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你的年龄写成诗,能有多唯美?

文摘   2024-10-27 16:31   吉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明月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

时光刻度,我们踩着命运的年轮,从牙牙学语到年少轻狂,然后一个猛子扎进社会的洪流,浮沉万千后,逐渐看清了现实。

成长往往伴随着阵痛,新生必然是一种撕裂,但是多年后,回望曾经走过的路,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没有当初的跌跌撞撞,就不会有如今的波澜不惊。

当我们都垂垂老矣时,你会感谢曾经的自己,正是那些磨砺与坎坷,才让你的故事有了一笔又一笔的浓墨重彩。

人生这场漫长的旅行,每个节点都镌刻着不凡,古人优雅,将每个年龄段都墨写成诗,因此今天我们就沿着生命的轨迹,回顾一下那些必然要走过的路。


初度 / 生命的起点

人在刚刚出生时,雅称叫“初度”,因此“初度”也是生日的代称。屈原在楚辞《离骚》中写: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秦王朱诚泳曾在祖母生辰这天写:

初度人人绮宴开,我逢初度不胜哀。


慈颜一去无消息,忍对南山泻寿杯。


百善孝为先,每个人的生日都是母亲的受难日,我们都当学会感恩,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赤子 / 尚未满月时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所以赤子之心,也喻纯洁和善良。

苏东坡在送表弟程七时写:

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


但使此可人,余事真茅菅。


人最难得的是不忘初衷,纵然历经人海,依然能保持本心。


襁褓 / 未满周岁时

列子在《天瑞》中写: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所以人应该学会惜缘惜人惜福,正如王冕在《自感》中所写:

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晬(zuì)盘 / 周岁之时

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写:女周岁,宫中陈晬盘,女独取此玉,弄之不舍,因名弄玉。

周岁有“抓周”的习俗,始于南北朝时期,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贾宝玉就是在周岁那天抓了胭脂钗环。

文徵明曾在儿子周岁那天写:

堂前笑展晬盘时,漫说终身视一持。


我已蹉跎无复望,试陈书卷卜吾儿。


爱是期望,也是传承,可怜天下父母心!

孩提 / 两到三岁间

孟子在《尽心上》中写: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

遗憾的是,人长大后,最先理解的是恶。

元稹曾在给侄子的诗中写:

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


亲缘值得用一生去守护,因为那是立人之本。


龆龀 / 七八岁之际

龆龀(tiáo chèn),指孩童、垂髫换齿之时,亦称“龆年”或“髫年”。司马迁《史记·帝王纪》中有载:龆龀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

苏东坡在悼念老友任孜时写:

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


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



总角 / 八到十二岁间

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头发会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故名。

《三国志·周瑜传》中有载孙策之言: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杜甫晚年曾有诗:

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


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



九龄 / 泛指9岁之童

扬雄在《法言·问神》中写:育而不秀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同时,“九龄”也指九旬之龄,所以常见于人名,如开元贤相张九龄。

陶渊明有《责子》诗: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黄口 / 10岁以下小童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对十岁以下儿童泛称“黄口”,后来随着文化变迁,“黄口”又代指年幼无知,如“黄口小儿”。

《淮南子·氾论训》中始载: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李白有诗《空城雀》: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幼学 / 指10岁儿童

《礼记·曲礼上》中有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因此,后人将10岁儿童称“幼学之年”。

陆游晚年有诗《自诒》:

未废春农业,犹堪幼学师。


微官何所恋,请老五年迟。



金钗之年 / 女子12岁

在古代,女孩子12岁便开始戴钗梳妆,故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有: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温庭筠曾在《赠袁司录》中写: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豆蔻年华 / 女子13岁

原本“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草果,高丈许,秋季结实。种子可入药,产于岭南。在古诗文中,常用“豆蔻”喻少女。

杜牧笔下有著名的《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舞勺之年 / 男子13岁

勺为古代一种乐舞,未成年的男童常习之,《礼记·内则》中有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唐人刘允济有诗:

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清辉靖岩电,利器腾霜锷。


游圣挹衢尊,邻畿恭木铎。岩仞包武侯,波澜控文若。



及笄(jī)之年 / 特指女子15岁

古代女子15岁以后,会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而笄(jī)就是绾发的簪子。

《礼记·内则》中有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并且,古代女孩子15岁就已经入了待嫁之龄。

南宋赵彦端有词《鹧鸪天》:

一女青春正及笄。蕊珠仙子下瑶池。


箫吹弄玉登楼月,弦拨昭君未嫁时。



志学之年 / 男子15岁

《论语·为政》中有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顾名思义,“志学”就是志在求学,以谋未来,说明孩童逐渐长大了。

唐人马戴有诗: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


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成童 / 15岁至17岁间

《礼记·内则》中有载:成童,舞象,学射御。

唐人刘聃有诗:成童片子时,变老须臾事。


结发之年 / 16岁成年时

在古代,男子自成童束发,意味着初成年,有可婚之意,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结发夫妻”。

