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社九月新书试读!

文化   2024-09-01 10:56   北京  

秋虽然早已经立了,但昨天过完西泽保彦在《替身》里写下的“珍惜夏天余韵日”,夏天在我心里才真正过去。九月,岛田老师再版终于要来了,“无间系列”第二位作家连·戴顿代表作也已经开启预售。


卢基扬年科的太空冒险,内耗者的自毁与自救,星星的构成,以及如何更好地训练你的大脑,九月新书,请读——

“间谍小说三大家”之一,“柏林三部曲”首作

如诗般梦幻,似香颂般迷离

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


《伊普克雷斯档案》

[英]连·戴顿/著

乔迪/译

内容简介


一位高级别科学家遭遇离奇绑架;英国秘密情报机构WOOC(P)必须找出他的行踪。从肮脏的伦敦苏活区到世界的另一端都在寻找猎物。这件事似乎从一个简单的任务变成了某种更加邪恶阴险的东西。一位冷静内敛、出身劳动阶级的无名英雄,用深沉而讽刺的腔调讲述了这个危机重重的黑暗旋涡和背后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


试读(上下滑动)


下午两点半,内线电话传来消息,说国防大臣不太理解结语里的某些部分。我可能要和国防大臣见一面。


可能吧。


国防大臣的公寓就在特拉法尔加广场边上,从那里能俯瞰整个广场,装潢风格像奥斯卡·王尔德的私宅,繁复又浮华。国防大臣坐在一把朴素规整的谢拉顿式木椅上,而我坐的只是一把精巧舒适的赫伯怀特式椅。两把椅子中间摆着盆一叶兰,我们便透过宽大的叶片窥视彼此。


“老兄,从你自己的角度讲讲整个故事就行。抽烟吗?”


我还在想不然我能从谁的角度,他就把他那薄薄的金烟盒连同叶片递了过来。不过,我先掏出了一包皱皱巴巴的高卢烟,婉拒了他。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我说,“档案里的第一份文件……”


国防大臣冲我摆了摆手。“别管档案的事,兄弟。你就告诉我你看到的东西。先说说你跟这家伙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吧……”


他低头看了看手上摩洛哥山羊皮封面的小笔记本,“这家伙叫……杰伊。他的事,你知道多少?”


“杰伊。他的代号换成四号盒子了。”我说。


“为什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国防大臣一边问,一边在笔记本上记着些什么。


“整个故事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对他说,“我干的,就是个没头没脑的营生。”


国防大臣说“确实”,说了好几次。我掸了掸撞手上四分之一英寸长的烟灰,烟灰落在脚下泛蓝的卡尚地毯上。


“我第一次见杰伊时,是个周二上午。我当时在莱德尔咖啡馆,时间差不多是十二点五十五分。”


“莱德尔咖啡馆?”国防大臣问,“在哪儿?”


“要是一边叙述一边回答问题就有点困难,”我说,“长官,如果不是特别急的问题,我更希望您能记下来,等我讲完一起问。”


“兄弟,你讲,我不问了。我保证不插嘴。”


就这样,在我讲述的过程中,他果然一次都没有再插嘴。


1


水瓶座(1月20日—2月19日)今日诸事不易。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会遇见朋友,也会拜访别人。提前做好规划可能会有些帮助。


不管你怎么想,一万八千英镑都是很大一笔钱。英国政府要求我把这笔钱付给坐在桌角的那个男人,而那个男人正拿着刀叉,对一只奶油起酥包实施日常谋杀。


英国政府称他为“杰伊”。杰伊长着一双小眼睛,留着大胡子,穿十码的手工鞋。他走路有一点跛,会习惯性地用食指抚摸自己的眉毛。我太了解他了,因为这一个月来,我每天都在夏洛特街一家私密影院里看他的录像,看了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前,我根本没听说过杰伊。我三周的订婚假就要结束了,几乎什么正事都没干——除非你觉得整理军史相关书籍对一个成年男性来说也算是个正事的话。我的朋友中没几个人会这么说。


早晨醒来,我对自己说“就是今天了”,但我和往常一样并不想起床。还没拉开窗帘,我就听到了雨声,煤烟覆盖的树枝被风吹得噼啪作响。我又把窗帘拉上,踮着脚走过地上冰冷的油地毡,弯腰捡起门口地上的早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等着水烧开。我不情不愿地套上深色毛呢西装,系上我唯一一条正经领带——就是红蓝绸子上面还印着方块图案那条,但还得等上四十分钟出租车才能来。出租车才不愿意来泰晤士河南边呢。


我总是不太好意思开口对出租车司机说“陆军部”,我曾经还让出租车停在白厅,或只是说“停的时候告诉你”,就是为了避免说出这三个字。我下车之后发现车停在了白厅那个门口,我还得绕过去走到骑兵卫队大道那边的门去。一辆军用吉普停在那里,一个红脖子司机在对一个穿着粗布军服的油腻下士大喊“干他娘的!”。还是那个军队,还是那个味道,我想。走廊像厕所的走廊一样,又黑又脏,每扇涂着绿色油漆的门上都贴着白色小卡片,上面用军队特有的简明风格写着:GS3。这个少校、那个上校,还有些茶室,里面总会有些活泼热情的老太太,戴着眼镜,不在里面调配秘方时就会出现在你眼前。一三四号房和其他屋子一样,里面摆着四个绿色的标准文件柜、两个绿色的金属橱柜,窗边面对面放着两个固定办公桌,窗台上放着半袋一磅装的泰莱白糖。


