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

教育   2024-10-14 07:01   河南  


这是一篇转载,来自少川老师,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初中语文老师,曾经参加过某卫视的语文授课类综艺。这篇文章我之前转载过,最近的一些见闻让我感慨颇深,又想起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我妈也是一名老师。

她教了二十多年书,当了十六年小学班主任,完整带出两轮毕业班,对班级管理和习惯培养很有自己的心得。

第一届与我同龄,那个时候,她还在摸索,一边观察我身上有什么问题,一边管理自己的班级;第二届的时候,她已经有完整而系统的想法了。


当时她给她们班定的总目标是:养成好习惯,成绩不落下,人人有特长。

她说:我就是这么培养你的。


我问她:难道你对我的要求就是学习不落下就行吗?这也有点低了吧。

她说:习惯是第一位的。只要习惯养好了,成绩怎么可能差。


这批孩子上了初中之后,我妈见到家长,都反馈说习惯不错,会经常被初中老师表扬。


根据我后来的学习经验,也的确是这样。

只要每一堂课都“不落下”,到最后,自己居然变成了那个“基础扎实”的人。

学习是这样,钢琴也是这样。

学一个点是一个点,思考一个点吃透一个点。


养成好习惯,成绩不落下,人人有特长。

朴实而真切。


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她是怎么做的。

全部是转述,如有疑问,后台留言,我再帮你问问哈哈哈哈哈哈哈



01 养成好习惯

这里的“好习惯”,主要是指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可以分为六类: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护、卫生。


小学一二年级,她主要采用了儿歌小故事大道理的方法进行养成教育。

因为儿歌易记易对照,讲故事重在明理,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方式。


开学第一周,她不是让小孩子背难懂难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是让学生记住《上学》《升旗》《出操》《课前》《上课》《下课》《吃饭》《卫生》《放学》《写字》《作业》《活动》《文明用语》共十三首儿歌。

这些儿歌,有一些是网上找的,还有一些是她自己编的。下面没有列出全部,不过我妈说,网上现在都很多,不过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情况改一改。

背下来之后,平时就可以对照儿歌进行训练和纠正

比如说哪一项完成得不好,就可以让学生先背一遍,然后对照儿歌中的内容,进行纠正。


我发现这个方法,我们学校的老班主任也常用。只不过因为我们是初中,方法可能更简洁一些。

比如说我们组的级长,就在一开始就给班级定了标准:“静、净、竞、敬”(其中还有一些解释,比如:静能生慧等);给上操定了“快、静、齐”的标准;别的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总之,效果确实很不错。


行为习惯当中,大家最关心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她总结道,学习习惯主要有课堂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倾听习惯、表达习惯、作业习惯、书写习惯、总结反思习惯七种。



-  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前》和《上课》两首儿歌概括了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即:

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

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把课上。

专心听讲纪律好,积极发言勤思考。

不懂地方举手问,课堂知识当堂了。


课堂效率是最重要的。

但是认真听讲的习惯,不一定非要上了小学,在课堂上等老师训练才开始培养。课堂效率高是专注力强的表现,而专注力强,从小时候玩玩具、听别人讲话等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了。

我是那个时候她陪我听乐理课培养出来的。

乐理课主要练习的是辨音高和音程,我经常走神,她坐我旁边,看到我神游就拧我屁股。

有一次钢琴老师弹完一个音以后,一扭头,发现我哭得稀里哗啦的。

不过,自此,我的课堂效率就一直蛮高的。我初高中很少自己下去做什么题,也没有补什么课,就只是完成课上的任务而已。每一堂课如此,到最后,基础居然还不错。

这也充分证明了,课堂效率高对于学习来说有多重要。


而课堂上老师对孩子听课习惯的培养,主要是提供合理的课堂内容,及时采用一些技巧抓回学的注意力等



-  作业和书写习惯的培养

《作业》和《写字》两首儿歌概括了作业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内容,即:

回家作业独立做,抓紧时间不能拖。

字迹端正合规范,反复检查少差错。

学写字,要记住:

头要正,肩要平,

眼里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

身离桌边有一拳,写字认真心要静。


作业和书写习惯,主要通过作业来培养和评估。

她的做法是,双休日作业,先练字再写作业,两天一页。

低年级是生字本页,中年级小字本页,高年级是练字专用纸页,星期一到校收起来判阅讲评。


到了高年级时,需要增加一些数学练习,在提倡“一科一辅”形势下,要做到既不违反规定又不让成绩掉队,她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出单元测试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资料进行练习,完成后自己与答案对判,有错及时纠正。

遇到不会的题可以通过问小组同学问老师问家长自主解决,积累易错题和提高题。

一个小组一般会有一两个同学表现积极,其余同学就重点以课本和两导为主,平时注意积累基础题。

一个单元结束,以每单元两个小组比赛各出一份单元测试题,题量为30-40分钟,上交草稿待老师验收合格后,由小组分工抄写对版,然后复印全班使用,按小组顺序轮流进行。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书写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这种养成方式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还有认真听课和打草稿的习惯,我自己也得益于这些习惯。

