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社十月新书试读!

文化   2024-10-01 09:53   湖南  

各位,假期愉快。


十月,为你推荐西泽保彦老师的设定系作品、国内首次出版的漫画家、插画家西村培老师画集,以及在寿命只有25岁的世界如何生存,和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国艺术发展史。请读——

新本格推理名家西泽保彦设定系佳作

梦境和现实,宿命与轮回

谁才是隐藏在虚实之间的真凶?!


《平行物语》

[日]西泽保彦/著

徐嘉悦/译

内容简介


久志本刻子与外甥素央拥有奇妙的能力,两人会同时做预知梦,梦中的场景虽然是通过各自的视角呈现的,但内容却一样。在预知了一场家族聚会上发生的连环血案后,两人为了避免惨剧真的发生,一起讨论梦境的来龙去脉,希望能依靠两人的努力,改变现实的走向。然而噩梦虽醒,他们迎来的却是另一场惨剧……究竟谁才是操控命运罗盘的人?


试读(上下滑动)

“无论如何挣扎,未来都不会改变,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此之前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阿素坐在刚刚还属于金栗小姐的位置上,叹息一声:“但是……怎么也没想到,实际上会改变成这样。”


“确实是没想到。”


“那天,在时广舅舅的别墅里并没有发生那样的惨剧。没有人……遭到杀害,一个也没有。一切如同往常。大家都还活着,时广舅舅、正广、金栗小姐,还有桃香和米兰。”


“以及你,阿素。”


我来到刚才平海坐着的椅子落座。


此时是八月二十一日,即翌日的凌晨零点刚过几分钟。已经打烊的KUSHIMOTO里只有我和阿素两个人。


从刚才开始,电视机里就在无声地播放着黑白电影《卡萨布兰卡》,我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平常在店里做收尾工作的时候,都会像这样播放西洋老电影,这是我从以前就养成的习惯,等收拾一结束就会马上熄灯、锁门、回家。我对电影本身没什么兴趣,所以有好几部电影从未认认真真地看到片尾。


不仅是电影的内容,连出演的男演员阵容我也毫不关心。至于这部《卡萨布兰卡》,能得我青睐的并不是亨弗莱·鲍嘉或是保罗·亨雷德,而是只有英格丽·褒曼。


若是在平日,收拾结束后我就会赶紧回家,然后用卧室的电视无声播放《丧钟为谁而鸣》之类的影片准备入睡,但今晚估计是没办法这么做了,因为接下来有非常重要的“梦境核对”在等待着我和阿素。


“但是,未来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我之前是这么想的。”


“欸?”


“不仅是我,你做了那样的预知梦,一开始也认定这就是自己的命运,一度放弃挣扎了,对吧?”


“这个……没错,确实是这样。”


“但是一番烦恼之后,你选择了星期六不去别墅。你当时是不是抱有一种期待,觉得这个选择说不定能更改预知梦里所描绘的未来场景,对吧?”


“以那样的方式……”


阿素凝视着虚空,喉头一滑,把声音咽了下去。


“正广就在我跟前被杀人魔割开了喉咙,我自己也被捅了腹部倒下了。虽然我拼了命想躲开,结果还是被那人骑跨在身下,割断了喉咙……”


“我当时大概是魔怔了吧,那个杀人魔拿着沾血的菜刀压在阿素身上,我竟然就这么朝他冲过去。结果被砍伤了上臂,三下五除二就被反杀了。不过从结果来看,或许是那个伤让我冷静下来,从而找到自救的办法。详细经过我后面再说吧。”


“如果说,以那种非日常的方式遭到杀害是我的命运,就算我不去舅舅的别墅,那个穿得一身黑的杀人魔大概还是会闯到我家来吧,但也有可能不来。没错,我是带着这么一丝希望,祈祷着做出了那个选择,这一点我承认。”


阿素垂下脑袋,叹了一口气,又突然受惊一般地抬起了头。


“等、等一下。姨妈……您原本是觉得,未来的内容有可能被改变的,对吧?那您,还敢在星期六跑去别墅?”


