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次培训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深入了解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非常的重要。这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不仅仅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而且是如果不“磨刀”还会耽误“砍柴”。这个“磨刀”,就是这次培训的作用。
▲封面和尊刻有“宅兹中国”
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高度概括,很笼统。还要去研磨教材,吃透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特别是在教材发生变化时,更需要及时跟进了解。这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是先入为主的“及时雨”,防止起步走偏。而对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来说,防止经验主义跟着感觉走,用新的视角来接受教材的新变化。
从单元体系和课的排列看,有一些微调。
第一单元的主题增加了“原始社会”一词,第二单元改为“奴隶制王朝更替和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样体现了社会形态演进的连贯性。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远古的传说,由一课压缩为一个子目。历史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前时期的社会面貌,但也有附会虚夸的成分。既然有大量的考古新发现,证实了早期国家的出现,这些内容要比历史传说更有说服力。
▲七上目录1
“青铜器与甲骨文”,由一课变为一个子目,增加了天文历法与医学,合并为“科技与文化”,这样安排也是体现了知识的完整性,体现了突出“点”到强调“面”的变化,有点像以前的版本体例。其实“百家争鸣”也是一个“点”,如果与“科技与文化”匹配的话,应该改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去掉了“汉武帝”一词,原来通篇目录中也没其他人物名称,如没有秦始皇统一中国,也没有陈胜吴广起义,或者张骞通西域。不在课题中体现,但在课文中必然体现,因为历史事件不能“目中无人”,离不开主要人物。如课文中就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样的句子。子目中还有“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大一统”除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决策外,还有重要的人物董仲舒、主父偃这样的谋士和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士。
▲七上目录2
将“楚汉之争”后移到了“西汉建立”作为一个子目。这样安排更科学,虽然以前的编排从时序上看,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事也很自然,但它已经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了,作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争斗,放到西汉建立之前更为妥当。
▲楚汉之争截图
关于东汉光武帝画像,纵观课文,有秦始皇画像,有汉武帝画像,甚至还有汉文帝画像和董仲舒画像,那么光武帝作为一个重要王朝的开国皇帝,理应有其画像。而那个原有的画像砖图移到了导言中,其表述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说体现了“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情景”,而新的说明是“东汉豪强住宅的缩影”,高大的宅院不仅仅体现了富足,高耸的瞭望台也体现了时局的动荡,远非夜不闭户那样的太平盛世。
▲光武帝画像
有的时候,咬文嚼字并非迂腐之见,而是体现了治学严谨。“土崩瓦解”?“名存实亡”?“一蹶不振”?
东周开始,周天子的威信大大降低,也就是“王室衰微”,只是名义上的天子,是否可以理解为“名存实亡”?据史料记载,东周时期天子还曾当面严厉斥责傲慢的诸侯国使臣僭越无礼,这说明周天子还能艰难地维持其地位和尊严。名存实亡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
▲东汉州牧割据
东汉王朝经历了黄巾起义的打击,地方州牧趁机发展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对于此时的东汉政权来说,是一蹶不振合适呢,还是名存实亡准确呢?我认为还是一蹶不振好,就像当头挨了一棒,在后续的30余年间,豪强之间的征战使朝廷越来越边缘化了,到名存实亡有个过程。
收获感悟太多,限于篇幅 ,不能为继。欢迎交流。
(本文作者 胡钦海)
2024年8月19日
信息参考源:1.百度百科;2.新华网;3.中国军网;4.《党史博采》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击下面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以便获取更多免费资源。点击页面底端的小多边形图标(在看)和大拇指图标(点赞),会及时收看推送文章信息。感谢支持,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