我是来见罗斯的。我走进屋子。三秒后,罗斯从他聚精会神盯着的那堆文件中抬起头来,看向我说:“你来了”,然后紧张地清了清嗓子。这些年来,罗斯和我已达成共识——我们决定憎恨彼此。但作为英国人,即便交恶,表现出来的也是东方式的彬彬有礼。


“请坐。抽烟吗?”过去两年里,我至少每两周就要对他说一次“不抽,谢谢”,但这只廉价的、嵌着木纹蝴蝶的、来自新加坡零钱巷批发市场的烟盒,还是递到了我眼前。


罗斯的军官生活波澜不惊,也就是说他不会在晚上七点半之后喝杜松子酒,也不会不摘帽子就打女人。他的鼻子又细又长,上唇的小胡子像植绒的墙纸,稀稀拉拉的几根头发被精心打理过,皮肤的颜色和吐司一样。


黑色的电话响了。“你好,哦,是你,亲爱的。”罗斯的每个字都是那么冷淡而单调,“说实话,我正打算呢。”


我在军事情报处工作了近三年。大家都说,罗斯本人就是军事情报处。他安静又聪敏,乐意在处里严苛的要求下工作;也愿意在纽扣上别上一支玫瑰花蕊,提着雨伞冲向滑铁卢五号站台——有任务时,他并不介意这样开启他的一天。但我不行,不过好在我就要走了。离开军队,离开情报处,离开罗斯,在最小也最重要的情报部门WOOC(P)与平民一起工作,当个平民。


“好的,周四晚上如果我在那儿过夜,就打电话告诉你。”


我听见电话那头说:“那你带够袜子了吗?”


三联复写纸的质量太差,我根本认不出上面写了什么(更别提还是倒着读的)。现在,这些纸整理得整整齐齐,等着走办公室茶水费的账。罗斯打完电话,开始跟我讲话;我调整了面部表情,让自己看起来好像真的在听一样。


他把他的粗花呢夹克堆在桌子上,从里面掏出了黑色石楠木烟斗,又从橱柜里翻出烟丝塞了进去。“好吧,就现在。”他一边说,一边把我递给他的火柴戳到了手肘垫布上。


“这么说,你会去跟那些临时工一起工作。”他平静的音色里带着些厌恶。军方不喜欢任何临时的东西,更不用说人了,所以他们当然不喜欢WOOC(P),我觉得他们也不怎么喜欢我。很显然,在我这次永远离开他之前,罗斯一直认为我这种尝试解决的方案非常完美。我不会一五一十告诉你罗斯都说了些什么,他的大部分话都很无聊,还有些至今仍是机密,埋在他那些精确标注却无伤大雅的文件里。他好几次都没点着烟斗,我就知道他又要从头开始讲起了。


《文艺春秋》年度十大推理小说

侦探小说研究会“最佳本格推理小说BEST 100!”

鲜血是它的食物

怨咒是它的灵魂

名侦探御手洗洁股战而栗!


《黑暗坡食人树》

(全新修订版)

[日]岛田庄司/著

张翔娜/译


*封面为原版

内容简介


台风过境,在黑暗坡上的洋楼屋顶发现了跨坐着死亡的尸体。


传说中,矗立在洋房旁的树龄超过两千年的大楠树会吞噬靠近的人类,这是事实抑或是流言蜚语?在巨树周围,奇妙的事件接连发生。名侦探御手洗洁接下挑战,誓要解开谜团。而那真相之凄惨,令御手洗洁不寒而栗!


试读(上下滑动)

序章:苏格兰


事情发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在距离日本非常遥远的英国北部,苏格兰一个名为弗塞斯的村子尽头的山里,一个男人正独自埋头建造着一幢奇怪的房子。


起初,是男人和父亲瞒着村里人偷偷建造的。等砖头砌好,钢筋加固完成,房子基本成型后,上了年纪的父亲决定把剩下的工程交给儿子,自己回到村里悠闲度日。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掩人耳目,免得父子二人建房之事败露。


他们建造的房子相当怪异,一扇窗户也没有。不过,因为房子建在视野开阔的山腰处,站在门口便可从高耸的榉树林间俯瞰山脚的狭长湖面。


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只有在为数不多的晴天才能看到湖面。天气晴朗的时候,从山腰放眼望去,湖面犹如女王陛下的钻石项链铺满细小的碎钻,银光闪闪,光彩夺目。黄昏时分,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湖面又变成一条金灿灿的光带。


从房子步行三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村子。为了避免村里人知道建房子的事,男人特意选在远离山路的山毛榉密密层层的区域建造,即使从上空俯瞰也不容易被发现。不仅如此,男人还故意不在门前修路,甚至因为担心经常沿同一条路线往返会踏出路来,每次都从不同的方向绕行,真可谓煞费苦心。


