立在此根基之上,如此长大后研读中医书籍自然轻而易举。我们应当从他的成长历程中领悟到,要成为一代大师,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必须拥有深厚的国学基础才行。所以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务必从小就着力培养深厚的国学素养,如此才有望孕育出一代大师级的高手名家。
人纪班的学员们,我仅凭借讲述故事便可将你们训练成为一代经方高手,但要成为一代宗师,那就必须依靠自身永远不懈地勤读古书以及永远保持不耻下问的态度了。
(完)
今年是我自学倪师的人纪课程的第八年,已经可以解决家人的大部分问题。也想自学倪师课程的同学,我推荐的自学顺序是:针灸、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
想买我自学笔记的同学,目前我已经整理出了针灸(蓝色),点击查看介绍。本草(红色)点击查看介绍,黄帝内经的笔记放在公众号免费看点击查看黄帝内经,另外对于针灸大成的课程,我当时是做了收费的课后辅导的,需求量不大,我也就没再继续录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查看(第15集是免费的,为了大家试看内容)。
购买方法是某宝搜索:荷咏踏歌。现在有很多店铺盗版我的内容,还请认准店铺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