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中古史部分解析

文摘   2024-07-02 00:25   河南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古史部分试题解析

1.《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据此推测,右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  

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       B.高级生产工具

C.军事统帅权的象征       D.诸侯国的徽标

答案】C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学生依据史料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关键词是“钺”,题干两则材料都提及“钺”,而且有此器具“使得征伐”、“以麾(指挥)”。据此可以判断这个“钺”不是一般的武器,应该是将领统兵的标志,就类似于调兵符一样。基于这样的分析,那么右图的玉钺就很可能是标志统兵权的物件了。以此类推,还可以考青铜器的用途如酒器或礼器,某些甲骨文中都有一个“贝”字的含义,或者是出土的骨笛说明了什么现象等等。只要是能读懂材料的含义,再研读选项的含义,防止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2.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A.较高生产力水平    B.频繁的兼并战争   C.新兴的小农经济    D.宽松的社会氛围

答案】A

解析图中三个农具都是战国时代的铁器,所谓的“锋利”,是相较于以前的石器农具。虽然进入青铜时代,但这种金属较为贵重,一般作为礼器和兵器或者贵族使用的食器,自然不会用于制作农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的革新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亚于一场经济领域的革命,从而引发社会巨大变革。所谓的“大单元”概念,就是从整体上去理解某一知识点,而且要抓住关键知识点。要了解某一时期的社会发展,首先要了解经济状况,因为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大变革时代,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就是问题的“牛鼻子”。

3.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  

A.建筑用途广泛 B.史料价值突出 C.艺术价值较高   D.材料来源丰富

答案】C

解析俗话说“秦砖汉瓦”,是说秦汉时期的建筑包含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西周到西汉瓦当的演变特点,在青铜器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商周时期的厚重雄伟,到汉代变得更加精巧美观。此题关键句子“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是在强调其艺术价值。如果材料展示的是瓦当上的图案内容,如人物活动、社会风貌等,则强调的是史料价值。做此类题的时候,切记题干材料与选项的一致性。最大的陷阱是选项本身与材料事物事件是完全一致的,但材料所强调的却是另一个角度侧面,也就是说平时熟记的某一选项并非正确答案。    

4.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A.铸币金属匮乏  B.币制较为混乱  C.农业技术落后  D.商品经济衰退

答案】D

解析古代商品交换过程中以物易物也较为常见,特别是在不同的民族政权边界地区。《卖炭翁》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也是以物易物,也可以视作特殊的货币。而此题材料中所提供的一个是曹魏刚建立时,一个时北魏时期,同属“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割据居多,和平发展较少,因社会动荡导致的商品经济衰退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这道题不能仅看计价物品是什么,而要看这个时期总体特征怎样。这也符合大单元学习的特点,就是套用比较时髦的那句话:你要说三国,就不能只说三国(还得从东汉后期说起)。

5.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 

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   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

答案】B

解析说宋代,最容易出现的是商品经济繁荣,然后是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若考科技最容易考的就是印刷术了,然而宋代活字印刷并未得到推广,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一来活字印刷还很不成熟,二来印刷的大都是固定的一些经典著作,雕版可以久放重复使用。再者说,唐朝才有了雕版印刷,此时也是新的事物。而且此题材料已经有了明显提示,“雕版印刷术对文化是个明显的推动”,这不是“送分”吗?这样的题,要避免先入为主不仔细看题,主观臆断认为宋代就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导致误选。

6.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A.完成了全国统一B.加强了边疆管理 C.进行了赋税改革D.推行了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史实也印证了自元代开始,中央王朝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行政机构,也反映了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策略特点。元朝版图虽然空前辽阔,但通过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显然,西藏、新疆、台湾地区不属于行省制度范围内,而是边疆特殊地区。台湾地区在清朝康熙时期开始设立台湾府归福建省,后来在中法战争结束后单独设立行省,表明中央王朝对台湾地区日益重视。

7.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A.关注科学理论   B.得到百姓的支持   C.重视数据分析  D.注重实践与总结

【答案】D    

【解析】徐光启不仅身居高位,还是明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不仅集前人农业科技之大成,还贯穿着治国治农的思想,所以以“农政”命名。材料中引种甘薯,说明他注重实践;写成关于甘薯的专著,说明他注重研究和总结。只要能读懂材料,就能选对。