焦仲卿之妻刘氏在《孔雀东南飞》中写: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


白居易亦有诗: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舞象之年 / 男子15到20岁间

“舞象”是古代一种武舞名,意味着男子到了这个年纪,就可以上战场了,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因此初唐诗人陆敬有诗:

舞象文思泽,偃伯武功宣。


则百昌厥后,于万永斯年。



二八年华 / 女子16岁时

二八相加,故得名,亦称“破瓜”或“碧玉年华”,是女孩子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南梁诗人王僧孺在友人纳妾时写:

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


开帘一种色,当户两相映。


李白亦有诗: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弱冠 / 特指男子20岁时

古时男子20岁时会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即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孔颖达·正义》中有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高适有诗: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桃李年华 / 女子20岁时

徐渭在《又启严公》中写有: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人生如四季,桃李开三月,正是最绚烂多彩的年华,故称。

初唐骆宾王有诗: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花信年华 / 指女子24岁时

花信原本指二十四花信风,为花期,所以这是女孩子正年轻貌美之时。

北宋晏殊有诗: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梅尧臣也曾在《观刘元忠小鬟舞》中写:

桃小未开春意浓,梢头绿叶映微红。


君家歌管相催急,枝弱不胜花信风。



而立之年 / 步入30岁

《论语·为政》中有载: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周游列国时,四处碰壁,不得礼遇,后在蔡国闲居,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言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快70岁还没能实现理想。见孔子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

明初李穑曾在诗中写:

而立之年试席开,老来文学近三台。


春来和气难藏得,时对门生举酒杯。



始室 / 男子30岁时

《礼记》有载: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这意味着,男子30岁当成家立业,不能再依靠父母了。

陶渊明曾在诗中写: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不惑之年 / 40岁之际

《论语》中有载: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遇事能明辨不疑者,为不惑,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就必然要担起相对应的责任。

白居易曾在《望江楼上作》中写: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知命之年 / 步入50岁

五十知天命,人生有了定数,这自然是古人说法,彼时人寿70者稀,50岁就已经要步入人生暮年,诸事尘埃落定。

现代人长寿,但到了50岁以后,对人生的理解会更加通透,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了,故名。

初唐张楚金曾在诗中写:

道险可惊兮人莫用,乐天知命兮守岩洞。


时击磬兮嗟鸣凤,吾欲知往古之不可追,自悠悠于凡梦。



半百 / 特指50岁

人入半百天过午,逐渐日暮垂垂,但也不必自艾自怜,刘禹锡就曾在诗中劝慰白居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对于现代人而言,50多岁正是有滋有味的年龄段,凡事都看开了,开始认真享受生活。
邵雍曾在《晚凉闲步》中写:

得处亦多矣,风前任鬓班。年过半百外,天与一生闲。


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



耳顺之年 / 60岁的代称

郑玄在为《论语》作注解时云: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意思是,人到了60岁,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因此,60岁亦称“花甲”“杖乡”或“还历之年”。

白居易在给刘禹锡的诗中写:

闲开新酒尝数盏,醉忆旧诗吟一篇。


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从心之年 / 70岁之际

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又称“古稀之年”,意味着到了这个年纪,就学会了顺其自然,随心而为,不再受世俗桎梏所束。

当然,从心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看透一切,不拘小节。

顾况曾在诗中写:

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作起唯从心。



悬车之年 / 男子70岁时

悬车即致仕,古人一般至70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晋书·刘毅传》中有载: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中唐权德舆曾在诗中写:

大隐本吾心,喜君流好音。


相期悬车岁,此地即中林。



杖朝之年 / 80岁时

《礼记》有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谓年过八旬的官员,允许拄着拐杖入朝。

明朝屈大均有诗:

君年一百还馀九,是我如君八十时。


倘得杖朝兼杖国,求兄海上与安期。



耄耋之年 / 高寿之龄

耄耋(mào dié),年纪约80至90岁的男子,七八十岁为耋,八九十岁为耄。曹操在《对酒》诗中写: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北宋吴则礼亦有诗:

疏影只横斜,羁臣真耄耋。


观渠小开落,得此大梦觉。



鲐(tái)背之年 / 90岁高龄

《诗经·大雅》中有: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故名,是高寿的象征。

北宋赵鼎臣在为好友张孝纯祝寿时曾写:

酌君以御府黄封之酒,泛君以江南白玉之卮。


祝君以岁寒后凋之寿,颂君以鲐背难老之词。



期颐之年 / 百岁之人

《礼记·曲礼上》中有载: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就是,人至百岁,饮居方面都需要子女照养,故“百岁”称“期颐”。“颐”作美好意。

司马光曾在诗中写:

世间荣利无穷物,奔走劳劳何所之。仕宦为郎非不达,功名有命待无时。


橐中虽乏千金直,膝下常携两绶儿。细校人生能此少,好从闾里乐期颐。



人生不止有长度,还有温度和厚度,生命的结果都一样,但过程可以更美好。回望历史长河,百岁也不过是须臾之间,唯有珍惜当下,方得始终。


点击上方卡片添加关注

愿为明月入君怀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