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定要读《苍海馆事件》

文化   2024-10-08 10:01   北京  

在听闻《苍海馆事件》要引进出版时,我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拥有一本并好好读上一读,主要有几个原因:阿津川辰海的馆系列封面都很好看;由于我的收集癖,无法忍受仅仅拥有系列作中的一本;译者朱东冬老师是我的朋友,见识过她扎实的文字功底,让我对本作的翻译充满信心。


在以上条件叠加之下,我想,唯一能够影响本作风评的,只剩下一个元素了——阿津川老师自己。而这,恰恰是我最想看的。



出于投身推理小说创作的决心,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日本新生代推理作家的作品,我迫切地想知道在推理发展历史悠久并日渐繁盛的日本,他们最年轻的推理小说创作者在想些什么,在写些什么。因此,面对与我年龄相仿的阿津川老师的新作,我一定要读读看近来他又有哪些进步,又有哪里是我能学习的。


收到新星的快递后,我发现里面有两本书,除了《苍海馆事件》外,还有一本《七个证人》。后者是我期待已久早就想一睹为快,长久以来仅存在于传说中的神作。又想起毛毛老师跟我说,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本来写读后感受。实话说,我差一点就选择了后者,书封几乎都要撕开了。但就在此时,突然电话响起,接起发现是法官来电,她告诉我几天后的开庭对方申请了证人出庭,庭审时间可能会很长。挂断电话后,我立刻重新拿起了《苍海馆事件》。


首先吸引我的,当然是封面,不得不说,即便在推理小说领域,新星的封面设计一直很在线,但本作使用原版封面依然是非常正确的决定。白砖粉墙的苍海馆伫立在洪水之间,梦幻的水位似乎与本作开篇序幕的倒叙相互呼应。



翻开书页,进入故事,一部熟悉却出人意料的作品名出现在眼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怪屋》。如果要在阿加莎庞杂的作品中推荐一部冷门作品,我的首选或许就是这本给幼年的我带来巨大冲击又充分体现出阿加莎经典写作模式的《怪屋》。至此,虽然苍海馆的故事刚刚开始,但我已经隐隐察觉到了阿津川老师创作本作的野心。


随着故事推进,宫殿般的馆,错综隐秘的人物关系,不断迫近的自然危机,充满疑点的命案纷至沓来。直到一口气读完最后一页时,我不禁踩了踩鞋底,来缓解脚掌被浸湿的错觉。


对于一部本格推理小说而言,抛除很多读者和作者都已不在意的文笔,其最重要的元素我认为起码还应有这三个:人物、故事和诡计。我也恰好想从这三个方面聊聊对《苍海馆事件》的感受。



侦探和他的家族


不同于纯文学中以人物为核心,人物的成长抉择皆成故事,或只要人物成立可以没有故事的做法,类型小说,尤其是推理小说,因为要强调其类型特点,很多时候限于创作能力和目的,不得不让人物服务于故事,甚至服务于诡计。


本作没能免俗,无论是侦探、助手,还是其他群像,都未突破读者对推理小说的认知。但细读之后就能发现,阿津川老师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的尝试。


就侦探而言,他采取了“侦探登场后置”的做法(姑且这么称呼吧)。这种与欲扬先抑原理类似的做法并不新鲜,如果利用得好,往往能让人更期待侦探的登场。在我最喜欢的京极夏彦“百鬼夜行”系列中,主角中禅寺秋彦就常常后置出场,并以驱魔决战的气势,将所有阴郁诡谲的怪异和迷雾一扫而空,让读者大呼过瘾。本作中让我觉得可惜的一点是,阿津川老师对“侦探登场后置”的执行不够坚决,前半部分侦探一直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存在,这难免会降低侦探出山的震撼感。究其原因,或许是他想在另外的“故事”层面有所挖掘。



就群像而言,因为诡计与人物特性挂钩,所以必须保证群像人物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样做当然就无法期待人物具有深刻的成长或随机的抉择。对此,阿津川老师所做的尝试是,通过人物处于家庭关系的这个框架,以家庭秘密的揭发来拓展人物层次。这样的做法并不新鲜,自阿加莎就有之,但《苍海馆事件》中“五幕家庭剧”的方式还是为其赋予了一定形式上的趣味。


侦探和暴风雨


作为经典推理小说模式,只能说“暴风雪之下无新鲜事”,《无人生还》的强劲叙事对后世的影响比起《三口棺材》的“密室讲义”还难突破。但阿津川老师显然也不甘于此,他在近乎固定的故事进展模式和人物关系之下,另外铺陈了两重冲突。


推理小说是天然具有冲突的小说类型,其中一般都存在着侦探和凶手的冲突(或和谜案的冲突),而“暴风雪山庄”又天然存在着群像之间的冲突。本作中,两重冲突俱在,也是他所着重描写的。



除了上述两重外,基于作品的延续与突破,阿津川老师还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侦探团与自我的冲突。其中自然灾害让场景成为暴风雪山庄的同时,还成为人物所要面临的冲突。这样的做法不算独创,自奎因就有之,但他以时间、水位等元素加以强调,给读者带来了影视剧般的紧迫感;而侦探团与自我的冲突,则着重体现在他自前作就在强调的“侦探的意义”和本作增加的“助手的作为”上。


推理小说和侦探形象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试图探讨侦探、助手、凶手在形而上方面的东西,也即寻求推理小说的哲学意义,这或许是创作者为了拓展推理小说边界而进行的探索,但这也可能是一种有趣且有利的尝试,只要找到正确的做法,将对人物塑造或故事发展大有裨益。这是我从本作中学到的一课。


侦探和女王


在看完全书后,我惊讶地意识到,在设定系势如破竹的今天,阿津川老师仍踏踏实实地写出了一本纯正的本格推理。他并非不写设定系,无论是《星咏师的记忆》还是《透明人潜入密室》,都是他响当当的作品,完全可将他称为设定系的弄潮儿。


但本作却通过逻辑推理、心证推理、时刻表等等完全本格的方式,完成了对四起命案的破解,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还通过布局误导的方式完成了反转。这时我才更为清楚地认识到,阿津川老师在开篇引用阿加莎作品的含义。这种做法,势必要冒着一定的风险,但这是作者的审美选择,也是他对阿加莎的致敬和献给本格推理的情书。


不得不承认,《苍海馆事件》比起《红莲馆杀人事件》进步了很多,合上封底,我忍不住思考,即便是推理小说如此发达的日本,其新生代的作者,也都是从摸索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这一点上与我们没什么不同,因此,或许我们也可以这么做,甚至做得更好。


所以说,不光《苍海馆事件》我一定要读,《黄土馆事件》我也非读不可!


内容简介:为了去见不来学校的好友葛城,我前往Y村的苍海馆,没想到再次遭遇命案。

名侦探葛城闭门不出,作为“助手”的我心急如焚。

这时,天降大雨,手机里不断传来洪水警报。就在水逐渐漫进房间的时候,命案再次发生!

逼近的洪水,横陈的尸体,焦急的友人,这一切能让葛城从房间里走出来,承担起名侦探的使命吗?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购买!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新星出版社
感谢你把百无聊赖的黑夜交给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