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如果医院端不发力,小心“劣币驱逐良币”

文摘   2024-12-05 17:01   浙江  

读医药代表管理办法有感

11月底,正式发布了《医药代表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个文件的发布引起了行业巨大的轰动,大家都在欢呼:我们医药代表终于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职业了,终于要回归他的本义了。

欢呼过后,我们得冷静了。因为这份文件规范了几处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的,同时,王P也有个隐隐的担忧“如果医院端不发力,小心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先说,文件出台后,我们代表行业必须要做出改变的几个地方:

这条(三)(四)还比较好执行,公司的培训部或者市场部是能完成的。但(一)(二)规定不能是专科了,必须是相关专业本科,确实把标准是提高了。如果一旦严格执行,很多人的岗位确实是需要调整的。但,如果说,一定执行不下去,王P认为也未必,因为,随着集采和合规反腐,行业岗位其实是在大量减少的,现在高效这么多本科毕业生加上之前的老本科生,应该也是够的。

这条(二)和(四)比较好理解。但(一)中的“不能聘用存在商业贿赂记录的医药代表”,这条是非常严厉的。这要求我们一线同事要“像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合规记录”,因为一旦出事,你将会被清理出这个行业。但,王P认为这里的记录大概率应该是有法院或者正规监察机构,正式登记在案的案子。你们公司的合规审查算不算,还不好说,除非你们公司把你们移送了司法机构。

在这条中(一-五)(九)都好理解,但(六-八)结合起来对于行业里很多小伙伴都在“悄咪咪”搞兼职,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他不仅规定了你推广的产品,治疗领域(往前延伸一点就是能在医院里出现在哪个科室,门诊,病房),而且一旦联网,你们公司一定会看到你还有其他公司的授权,那很多公司就一定会管的。
说完必须要关注的,我们来发出对这份文件执行过程中的担忧:如果医院不发力,势必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和整顿医药行业的初衷发生背离。
  • 医院是否有动力来做这件事情?在文件中,里面确实明确了医院,中医体系,疾控体系他们应当承担的角色和所要做的事情。但他们是否有动力做好这件事情确实值得商榷,因为总体感觉这是给他们的自我加压,但加压是需要成本的,那收益在哪里?能帮着医院创收吗?能帮着医院去增加知名度吗?能帮着医院的老师们增加收入吗?感觉这三个问题都是“否”。那如果要去执行只能放在“医院三甲评审”时加入必考项,做的好了,才能拿到相应的分数。也许这才能给医院一点动力去做。


  • 如果没有动力去做,之前也有医院搞应付的一套。比如,一个月挑一个下午,在一个有监控设备的房间里,约几个代表见几个医生。所有会面材料都是有记录的。感觉这就搞定了备案制的落地。但,一家大型的三级医院,产品有上千种,在推广的一定不下几百种,负责他们医院的代表肯定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之多,而且代表为了加深影响,会见医生就是一个高频的行为。(一个代表正规企业要求一天要10--12个拜访),如果只有一下午,随便搞搞,这一定就是用来装样子的。但,如果真去管,有方法吗?当然。一,每个备案的医药代表,人脸识别输入医院管理系统,根据他们备案的产品,领域设定出合理的活动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但一旦越线,就要及时处理。二,推广活动,每月或者每周采取备案制,可以要求明确的时间,地点,会议目的,参会人员,会议内容等进行备案,甚至要相关科室负责人或者学科负责人同意签字。医院可以抽查,但只要是备案的活动要放绿灯,只要会后留一份会议材料留档以便后期追溯,做得好一点可以是线上全链路记录留档追溯。


  • 但,这么做了,乖乖孩子都被管起来了。那些“跳出三界外”不备案的人怎么办?岂不是谁听话,谁受到的限制多?王P建议,医院可以在市场准入,学术推广活动举办等方面给予加分优惠。意思是,你没有备案过的代表和活动,你无法登记新产品入院,无法在医院内部召开科室会等学术活动。甚至可以让保安在巡逻时,时不时的盯住那些在科室门口转悠的人,如果没备案就来推广,可以严肃处理。要不,这个政策一定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做好这些医院的成本大吗?其实不大,人脸识别技术+人员备案+活动备案+定期追溯抽查,这些都是有边界的成本,只要想做,一定能做好。

P,建议了医院这么多,目的是啥?只有一个:让我们医药代表阳光,专业,受人尊重。这句是我们2016年创业时就喊出的愿景。希望随着《医药代表管理里办法》的完善和实施,这一天早日到来。

王P咨询
十年医药生涯,为您解读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