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起期中考试后,又一批家长碎掉了……
我想说,积累好的原版娃,课内优势非常明显,且省下大把时间。
这十年来,随着一批批家长做英语启蒙,“原版娃”也被各种提及。
虽都叫“原版娃”,但各自的结局,却不相同。
就我看到的,没有积累起来,多是以下情况:
1、虽用了绘本,分级读物,但方法还是老一套,积累的效果却不行。
读物只是读物,关键是用什么方法来“刷”。
如果还是“学单词”“跟读”“背诵”,新瓶装旧酒,大概率是用了个寂寞。
2、在原版听读vs应试学习,来回横跳
一旦到了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初中,因为听读没有积累起来,看不到真正原版娃的优势,迫于课内的考试成绩,又走回应试的老路。
下面这样的反馈,就很常见:
“听读绘本、分级,还没到桥梁书,觉得没效果,换成剑桥教材,剑桥没学扎实,哐哐开始kpf的考证之旅,拿不了优秀又开始想换新概念...”
3、慢慢吞吞,走走停停,始终没突破
大多数娃,停留在了初期的1-3年,说没基础吧,也能听读;说不错吧,又没有完全积累上去,没有到初中章。
不尴不尬的。
这样的操作,又拉下来一批孩子。
方法不对,整体输入量不够,始终没法突破。
之前,我说过这点让人遗憾的情况,也提醒亲们不要“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看这里:说一千道一万,稳住往前走,就对了。
按照我带娃的经验,以及在陪伴营6年,看到的案例,孩子们至少听到桥梁书,就会有迅猛的增长。
此时,会有指数级的增长,也就是家长们惊叹孩子飞速进步的阶段。
从启蒙初期,到这个节点,大致是这样的:
就像大家熟悉的复利。一开始积累难,一点点往前拱,持续积累,就能滚起来。
突破临界点,到陪伴营四阶前后,能裸听桥梁书前后,指数级增长的时刻就来了。
家长只管给孩子找合适的内容,引导听起来就行。这会就是加量!加量!加量!
输入量,以及时间,是最核心的,没有量,别的都无从谈起。
以前,我写黄子英语启蒙的时候,晒过一个听力时间。昨天做直播的时候,正好有家长问起来。我再放在这里,作为积累时间的参考。
这是2024年2月份,我存下来的记录:
亲们,不要被吓到,娃能裸听后,几乎就不用管了,甚至管都管不住要去听。
要成为原版娃,是个长期活,让英文成为孩子的特长,需要这样的过程。
想起黄子这段时间常念叨的“Patience is the key of life”,和大家共勉。
﹀
﹀
﹀
咨询答疑,请找课程老师
(已加任一微信,请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