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孟浩然:找了半辈子工作,临终前3年才入职,还是编外

文摘   2024-10-11 23:31   吉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明月 


一晃又到了重阳节,每年这个时期,孟浩然都会被点名,因为他笔下的《过故人庄》太经典了。


而今天,我们就借孟浩然的两首“重阳”诗,讲一讲他的故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过故人庄》可谓是孟浩然的巅峰之作,因为写下这首诗时,孟浩然还没有外出找工作。


不染世俗,诗句就净透。


等孟浩然出鹿门山求仕以后,他的诗幽苦就比较多了,开始抱怨社会,所以苏东坡对他的评价是“韵高才短”。


尽管如此,孟浩然也是田园诗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之所以孟浩然年纪轻轻就在鹿门山隐居不出,是和初唐的朝局有关。这件事细说起来,还得从武则天和狄仁杰开始讲。



武周王朝建立以后,许多人都开始反对武则天,徐敬业甚至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骆宾王还为他写了《讨武檄文》。


但狄仁杰很支持武则天,他知道单凭几方势力是无法为李唐复辟的,那不如好好辅佐,为下一代皇帝打好基础。


因此,狄仁杰为李唐下了一盘大棋,首先他尽全力说服武曌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这样可保李唐皇脉,其次狄仁杰暗中培养了许多贤才,均安插在重要部门,比如张柬之、桓彦范等。


在狄仁杰去世前,他又把张柬之推上了相位。


公元705年,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五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武曌传位给太子,李唐回到正轨。


遗憾的是,李显即位以后,宠信韦后和武三思,张柬之被贬出朝,放归襄阳故里,出任本州刺史。


张柬之和狄公一样,都很重视人才,所以一回到襄阳,就设宴款待襄阳学子,与他们饮酒对诗,阔论天下,这其中就有孟浩然。


由于张柬之是李唐复辟的功臣,襄阳学子几乎把他奉为神一样看待。


可是回归故里的第二年,张柬之再遭武三思构陷,流放至泷州,并死在了途中。消息传回后,襄阳学子炸了锅,纷纷抨击奸佞乱唐,迫害忠臣。


当时孟浩然正要参加乡试,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公然罢考,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襄阳学子纷纷效仿。


25岁之前的孟浩然就是个小愤青,由于家世不弱,更是自视甚高,比如他在诗中写: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闹完学潮以后,孟浩然就跑到鹿门山隐居了。说是隐居,实际上就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并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换句话说,孟浩然避世,是为了更好地求仕。


因此712年李隆基即位,孟浩然就出山了,开始找工作。在他看来,玄宗李隆基是开明的君主,先后诛了韦后、武三思、安乐公主一党,这样的皇帝,值得为他打工。


不曾想,城市套路深,孟浩然在临终前的第三年,才终于拿到工资卡,入了荆州长史张九龄幕府。


所以回望孟浩然这一生,独出襄阳之前的心境,比较符合山水田园诗人的淡然,其他时间都在求官,积极入仕。


他科举落榜后,王维曾赠给他一首诗,题为《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王维差不多要比孟浩然小一旬,但看的却比孟浩然通透,正如诗中所写:久不出门,便会疏于人情世故,这未尝不是好办法,所以我劝你还是回老家,喝醉了就在田里唱歌,做些读书人的事,可保一生无忧,又何必非得做官呢!


科举落榜时,孟浩然的诗名已经大盛,唯一不足的就是进士梦未圆,最主要的是孟浩然不缺钱,无需为生活担忧。


就一定程度而言,那会儿的王维是羡慕孟浩然无官一身轻,潇洒自由身的,因为隐居林泉,一直是王维的梦想。


当然,子非鱼,安知鱼所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谁也不想自己的一生留有那么一个缺憾。所以孟浩然没有听王维的话,继续拜谒公卿,寻求举荐。



许多年后的另一个重阳节,孟浩然回望自己大半生走过的路,写了一首《九日怀襄阳》: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岁月兜兜转转,失望透顶的孟老夫子终于想明白了,这世俗不容我,我又何必非得入世。


自出鹿门山以来,孟浩然用了整整25年办理入职申请,没想到最后仅仅是个编外制。所以在张九龄幕府,孟浩然仅仅干了三个月就辞职了。


公元740年,孟浩然与王昌龄喝了一顿大酒后,撒手人寰,终年52岁。


点击上方卡片添加关注

愿为明月入君怀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