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永远不懂登革热的痛...
发热、浑身发痛、起皮疹
严重的还会出血休克
连恢复期都浑身无力、食欲不振...
而罪魁祸首就是该死的
蚊子!
目前佛山、南海
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
蚊虫叮咬活跃,容易传播登革热
请大家务必注意防蚊灭蚊!
初期和感冒巨相似
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一种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传播的发热性疾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对于感染登革热病人来说,尽早识别尤为重要,因为这病初期,太容易和感冒搞混了。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一般持续3-7日。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一般在发病3-6天出现,维持3-5天,疹退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
登革热三个病期
及时治疗是关键
登革热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急性发热期
常急性起病,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39℃以上。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也称“马鞍热”)。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3-7天。
👉极期
通常发生在病程4-8天。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病情加重,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明显出血及血浆渗漏征等。少数无明显皮肤黏膜水肿等表现的患者,仍可出现严重出血如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咯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恢复期
发热、胃肠道症状、出血等逐渐好转,皮疹消退。少数患者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不过只要及时治疗
多数病例病情都会较轻
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表现
不少朋友在治疗登革热后反映
“我还是感觉没什么力气,也没胃口吃饭”
为了让大家快速度过恢复期
南南准备了一份
中医药膳调理指南
登革热恢复期中医调理指南
症状:身微热有汗,心胸烦热,气短神疲、脉虚数
中药组方:竹叶石膏汤合生脉散
方药加减:竹叶、沙参、西洋参、石膏、山药、法半夏、芦根 、麦冬、炒麦芽、生甘草、大枣。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食疗推荐:西洋参麦冬石斛瘦肉汤
图源:网络
配料:瘦肉250克、麦冬10克、西洋参10克、枸杞5克、石斛10克,盐适量。
做法:药材洗净浸泡20分钟,瘦肉焯水后,隔水炖煮1.5小时后,饮汤食肉。
症状:低热,头重如裹、食欲减退,口干口苦,舌苔厚腻。
中药组方:霍朴夏苓汤
方药加减:藿香叶、厚朴、杏仁、白蔻仁、淡竹叶、茯苓、薏苡仁、泽泻、半夏、猪苓、佩兰叶、焦山栀、淡豆豉。
功效:化湿清热。
食疗推荐:冬瓜薏苡仁排骨汤
图源:网络
配料:冬瓜500克、薏米50克、排骨500克、姜片3片,盐适量。
做法:薏米提前泡2小时,排骨焯水、食材洗净后同煮1.5小时后饮用。
症状: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自汗畏风,舌淡。
中药组方:参苓白术散
方药加减: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莲子、甘草、扁豆、山药、麦冬、麦芽、稻芽等。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
食疗推荐:五指毛桃党参鸡汤
图源:网络
配料:五指毛桃50g(干品,鲜品可加倍)、党参15g、母鸡1只(约1kg),姜、红枣、枸杞、盐适量。
做法:鸡肉切块焯水、药材洗净后,浸泡20分钟后同煮2小时后食用。
症状:心烦,口干,手足心热,入睡困难,盗汗,舌红,四肢疹出、皮肤瘙痒等。
中药组方:清营汤
方药加减:玄参、生地、赤芍、麦冬、丹皮、旱莲草、蝉蜕、甘草等。
功效:清营凉血。
食疗推荐:生地熟地黄龙骨汤
图源:网络
配料:生地20克、熟地30克、龙骨500克、蜜枣2颗、生姜3片。
做法:龙骨焯水、药材洗净后,同炖煮1.5小时后食用。
药物组成:白芷、藿香、艾叶、石菖蒲、紫苏叶、薄荷、丁香、佩兰、苍术等量。
做法:把几种药材稍剪碎后混合,装入纱袋,随身佩戴或放置室内。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吉昌提醒,以上方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由医生辨证后再服用。同时,登革热患者在恢复期应该避风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总体宜清淡营养易消化,以促进病情恢复。
预防登革热,要做到这几点
目前尚无登革热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预防登革热主要以防蚊灭蚊为主。
👉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或居住,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水;
👉家中最好装置蚊帐、纱窗,也可以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
👉搞好居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室内卫生、花盆、废弃瓶罐的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尽量避免种养水植植物,花瓶等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换水一次,避免花盆底留有积水。
图源:深圳卫健委
当下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
在此提醒各位街坊居家或外出
都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是佛山市最早设有中医病房的科室之一。南海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巫祖强为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中医科刘吉昌主任为中医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医科为佛山市“十四五”中医老年病特色专科建设单位,佛山市中医老年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科室以中医脑病、老年病为科室未来发展方向。
中医科现开放床位45张,门诊开放专科诊室20间,中医特色治疗室3间。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31人,高级职称5人(含返聘专家1人)。成立了南海区名中医杨大坚专家工作室,开展院内师承工作,已成为佛山市南海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室。按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要求,突出中医特色,拟定了眩晕、中风、头痛、失眠、腰痛、胃痛、项痹、便秘为专科优势病种。
BREAK AWAY
供稿 | 中医科 程敏
编辑:李德文 | 校审:刘吉昌
初审:卢秋坚 | 审核:梁筠仪
终审:吴毅
关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视频号
每日学习最新医疗科普
▼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联系邮箱:nhyyxc@126.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4.本文仅为医学科普,不作商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