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效的空间利用和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非人格化”现象。标准化的建筑、趋同的文化体验、社区凝聚力的减弱,让城市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质和人文温度。城市变得冷漠、缺乏归属感,无法满足人们对温暖而独特生活空间的需求。然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以儿童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城市人类学的视角,城市可以在个性化、多样化与人性化方面实现转型。
儿童友好城市的核心在于将儿童视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为他们提供安全、包容、适宜成长的环境。从城市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儿童友好城市不仅是对儿童成长环境的优化,更是对城市社会关系、空间结构与文化表达的重塑。儿童友好城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非人格化”城市的修复:1. 激活公共空间,重塑地方感:城市规划作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曾强调,城市的生命力源自公共空间中的社会互动。儿童友好城市通过设置儿童游乐场、亲子互动空间,使这些地方重新成为社区交流的核心。儿童在此自由探索、家长在此交流互动,让原本冷清的公共空间充满了活力与温情。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儿童的需求,也赋予了空间新的社会功能,使城市空间恢复了应有的“人性温度”。此外,这种重塑地方感的策略与城市记忆紧密相连。通过在社区中植入儿童友好的设计元素,如童谣墙、历史文化展示区等,不仅可以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自己的居住地,也能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在代际传递中得以保留。这种地方感的重建,是对“非人格化”城市中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有效回应。▲ 位于宁波天一广场的小宁能量旗舰站(图片来源:宁波市妇联)>相关链接
2. 传承文化记忆,建立地方认同: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特定活动传承与体现。儿童友好城市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儿童在参与中感知和理解本地文化。例如,开展本地历史主题的儿童活动、组织传统手工艺体验等,让孩子们从小就与城市文化产生深刻的连接感。这样的文化传承不仅让儿童成为文化的承载者,也促使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独特的文化特征,增强地方认同感。儿童友好城市不仅关注文化的传承,更强调儿童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儿童参与社区文化节、组织儿童剧场等形式,可以让儿童在互动中体验文化,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表达自我和参与社区事务的机会。这种文化再生产的过程,使得城市文化在传承中融入了新鲜的创意和活力。▲ 小未来原创戏剧《良渚河道起源》剧照(图片来源:小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 增强社区互动,积累社会资本:人类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资源,是社区活力与韧性的基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鼓励家庭、学校、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儿童发展项目,形成多方协作的社区网络。这种合作不仅能增强儿童的社会参与感,也有助于社区居民之间建立起更强的互信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使城市在面对社会变迁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儿童在社区中的参与不仅限于接受服务,他们也是社区生活的积极建设者。通过参与社区环境改善、儿童观察团等形式,儿童的声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们的参与不仅丰富了社区的活动形式,也推动了社区决策的民主化。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使得社区生活变得更加多元、包容,有助于城市形成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态。
▲ 成都双流应天寺社区打造的农耕文化种植基地(图片来源:应天寺社区)>相关链接儿童友好城市的设计要求规划者从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空间。城市人类学强调,空间不仅仅是物理属性的组合,更是社会关系与文化表达的载体。因此,以儿童为出发点的城市设计不仅能优化儿童的活动环境,还可以为城市注入文化多样性与情感价值。1. 趣味性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再生:戴维·哈维(David Harvey)指出,空间的设计与使用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儿童友好城市中,设计师通过色彩鲜明的艺术装置、融入儿童故事的步道系统等,创造出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空间。这些设计不仅吸引了儿童,也为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乐趣与惊喜。通过这种方式,城市空间从单一的功能性场所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例如,城市可以在社区公园中设置结合本地文化元素的儿童互动装置,如以地方传说为主题的游乐设施,或以传统节日为灵感的互动雕塑。这些设计不仅丰富了儿童的游戏体验,也使得城市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通过这些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空间设计,城市不仅满足了儿童的探索需求,也创造了家庭共享的美好回忆。▲ 广州白云街儿童友好街区小景(图片来源:作者拍摄)2. 地方性元素与城市更新:在老社区改造中,儿童友好城市通过融入地方性文化元素,使现代化的建筑与传统文化自然融合。例如,在社区墙面上绘制本地童谣故事、设置与本地历史相关的儿童互动展览,使得城市更新过程中保留了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这种设计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了解城市历史的机会,也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文化生命力,使居民在城市更新中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感。这种地方性元素的融入,不仅仅是对城市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通过将儿童的体验与城市更新相结合,能够在新与旧之间找到平衡,创造出既富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空间。这样的城市更新方式,赋予了老社区新的生命力,也让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充满了人文气息。“非人格化”城市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的冷漠,更深刻地影响着居民的心理感受。