男人性格腼腆内向,很少和村里人来往,尤其不擅长和女人说话,他的女性朋友仅限于十来岁的孩子。


男人刚满三十岁,还很年轻,在南方的大都市伦敦和熟人合伙经营着一家公司,因此手头宽裕,给小女孩买礼物之类的花销完全不在话下。


因建造房子而疲惫时,男人会在山脚下的湖边休息。那段时间,每逢星期六都会有一个小女孩骑自行车来到这里。女孩名叫克拉拉,和母亲住在十公里外的达勒斯村。她来采摘仅在此处盛开的鲜花,以迎接每星期天从因弗内斯小镇回来的父亲。


女孩有着一头金色的卷发,脸颊和脖子上细密的绒毛是金色的,长长的睫毛也是金色的。她有着北方女孩特有的白皙肌肤、粉嘟嘟的小嘴和碧绿清澈的大眼睛。男人被女孩的美貌彻底惊呆了。


很快,男人和女孩成了朋友。每到星期六,男人就会准备各种礼物和美食,坐在湖边的草地上等待女孩的到来,而女孩也渐渐期待和这个男人相会。


然而,男人并不因此感到满足。他已经疯狂地爱上了可爱的克拉拉,想要拥她入眠,甚至想把她吃掉。


终于有一天,男人在森林里杀死了克拉拉。因为每个星期六傍晚他都不得不和女孩分别,对男人来说,每次离别都是令他无法忍受的煎熬。


男人将克拉拉的自行车扔进湖里,抱着她的尸体回到建在山腰的秘密之屋。终于,女孩只属于他一人。当晚,他如愿以偿地抱着女孩入睡。


为了更加贴近女孩的脸,他割下女孩的头,紧紧地抱在怀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她金色的头发,亲吻她的面颊。


他脱掉女孩的衣服,切开她的肚子,取出内脏。男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想知道这个小生物凭什么让他这样着迷,他想知道女孩身体的所有秘密。


可是,越是肢解女孩的尸体,男人越搞不懂被她吸引的原因。女孩的尸体变成七零八落的肉片,感觉和小猫小狗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男人仍不死心,用刀子小心翼翼地剜出了女孩碧绿的眼珠,期待从中得到答案。


男人总算获得了片刻的满足。他抓着两颗眼珠又唱又跳,幸福得发狂。但笑容很快消失了,因为原本晶莹剔透的碧绿眼球渐渐变得浑浊不堪。


男人心灰意冷,呆坐了半天。他突然回过神来,意识到必须赶快把房子建好,跟父亲交代。可眼下更重要的是处理女孩的尸体。如果女孩的父母发现女儿失踪,他们很可能会带着警察找过来。


男人左思右想,决定把女孩的尸体砌在正在建造的房子的墙壁里。他认为,如果藏在水泥里,就绝对不会被发现。


于是,男人把女孩流出的血和水泥搅在一起,又将女孩的尸块摆成站立的姿势,用钉子钉在无窗房子北面的墙里。男人特意用钉子挂起女孩的头发,做出随风飘舞的姿态,因为他觉得,女孩站在花丛中,金色头发被风吹动的样子最迷人。


做完这一切,男人后退几步,凝视着被钉起来的尸体。他感到了一种无以名状的美,就像在欣赏一个做工精美的娃娃,感动逐渐涌上心头。这是一种与女孩活着的时候完全不同的美,好比被做成标本的蝴蝶要比在野外飞舞的蝴蝶美上好几倍一样。


男人终于心满意足。他呆呆地看了一整天,最后才依依不舍地往尸体上涂水泥,涂了一层又一层,直到尸体被完全覆盖为止。

少年太空歌剧

热血的驱使下经历高潮迭起的太空冒险!


雪舞者

[俄]谢尔盖·卢基扬年科/著

郑滨/译

内容简介


接续俄罗斯深厚的人文传统,卢基扬年科带我们跟随奇克列伊,在少年热血的驱使下经历高潮迭起的太空冒险,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表象背后的因由,认识到自由选择的局限性,也许,最后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爱具体的人——帮助身边的人,为他们竭尽全力。


试读(上下滑动)

引子


那一天,我的父母决定去死。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我此前没有任何预感。这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但我确实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想过,父母会做出这个决定。一年多以前,父亲被解雇了,补助金也很快用完了,好在妈妈还继续在第三公立选矿场工作。而我不知道的是,那个选矿场很久以前就已濒临倒闭,一直在用让人吃得腻烦的糙米和房租减免来代替工资——我们住的房子是要交钱的,我从没在意过这一点。不过,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学校里很少有谁是双亲都有工作的。


那天,我放学回来,听见客厅传来阵阵音乐声。我把平板电脑扔到床上,悄悄向客厅看过去。


我的第一个猜想是,爸爸终于找到工作了。


爸妈坐在铺着白色桌布的桌前,桌子中间燃着几支蜡烛。插蜡烛的老式水晶烛台只有生日或圣诞节才会拿出来用。盘子里盛着真正的土豆和肉。家里居然会有这么多吃不完的好东西,让人难以置信。爸爸肯定已经扫荡完两大盘子了。桌上还有一瓶半空的伏特加,货真价实的那种。另外一个瓶子里装着红酒,差不多空了。


“奇克,”爸爸叫我了,“快来吃饭!”