她说,首先是定标准,讲清楚细则,训练过之后,就可以进行评估了。

她让孩子们每次交试卷的时候,都把草稿纸夹在试卷里。判卷的时候,先过一遍草稿纸和试卷卷面,分等级(1、3、5分)将分数打在试卷上,这就是5分的草稿分和5分的书写分。全部过完之后,将草稿纸整理出来,摞在一边,然后再判作业的内容。

当书写和草稿成为分数的一部分的时候,家长和学生就会重视起来。久而久之,打草稿和书写的习惯就练出来了。

但是要注意,只有打分没有训练也是不行的,那样,学生会破罐子破摔:反正考试也没有这个分数,无所谓的啦。


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就是这样,看起来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如果细节不同,效果就不同。

我的两年班主任生涯深切地告诉我这一点。



-  其余习惯的培养

阅读、倾听、表达和总结反思习惯,没有具体的儿歌内容,而是通过每天的“口头作业”来完成训练的。


“口头作业”是她们班的固定作业。

具体是学生和家人利用每天放学或吃饭前后交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发生的一些事情,很正规地讲给家人听,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眼睛与家人对视。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进行“口头作业”的检查,每天8人,两周一轮。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以上习惯的培养,还养成与家人交流的习惯。


与家人的沟通非常重要。

这个习惯的培养方式来源于她对我的培养。小学时候,她在接我放学的路上,总喜欢问问我今天你学得快乐吗,和小朋友玩得开心吗……到后来,哪怕是叛逆期,我们的沟通都还蛮顺畅的。

她经常通过交流信和交流表的形式跟家长强调这一点:

作为刚入小学的孩子,家长要配合学校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孩子在校学了《整理书》一课,家长要经常检查一下书包的整理情况;老师教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家里家长也应要求孩子继续保持等等,如果等孩了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以后就很难改变。也许你会说,我不知道孩子学了什么,或者老师布置了什么,我想,这可能是你和孩子沟通太少吧!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不能只问不管……好的习惯养成以后,做家长的就会轻松,希望你重视。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之后,也就是在一年级下学期,这个“口头作业”的形式会变成讲故事

具体做法是,每个人准备一本《小故事大道理》,要求每天读会一个小故事,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晚上讲给家人听,次日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同上,好的可得一颗小红星。

到这里,你会发现她尝试加入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四年级“口头作业”就完全变成了阅读作业,分必读和选读两块内容,必读仍是同读一本书,内容是儿童文学类,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葵花田》等系列丛书。

检查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两个月开展一次小组读书交流会,从第二学期开始,变成了一个月一次,一学期四本,阅读能力强的另自选科普类图书。

周三下午提前结束课后,有10分钟的读书推荐活动,推荐书目,推荐理由和读后感受,如有同学借阅,并与之交流被为最佳推荐人。


五、六年级同读书目是名著,自选书目范围不限,检查方法和之前相同。


她说,阅读、倾听和表达习惯的培养,如果能做到学校环境宽松、科任老师积极支持、家长密切配合,就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我帮她总结了一下,阅读、倾听、表达能力是分不开的。

但是,到底怎么培养呢?

她认为,应该先从口头表达能力开始,建立起沟通的习惯;同时多让学生分享,培养倾听的习惯

学习了拼音之后,慢慢加入阅读能力。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能忽视前两者,读了就要能跟别人口头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听出别人分享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处。

学了写作之后,又可以慢慢加入书面表达

这样,就可以一步一步建立起孩子对于阅读和表达的认知。


-  小总结

这些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功夫,需要一点细心耐心,还需要一点规划。


我记得以前我当班主任的时候,她跟我讲过,每个学期都有每个学期的目标,培养的时候不要贪多,一个月培养一个习惯。

具体操作是第一周定标准并进行学习,第二周巩固,第三周测评,第四周就将其视作常态,为下一个习惯的培养做准备

然后,我按照她的方式试了试,发现,嗯,我不行,因为我就是那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再加上没有规划,经常忘事。

想了想,她确实也是个有定力、能坚持的人。



02 成绩不落下

我妈从小到大,一直没怎么管过我的学习。

对此,她的观点是,学习习惯培养好了,成绩一定差不了。


她总结道——

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没有问题,对于一个智力正常、心智健全的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差,除了出现不懂不会的知识外,一般是由以下五种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1.书写习惯不好。学生要么字迹潦草,书写太快,随意涂改,导致经常出现笔误,卷面也不整洁;要么写得太慢,导致效率低下,留不下检查的时间,甚至连题目都做不完。

2.审题习惯不好经常看错题或者遗漏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我的膝盖中了一枪)。

3.整理习惯不好。对重复出现的题目,错了,订正之后仍然出错。

4.计算习惯不好。计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各种题型都会用到。计算差了,数学成绩肯定提高不了。出错的原因常常因为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步骤,或者不打草稿,过于相信自己的心算和口算。

5.检查习惯不好。平时作业完成后,让家长检查,自己没养成检查的习惯,考试有时间也不会检查。


所以在这一块,对于教师来说,她就是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渗透到了平时的习惯培养中。