我点点头。


“据预知梦所示,姨妈是唯一一个从杀人魔手里逃生的人。先一步遇害的我没能看到结局,但您是仗着自己最终不会死,以此为保障而去了别墅……”


我再次点点头。


“可是,万一预知梦描述的未来内容,并不一定是确定的事项,而是可以变更的,那搞不好姨妈会代替我或者正广,被那家伙割破喉咙或捅穿腹部而死。”


“现在一想,确实有那种可能。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我总觉得,如果在阿素说不去派对之后,我也表示不参加,会不会变成干涉过多了?呃,我指的是干涉未来。”


“你是说,过度干涉吗?针对未来的?”


“再说了,万一我不去,要让谁来准备食物呢?搞不好到时派对就得中止或延期了。我是觉得,最好尽量减少这种操作,避免本来应该发生的事情无法发生。”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听了我的解释,阿素似乎可以接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明明预知会发生惨剧,我还偏偏前往大哥那栋别墅的案发现场,其实是使命感使然。我一心想着至少要尽我所能地救下小桃的命。不,应该说,就当是为了阿素,我也必须救下小桃。而且就状况而言,也只有我能救了。


但是,如果我坦白说出这个心思,情况会如何呢?阿素大概只会觉得很无措吧。


刚想到这里,就见阿素的脸有些扭曲,露出一个深深自嘲的表情。


“虽然现在才说这话也晚了,我所采取的行动,还真是挺利己主义的。”


“你是指,只顾着自己逃命获救,对其他人见死不救?”


“既然已经预知星期六会发生什么事,我本应该硬着头皮去别墅,努力去阻止那个杀人魔发狂才是啊。身为目睹了桃香、正广遇害惨状的人,这本该是我的责任啊。”


我和阿素不同,他没有亲眼看到兰兰和正广的遗体。


“可是到头来,惨剧并没有发生啊。或许正是因为阿素没去派对,才有了这样的结果,不是吗?”


“这个嘛……不,这个,还真不好说。”


可是在我看来,与阿素这种缺乏自信的口吻相悖的是,他心中有一种只要他不去别墅就能避免发生惨剧的确信。否则,就算他不在意其他人的生死,肯定也不会对小桃见死不救的。


话虽如此,对于自己这种预见究竟有何根据,阿素大概也有一种说不明白的焦虑感吧。而帮他解决这个困扰,也是今晚这场“核对”的目的。


“未来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我们的干涉。”


我脱口而出了“我们”一词,其实这里应该说“因为阿素的干涉”更合适吧?这么一想,我打了一个寒战,幸好阿素似乎对这个说法并不纠结。不管怎么说,事后总归是要好好解释一番的。


“比我预想的改变还要大。那个杀人魔引发的杀戮惨剧并没有发生,这一点自不必说,而让我震惊的是米兰竟然把男朋友带去别墅了。那个叫平海的人,在姨妈那边的预知梦里并没有登场吧?”


我点点头,道:“还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变动。”


“欸,什么变动?”


“一个姓猪狩的女人,据说是时广未婚妻,她星期六那天没来别墅。”


“啊?”


阿素的表情变得有些哭笑不得。“呃,这是什么意思?那个宴会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同时介绍正光的未婚妻金栗小姐,和时广舅舅的未婚妻猪狩小姐吗?”


我又是机械性地点点头。


“那怎么会主角不到场呢?难道是突发疾病?”


“时广说,婚约临时取消了。”


“这不可能。”阿素挤出的声音几近呻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离谱的历史改变啊……”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历史改变,而是既定路线罢了。只不过突然揭露这个事实,让阿素有些混乱了。还是一步步往下推进吧。


“实际上的星期六那天,别墅里没有发生那场惨剧,这件事本身并不是历史改变。总之,我们先开始相互核对各自的预知梦吧。”


