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农业:美豆及美玉米产量预期下修

财富   财经   2025-01-14 07:14   江苏  

本月USDA报告最大的看点为美豆及美玉米的产量预期下修。其中美豆产量预期下修258万吨(-2.1%)至1.19亿吨,美玉米产量预期下修701万吨(-1.8%)至3.78亿吨。历史来看,本次美豆及美玉米调减幅度较大、其中美豆产量预期已达到2024年5月新作供需平衡表发布以来的最低水平、美玉米为倒数第二。二者产量预期下修带动各自期末库存及库销比下修。全球小麦产量预期上修、大米产量预期下修,整体供需平衡表变动不大。



核心观点

大豆:美豆产量预期下修

1月USDA下修2024/25年度美豆产量预期258万吨(-2.1%)至1.19亿吨(超预期、市场预估1.21亿吨)。历史来看,自新作大豆供需平衡表发布以来,本次美豆产量预期调减幅度最大、且预期产量最低。其中单产调减为主因,主要集中在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等种植季受干旱地区。产量预期下修带动总供给下修、需求量预期未变,最终2024/25年度美豆期末产量预期下修246万吨至1034万吨,库销比下修2.1pct至8.7%。全球大豆供需平衡主要受美豆影响,产量预期同步下修,同时需求量上修,最终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及库销比下修。


玉米:美玉米产量预期下修,国内玉米进口量预期下修

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单产预期下修0.23吨/公顷至11.26吨/公顷、收获面积上调20万英亩至8290万英亩,最终产量预期下修701万吨(-1.8%)至3.78亿吨。本次美国玉米产量预期下修幅度较大,已经回到了2024年5月新作玉米供需平衡预测发布时的产量水平。总消费量小幅下修。最终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下修503万吨至3912万吨,期末库销比下修1.3pct至10.2%。全球玉米受美玉米影响,产量及总消费量齐下修,最终期末库存及库销比齐下修。国内玉米产量预期上调108万吨至2.95亿吨、再创新高,同时进口量预期下修400万吨至900万吨,预计2024/25年度国内玉米进口大幅减少,产量增加带动下,我国玉米产需缺口预期达470万吨、有所收窄。


小麦产量预期上修,需求量下修

1月,USDA上修2024/2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期22万吨至7.9亿吨,主系叙利亚及巴基斯坦等地产量预期上修带动。全球小麦进口量预期下修107万吨至2.1亿吨,最终总供给量下修。总消费量方面,因土耳其国内消费量预期下调,2024/25年度全球小麦国内消费量预期下修58万吨至8.02亿吨。由于俄罗斯及乌克兰出口量预期下修,2024/25年度全球小麦出口量预期下修165万吨至2.12亿吨。总消费量下修幅度更大,2024/25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上修94万吨至2.6亿吨,期末库销比上调0.1pct至25.5%、但仍为近8年来的最低位全球小麦供需趋紧格局或不改。


大米:产量及消费量预期齐下修,库销比稳定

1月USDA下修全球大米产量预期81万吨至5.3亿吨,主系中国大米产量预期下修。2024/25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期下修72万吨至1.45亿吨。总消费方面,国内消费量预期下修10万吨至5.3亿吨,主因孟加拉国及中国国内消费量预期下修影响;出口量预期下修20万吨至5790万吨,主因越南及泰国的出口量预期下修导致。最终总供给量下修幅度更大,期末库存下修34万吨至1.82亿吨,期末库销比基本保持稳定、仍在近八年来的较低水平,全球大米供需偏紧格局或不改。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进出口政策变动风险。



正文

大豆:美豆单产预期下修,全球库销比下调

美豆单产下修带动产量预期下修库销比下1月USDA下修2024/25年美豆单产预期0.07吨/公顷至3.41吨/公顷、下修收获面积20万英亩至8610万英亩,最终美豆产量预期下修258万吨(-2.1%)至1.19亿吨。从历史调整节奏来看,自2024年5月首次2024/25年供需平衡表发布以来,本次美豆产量预期调减幅度最大、且预期产量最低。其中单产预期下修为主要因素,单产调减主要集中于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南达科他州、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和俄亥俄州等中东部种植期干旱区域。从基本面角度考虑,本次产量下修或系对美国中东部种植期偏干区域的单产的修正。产量预期下修带动总供给下修、需求量预期未变,最终2024/25年度美豆期末产量预期下修246万吨至1034万吨,库销比下修2.1pct至8.7%。



美豆产量预期下修带动全球大豆产量预期下修,同时需求预期调,最终库销比下修1月,USDA下修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期288万吨至4.24亿吨,主因美豆产量下修所致。进口量预期略有上调。需求方面,出口量预期保持不变,全球大豆压榨量预期上调187万吨至3.49亿吨,主要系巴西压榨量较预期上调带动。总供给下修、总需求量预期上调,最终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下修350万吨至1.28亿吨,期末库销比下修0.7pct至21.9%。同比来看,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同比增长14.2%、期末库销比或同比上升1.9pct。拉长时间序列来看,全球大豆期末库销比仍处近10年来90%的分位数,供应宽松格局或不改。