我的名字是奇克列伊,听上去很响亮,就是有点儿长,念起来不顺口。妈妈有时叫我奇奇,爸爸更常叫我奇克。其实,他们要是在十三年前选个别的名字,现在就不会这么麻烦了。不过,要是叫了别的名字,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吧。


我坐下来,没多问什么。父亲很不喜欢别人向他问东问西,他更喜欢自己讲些新鲜事儿,哪怕只是说说给我买了件新衬衫之类的小事。妈妈默不作声,把小山似的肉烧土豆堆到我面前的盘子上,还在旁边摆了一瓶我喜欢的番茄酱。我狼吞虎咽地把盘子里的东西一扫而空,正心满意足之际,爸爸说出的一番话,粉碎了我的满心欢喜。


他并没有找到工作。


对于没有神经元接口的人来说,现在根本就没有工作机会。


想要工作,就得植入接口。可是,成年时期再动这个手术非常危险,也非常昂贵。妈妈现在拿不到现金工资,家里已经没钱保障未来的生活了。


我很清楚,在我们星球上,只有在穹顶区才能够活下来。而像我们这样没了收入的,会被赶出现在的住所,遣送到外围定居点。在那种地方,人只能活个一年半载,运气最好也不过两年。


因此,爸爸和妈妈下了决心,要行使自己的宪法权利……


我说不出话来,只呆呆地望着父母,用叉子捣着剩下的、撒上番茄酱的土豆,此刻,它已经变成了一团褐色的糊糊。我吃什么都喜欢放番茄酱,爸爸妈妈为此没少骂我……


但这回,他们两人谁都没说什么。


也许我应该说,干脆一起搬到穹顶之外去吧。大不了从矿坑回来后,仔仔细细清理掉辐射残留物,争取好好活,活得久一点儿。等挣够了钱,就能接着缴纳在穹顶区生活的保障金了。但我没有说出口。我回想起,有一次学校组织去采矿场参观,我看到了在那里开挖掘机、装卸铲车的人们,一个个全都皮肤灰白,而且满身溃疡。当时,有一台铲车突然从矿坑里掉头,向着我们的校车冲过来,料斗还不停地上下摇动。驾驶室里的司机在朝我们笑,露出自己的“鳄鱼嘴”——遭受过量辐射的人都是那个样子……他只是想吓唬我们而已,可所有人都惊恐不已,女孩们尖声大叫,男孩子们也浑身哆嗦。


我到底也没说出话来。看到我这样,妈妈笑了起来,吻了一下我的额头,转而又严肃地告诉我,现在我的生活保障金又延长了七年。这样一来,我就可以长大成人、找到工作。爸妈曾经收入颇丰,给我植入的神经元接口特别好,为的就是以后找工作不成问题。


妈妈叮嘱我,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学坏,别沾上吸毒的恶习;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和邻里相处,都要举止恭敬、待人礼貌;要注意衣着干净整洁;一定记得提交市政府的食品补贴申请。


爸爸像是察觉到了我的犹豫不决,就告诉我,一切已经无可改变,他们已经递交了死亡申请,喝下了专用药物,因此才拿到了这笔“告别金”。即使改变主意,他们也依然会死,而我的生活保障金也会泡汤。直到这时,妈妈才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再也吃不下东西了。虽然桌上还剩下冰激凌、蛋糕和糖果,但我已经毫无胃口。妈妈又悄悄对我说,他们还用“告别金”为我预付了七年的生日礼物。特别服务机构的人会事先征询我想要什么,然后在生日那天送到,外加一顿生日大餐。我们星球确实穷困,生存条件严苛,不过,在特别服务方面并不输于地球或阿瓦隆星。


我还是把冰激凌吃掉了。妈妈看着我的眼神是那样充满期待、透着心疼,我忍住心里的绝望,一口口咽下了那散发着草莓和苹果香味的、冷冰冰的甜品。然后,我们像往常一样,做了祷告后各自睡觉。


明天一早,父母就得赶到告别宫。即使拖到中午也难逃一死,而且会加倍痛苦。


我一直盯着闹钟,躺到夜里三点还没能入睡。那只闹钟的形状是变形机器人,它冷酷地眨着眼睛,挥着手臂原地踏步,有时还会用“光剑”发出的光线扫过房间各处。妈妈以前总是抱怨,房间里有这么个“破玩意儿”让人无法入睡,但是并不曾要求我关掉它。她还记得,我得到这个八岁生日的礼物时有多高兴。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在用过去时态来想父母的事,就好像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我跳起来,撞开门,向父母的卧室奔去。我不是小孩子,知道成年人在夜里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就算他们已经为人父母。

但是,我再也没法儿一个人待着了。


我扑到床上,挤到父母中间,抱住妈妈的肩膀失声痛哭。


他们一句话也没问,只是一言不发地紧紧拥抱着我,抚摸着我。我在此刻感知到他们还活着,但是只能活到天亮。我决意今晚不睡觉,但后来还是昏睡过去了。


到了早上,妈妈照常帮我做上学的准备,说我必须去上课,不用去送别他们。长别离,徒伤悲。


等他们要走出门的时候,爸爸开口说:“奇克……”


他欲言又止,好像是有太多话要说,而时间又太少。我屏息等着。


“奇克,你要明白,这样做是正确的。”


“不,爸爸。”