在我和阿素陈述上周做的预知梦之前,我还是给各位解释一下这个特殊能力吧。


简单粗暴地说,这种能力就是“通过幻视,提前看到未来已确定的事情和现象”。


有一点必须事先说明:我和阿素所做的预知梦并非“即将到来的某月某日会发生某事”之类的神谕,只不过是让我们提前体验自己在一定天数之后的未来会有的经历 (就好比电视上的画面,但下方并不会体贴周到地附上字幕说明“这是公元××年×月×日拍摄的画面”),但是这段经历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会发生什么事,我们通常是无法当场就看得明白的。


举个例子,距今七年前的二○一二年十月十九日黎明时分,我做了这么一个梦。


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我在店里做开店准备,阿素在这时打来电话,问:“我妈是不是去店里了。”


我反问“出了什么事”,阿素回答说年枝的丈夫忽那元章做大肠癌手术住院了,本来她是要去探病的,但在病房里一直没见到她来,手机也打不通,所以来问我知不知道情况。


“我还以为她肯定跟果绪待在一块儿呢……但果绪也说她不清楚。”


于是我给姐姐发了信息,也留了语音留言,但是没得到任何回复。


左等右等之下,时间来到晚上八点。阿素的电话打到了正在经营的店里,说,刚刚警方联系了他。


“他们发现妈妈了……说发现时心肺功能都停了……人在车里。”


而阿素跟我一样,在十九日黎明以他的视角和立场体验了这场内容差不多一样的梦。


在当下那个时间点,我和阿素并不知道“忽那年枝失联后遗体在车里被人发现”的这个未来,具体会在几月几日发生,也不知道她的死因为何,详情一概不知。就算自然醒来之后想跟年枝本人提醒一下,也总是不顺利。最多也就稍微跟她说一句“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探望元章姐夫”“开车的时候小心点啊”之类的。


而且,当时我和阿素也不知道,当我们从十九日的午后到夜晚在延时体验黎明时分所做的梦时,姐姐已经在开车前往医院的途中,突发心肌梗死。她好不容易才把车子停稳,却停在少有人来往的地方,导致被人发现时为时已晚。


各位听明白了吗?为了方便,我将其称为“预知梦”,实际上并不是神明给予了什么启示。


在我们自己的梦境中,除了直接所见所闻的情况,我们得不到其他任何的信息。


当然,在自己调查能力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搞清楚当天场景重现(即预知的延时体验)前后各种附带的相关事实,前提是————这些都是已成事实的未来。


为什么唯独这一次,预知梦里同时出现了“可能发生的未来”和“现实中不会发生的既定过去”?


顺带一提,我和阿素的这项预知梦特殊能力,差异只在于视角不同,连细节部分的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且不论原因,这完完全全是同步化了。每当我们做了跟人命相关的不祥之梦,例如梦到了亲戚或好友的事故或葬礼,就会像这样碰个头,对照彼此梦里的细节以作确认。然而————


这次不一样。接下来,我和阿素准备进行预知梦的核对,因为我们没搞清楚到底是谁、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杀害了时广、小桃和阿素等人(以现状来说,应该是企图杀害才对)。至少,阿素自己是如堕五里雾中的。没错,因为未来确确实实发生了改变。


按理来说,如果现阶段有人正深深地怨恨着小桃和阿素他们,就算我们避免了上周在别墅里发生的案件,今后被人索命的风险还是会继续存在的。这一点,阿素自己是非常清楚的,如同切肤之痛一般。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我们两人的预知梦里会不会就埋藏着关于谁是凶手、动机为何的线索呢?这次核对的目的就是要验证这一点。

奇幻与现实交织的视觉盛宴

细腻笔触下无限延伸的艺术世界


西村培画集

[日]西村培/著

金静和/译

内容简介


《北极百货店的接待员》作者,日本人气漫画家、插画家西村培首部画集。收录超过100张小说插画、活动宣传画、CD插画、原创插画等作品。后半部收录《我是山寨版The Zombies》《装苑》等六篇超短篇漫画。


试读(上下滑动)

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孵化厂

我是我,还是供社会运转的工具?

