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如何做好“病例”拜访

文摘   2024-11-22 17:01   浙江  

如果你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从思维和技能上已经完成了相当的准备。

思维准备:简单粗暴的带进销售---合规学术推广(刚开始可能是泛泛的学术推广)----到精准的学术推广。

技能准备:学术拜访五步法+产品相关领域的诊疗六步(可能做好了病例研读后,你对诊疗六步的掌握会更上一层楼)。

一,何为“病例式”拜访?

传统意义上的正规学术拜访都是要做访前计划的。访前计划如何做,大家可以看这张图。

但这张表里面有一点先导核心信息:医生的现有治疗方案(或者叫做现有治疗观念)。做代表多年后,你可能就会明白,医生的现有治疗观念你是不容易掌握的。就靠自己的三脚猫探寻技巧,很难摸清楚。甚至客户会用“该用的都会用的”“大家都是朋友,都要匀一匀”这样的话来迷惑你。所以,“医生现有观念”就变得扑朔迷离。而“病例式”拜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点。你通过学习了解医生的“大病例”,看到医生真实的诊疗逻辑和处方行为。“病例”不仅反映了医生的观念,也反映了他们科室或者治疗组的决策影响力结构,(通俗点讲,就是谁说了算?)。因为“大病例”是要在病历管理科存档的,是医生们严肃的诊疗流程,思考逻辑,治疗方案的综合呈现。

二,做好病例式拜访的关键点。

  • 你得先找到一份合适的病例。一份完整的病例比如“病房住院的大病历”或者患者出院的“住院记录”病例都可以,因为这里有完整的诊疗六步的描述。但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门诊病例,确实会缺失很多信息,是没办法使用的。

  • 一个病例的大致思路都是按照诊疗六步去呈现的。所以你先要去通读一遍。如果是详细记录了会诊流程的住院大病例,可能会增加副主任,主任查房时对该患者不同意见的思考过程,但还是逃不开如下的思维框架。


  • 在解读这份病例中,你不能只是围绕着你的“产品领域”去转,要跳出来,以患者为中心去感受医生诊治的决策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医生们看病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先通过患者主诉,一般查体来明确诊断的方向,再接着通过专科查体+影像学检查(比如CT,核磁等)+理化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等)+鉴别诊断(可能会引起同样的症状,但是不同的疾病,所以要排除)去明确出疾病的诊断,疾病分级。然后就是相应的治疗方案,指标验证等动作。但因为我们的推广人员大部分不是临床医学毕业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把病例中所有疑惑,不会的专业术语去百度或者人工智能工具上去查出来。王P给大家展示一份,我在带着我的学员研读一份糖尿病患者病例时,去深挖过的关键词。

    P为啥要这么多东西?因为你要能慢慢的和医生平等对话,就必须要训练到不说外行话,而你们公司给你的产品培训是远不能覆盖医生的整个日常工作的。这样的病例研读如果你想搞通一个科室最好能研读50份打底。

  • 查完关键词,弄懂医生的诊疗决策逻辑后,你就可以问自己和产品相关的几个问题了:这个医生的诊疗行为符合指南的规定吗?决策清晰,逻辑严谨吗?对我的产品“使用”或“不使用”合理吗?这么诊疗对患者的获益是最大化的吗?大家千万不要觉得用你的产品才是好的,不用就是不好的,一切应该从指南出发,从患者获益出发。在梳理的过程中,如果是“用竞品不用你的”可以归纳为诊疗六步下三路问题,如果是“该做的检查没做,该识别的患者没识别,该上的治疗方案没上”可以归类为诊疗六步的上三路问题。做到这一步其实你的学术拜访的观念切入点就出来了。


三,“病例式拜访”是如何让医生更好接受?

如果你直接上来就是**医生你为啥不用我的产品?”或者“**医生你为啥不给患者做这个检查?”,客户可能直接会回怼你一句话“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所以找到合适的观念切入点后还要寻找“帮助医生,帮助科室,帮助患者”的利益点。比如之前我们研读过一份病例,客户确实使用了VD,但客户没有在前面的检查中开具25-OHD这个对应的检查指标,这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可使用量上升,必定会被医保或者药剂科去做用药合理性审查,一旦被医保罚款,好不容易带来的销量可能就一夜归零了。所以你在拜访这个客户时,要和客户讲:主任我发现了你们一个可能被医保罚款的点,我觉得还是得提醒你们注意一下。这样子再开始你的整个拜访流程,你的拜访一下子就立住了。

所以说,王P认为“病例式”拜访甚至和外企培训的那套拜访模式比起来,也是具备相当的先进性的。因为他不仅能真实的确定的找到客户的“现有观念”,而且结合上“患者获益,科室获益,医生获益”这几个维度去思考,你的拜访就会变得有理有据了。

但,平均每份病例20-30个的名词解释,3-5分的指南研读,科室利益,患者利益,医生利益的预判,只有把这些做好之后,你才能做好“病例式”拜访。但,慢就是快,基本功扎实了,你才会敲开学术推广的大门。


王P咨询
十年医药生涯,为您解读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