应该回答“是”,但我做不到。父亲笑了一下,但显得无比怅惘无奈。他拉起妈妈的手,两人走出门去。


我当然要送他们。我远远地跟在后面,不想让他们发现。妈妈时不时地回头望,我知道,她能感觉到我跟在身后。


我最终也没有现身。我答应了不会送他们。


他们走进告别宫后,我又原地站了一会儿,不时地用脚踢着市政府大楼的墙壁。我并没有对政府抗议的意思,只是因为大楼恰巧立在这里,隔着拓荒者大道与告别宫相望。


我转身往学校走去。这是我答应了爸妈的。

抑郁患者 ✖ 受难机器 ✖ 时光药丸

一场马拉松引发的都市幻想

一名内耗者的自毁和自救


跑去她的世界

夏桑/著

内容简介


沈禹铭在角逐成都马拉松时身负重伤,伤痛和网暴让他陷入抑郁,因此疏远和伤害了家庭,妻儿却在这时意外离世。他陷入追悔莫及的无力中,只觉世界跟自己再无关系,身体失控般释放着三十年来积累的所有情绪。


好友为治愈他开发了一种药剂,他在服用后不仅可以跳过痛苦的时间,甚至还会在跑步时看到妻儿的幻影。而他越是追逐,越能确定那并非幻影。每一次奔跑,都离他们更近一步。


他开始重新训练,只想再次跑进她的世界,跟她说一声“对不起”。


试读(上下滑动)

第一章

不可追


为什么妻儿会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在之后的无数个黑夜里,沈禹铭总会忍不住问自己。他一次次凝视着痛苦的深渊,在脑子里闪现整个事件,一遍遍回到事情的最初。


就像在发令枪响起之前,他总会一次次看向起点。


这是沈禹铭跑马拉松多年的习惯,仿佛只要想着离起跑线越来越远,就越有信心赢得这场比赛。

三月的成都已经开始回暖,春意正在涌回这座古老的城市,勃发的新绿随处可见,行人皆以目光采撷。可今天的天气并不好,阴沉的积云压在所有人的头顶上,细雨淅淅沥沥地撞击着暴露的皮肤,惹人焦躁。


然而,金沙遗址博物馆周围依然聚满了人群。记者架上“长枪短炮”,采访车就停在不远处,所有人都想抓拍运动员起跑的刹那,发布在公众号的头条位上,而沈禹铭无疑是选手中最耀眼的那一个。


他就职于一家科技公司,平日里做着商务相关的工作。加入跑圈不过五年的他,却因极其突出的成绩而被人们迅速注意到。今天,所有人都盼着他赢得本场比赛,战胜肯尼亚选手——基普洛特。


在马拉松赛事上,国人被那些外国运动员压制得太久了,心里早憋了一口气。而更微妙的是,今年这位最具实力的黑人选手,并不是在国内收割名次和奖金的职业运动员,反而跟沈禹铭一样是位业余跑者。


职业的跑不过,业余的也胜不了吗?!


正因如此,自选手名单流出,本届成马就成了海量网民关心的对象,浓浓的火药味弥漫在这场市民运动上。


从名单公布的那一刻起,沈禹铭有了当网红的感觉,自己的微博下涌现许许多多粉丝,他们总在摇旗呐喊,鼓励他一定要赢。当所有的期待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时,他情不自禁地背负起了胜利的使命,甚至隐隐觉得自己就是所有人的英雄。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待,沈禹铭甚至向公司提出了停薪留职,全力备赛。看着一条条让人热血澎湃的留言,他在比赛前一天放出豪言壮语:一定要拿下成马的冠军!


还有五分钟就要起跑,他踮起脚尖扫视围观的人群,想要捕捉妻子李怡珊的身影。他是五年前爱上跑步这项运动的,那时妻子刚怀孕,不仅有先兆性流产的症状,而且身体反应特别大,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


在备孕前,沈禹铭主动要求去体验分娩,甚至满头大汗地熬到十二级疼痛。可当他真正陪伴妻子时才知道,自己身为一名男性还是难以对个中滋味完全感同身受。那段时间,他尽力照顾妻子,想尽各种办法缓解她的痛苦,但都无济于事。看着妻子难受的样子,他感到无比自责,心理压力特别大。为了释放心中那份负罪感,等怡珊每晚入睡后,他就会开始夜跑。


三公里、五公里、十公里……等妻子熬过最艰难的时期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轻松跑下半马了。


李怡珊知道丈夫是因为自己才爱上跑步的,不仅给他买了跑步机,这些年每次比赛她都会去现场,在起点和终点为他加油助威。


此刻,李怡珊正牵着五岁的小春和站在路边,见丈夫看向自己,连忙朝他挥手,然后还无比费劲地把孩子也抱了起来,让他朝爸爸喊加油。


一定要赢。沈禹铭下定决心,然后把手高高举起,比出一个V。这一幕,相信会被很多媒体抓拍下来,如果胜利,这便是强者的宣言。


但此刻的李怡珊除了兴奋,心里还隐隐有些担忧,丈夫真的撑得住吗?