纠正习惯比培养习惯难,还是从一开始打好习惯基础比较省心。



03 人人有特长

我妈说,因为她以前非常羡慕那种有特长的人,觉得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有能拿得出手的才艺,而自己已经没有条件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她特别想把我培养成一个这样的人。


我妈对我的很多培养,都是出于自己的遗憾。

她说: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有自信,综合能力强,最好有特长。

后三项都是她的短板,所以她就会在学生和女儿身上下功夫。


比如她觉得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太好,所以她就有意我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比如她觉得自己没有自信,所以她就鼓励我多参加比赛,培养自信。


对于她们班,她也是这么做的。

当有家长问她:孩子学习差,老师能不能给孩子补补课。

她总是这样回答:小学阶段没必要,你还是孩子报个兴趣班,让孩子开开窍,真有不懂不会的可以利用课间间老师和同学。


她很明确地告诉家长,一定要发现孩子的优点,通过孩子的优点去鼓励引导,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给孩子建立信心,“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选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听取孩子的意见,还可以征求班主任的建议,别拿孩子的劣势去培养


除了鼓励家长给学生报兴趣班,她会统计并分类这些孩子学了哪些特长,便于自己在班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小歌星、小舞星、小体育明星的评比,小画家,小书法家的选拔,发现讲故事大王、才艺大王,推出班级小播报员,小主持人等等。

她说,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赛,有几个成绩差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找到自信点,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孩子都坚持得不错,每个孩子都看起来阳光、自信。

四年级时,晋城市少工委举行讲故事比赛,每班报两名,她们班居然报了十几人,可能因为其他班的积极性不高,还占用了别班的一些名额。初赛正好是双休日,她搭家长顺车去观赛,一下午比赛20个,她们班就占了一多半,好几个都进了复赛。

除此以外,六年级时,有四个孩子自发组织了一个小乐队;还有七八孩子一直都跟着同一个舞蹈老师学,随时都可以拿出节目;有一个孩子四年级以后喜欢上了魔术,就跟着电脑学,每次他的节目都倍受同学欢迎。



关于特长这个点,我也很想说点什么,因为我实在是在她的培养下万分受益的那个人。


不过,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

最开始,我报的是电子琴班。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我妈就趁机而入,虚报作业,老师布置了一首,她就告诉我两首——当然,据她说,是因为我学得快,经常练完了就没事干,所以多让我弹一首,也不算加重负担。因此,我经常被老师指名给其他同学做示范。

一学期后,在老师的建议下,改学了钢琴。

然而钢琴学了没几年,手腕上就出了一个腱鞘囊肿。因为我们在小镇上,老师水平不怎么样,而我在我妈的监督下,每天练琴又多,所以,我的基础并不好。

当时我妈就计划着,给我去长治找一个老师;再加上镇上的老师也说,剩下的她教不了了,建议转到别的地方学。

就这样,大概是四年级的时候吧,我去考业余六级,我爸妈在旁边的琴行里等我,偶然看见了老师的宣传资料,联系了之后,我就转到长治学琴了。

因为我的练习方式长时间错误,所以改正花了很长很长时间,中间手腕上的囊肿还复发了一次,盖了两层疤。

改正的这段时间,比最开始的练习时间还要长。某种程度上,确实浪费了一些学习时间。好在后面这个老师水平真的不错,虽然她是第一次教我这样的学生,很是小心,一听我说手腕疼就不敢让我再练了;后来慢慢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帮我改正,让我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在此之后,我就开始陆陆续续拿一些奖,参加省级和全国比赛,也拿了一个很有含金量的比赛的全国奖项。

大学时,我参加了一个西安的小比赛,以业余身份拿了专业第六的成绩。

到现在,我已经很久不练琴了。不过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还会弹弹琴、写写歌,以此作为消遣。

我妈也很是为我感到骄傲,觉得当年逼我学琴,没白费功夫。


所以,当有人问我:学特长需不需要像我妈一样推我一把的时候。

我会觉得,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有点天赋,老师水平也不错的话,那么,该推的时候就推吧。



04 最后的话

我发现我妈写东西有个问题。

虽然她是数学老师,写东西也喜欢用第一第二,貌似很条理的样子,但真的,并不条理。

她就是那种一逗到底的人。

我这样说,会不会又让她没什么自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写的过程中,我到处翻她的资料,试图理清楚她的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的关系,并帮她补充一些关联词语和过渡句进去。

写完之后又找她审阅了一下,看看是不是她想表达的那个意思。她补充了一下,基本过关之后,我就大胆发出来啦哈哈哈哈


她在班级管理、习惯培养上真的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据说她带的班在年级里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讲公开课、评比之类的都喜欢用她班的学生。


好班主任,真的需要花一些心思。培养一届学生,就像又养了一届娃。

而我在想的事情是,这一套东西是否能变成可以别人更容易学习的东西呢?

能不能通过一些辅助材料,让我这样坚持不了的人也能更轻松地做到呢?


加小助理不失联

小升初计算怎么刷?——《小升初数学计算严选600题》使用指南

安然的小酒馆课程介绍

安然的数学小酒馆
学习方法,学习规划,家庭教育理念探讨,家庭教育经验记录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