6个关于残酷世界的故事

却将“她”与“她”温柔串联


如果我们将在25岁死去

[日]砂川雨路/著

丁丁虫/译

内容简介


“我们”的日常是如此异常。


未知毒素肆虐地球数百年。世界人口锐减,人均寿命下降至25岁。为延续人类文明,就业与婚育的自由受到统一政府限制。国民被要求和政府指定的对象结婚,福利制度与多生育深度捆绑,反之则只能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人”。


《讨厌的前夫》错配了一个不合适的丈夫,就像是抽到了一张错误的彩票。


《新娘与新娘》既然我们都不爱自己的丈夫,不如一起私奔吧~


《母亲与孩子》怀胎十月,忍受着剧痛分娩……却因为政府的政策而被夺走,这合理吗?


《美丽的结局》“不要道歉。不要提醒我自己将会只剩自己一个人。”


《佳南的初恋》“如果能将我的生命分些给你就好了。”


……


试读(上下滑动)

模范的幸福


二十五年。


人类的平均寿命。


这是平均值。有人能活到将近三十岁,也有人二十岁左右就过世了。总之人的一生大致是二十五年。


阿尔卡从没认真想过寿命的问题。和大家一样,出生后半年就被送到“儿童之家”直至长大,上学的同时开始寄宿生活。初中时收到父母相继过世的通知,不过也没什么特别悲伤的情绪。据说父母的享年分别是二十四岁和二十五岁。


很久以前,人类好像可以活到近百岁。课本上说,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会出现很多皱纹,头发也会变白,或者变成秃顶,内脏器官和关节功能都容易出现异常。但课本上并没有照片之类的视觉性信息,所以阿尔卡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样子。


一百岁……自己还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吗?整个社会都是那样的超高龄者,还能运转起来吗?


尽管无法想象那样一个满是濒死人类的世界,但阿尔卡还是禁不住笑了起来。


自己不用活到满脸皱纹的那一天,真是太幸福了。


阿尔卡一边想着这些没什么意义的事,一边在厨房里收拾餐具。盘子放进橱柜,刀叉收进抽屉。发放的餐具都是两人份的。当然,自己也可以在市场上多买几份,但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餐具也会按人头发放,所以直接用发放的餐具更划算。


“阿尔卡,你的行李收拾好了吗?”从隔壁卧室里探出头来问的是高木。他是阿尔卡的丈夫,两个人昨天刚举行婚礼。高木和阿尔卡同龄,都是十五岁。他有着黑色的头发和眼睛。


“嗯,也没那么多行李。”


“我在卧室里做了个书架。学校里用过的课本和笔记都放到这儿来吧。”


“课本拿去回收了。笔记送给学弟学妹了。”


“书包也没有吗?”


“离开宿舍的时候就扔了。反正也不会再用了。”


阿尔卡的回答让高木略微有些惊讶,他放声大笑起来。


“你真是太洒脱了。”


被高木这样一笑,阿尔卡有点不解。洒脱?自己吗?


“课本和书包确实都没用了吧?上班的时候不是会发新包吗?难道你还要用书包?还会翻看学校的课本和笔记吗?”


“哎,估计不会用,也不会翻看,不过那是回忆啊。”


“不是有毕业纪念册吗?足够回忆了。”


听到阿尔卡的回答,高木说了句“这样啊”,一直笑个不停。阿尔卡挠了挠头,怀疑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奇怪的话。不过高木笑得很开心,算是好事吧。


昨天刚刚认识高木。为了和他成为关系亲密的夫妇,需要彼此深入了解对方。阿尔卡希望建立相互宽容的关系,而不是小心谦让的生活。能够在这些琐碎的话题上共同欢笑,似乎是个好兆头。


收拾好餐具,把烹饪用的锅铲放在水池里清洗干净,阿尔卡直起身子。厨房收拾好了。客厅里除了配备的家具,没什么其他东西,也收拾得很整齐。两个人从宿舍带过来的随身物品大同小异,接下来只要把这些搬进卧室,整理干净,搬家工作就结束了。


“咦?”