主席台上打响了发令枪,起点的信号灯全部变绿,几万名参赛者陆续离开起跑线。对于沈禹铭而言,跑步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不论是公司项目,还是生活琐事,总有一种看不到头的感觉,相较下,跑步显得那么单纯,要做的只是迈出下一步,然后到达终点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除了护航的工作人员以外,喧嚣声渐远。沈禹铭渐渐进入了心流状态,在奔跑的过程中,仿佛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他自己。等他回过神来看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目前他位于第二,不仅跟大部分跑者拉开了距离,甚至甩了第三名好长一截。


此刻的天府大道很空旷,与平日的繁忙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过去的许多个日夜里,他在这条路上穿行,为了事业,为了进入一种正常的社会语境。很多时候,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人,每天被大小不一的铁皮箱子运送到不同的地方,承担不同的职能。城市化为一方烂熟于心的迷宫,给人宿命般的迷失感。在这里,每个人尽享劳碌,无法许愿。


但今天,他发现自己开始追逐,开始了一场更有意义的生活。他的目标就是眼前的这位跑者——基普洛特。相较于沈禹铭,他无疑是一位长者,甚至算得上是老人,而那极低的体脂率让他更显苍老。但基普洛特是天生的跑者,奔跑的状态是那么动人,哪怕在阴天也有着压抑不住的光彩。


若是在往年,沈禹铭肯定陶醉于对手绽放出的生命能量。但今天他不行,他得到了太多粉丝的祝福,粉丝们希望他可以为国争光,战胜这位外国的业余选手。他不想让粉丝们失望,就像从小表现得足够乖巧,努力取得好成绩,尽力让离异的父母各自满意那样。


他为这场比赛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就连专业跑友也劝他饮食控制和训练强度别太过严苛,但他信念感十足地为这场比赛备战着,不仅取消了每周固定的完全休息日,甚至在进入无法提升的平台期时,也依靠意志去强行突破,身心都积累了巨大的负担。


妻子看着沈禹铭疯魔一般地训练着,呕吐和身体疼痛越来越频繁,也总在劝他休息,甚至拉上丈夫的老同学兼多年好友李希一起来劝他。


但沈禹铭停不下来。一定要赢。他的脑子里只有这一个念头。


虽然天地宽阔,但他感觉自己没有退路。


比赛已经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他虽然屡次超过基普洛特,可总在不经意间被对方追上。


许多个回合之后,他竟然莫名产生了一种幻觉。


前方的基普洛特化为一座隐没云间的空山,自己在其中艰难地前行着,永远也走不出去,无限的孤寂正在拖垮他。明明距离终点已经越来越近,明明这场比赛就要结束了,自己却感觉离终点越来越远,仿佛永远也抵达不了想去的彼岸。


撞墙期。他心里一紧,身为资深全马跑者,他已经很久没有陷入这种状态了。虽然他知道,出现这种状态是因为糖原耗尽,大脑下令脂肪给肌肉供能,而脂肪的供能效率却不如糖。一般情况下,他只要在补给点及时补充能量,就能挺过这个阶段拿下比赛。


但这次,他知道自己的面前真有一面墙,有一名无法战胜的跑者。


此刻,他所处的宇宙里,除了真空光速、普朗克常数、波尔磁子外,又多了一个不可撼动的数值——他与基普洛特之间的距离。


提速吧……他在心里默念着,不论如何都要拼一拼,假如能赢呢?比赛不超过二十分钟就会结束,假如坚持一下……


沈禹铭一边想着,一边提高步速。他的忽然发力不仅迎来了对手疑惑的目光,更点燃了现实和网络。


电光石火间,千万网友为他的绝地反击而狂热兴奋,而专业跑友则流露出担心,甚至连主办方也隐隐紧张起来,可所有人里最提心吊胆的绝对是李怡珊。她知道丈夫想干什么,也知道丈夫可能会付出什么代价。


你怎么连医生的话都不听呢?李怡珊心疼得暗自埋怨。


可这时,沈禹铭也有自己的信念,并死咬着信念不放,好像起点并不是金沙遗址,而是身后的基普洛特。只要离他足够远,就能赢下这场比赛。


最后赛段了,加油,你已经压制他了。沈禹铭在心里疯狂地说。


然而,宇宙规律是不容任何人破坏的。


沈禹铭猛地摔了下去,一头栽倒在跑道上,然后紧紧抱住了自己的膝盖,巨大的疼痛无声地传遍了42.195千米,整个赛道都仿佛为之一颤。


医护和警察一拥而上,马上对他进行保护,为他查验伤势。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


英雄陨落了。


唾手可得的荣耀就此消失。

讲述大脑的隐藏机制,用习惯重塑大脑

破解思维钝化、行动拖延、记忆下降、难以专注的大脑困境

解救被电子屏幕困住的大脑


《掌控大脑习惯》

[日]筑山节/著

高宇涵/译

内容简介


在便捷的现代社会中,大脑的记忆力、集中力等能力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减退,这其实是由大脑的生存与效率机制决定的。


本书结合脑科学中大脑活动规律与原理,通俗讲述了记忆、专注、思考的相关机制,并介绍了运用大脑规律提高记忆效率、提升专注力、增强行动动机的实用技巧。此外,针对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导致的“反应迟钝”“集中力不足”“动机不足”“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作者结合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给出了科学建议,并将提升大脑能力的方法总结为15个简单易行的习惯,方便读者快速阅读与使用。


试读(上下滑动)

前言 用习惯重塑大脑


最近,各位是否曾觉得自己的大脑出现过不在状态的情况?