从题量看,河南中考古代史稳定在7个选择题,占7分,相当于一道非选择大题略强,而卷末的短文考查才占6分。足以说明古代史分量之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知识点分布看,涉及到军事、农业、建筑业、商业、科技发明、国家治理。从命题模式上看,都是提供一组材料,大多是文字史料,也有出土文物图片,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选择一项与材料一致的正确答案。总体来看,难度并不大,仔细阅读认真审题,在读懂材料和选项之后,对号入座即可。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承载着文明,是国家与文化精神的象征。然而,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3000年以来,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河道更改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改道。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春秋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的诸侯国开始修筑堤防。北宋时期治河仍以筑堤、堵口和开引河等为主导思想。然而,黄河挟带的泥沙太多,难见成效。明清又收紧河道,利用水流冲刷沉积泥沙,以清淤防洪,但堤防容易溃决。2001年竣工的小浪底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摘编自黄金生《从“忧患河”到“幸福河” 守护黄河安澜 实现高质量发展》

(1)材料一呈现了什么现象?(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河”困难的原因。(2分)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这场'战役’的胜利”给予了我们哪些智慧。(2分)

答案

(1)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下游经常决口泛滥;黄河下游河道多次更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治河”策略、技术等较为单一;黄河挟带的泥沙太多。(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汲取历代经验;运用综合治理理念;树立除害兴利思想;提高科技水平(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这道题的立意源于时政对黄河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黄河治理非常重视,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2022年就在第23题出现过一个小题: “(3)黄河是“美丽中国”的丝带。请你为‘生态黄河’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就可以认为是对时政的一个回应。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今年居然在第21题这道以中外古代史对比为特点的题目中出现关于黄河治理方面的古今对比。    

将第21题不作中外对比,只考中国史也有先例。早些时候考过都江堰与大运河,也曾涉及到世界近代初期史实。最近的2022年第21题关于地名命名的原则方式也是全中国史,但也涉及到中国现代史。

从目前教材内容来看,这样命题似乎有脱离教材之嫌。在中国古代史中,关于治理黄河仅仅在正文之外的相关史事中提及,就是汉武帝时期堵塞黄河决口。再一次是在清朝经济一课中,正文中仅有短短一句话:清朝前期“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如果不是对时政十分敏感的话,很难想到会考这样一道题。况且小浪底工程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只字未提,当然如此重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成就应该写进现代史教材的。我认为作为全省范围的中考命题,还是应该立足于教材主干知识吧?因题量所限,考查的课本知识点已经很狭窄了。这或许是在暗示新教材将补充古代和现代对黄河治理方面的知识?那也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1)从材料一的“黄河承载着文明,是国家与文化精神的象征。”可以得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实,这样还是感觉牵强。因为文字材料太单薄了,而且“黄河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给分不给?这句话难道不是历史现象吗?如果照抄可以给分的话,就不能体现阅读分析得结论的学科能力了。大多数学生会更直白地写出“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那么这算一点还是两点呢?或者说该给1分还是2分呢?所以,在作答时尽量分开点来写,哪怕有重复之嫌,分开写就有可能是2分。

(2)古代治理黄河困难的原因,因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恐怕考生不容易想出来这一点,只有头脑十分灵活思路开阔的考生才会通过古今对比想到古代生产力落后这一点来,就好比古代路途遥远的举子进京赶考需要提前半年动身。至于策略技术单一,材料对于当代治理也是多了发电功能吧?总的来说还是防洪减淤啊?明清时期收紧河道导致容易溃决还是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哪比得上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也似乎因考题文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介绍。

(3)按说,不能简单地说古代治理是失败的,也不能简单地说古代治理黄河就是单一的。受时代的制约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小农经济支撑的古代社会,也只能如此。此问似乎改为“谈谈古今治理黄河这场战役给我们哪些启迪?”是不是更为稳妥?应该对古人的治理方法给予肯定,要不怎么会有汲取历代经验呢?筑堤、堵口、开引河难道不是综合治理吗?而此题的立意就在于肯定今天的治理智慧,无外乎两点:一是汲取古人的智慧,二是运用当代科技力量综合治理。

(原题来自网络  分析:胡钦海)

2024年7月2日    

一亩三分历史园
关注历史中考,拓展课堂资源,分享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