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4个方法来挑选酱油,比纠结有没有添加剂更有用

健康   健康   2025-01-08 21:21   江苏  

每一个热爱美食的人,都少不了一款能直击灵魂的美味酱油。

然而,前段时间一些关于酱油的新闻,也让大家开始疑惑:

挑个酱油而已,真这么麻烦吗?


酱油,源自周朝的美味

酱油的历史之悠久,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将鲜肉剁成肉泥再发酵生成的油,称为“醢”(即肉酱油之意),就出现了“酱”。

再后来,人们发现利用大豆也可以制成风味相似的油,因其成本低廉在民间迅速推广开来,现如今成为中国各大菜系必备调味品。

在南宋一本很重要的美食著作——《山家清供》里,就有用酱油炒春笋、鱼、虾的记载。

之后在更多饮食文化相关的书籍中,都能见到酱油的身影。

  +

+

酱油的原料与添加剂之谜

之前一度引人关注的,是酱油里的添加剂问题。

在这里,我们不妨理一理酱油的原料与添加剂之间的关系。




原 料 








任何一款酱油,主要原料都是水、大豆、小麦、盐。这4样一般会占据配料表的前4个位置。




配料(添加剂)








1. 甜味剂类

如白砂糖、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等,可以让咸味变得柔和、鲜美又丰富。这其中,白砂糖是日常使用的调味料;果葡糖浆是许多碳酸饮料的主要配料;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利用蔗糖制作,也是常用的甜味剂。

2. 增鲜类

如谷氨酸钠、酵母抽提物等。谷氨酸钠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酵母提取物是利用酵母制作分离出鲜味物质,其中还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

3. 防腐类

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主要是为了预防酱油减盐后因霉菌超标引起的变质,大家不用看到防腐剂就恐慌,因为比起食物变质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合理添加防腐剂的影响微不足道。

4. 着色类

主要是焦糖色素,一般只添加于老抽类产品当中,生抽酱油里是不会加的。不过它早就被广泛用于点心、可乐等其他食物中,为此恐慌其实很没有必要。


  +

+

选对酱油只需4招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酱油时,聪明的小伙伴在确认过正规厂家出产、保质期合格后,只需要4招,就能够找到自己的梦中情“油”。


看:观看酱油的等级与颜色

鉴别酱油品质的重要指标叫氨基酸态氮,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应不低于 0.8 克 /100 毫升,一级、二级、三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应保证每100毫升不低于0.7克、0.55克、0.4克。

此外,优质酱油的颜色应呈红褐色、棕褐色、有光泽而发乌。


摇:拿起瓶子轻轻摇晃

酱油较水流动慢且产生的小泡沫不易消去为优质酱油;反之,像水一样流动,不易挂壁且泡沫较大易消去则略逊一筹。


闻:贴着其瓶口闻味道

好酱油有一股浓厚的酱香味,劣质酱油则有一股焦糖味。


尝:用舌尖细品

优质酱油味道鲜美,有咸、鲜、甜等味道,劣质酱油则有些苦涩。

  +

+

有机酱油更营养吗?

有机酱油的酿造原料和普通酱油并无差别,只是参照标准不同,有机酱油的参考标准相对要求更严格。不过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两者差异不大。

  +

+

酱油里有沉淀物还能吃吗?

酱油是发酵酿造调味品,有沉淀物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是未开封的酱油,且在保质期内,有少许沉淀物问题并不大。但如果酱油超过保质期、开瓶时间过长或沉淀物量过多,建议不要食用。

  +

+

儿童要不要吃儿童酱油?

目前暂无儿童酱油的相关标准,选择减盐减钠的酱油对儿童健康更有利。

  +

+

铁强化酱油是智商税吗?

铁强化酱油中的钠铁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用于成年人的补铁方法。我国婴幼儿及年轻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较为常见,必要时可考虑借此补充。


本文部分选自《4招教你选对厨房里的好酱油》,原载于《祝您健康》杂志2022.9,原作者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玉玲。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

编辑:董玲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祝您健康杂志
1980年创刊,40年来致力于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多次获得省级优秀科普期刊称号,并建立全媒体医学科普矩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