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有了新变化——2024年河南中考中国近代史试题评析

文摘   2024-07-06 10:14   河南  

8.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A. 维护了国家权益   B. 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答案A

解析清政府统治者也曾认识到鸦片贸易的危害极大,也曾有过林则徐广东禁烟与虎门销烟之举,广大爱国官兵也有过抗击侵略的壮举,所以太平天国这些做法谈不上创新。太平天国运动确实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但与材料主题不符。太平天国固然也有其局限性,但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值得肯定。在太平天国实际统治区域内,严禁鸦片、不承认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等,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因此导致列强用武力帮清军“助剿”太平军,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外部因素。对于“帝国主义”这一概念,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也有出现,但无解释,对此另撰文详解。第四个选项有欠妥当,极容易被学生误选。

9.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这表达了维新派( 

A.政治革命的诉求   B.组建新军的愿望   C.教育救国的主张   D.发展实业的决心

答案C

解析材料关键词“兴学”即兴办新式学堂的意思,只有培养新式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事件之前就在广州讲学培养维新人士,在后来百日维新的皇帝诏令中也提到了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和开办新式学堂的内容。京师大学堂在变法失败后得以保存下来,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材料主题是教育,与其它选项的“革命”、“新军”、“实业”不符。

10.下表列举了我国近代青年学生的一些重要活动。据此可知,他们( 

时间

重要活动

1919年5月4日

北京 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1931年9月26日

上海各大学51名学生代表赴南京请愿,要求驱逐日军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A.伸张正义,乐于助人    B.关心时局,勇担使命   C.积极行动,投身改革  D.勤于学习,追求真理

答案B

解析材料包含了三件有关近代青年学生重要活动的事件,第一件是五四爱国运动,抗议巴黎和会列强损害中国主权以及北洋政府出卖国家利益;第二件是九一八事件爆发后,要求国民政府抵抗日本侵略;第三件是一二·九运动,抗议日本侵略者策划东北五省“自治”和国民政府妥协退让。这表明爱国学生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奋不顾身,为民请愿,勇担责任。这些行为虽然不能直接驱逐列强也不能推翻反动政府,但能够唤醒广大民众的觉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材料主题是“爱国”,与其它选项的社会公益、社会改革、勤奋学习不符。

11.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答案B

解析此题为纪念国民大革命100周年。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或者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而非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是这次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它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批有革命理想的新式军官,成为北伐军的骨干力量。北伐战争将这次革命推向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在学习过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标志性意义一定要牢记。

12.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肯定了中国共产党(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作风    C.全面抗战的路线    D.统一战线的政策

答案A

解析实事求是,可以理解为从实际情况出发。遵义会议之前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就是因为脱离实际所致。这次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确立了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材料关键词“符合中国公民特点”切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适用于延安精神,全面抗战与统一战线适用于抗日战争。

从题量看,中国近代史选择题占5道题,加上非选择题的第22题4分 ,共9分。还不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的7+4=11分,所以说中国近代史部分比重有所减弱。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涉及到农民起义、政治变革、学生运动、重要会议。选择判断的难度也不大,如果基础知识较扎实的话,很容易得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孙中山在其撰写的《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系统构想,其中包括中国实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建设10万英里铁路,100万英里碎石路(即公路);在全国普遍建设电报、电话以及无线电;在沿海沿江建设商埠、商港、渔港;发展钢铁业、水泥业、矿业、农业;等等。

——摘编自张海鹏《论孙中山的发展观及其思想史意义》

材料二  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中哪一思想的发展?(1分)

(2)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在实业发展规划中,对哪些领域提出了现代化构想?(3分)

(3)综上所述,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成就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

答案

(1)民生主义(1分)

(2)交通;通信;商贸;工业;农业。(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示例一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通信事业发展的构想已成为现实。

示例二 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成为现实。(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个示例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    

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提前考查周年大事亦非个例,如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等。

(1)若考孙中山知识点,民生主义是首选,这与当前社会关切有关系。民生不仅仅是农民的地权问题,包括广大人民的生存质量问题。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致力于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民生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

(2)材料一中关键词“铁路”、“公路”属于交通运输业,“电报”、“电话”等属于通信业,“商埠”等属于商业,“钢铁”等属于工业,还有农业,这些在当时都被称为实业。在今天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设想,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几无可能。所以要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实现民族独立,站起来之后才能追求富起来。

(3)这道小题属中国现代史范畴,也是今年中考题的新气象,不拘泥于历史分期,大单元的概念体现在了中考试题中。当前我国电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世界瞩目,5G信息技术领先世界,“基建狂魔”的雅号名副其实,没有中国跨不过去的坎儿,没有中国攻克不了的难题。

非选择题难度不大,相信大多数考生都能从容作答,而且克服了死记硬背机械反馈的模式,更多地体现了阅读思考理解分析的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和备课中,要注意加强知识的联系,打破单元界限,甚至构建跨历史分期跨学科的知识框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人才而非应试机器。

(试题来自网络,解析:胡钦海)

2024年7月6日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击下面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以便获取更多免费资源。点击页面底端的小多边形图标(在看)和大拇指图标(点赞),会及时收看推送文章信息。


 

一亩三分历史园
关注历史中考,拓展课堂资源,分享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