阿尔卡看到餐桌上有个盒子。那不像是配发物品的纸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蓝色的马克杯,上面用古色古香的字体印着阿尔卡和高木的名字。配给品清单中没有这对杯子,看来是高木准备的。


从小生活在宿舍里,基本上没有可供自由支配的钱财,不过给宿舍和学校帮忙的时候也能得到一点零花钱。


高木是用自己挣的钱买了这对杯子吧。三个月前才知道结婚对象是谁,可能他一听说对象的名字,就去订购了。为了两个人的新生活。


“没想到你这么体贴。”


阿尔卡咯咯地笑着说,开心地把马克杯放到架子上。


对于连结婚戒指都是配发的夫妻来说,成对的马克杯才是自己独有的特殊物品。


中央五区,新建不久的二室一厅公寓。配备家具,配发日用品。市场就在附近,工作单位也都是徒步五分钟的距离。


从今天开始,阿尔卡和高木就要在这套房子里生活了。十五岁夫妻的新生活。

书写中国人自己的艺术史

分享新知,更新知识体系


《中国艺术史 第二卷》

陈滞冬/著

内容简介


本卷展现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艺术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关注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想及人文价值。


在这千年之间,中华民族历经多种文化的交融,不断焕发新活力:自魏晋时代既有外来佛教艺术与本土文明的融合发展,也有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及其与书法的共生共舞;隋唐时代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唐中期又有山水画的兴起,而唐末期花鸟画与“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勃兴,则展现了另一种时代情绪。与此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逐渐发展出早期中国艺术史研究,标志着中国艺术的高度成熟;随后宋代水墨艺术逐渐成熟,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再次分流,影响了后续百年间中国艺术的发展;文人画标准的确立,则划时代地开辟出宫廷与民间两种审美倾向,中国艺术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继续发展……


试读(上下滑动)

尘世的容颜:绘画、石刻和泥塑


在这条漫长的石窟之路上,除了少量石窟的开凿时间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代(公元四世纪,如敦煌莫高窟)甚至更早(如克孜尔石窟,有可能早到公元三世纪)之外,其余几乎都是北魏统治北中国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陆续开凿或者大规模续修的。北魏之后,东、西魏和北齐、北周,尤其是北齐,则承继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北朝皇室和权贵倾举国之力开凿佛教石窟的文化活动,从公元四世纪后期到六世纪后期,大约持续了三百年时间。在这些佛教石窟中,充满了各种佛陀、菩萨、力士、供养人、高僧等或绘画,或泥塑,或石刻的形象,如果暂时排除其所表现的佛教教义内容,或者让宗教史学者去研究这部分内容,那么,在造型艺术史上,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三百年间,在北中国的石窟里,以佛教的名义,突然出现了几乎不可计数的各阶层的中国人的艺术形象。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


我们知道,佛教造像有独特的图像造型规范,尤其是佛陀本尊释迦牟尼的形象更有严格的规定。在早期佛教经典(如原始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中就有关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明确规定。但是,这些具体的描述更多具有宗教意义而非造型意义,是指佛陀因修行圆满而成就身体的庄严殊胜,所以在教义上,佛陀的相与好是无边无量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不过是为世间说法而生。因此,只要认真读过佛陀相与好的明文,就会明白,仅仅严格依照这些文字界定是不可能创造出具体的佛陀形象来的。宗教造型艺术有自己独特的传承和流播的方式。


在古代中国,壁画匠师作为一种专业技术人员,往往世代传承壁画的稿本(粉本)。这些可以用特殊技术手段直接拓印到壁面上的画稿,记载着许多绘画题材上无法凭借文字或者仅靠记忆保存的细节,因此,这些画稿是师徒传授或者壁画制作的重要凭借,借以使宗教绘画的内容、造型、构图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都保持大约一致的水准。但是,这种粉本的数量和内容显然是极其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佛教壁画中除了本尊释迦牟尼及几尊重要的菩萨像有所依据之外,众多的图像仍然需要依靠画师个人的记忆甚至想象力,才能完成最终的艺术创造。相比二维的壁画,在三维空间中展开的泥塑和石刻佛像的造型范本,显然更难于在较宽广的地理空间中传布了。