听到别人和自己说话时,脑子好像卡住了,无法迅速做出反应;无论听到什么或是读了什么,那些内容都没法顺畅地进到脑子里;明明是很熟悉的知识,话到嘴边却想不起来;想要思考点什么,思绪却总是很快就中断了;无法涌现好的灵感,无法持续地集中注意力……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慢慢地,工作和生活都开始变得不太顺利了……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自主改善上述种种状态,并通过改变用脑方法,提升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和动机。我并不打算写什么标新立异的特殊窍门,而是想基于自己在长期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中所掌握的大脑原理,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人多会在不经意间让自己的脑力衰退,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往往是一些让人难以察觉的基本之事。要想让大脑能力得到恢复,重要的并不是在心血来潮时才去锻炼大脑(当然,锻炼大脑本身是一件好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这些基本事情,也就是在了解大脑原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


简而言之,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大脑和种树有些相似。如果环境和种植的方式不好,即便是一棵原本能长得枝繁叶茂的树,叶子也会慢慢脱落。就大脑而言,这就相当于功能衰退,让人无法顺利地使用它。此时,即便有什么特殊的方法能让它暂时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也无法持久。因为如果环境和种植方式得不到改善,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终究还是会枯萎的。


最重要的还是“治本”,也就是要消除导致其枯萎的原因。要想改善大脑功能衰退,改变生活上的一些习惯是必要的。话虽如此,但也没有必要改变一切,只要培养一些有效的习惯就够了。这些习惯对大脑产生的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其影响将持续一生。通过习惯让大脑功能逐渐改善,最终可以让大脑在学习、工作中重新变得高效、有活力。本书的目的,就是为实现“这种改变”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既然是指导,那就必须得通俗易懂,否则人难以自发地按照指导去行动。另外,不能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负担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此,本书建议的习惯,基本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这也是我在门诊给患者提供指导时默认的前提)。


•在时间上和经济上都不会造成负担。


•不仅对大脑有积极影响,还会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所谓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包括了工作上的进步、更多的见识、更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虽然听起来可能让人觉得有些不现实,但大脑在使用方法上其实是有窍门的。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了解大脑的原理,所以屡屡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这一点,人生就可能会迎来重大转机。


另外,参与类型丰富的活动,并与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交流,对于大脑功能的均衡发展也很重要。也就是说,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其结果也会使大脑功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变化。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提升大脑的基本能力。本书提出的用脑习惯,也正是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的。


大家并非要全部掌握本书提出的15个习惯,如果认为“该习惯与我无关”,可直接跳过。但是,如果各位能按顺序阅读的话,那么将对大脑的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自己已经养成的某种习惯,从大脑原理的层面上寻得这些行为的依据,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请容我在这里对本书做一个概述。本书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习惯1~习惯3 这些习惯可以稳定大脑活动,提高注意力和大脑的信息处理速度。特别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时容易犯拖延症的人,请仔细阅读这部分。另外,这部分内容还讲述了睡眠的意义。


习惯4~习惯6 这些习惯可以锻炼大脑中负责思考的功能区——额叶,并打造能让额叶易于发挥功能的环境。特别是行动力和自制力越来越差的人,请仔细阅读这部分,或许能从中得到有效的提示。


习惯7~习惯8 这些习惯可以提高大脑的信息输入能力和记忆力。特别是和别人说话时反应迟钝的人,或者经常被别人指出容易忘事的人,请仔细阅读这部分,可能会有所发现。


习惯9~习惯10 这些习惯可以提高大脑的信息输出能力,也就是沟通能力。在较长的语言表达上有困难的人,或者经常觉得不能很好地向他人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的人,请重点参考这部分。


习惯11~习惯12 这些习惯有利于维持大脑这一器官的健康。特别是长期放纵、不注重保养身体的人,或者没有机会接受脑影像学检查的人,请仔细阅读这部分。


习惯13~习惯15 这部分比较偏实用性。习惯13介绍了管理大脑的方法,习惯14介绍了如何让大脑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习惯15则介绍了哪些生活方式更容易提高大脑的行动动机(干劲)。


人所处的情况各不相同,即便我提出了十分具体的习惯,恐怕大家也难以完全按照我的指导去行动。因此,在本书中,15个习惯只是大方向,在这种大方向之下,我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大家可以进一步地整理它们,思考真正适合自己的习惯去培养。重要的是,要真正理解这些内容,然后在自己的意志下长期坚持下去。


我衷心地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改善大脑功能。

日本长销宇宙科普名作

一部寻找“宇宙真相”的冒险物语

一次探寻我们存在意义的浪漫之旅


宇宙是什么

[日]村山齐/著

武晓宇/译

内容简介


宇宙由什么构成?我们以及我们的世界为何会存在?


