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健康丨万万没想到,现在比冻伤更容易发生的是烫伤!

健康   2025-01-21 20:30   江苏  


↑↑看累了?直接听吧↑↑

来源:鼓楼医院

本期专家:谭谦,南京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


随着温度降低,暖宝宝、热水袋、小太阳、暖气片等各种“御寒神器”纷纷被拿出来使用,而这些其实是冬季的“温暖杀手”。



这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物质引起的慢性烫伤,就像“温水煮青蛙”。热物质虽然温度较低,但是持续作用时间较长,同样可以造成深度烧烫伤。

1

不要让热水袋、暖宝宝、热敷垫等取暖产品直接接触皮肤,使用不当会导致烫伤。使用取暖产品时,建议用一层毛巾隔热,或者套上布袋。

2

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避免灼伤。

3

不要将电热毯的温度设置过高,更不要整夜使用。应在睡觉前把电热毯打开,等被窝暖和了关掉电热毯的电源再上床。






除了低温烫伤,我们在生活中同样随处可见一些高温烫伤事件。例如厨房中的开水、蒸汽、火焰,房间里的电熨斗、取暖器,还有女生常用的卷发棒等,与它们接触会引起烧烫伤。



烧伤深度一般分为三度

1

一度烧伤

仅伤及表皮层,表现为皮肤发红、肿痛,疼痛感明显,无水疱形成。3—7天后脱屑愈合,不会留有疤痕。

2

浅二度烧伤

伤及真皮浅层,伴有红肿,疼痛感较为剧烈,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2周左右愈合,通常不留疤痕,但可能有色素沉着。

深二度烧伤

伤及真皮深层,伴有红肿,疼痛感迟钝,水疱较小。3—4周愈合,留有不同程度的疤痕。

3

三度烧伤

损伤深达皮肤全层及以下,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创面可能呈现焦黄、黑色或炭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因为神经末梢受损,所以可能痛觉消失或痛感减弱,但病情严重,应紧急进行医疗干预,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植皮。

一般来说烧伤深度越浅,疼痛越剧烈,烧伤深度越深,反而不痛。



脱离热源,迅速降温

给伤口涂牙膏、酱油、香油这类“土方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反而会污染创面,给医生在诊断和清创时增加难度。

若遇到烧伤、烫伤的问题,应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冲: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烫伤处15分钟以上。

脱:小心地脱去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请小心剪开。

泡:疼痛明显者可再持续浸泡烫伤处15—30分钟,以止痛、减少渗出和减轻肿胀。

盖:用无菌敷料、干净纱布或布条轻轻覆盖烫伤处,避免压破水疱,防止污染。

送:若烫伤面积大、程度深,一定要及时送医。





↑↑点击卡片订阅↑↑


↑↑点击卡片开始学习↑↑



点击关注

公众号

点击关注

头条号

点击了解

福利群

点击访问

健康学苑

点击访问

健淘汇

长按二维码

加入福利群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编辑:黄奕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祝您健康杂志
1980年创刊,40年来致力于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多次获得省级优秀科普期刊称号,并建立全媒体医学科普矩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