那些造型各有特征的佛陀和一众菩萨的形象,那些数不胜数的信徒、僧众、弟子、居士血肉丰满的面容,尤其是那些年龄与社会地位都各不相同的俗家居士信众,那些相貌与精神各异但无不被精准刻画的中国人,他们的面相或沉静安详,或自信雍容,或虔敬恭顺,或平和宽厚,或睿智安定,或局促拘谨,那些人类独具的情绪、神态、情志、身姿、体态是如何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绘画、泥塑、石刻上,使冰冷的自然材料瞬间化为血肉之躯和精神超越的象征?那些精美的人类面容以及面容后面的精神,突然间从历史的幽暗中浮现出来,那些在佛教石窟中出现的描摹中国人千姿百态的形象与面貌的造型,究竟从何处诞生?唯一的来源之地,就是画家或雕塑家所身处的社会人群,就是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所感受的当时当地的普通中国人。


任何描绘人物肖像的活动都是人类自我观照的行为,而佛教造像中人物形象的精神状态被特别关注,更显示出这种借佛教之名而进行的自我观照的深刻与广泛。人类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意识到自我并有能力、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观照,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中国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能够有意识地从自己的创造物中观看到自我的容颜。在发明出人造金属青铜之后不久,齐家文化的先民就用这种金属制造出了铜镜。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容颜时会有何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自我面貌的审视和观照,一定极大地开启了先民的智慧,并给人类的自我意识提供了有力的凭借和支持,也给了中国哲学中独特的“民胞物与”意识的诞生以极大的启迪和开示。


战国时代,青铜镜的广泛使用并作为私人奢侈品的大量制造,与战国时代知识分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个人意识的长足发展相当同步。但是,在造型艺术中出现精准刻画人类面容的作品,直到战国最晚期的秦朝,因为特殊的需要,才出现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陶塑作品中。尽管兵马俑陶塑的作者只是镜像式地以自然主义写实风格如实地表现了秦始皇帝禁卫军兵士将官各自不同的面貌,但作为造型艺术史上首次关注到人类个体独具的相貌和身体的作品,仍然是一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


汉代的陶俑大体说来仅仅是概念式地表现出汉代人的衣着身段,就个体的容貌而言,如西汉时代概念化的人面五官,也只是象征性地反映出了时代的变化。即使如东汉时代成都地区出现的面带微笑的大批陶俑或夸张或含蓄的表情之下,个人的性格与精神上的差别仍然被遮蔽,因为当时对人类个性独特差异的表现并不在制作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也许是艺术家受到佛陀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鼓励,北朝的佛教石窟中,无论是在佛陀、菩萨、天王抑或是僧侣、信众的面相和容貌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艺术家在刻画人类面容的时候,具有了反映造像人物个体独具的精神状况的艺术追求。佛陀的自信、坦然、刚猛、宽容,菩萨的悲悯、容忍、慈爱、承担,力士的愤怒、威严、执念、勇毅等,人类内心最重要、最纯粹、最神圣的情绪与感动,被单纯地提取出来,用造型艺术的手段,转赋予佛陀及其侍从们的造型之中。


在北朝时期混乱的北中国地区,佛教石窟中那些面容沉静的佛神菩萨,使辗转于尘世的泥淖中苟且生存的人民,终于为内心最珍贵、高尚的人类情感找到了终极归宿,一个值得附丽的神圣之所。人类最珍贵的往往是最脆弱的,最珍惜的往往是最虚幻的。在现实世界中常常会被暴力和野蛮践踏的人类文明,包括高贵、华丽、文雅、精致的生活方式与温柔、和顺、友爱、安然的生活态度,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人都孜孜以求却往往求而不得的东西,在北朝的佛教石窟中,首次被人类交给了自己创造的艺术品:以壁画、泥塑与石刻表现的佛、神、菩萨的众多形象,是艺术家按照自我生活中对于人性最优美的领悟来创造的,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一些理想的幻象。


新星出版社
感谢你把百无聊赖的黑夜交给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