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明明喝水很少,却总是想上厕所?上床前才去过厕所,好不容易捂热了被窝,突然又想上厕所……这这这,都是为啥?
天一冷就尿频是因为不出汗吗?
显然,答案没那么简单!
其实,天气一冷就尿频的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应该是气温骤降容易导致尿频。
人类是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就算气温变化不大,人体也得通过一系列调整来维持自己的体温。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会启动一系列应激反应,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有所变化。气温降低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尿的产生。
另外,寒冷的感觉还会直接刺激人体,使膀胱收缩的敏感性提高,造成尿频,有时突然碰到低温的东西也会产生相同感受。
睡前一定要上厕所是怎么回事?
那你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尿眠体”了。
尿眠体,指的是“睡前必须上一趟厕所,不去根本睡不了”的人。这类人如果不去上厕所,会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很久;哪怕上完厕所回来只是玩了会儿手机,正式睡觉前还得再去尿一次。
“尿眠体”是普遍现象?还是一种“毛病”?
不用紧张,医学上没有“尿眠体”这个词。一般而言,睡前总想上厕所有3个原因:
1.膀胱中的尿液确实达到了产生尿意的量。通常,成年人膀胱容量为350—500毫升,当尿液到达150—250毫升时,便会隐隐产生尿意。睡前有饮水习惯、服用利尿剂等都会导致睡前有尿意。
2.膀胱过度敏感。有些人的膀胱很敏感,在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蓄积时,就会产生尿意,需要不停上厕所缓解。这种情况一般与疾病有关,最好就医确定病因。
3.习惯问题或心理因素。有些人为了避免起夜,形成了睡前排尿的习惯,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一种条件反射。此外,紧张、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作用,会造成了精神性尿频,如考试前、上台演讲或表演前等。往往这些时候尿意“盎然”,尿量却很少。
大部分人“睡前想尿尿”其实只是心理作用或者习惯导致,很多人可能从小就习惯了睡前一尿,如今也就成为了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尿眠体”还有救吗?
虽然身体没毛病,但“关键时刻往厕所跑”,有时候还是挺尴尬的,很多人也在苦恼该怎么解决?
如果是心理问题,就得从心理方面着手,推荐3个做法:
1.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人的膀胱功能强大,这点儿尿还不是小菜一碟,兜得住。
2.提前控制,减少喝水。睡前控制自己的饮水量,把喝水时间习惯从睡前改为醒后。水喝少了,自然不会想起来尿尿了!
3.顺其自然。不把排尿跟其他事情关联起来,想上就上,放松心态,只要睡得着,无非是多去几趟厕所而已。
综上所述,想要改善睡前想尿尿的问题,大家可以在睡前少喝水,放松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要提醒的是:如果多个晚上因为尿意强烈,中断睡眠2次或以上,就算夜尿频繁。一般达到这个状态,就不是尿眠体,而可能是夜尿症,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前列腺增等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该问题。
如果你为夜尿困扰,不要靠搜索网络自行判断病情,要去正规医院泌尿科挂号,请医生检查,对症治疗。
↑↑点击卡片订阅↑↑
↑↑点击卡片开始学习↑↑
点击关注
公众号
点击关注
头条号
点击了解
福利群
点击访问
健康学苑
点击访问
健淘汇
长按二维码
加入福利群
推荐阅读
4-14 特稿
11-7 特稿
3-10 特稿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编辑:姚宇澄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