本书为著名物理学家村山齐教授关于“宇宙是什么”的长销科普名作。书中以破解“宇宙的本原与法则”为线索,结合基本粒子物理学与宇宙学的研究,用推理小说般的行文呈现了宇宙的起源、可能结局以及底层构造,细致描绘了人类追寻宇宙之谜的壮阔历程。此外,作者带领读者探索了“额外维度”“暗物质”“反物质”“暗能量”等宇宙谜题,不仅描绘出了宇宙的整体图景,还探讨了当前宇宙研究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了解宇宙的科普佳作。


试读(上下滑动)

推荐序


几千年来,“宇宙的本原”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屈原的《天问》开篇即是:“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在他看来,宇宙之初,天地尚未成形,无人亲眼看见,那人类又怎能把自然运行之道流传下来?又能用什么方法来考证呢?然而,古人所想象不到的是,现代科学正开始以确凿的证据解开这些谜题。最近三十年来,通过三代卫星实验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科学家们精确地考证出,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膨胀至今,可观测宇宙的大小已达400多亿光年。诞生之初,宇宙充满炽热的高能粒子,它们产生、湮灭、演化,遵循的规律可以在实验室的高能加速器中重现出来。最大的宇宙与最小的粒子在这里神奇地联系到了一起。人们终于从哲学的思考中找到了科学的路径来了解宇宙起源。


然而,现代科学只能说刚“开始”解开这些谜题。每当我们有所发现,新的谜题总会如影随形,留下更多“天问”。宇宙中充满未知的“暗物质”,是所有看得见的星系总和的5倍,然而粒子物理的“元素周期表”中却没有它们的位置。1998年,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爆炸,我们得知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并未在引力牵引下减速,反而在加速膨胀。使宇宙加速的神秘力量,我们称之为“暗能量”。整个宇宙处于一种非同寻常的均匀状态,科学家们普遍相信它曾经历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暴胀”,但还未找到直接证据。2012年,人们终于发现了半个世纪之前预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它赋予所有物质以质量,被称为“上帝粒子”。推动早期宇宙暴胀的力量很可能也来自希格斯玻色子,然而这个希格斯玻色子又与我们发现的似乎并不太一样。宇宙诞生之初,无尽的能量转化为物质,粒子成对产生、成对湮灭,正反物质应该一样多,但今天的宇宙却由物质主宰,找不到反物质的踪影。同样在1998年发现的“中微子振荡”现象,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反物质在138亿年前消失,为地球和人类的诞生创造了稳定的条件。


本书的作者村山齐教授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上都有极为透彻的理解,不仅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深受欢迎的科普大师,善于把最深奥的东西用最浅显的语言讲明白。无论是学术报告还是科普报告,他的演讲总是能从头到尾抓住听众。本书也是如此,从宇宙的起源,到物质最基本的构成,以及主宰万物的四种力,最后回到宇宙之谜,抛开复杂的数学和枯燥的论证,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只要具备中学的基础就能看懂。


在书中,村山教授对日本科学家在探索这些科学奥秘中的贡献有所侧重,固然有唤起日本读者共鸣的意图,但平心而论,这一连串闪光的名字也的确让人心存羡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奋起直追。粒子宇宙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科学领域,许多新的科学发现正在重塑我们的观念,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也许会在未来数十年内一一得到解答。解开这些“天问”的未来科学家,也许正在这本书的读者中。


对不打算从事科学研究的读者,这些关于宇宙和物质本原的前沿科学知识,也是必备的精神财富。正如作者回答“研究这些有什么用”时所说的,“为了让日本变得富足”。不仅是经济上,也包含内心、精神和文化的富足。就像文学和艺术修养一样,科学上的修养,也必然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1.宇宙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


东京大学数学物理联合宇宙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10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机构,我担任了该研究所的所长。该研究所的名字看上去很严肃,不过在国外多使用简称IPMU(研究所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缩写),这种叫法或许稍会让人觉得亲切一些。研究所名字中的“数学物理”指的是数学和物理。数学和物理携手联合,恐怕会让一些在初高中不擅长理科的人退避不迭。


但是,它实际上完全不可怕。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任何人都曾想要了解的东西。例如,小时候仰望星空时,大家可能产生过下面的疑问。


宇宙是如何开始的?


远方的星星是由什么构成的?


我们为何存在于宇宙之中?


宇宙今后会何去何从?


我们的研究,就是尝试回答这些朴素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这些问题是哲学家的课题。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但现在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


不过,时代已然发生巨变。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造卫星、巨型天文望远镜、地下实验设施、粒子加速器等成果相继问世。借助科学的力量,我们离解开那些追寻了千年的谜题更近了一步。


近十年来,在宇宙研究领域,研究者在各种各样的实验中,得到了众多令人震惊的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独特的新观点也随之诞生。


得益于此,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宇宙观的冲击程度,可与当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相匹敌。


“日心说”的提倡者伽利略初次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是在1609年。2009年被定为“国际天文年”,就是为了纪念400年前的这一壮举。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周围存在4颗卫星,这些卫星的运动方式类似于围绕地球旋转的月球。于是他认为,既然木星的卫星能围绕木星旋转运动,那么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运动也不奇怪。随后,这一想法成了他宣扬日心说的证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400年前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向星空的那一刻,对人类而言可谓历史性的瞬间。


说起来,同时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的伽利略,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


“宇宙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


因此,如果不使用数学,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自然界的结构和奥秘。


我们这些物理学家研究宇宙时会与数学携手而行,有的读者了解到这件事后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正如伽利略所言,如果不借助数学家的力量,那么就无法解开宇宙之谜。因此,我们消除了数学和物理学的界线,创造了一个可以共同进行研究的场所(不过,本书中不会涉及高等数学的内容,请大家放心)。


新星出版社
感谢你把百无聊赖的黑夜交给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