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了,有什么比一碗热腾腾的汤,更能暖人胃、暖人心?
只是对每一个“喝汤人”来说,有两个问题,要提前弄清楚。
第一,喝汤好还是吃肉好?
第二,餐前还是餐后喝汤?
喝汤还是吃肉?吃肉!
在传统观念中,食材经过炖煮后,精华都会留在汤中,食材本身反而变得“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其实这个观念完全是错误的!
以常见的各类肉汤为例。
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还富含铁、锌、硒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D等。
这些营养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适量摄入肉类,有助于增强体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等。
这些营养成分,即便经过长时间的“煲”,也不可能全部进入汤中,大部分仍留在食材中,或者直接在烹饪过程流失掉部分营养素。
很多人以为汤色越白,就说明汤中的营养越丰富。
真相是,这只能说明汤汁中的脂肪真的很多。
“白汤”是脂肪乳化现象,其中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多为脂肪、嘌呤。
如果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质,却摄入了大量的嘌呤、脂肪和盐,非常不利于健康。
菜汤也是同样的情况,只不过蔬菜中的营养素大多更不耐高热。
所以,如果煮蔬菜汤,那么只要将食材煮至稍微软即可;如果是煮肉汤,烹煮1小时左右最佳,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
饭前还是饭后?不同人不同款
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也算是当代互联网经典议题之一。
有人说:饭前喝汤能饱腹,有助于减肥。
也有人说:饭前喝汤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不同地方的人对喝汤的讲究也各有不同。
南方人,尤其是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人,大多习惯先汤后餐。因为南方的夏天气候炎热出汗特别多,很容易造成身体水分不足,胃里的水分也少,所以才需要饭前喝汤,来滋润消化道,让食物更容易吃下去。对于消化功能较弱或食欲不振的人群,少量温热的汤水更能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让每一口食物都充满幸福感。
北方人,习惯先餐后汤的人更多。毕竟在寒冷的冬日,一碗热腾腾的汤下肚,不仅能为身体迅速补充热量,驱散胃部的寒意,还能帮助食物更好地在胃中“化整为零”,减少消化不良的风险。
总的来说,对于健康人群,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全凭个人喜好,只有以下人群需要注意。
1. 小孩或老人:消化能力较弱,最好不要让他们在饭前喝太多汤,以免影响正餐进食量。
2. 正在减重的人群:吃饭前喝点汤(建议少盐无油的蔬菜汤),能帮助减重人群控制食欲,协助减重。相反,饭后大量喝汤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增加胃肠的消化负担,还容易增肥。
这四类人慎喝汤
1. 存在 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糖 问题的人群
好喝又鲜美的汤,一般脂肪和盐的含量都不少,对患高血压、高脂血症人群非常不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大部分肉汤中的嘌呤含量都较高,容易升高尿酸,对痛风人群非常不友好。
一些汤中的糖分、血糖生成指数都很高,血糖偏高的人群应尽量少喝或不喝。
2. 老年人
汤中嘌呤高,随着年龄增长,肾脏更易压力过大。
老人喝汤要清淡,烹煮时间不宜太长;熬汤前,可将肉类、蔬菜用沸水提前焯一下,以减少嘌呤和草酸含量。
3. 儿童
孩子胃容量小,如果饭前喝过多的汤,就会影响正餐进食量,长期以往,孩子容易营养不良,所以饭前不宜多饮汤。
↑↑点击卡片订阅↑↑
↑↑点击卡片开始学习↑↑
点击关注
公众号
点击关注
头条号
点击了解
福利群
点击访问
健康学苑
点击访问
健淘汇
长按二维码
加入福利群
推荐阅读
4-14 特稿
11-7 特稿
3-10 特稿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编辑:王幸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