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策略

文摘   2024-12-27 21:07   河南  

平时做简答题,注意答案要简明扼要,写完后核对一下答案,看看答案是怎么写的?自己写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哪里不一样?一般不能照抄材料中的句子,因为这些表述都是详尽的,不是概括的。所谓情景题,就是提供了新材料新情境,但回答问题还是用所学课本知识,也就是背提纲的知识。历史题的分值都很小,答案也就那么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即可。

如:导致半坡与河姆渡两处遗址房屋结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最多简明补充差异在哪?北方干旱冬天寒冷,南方夏季多雨湿热。这体现了与地理学科的交叉融合。

再比如,商鞅变法的措施,在已背会内容的基础上,看到新的材料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一项。但不能照抄原文。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概括就是:建立县制。挖掉地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用课本的话概括就是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有一种材料,非常概括,这样连照抄原文都没机会。如:秦汉时期的统治者都为维护大一统局面,对统治思想进行选择。对此做出史料解释。秦的措施要写出“焚书坑儒”,这是一个概括的答案,即可得分,再做一下解释也可以。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诸子百家著作,将非议朝政的儒生方士全部坑杀。汉武帝则是“尊崇儒术”,进一步解释一下: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教材培养人才。

材料中有很明显的观点,只是与课文所学语句不同,用平时所学的句子回答即可。如: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有维护推动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这材料本身就是答案,但照抄容易失分,换作教材上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句,稍作补充: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巩固国家统一。    

其实,就连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常言道炎黄子孙“同文同种”,共同的语言文字,同样的圆形方孔钱,同样的度量衡,有利于统一观念的形成。尽管历经大分裂,最终依然归一统。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交融,各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也为最终再次大一统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

材料题中的史料虽然可能是初次看到,但所呈现的内容和所学知识紧密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来阅读史料就会提高效率。如这一则材料: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从“孝文帝”可以得知这段材料是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如果已熟记相关内容,解决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材料的第一句是革除陋习,如果不向汉人学习,就不能适应当时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趋势,也就无法巩固统治。所以,其目的和作用就很明确了。

上述材料中,主要表述的是关于语言,所以很容易联想起来改革内容之一是: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由此及彼,就可以联想到改汉姓、穿汉服等。

另一则材料是北朝权贵的服饰带有明显的中原汉人“宽袍大袖”的特征,还有汉人在吃“胡食”,如烧烤肉和面饼。这就很容易联想到当时北方地区特别显著的一个现象:民族大交融。    

还有时候,材料很详细,但问题是很常见的,即便不看材料都能解答。如对出使西域的张骞,有一段充满赞誉之词的表述材料:张骞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之一。他本是侍卫皇宫的一个普通郎官,不甘心碌碌一生,于是应募出使,投身绝域。在他之后,商贾驼队、政府使节、屯田军吏在绿洲与戈壁上穿梭行进。史书形容当时的景象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而问题则是:张骞被匈奴扣留10余年,但坚持完成使命。他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个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完全可以直接答出,启示是要学习他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立志报效国家之类即可。不必再花时间看材料,至少不必细看材料。

另一则材料仍类似于之前说的,材料很简略,没用可以摘录也没可以用来概括的表述文字。只是说《史记》载,称张骞之举为凿空。这不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理解能力,而是对史料的解释,这就需要有知识基础和文字表述的能力。

无论记忆还是答题,都要抓住关键词。比如对凿空之举的解释,关键词是:中原,西域,首次,相互了解与往来。

由此看来,不背记基础知识是不行的;但没有一定量的练习,也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如果做错不去订正,就会在同一个地方栽倒多次。

2024年12月27日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击下面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一亩三分历史园”,以便获取更多免费资源。点击页面底端的小多边形图标(在看)和大拇指图标(点赞),会及时收看推送文章信息。感谢支持,欢迎转发!


一亩三分历史园
关注历史中考,拓展课堂资源,分享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