播种面积预期下修、单产预期上调,最终产量预期基本不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农业农村部下修2024/25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预期60万亩至1.548亿亩,上调单产0.53公斤/亩至133公斤/亩。最终产量预期基本未变,2024/25年全国大豆预期在2070万吨左右。期末结余维持稳定,2024/25年度为51万吨,同比下降94%、供需格局趋紧形势或不改。



玉米: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修,国内玉米进口量预期下修

美国玉米产量预期下修期末库销比下修。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单产预期下修0.23吨/公顷至11.26吨/公顷、收获面积上调20万英亩至8290万英亩,最终产量预期下修701万吨(-1.8%)至3.78亿吨。本次美国玉米产量预期下修幅度较大,已经回到了2024年5月新作玉米供需平衡预测刚发布时的玉米产量水平。总消费量小幅下修。最终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下修503万吨至3912万吨,期末库销比下修1.3pct至10.2%。同比来看,美国玉米期末库存同比下降12.7%、期末库销比较2023/24年度下降1.6pct。



全球玉米总供给量及总消费量齐下修,库销比下修。美玉米产量预期下修带动下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修,2024/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修354万吨(-0.3%)至12.1亿吨。12.1亿吨为2024/25年度的最低预测值。总需求方面,国内消费量预期上调81万吨至12.4亿吨;出口量预期下修163万吨至1.91亿吨,主要系美国及巴西玉米出口量预期下修影响。最终2024/25年度供给量及需求量齐下修,期末库存下修310万吨至2.93亿吨,期末库销比下修0.2pct至20.5%。同比来看,全球玉米期末库销同比下降7.6%、期末库销比同比下降2.0pct。



下调2024/25年度全球玉米进口量预期、上调产量预期1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农村农业部下修2024/25年度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预期0.02亿亩至6.7亿亩、上调单产预期3.07公斤/亩至439公斤/亩,最终产量预期上调108万吨至2.9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进口量预期下修400万吨至900万吨,预计2024/25年度国内玉米进口大幅减少。总需求本次未调整、饲用及工业消费用量维持高位。产量增加带动下,我国玉米产需缺口预期达470万吨、有所收窄。



小麦:产量预期上修,需求量下修

产量预期上修、需求量下修,期末库销比上调1月,USDA上修全球小麦产量预期22万吨至7.9亿吨,其中叙利亚、巴基斯坦及中国等地的产量预期上调,乌拉圭等地减产,最终全球小麦产量预期上修。2024/25年度全球小麦进口量预期下修107万吨至2.1亿吨。最终总供给预期因进口量预期下修而下修。总消费量方面,因土耳其国内消费量预期下调,2024/25年度全球小麦国内消费量预期下修58万吨至8.02亿吨。由于俄罗斯及乌克兰出口量预期下修,2024/25年度全球小麦出口量预期下修165万吨至2.12亿吨。其中俄罗斯出口量预计为4600万吨,比上月预期减少100万吨,远低于去年5550万吨的纪录。最终总消费量下修幅度更大,2024/25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上修94万吨至2.6亿吨,期末库销比上调0.1pct至25.5%、仍为近8年来的最低位全球小麦供需趋紧格局或不改。



大米:产量及消费量预期齐下修,库销比稳定

产量及消费量预期下修库销比保持稳定1月USDA下修全球大米产量预期81万吨至5.3亿吨,主系中国大米产量预期下修。2024/25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期下修72万吨至1.45亿吨。总消费方面,国内消费量因孟加拉国及中国国内消费量预期下修而下修10万吨至5.3亿吨,出口量因越南及泰国的贸易量预期下修而下修20万吨至5790万吨。最终产量及消费量齐下修,期末库存下修34万吨至1.82亿吨,期末库销比基本保持稳定、仍在近八年来的较低水平,全球大米供需偏紧格局或不改。



风险提示

1)自然灾害风险。若发生严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则很可能造成农产品大幅减产,从而使农产品价格发生大幅波动。


2)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问题可能会影响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种植以及贸易往来,从而使得全球农产品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


3)进出口政策变动风险。若农产品主产国限制农产品出口、或主要农产品进口国限制农产品进口,则可能导致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


相关研报

研报:《美豆及美玉米产量预期下修》2025年1月13日

樊俊豪 分析师 S0570524050001 | BDO986

熊承慧 分析师 S0570522120004 | BPK020

季珂 联系人 S0570123070139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华泰睿思
华泰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研究服务0距离,投资决策1点通。
 最新文章