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脑和手跑步比赛——历史选择题快速得分的秘诀

文摘   2025-01-05 16:52   河南  

面曾撰文介绍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注意事项。对于做题的学生来说,第一关是要读懂材料和问题。也就是说,要知道告诉你了什么,让你回答什么。选择题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大多数选择题也是材料式的题目。第一关就要读懂材料说的是什么。

特别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试题,往往会提供一段史料,尽管已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字,但对于语文程度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就是个拦路虎。

如:“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问该制度的作用。看到似懂非懂的文字材料不要懵圈,抓住关键字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连蒙带猜的看明白大意即可做出正确判断。

▲西周分封制

有的学生虽然看出来是西周的分封制,但对此制度的作用并没了解透彻。西周之初,分封功臣和宗亲到较为偏远的地区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要严格按照西周礼制对周王履行义务。但凡有半点僭越行为,就可能受到责罚直至削爵除国。所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统治区域,确立起以周天子为顶端的金字塔式的统治秩序。

如果看不懂材料,就会误判为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分封制确实为后来诸侯混战埋下隐患,但那是以后的事。材料是在肯定周的分封制,关键词“定天下”。从“封建子弟之制”可以判断出是分封制。而“君天子臣诸侯”意思是肯定分封制确立了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虽然赋予诸侯很大的自治权,但他要完全听命于周王,否则就会兴师问罪。

▲秦始皇

看看这些文字材料:“秦人统一……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印证此观点的是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秦之失,在于政,而不在制。“支撑该观点的是繁重的徭役和残酷的刑罚。因为”政”指的是暴政,“制”指的是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含郡县制)。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得以重用。《春秋》是儒家经典,因此这说明汉武帝推崇儒学。

有一种选择题表述了一个与历史相关的事件,如考古发现,然后问这个发现对于研究历史有何意义。或者材料已说明这个考古发现的重要价值,然后问这说明了什么。

▲贾湖骨笛

比如在云南元谋发现了直立人门齿化石,据此测定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问这说明什么。正确的选项是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因为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知化石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也显示的这个意思。

如贾湖遗址的骨笛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时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由此可知新出土文物可能改变已有历史结论。类似的还有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古城遗址被认定为早期国家,也印证了远古先民事迹传说的真实性,也表明我国此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殷墟甲骨文

如果阅读理解能力较强,有些选择题就迎刃而解。如“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毋庸置疑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关键词句“甲骨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即可得知这说明甲骨文对我国文字的发展影响深远

有的材料是对某一史事描述,然后选择这件事的作用。首先根据关键词判断是哪一件事。如“张角之乱”是指黄巾大起义,然后还要知道黄巾起义打击了东汉统治(并未推翻)。“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这是周瑜部下黄盖献计,是孙刘联合抗曹的情节,对应的事件必然是赤壁之战。   

▲ 北魏帝后礼佛图

古代史上,有的北方民族凭借武力占领中原,却不得不接受中原文化来巩固统治。“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这句话像是绕口令,可以理解为,鲜卑拓跋部征服了中原,却被中原文化所征服,这也是当时民族大交融的必然结果吧。

有一种选择题,罗列几项内容,问探究的主题是什么?比如: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孝敬老人等,对应的是文景之治。学习汉人语言服饰,移风易俗,对应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西晋权贵斗富,八王分封,北方各族内迁,合在一起则表现了西晋的统治危机。因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激化,对内迁民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注定西晋不可能长治久安。

▲西晋八王之乱

还有的是非主流表述方式,为人们不常见的词语,导致误判。如黄帝不说黄帝,而说轩辕。这个称谓在2016年版教材中有,而在2024年新书中略去了。以往材料解析题中也曾出现过孙中山先生所写《黄帝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如果知识面较广,就知道轩辕是指黄帝。

▲江南景色

再比如商鞅不说商鞅而说卫鞅,诸葛亮不说是诸葛亮而说是孔明,《陈涉世家》是司马迁为陈胜写的传记,西楚霸王是指的项羽,《汉书》中的“孝文”“孝景”说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蔡侯”是对蔡伦的尊称,“江东”或“江左”是指长江下游南岸,课文说江南的开发。材料中的“魏”可能是战国时期魏国,也可能是“曹魏”,或者是“拓跋魏”(“元魏”)。“秦”可能是战国时“秦国”,也可能是“秦朝”,或者是“前秦”。《后汉书》对应的是东汉。  

▲春秋时期诸侯国分布图

▲战国后期形势图  

还有一种题型,是读地图。这就要仔细观察图中的地名或国名以及图例等。如地图上显示有“周”、“晋”、“吴”,必然是春秋时期。显著的特征是周的位置在黄河南岸,应该是洛阳;“晋”到战国时代就被“韩赵魏”所瓜分,吴越争霸发生在春秋时期。秦朝疆域图与两汉疆域图的区别在于西域是否在版图内。而两汉的区别在于“西域都护府”还是“西域长史府”。

选择题的呈现方式各有千秋,但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敏捷就能快速答对。快速做题就是用大脑和手在跑步比赛,而答错就相当于白跑了。

(本文作者  胡钦海)

2025年1月5日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击下面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一亩三分历史园”,以便获取更多免费资源。点击页面底端的小多边形图标(在看)和大拇指图标(点赞),会及时收看推送文章信息。感谢支持,欢迎转发!

  

一亩三分历史园
关注历史中考,拓展课堂资源,分享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