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JI
“ 没有疆域的
艺术世界 ”
沙耆的艺术之路起点很高,有沙孟海、徐悲鸿、吴作人等大师的指点和引荐,“为民族而艺术”远渡重洋后拜入高师门下。在比利时的近十年时间中,沙耆至少举办了六次个人画展,参加过八次重要联展,这是他艺术人生中第一个高峰期。
在恩师巴斯天的影响下,沙耆立足于弗拉芒绘画的基石,吸收了印象派对于光影的用色表现,又吸收了野兽派的大胆用色,在此基础上还保留有类似国画中石青、石绿的用色感觉。
SADJI 5,Rue des Six Jeunes Hommes
即为沙耆在比利时主要的居住创作地址
沙耆共两次获得比利时“优秀美术金质奖章”,获得此奖章者,可以有自己的个人画室,作画的费用由工费补贴。
1939年,沙耆获得的“优秀美术金质奖章”
据台湾学者郭凤西在《沙耆比利时留学资料》中的记载:“六青年街五号”为沙耆留比时期第二个家兼创作工作室,就在学校附近,是布鲁塞尔的文化中心。沙耆从1936年至回国前的近十年时间,都一直在此居住并创作。
布鲁塞尔文化中心区域地图
“每天沙耆从家中去学校,一出巷口就是宽敞的摄政路(Rue de la Regence);横过马路是沙布隆圣母院(Notre Dame de Sablon),往下走就是大沙布隆广场(Place du Grand Sablon)、有名的古董街。广场四周古董店如麟节比,每逢周末又有古董集市,摆满了摊位……艺术家们都喜欢来这样的区域寻宝,而沙耆就在这里一住九年。他不时买一点旧书刊、画片、剔花刺绣(此地著名的手工艺),甚至糖果,寄给国内的老师、亲友。”
《天官赐福》作品局部及签名
《天宫赐福》为多种技法交汇的集大成作品,背面的签名便指明这件作品的创作地点,所绘对象透露出身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沙耆,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文化积淀的展露。此作可被视为沙耆在比利时前期中国题材作品的代表作。2019西泠秋拍 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中的1307号拍品《宫灯》与此作应为同一时期的作品。
参照:2019西泠秋拍 沙耆《宫灯》成交价:230万元
2024西泠二十周年庆典秋拍
沙 耆(1914~2005)上帝来呀兄画像
布面 油画
1942年作
签名:上帝来呀兄画像 云国仙人沙耆作
钤印:沙耆(白)
说明:1.比利时迪瑞亚(THIRIART)家族旧藏。本拍品背框上附迪瑞亚家族印鉴两枚。
2.简·迪瑞亚(Jean THIRIART),比利时光学家。简·迪瑞亚对东方文化极为热衷,经常组织与东方文化相关的文艺活动,由此与在比留学的沙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世纪四十年代沙耆曾受邀至简·迪瑞亚家小住,并为其家族成员画像。
60.5×50cm
画作背框上的迪瑞亚家族印鉴
从学校毕业后,沙耆在比利时的交游主要以当地人为主,有一个爱好东方文化的青年小团体在沙耆的生命中留下了诸多印迹。他们以简·迪瑞亚(Jean THIRIART)为首,每周六下午,他们都会在黄金广场九号(Grand Place 9)举办有关中国文化的聚会,交流内容包括:艺术、文学、音乐、科学等。
1941年10月11日星期六这一天的安排如下:
简·迪瑞亚讲:“中国文字的象形意义”;
沙 耆讲:中国各民族的景观,介绍山区的旅行经验;
乔治雅德(青睐沙耆的比利时姑娘)介绍中国诗词;
王德艾特(Vanderh Echt,语言和文学教授)讲“孔子的道德学说”;
米娃儿(Jose Mirval)做接待。
沙耆为好友简·迪瑞亚画像的题签
从沙耆为好友绘制的这幅画像上的签名我们可以洞察,青年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幽默:“上帝来呀兄”是简·迪瑞亚(Jean THIRIART)的中文直译,而沙耆则自诩为“云国仙人”,他还特意把自己的签名设计成了印章的效果。将这种中国书画中的上款题赠形式运用在油画中,可见二人对于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交谊之深。
“这些冲突和震撼使他的画风转向一个新的境界,那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欢呼和歌颂。直接与大自然和生命的接触,能满足他所要的一切。”
——史蒂凡(Stephane Rey,
著名艺评人,终生皇家学术院院士荣誉)
参照:《静物》 布面油画 1940年代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职员名册
1946年10月,沙耆回国。徐悲鸿对沙耆极为赞赏,聘请他为北平艺专教授,但沙耆因病无法赴任,最后回到浙江沙村,在亲友乡邻的照料下隐居了30多年。虽有人照料,但沙耆心灵的苦痛却无人能够理解,他像梵高一样,将所有的情感倾注笔端。
沙 耆(1914~2005)繁花
SADJI
放松和自由
表现他的才能和热情
“(沙耆)90年代以后的作品很放松很自由,个性鲜明,完全不像是个老年人,充分表现了他的才能和热情。”
——摘自 邵大箴在2001年3月1日
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沙耆七十年作品回顾展”
开幕式活动“沙耆艺术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沙耆的绘画展露出全新的面貌:画面中的色彩饱和度更高,营造出强烈的反差感,大红大黑的主色调时常出现于画面中,印象派和野兽派的风格与技巧也为沙耆提供了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途径。
画面用笔非常轻松,点彩、涂抹型的用笔手法更具有书写性,基于技法本身,更注重于色彩的表现,用强烈的高饱和对比激发出色彩本身的力量。像是伤痛之末得以净化,从而迸发出高度的亢奋,把现实所见的事物与内心的无限想象相结合。
2024西泠秋拍 沙耆《春郊十七骏马图》局部
马、虎、花卉、裸女是沙耆这时期主要的创作题材,在此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中国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沙耆像是在用特殊的形式,致敬恩师徐悲鸿,致敬中国近现代绘画。这两幅(组)作品都是沙耆大尺幅作品,生动精妙,不可多见。
说明:1.寿鑫桥旧藏。
2.1992年4月,受嘉兴有关部门邀请,沙耆赴嘉兴举办画展,住在嘉兴热电厂内,同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嘉兴市文化宫和嘉兴热电厂工会联合举办了沙耆画展,展出油画作品45幅。时任嘉兴热电厂厂长的寿鑫桥在此期间与沙耆往来颇多,收藏了其诸多作品。
参照:沙耆《虎视》1992年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左起陈修良、沙孟海、沙耆)
1991年,比利时出版了一套“比利时艺术家名人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延续百年印社金石精神,西泠拍卖秉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创业宗旨,以“诚信、创新、坚持”六字经营方针,深耕市场,持续为藏家梳理具有文人情怀及生活雅趣的收藏脉络。
公司杭州总部及上海、北京办事处常年征集:
名酒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