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
牛马年轻人有自己的“吊瓶
图源:小红书用户@再睡亿分钟
当下不少年轻人
都自嘲是靠咖啡“续命”
每天不喝杯咖啡总感觉少点什么
但是,杭州的张女士
却因为咖啡喝出了问题
“嗓子像在吞刀片”
喉咙反复发炎和咖啡有关?
今年年初,30岁的张女士总感觉嗓子疼痛难忍,一开始买了点消炎药吃,吃完药感觉好转了不少。
后面偶有不舒服,吃几颗冰凉的薄荷糖也能缓解,没想到最近这个月又开始复发了:每天早上起床喉咙都有异物感,喝水就像”吞刀片“一样,有时还会感觉到干痒。
实在是疼得受不了,张女士连忙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张女士做了喉镜检查,发现她咽喉部位出现红肿。详细询问了张女士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张女士的喉咙不适很可能与咖啡有关!
原来张女士是一位资深的咖啡爱好者,每天咖啡一杯接一杯。再加上工作繁忙,她有时来不及吃午餐,下午饿了就吃些零食充饥,晚餐又喜欢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长期下来,她经常感到胃痛和反酸。
图源:小红书用户@好味面包糠
在为张女士做了检查后,医生明确诊断为喉咽反流,即——
反流性咽喉炎
晚上睡觉时,张女士的胃酸会反流至咽喉,造成灼烧,所以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觉得像在”吞刀片“。
医生提醒,长期喝咖啡或经常空腹喝咖啡,会过度地刺激胃酸分泌,易腐蚀胃黏膜,引起腹泻、胃痛等肠胃不适的症状,给胃带来不利影响,诱发肠胃炎、慢性胃炎等疾病。
什么是反流性咽喉炎?
反流性咽喉炎为耳鼻咽喉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又称为咽喉反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咽喉炎。
简单地说,就是咱们胃里的物质反流到喉咙,刺激咽喉部位的黏膜,造成咽喉局部损伤,从而引发炎症。
图源:腾讯医典
患者会出现咽异物感、声嘶及发音困难、慢性咳嗽、咽痛、持续性清嗓、喉部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咽喉反流还有一个近亲叫胃食管反流,两者很容易被混淆,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反流性咽喉炎该怎么治?
治疗反流性咽喉炎首先应从胃部着手,最直接的方法是调整饮食习惯。
注意避免酸的饮食(包括醋、酸奶、各种酸的水果等),避免太辣的、太热的刺激性饮食,三餐尽量按时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得过饱。
睡前3小时尽量不要吃任何东西,也包括尽量不要喝水,因为夜间卧位睡眠时更容易发生胃酸反流。
睡觉时可以将床头适当抬高20度左右。
避免碳酸饮料、咖啡、奶茶、巧克力等,避免烟酒刺激。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咖啡!
要喝也不要超2杯
医生提醒,适量饮用咖啡可起到提神醒脑、利尿通便、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喝咖啡!以下人群应该慎喝或不喝咖啡:
反流性疾病患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喉咽反流等);
消化性溃疡患者;
心律失常人群;
高血压患者;
睡眠障碍患者;
青少年儿童;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等。
此外,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不超过300-400毫克咖啡因,即一天饮用不超过两杯(一杯约200-300毫升)。
在咖啡的选择上也有门道,推荐什么都不加的黑咖啡,喝咖啡时少加糖和奶油,可以适量加牛奶。
速溶咖啡就尽量别喝了,这玩意儿加了不少白砂糖和植脂末,这样的咖啡可并不健康!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秋冬季节干燥
容易引发喉咙痛确实挺正常
但是如果情况持续甚至加重
伴有其他症状
一定要及时就医!
「有用记得转发点赞哦~」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耳鼻咽喉科是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南海区内唯一独立分科的耳鼻咽喉专科。现有医技护人员36人,医师12人,专科技师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高级职称5人,开放床位48张,年门诊量5.8万余人次,收治病人2000人次以上,开展各种手术1500例以上。承担区内大部分耳鼻咽喉科重症、疑难及急诊病例的诊疗及会诊工作,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一体的临床科室。近五年来开展35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多项技术填补区内空白,医疗技术水平市内领先,学科完成10项地、市级研究课题。
科室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声带息肉、鼾症、头颈肿瘤、中耳炎、耳聋耳鸣眩晕等各种疾病的诊疗理念、技术水平和国内三甲医院接轨,广泛开展耳鼻喉科各类检查、治疗及大中手术。
科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国内最高端耳鼻咽喉科二氧化碳双输出激光手术系统(Lumenis AcuPulse DUO);国内最新款超高清电子喉镜检查系统(奥林巴斯S190);多套STORZ、雪力、Stryker鼻内镜手术系统;美敦力鼻科动力系统;施乐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仪;高端主客观听力计、中耳分析仪、耳声发射仪、耳鸣监测仪各1套;多导睡眠监测仪2套等。
BREAK AWAY
专家指导 | 耳鼻咽喉科 刘振
内容参考丨健康南海
编辑:李德文 | 校审:刘 振
初审:卢秋坚 | 审核:梁筠仪
终审:吴毅
关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视频号
每日学习最新医疗科普
▼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联系邮箱:nhyyxc@126.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4.本文仅为医学科普,不作商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