城市人类学认为,空间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空间设计与社会氛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儿童友好城市通过打造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帮助城市居民重建对城市的情感连接。1. 提升市民幸福感与归属感:儿童友好城市中,儿童的活动场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社区公园中追逐玩耍的孩子,还是参与社区节日活动的家庭,城市中的笑声和活力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正如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说,城市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一个意义和归属感的创造场所。儿童友好城市通过儿童的活力与参与,重新定义了城市的日常生活,使得市民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提供适合儿童和家庭的活动空间,城市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家庭的加入,还能在长期中建立更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市民在社区中因儿童的存在而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逐渐培养出对城市的归属感。这样的变化不仅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也让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杭州小而美的社区儿童友好乐园(图片来源:杭州市上城区妇联)2. 打造多代共融的社区氛围:通过儿童友好活动的开展,如社区手工坊、亲子读书会等,儿童与长者、家长之间形成了丰富的互动网络。这样的设计不仅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也帮助成年人在多代共融的社区氛围中建立更深层次的社会连接。这种氛围的营造,使城市从“陌生人的聚集地”转变为“人情味浓厚的社群”,真正实现城市的人性化转型。这种多代共融的氛围,有助于缓解城市中的代际隔阂,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互动中建立理解与信任。社区活动中,长者的经验和智慧与儿童的活力与创意交织在一起,使得社区充满了温暖与支持感。这种氛围让城市成为一个所有人都能找到归属感的大家庭。
▲ 杭州祥符桥社区亲子国学社公益读书会(图片来源:杭州市拱墅区上祥符街道)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仅是一种社会福祉的提升,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城市人类学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物理环境的改善,更需要社会结构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延续。儿童友好城市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路径之一。1. 绿色空间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儿童友好城市注重绿色空间的建设,如设置儿童友好步道、亲子农园等,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也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宜居性。这样的空间设计与儿童的环境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空间的设置,还能通过自然教育项目让儿童和家庭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例如,通过社区中的儿童自然课堂,孩子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垃圾分类的意义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儿童提供了实地学习的机会,也让家庭成员在共同参与中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杭州求智社区举办儿童友好种子计划活动(图片来源:城童URKIDS)2. 吸引年轻家庭,优化人口结构:通过提供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儿童友好城市能够吸引更多年轻家庭长期居住。这样的城市不仅在人口结构上更具活力,也能通过居民的多代参与维持社会的持续性发展。通过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城市得以在发展过程中平衡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社会福利,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人口结构的优化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力的提升,更是对社会活力的增强。年轻家庭的长期定居,不仅增加了城市的劳动力,也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文化与价值观。儿童的加入使得社区文化得以延续,而年轻一代则带来了新的社会能量和创新思维,使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充满了希望与可能性。▲ 无锡锦安社区组织“爸爸去哪儿亲子运动会”(图片来源:无锡市妇联)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仅是对儿童福祉的关注,更是对城市文化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再造。通过城市人类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友好城市如何在实践中重构空间的社会功能、传承文化记忆,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以儿童为切入点,城市重新找回了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实现了从物质空间到文化空间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城市文化复兴与社会互动的推动者。通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既现代化又充满温度的城市,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真正的归属感。以儿童为桥梁,我们能够让城市重拾活力与温度,重新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园。文 / 史路引(儿童友好城市顾问 童联萌儿童友好发展中心主任)
史路引:城市人类学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史路引: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传承和塑新城市精神
专题导言 | 史路引 刘志军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转变中的“人—地—学”关系
史路引:建设儿童友好社区,从重建儿童朋辈关系开始
题图:Photo by Levi Lei on Unsplash
编辑:丛丛|审校:Tratra Du
终审:史路引
投稿邮箱:ccfu@ccf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