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健康丨吃撑一次,身体发生的变化可不只是胖!

健康   2025-01-15 20:30   江苏  


↑↑看累了?直接听吧↑↑

来源:江苏疾控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面对美食的诱惑,一不小心就“刹不住车”,结果吃撑了,肚子圆滚滚。

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的改变可不只是胖!长期吃撑,还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哦。



吃撑一次,身体经历的“奇遇”

01

胃的“大冒险”


想象一下,你的胃原本是一个舒适的“小房子”,结果一下子涌进了太多“客人”,它不得不拼命扩张来容纳这些“不速之客”。

吃撑后,胃会分泌更多的胃酸和消化酶来应对这场“盛宴”,这可能会引发胃胀、打嗝和反酸等不适。

02

肠道的“加班”

食物消化后,肠道就成了下一个“战场”。

吃撑意味着肠道也要加班加点工作。正常的一餐,胃大概 2—4 小时就能处理完食物,把食物残渣变成粪便,之后恢复成原来小小的形态。然而,处理一顿大餐,至少要6小时。

如果食物过量,那么肠道可能会“手忙脚乱”,导致便秘或腹泻。

03

睡眠的“搅局者”

吃撑了还想睡个好觉?恐怕有点难哦!

肚子胀胀的,怎么躺都不舒服,消化食物又需要消耗能量,于是你会感到疲劳却难以入睡。

04

心情的“小波动”

身体不舒服,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吃撑后,你可能会感到烦躁、焦虑,甚至有点自责。其实,偶尔吃撑一次没关系,关键是要调整心态,下次注意不要吃撑!



长期吃撑,健康隐患多

虽然偶尔吃撑一次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但长期吃撑可就不同了。权威研究表明,长期过量进食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

肥胖:长期吃撑,摄入的热量远超过身体所需,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肚子、臀部或大腿的脂肪组织,导致体重增加。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是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长期吃撑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过量的食物还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引发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代谢紊乱:长期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血糖水平剧烈波动,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习惯还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急性胰腺炎:如果有胆囊结石、高脂血症等问题,一顿暴食可能导致胰液被堵在胰腺体内,从而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引起急性腹痛,重则危及生命。

心血管疾病:吃撑后,血液会更多地集中于胃部,心脏和其他器官的供血减少。长期如此,可能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何避免吃撑

01  

细嚼慢咽

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接收“饱了”的信号。每口饭嚼20多次有点夸张,但是你可以提醒自己每口多嚼5次。

02  

进餐有顺序选择

在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主食可以尽量多选一些粗粮、豆类等。

03  

少量多次饮水

可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以少量多次为宜,一天的饮水量达到2000—2500毫升,加速高脂、高糖食物中钠的排出。

04  

听身体的话

当身体说“够了”,就真的够了,别勉强!

记住,吃撑不是罪,但健康饮食才是正确做法!面对美食,记得要“理智”哦~



↑↑点击卡片订阅↑↑


↑↑点击卡片开始学习↑↑



点击关注

公众号

点击关注

头条号

点击了解

福利群

点击访问

健康学苑

点击访问

健淘汇

长按二维码

加入福利群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编辑:黄奕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祝您健康杂志
1980年创刊,40年来致力于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多次获得省级优秀科普期刊称号,并建立全媒体医学科普矩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